盛世书香(330)

作者:阿琐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两情若是久长时,在出将入相,在庙宇高堂点击展开

祝承业摸了把胡子,对儿子道:“老太太送走孩子们,显然是为了在将来能躲避风险,胜亲王府一旦造反,涵之是这家的长女,我们家少不得受牵连,指不定还有人参与其中。珞儿,这些日子,你我要多留心,关键时刻,可主动向皇帝告发家人谋反,如此方能免受牵连。”

祝平珞心中一寒,垂眸道:“且不说我祝家忠于朝廷,绝无此事,便是有,自然也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父亲何来的侥幸?就算您避开一时的祸端,皇帝也绝不会留您的性命,早晚都是一死,只怕死的更难看。相反,若无人遭罪,只父亲一人如跳梁小丑,陷族人于不义,您可想过将来,会落得什么下场?”

“畜生,反了你。”祝承业恼道,“我不过几句话,你看你都说了些什么?”

平珞深深作揖:“今日听同僚提到,山西府从缺,儿子正打算向皇上请旨前往山西任职,此刻就算是禀告父亲了,明日儿子便上奏请旨。”

祝承业愣住,好半晌才回过神:“你去山西做什么,什么山西府从缺,你当我不知道吗?他们缺的是下属县衙,你放着好好的京官不做,要去做小小芝麻官?”

祝平珞道:“且看皇上是否应允,父亲别想太多了,今日时辰已晚,儿子先告退。”

祝承业大怒,嚷嚷着喝止儿子站住,可平珞不予理会,头也不回地走了。

二夫人听得动静赶来,却被丈夫狠狠一顿责备,说她这个做娘的成日里在管些什么,如今连大儿子也反了。

为了各种琐事,二夫人憋屈了大半年,早已忍无可忍,听说大儿子也要离开家,丈夫又对她恶语相向,顿感生无可恋,一时寻死觅活,将东苑闹得沸反盈天。

家里正“热闹”时,祝承乾已经进宫见到皇帝,异常兴奋地告知嘉盛帝,他的儿子找到了胜亲王的下落,请求皇帝示下。

嘉盛帝也是不敢相信,将写着祝镕字迹的信笺看了又看,再三向祝承乾确认:“当真?”

祝承乾最兴奋的,还不是儿子找到胜亲王下落,而是镕儿没有背叛皇帝,更没有背叛他。

“镕儿的意思,是要代替朕将他们父子招安?”嘉盛帝揣摩着字里行间的话语,说道,“他有信心,不动干戈,化解朕兄弟之间的危机?”

祝承乾脸色通红,难掩兴奋:“他必然是有把握了,皇上不如将计就计,先让镕儿把他们带回京城,然后……”

他比划了一个杀人的手势,满眼阴鸷:“离了军队兵权,父子二人也不过是普通人,取他们项上人头,易如反掌。”

第377章 公爵府里乱了套

且说那一晚,东苑闹得天翻地覆,在二夫人寻死觅活的威胁下,平珞答应不再提去山西的事,一场风波才算平息。

而祝承乾因心情好,不屑搭理弟弟房里的事,回府后听说,不过一笑了之,眼下只盼着儿子早日将胜亲王父子劝说回京,其他的一概不在乎。

隔天一早,扶意在镜台前梳头,听翠珠和香橼说家里发生的事,心里为大哥唏嘘,也为二夫人不值。

翠珠叹道:“自从二小姐出嫁,家里一天比一天冷清,如今姑娘们都走了,连五公子也走了,想想咱们清秋阁过去多热闹。”

深知家人还有团聚的日子,扶意并不为时下的寂寞冷清难过,笑道:“你们且珍惜这些日子,明年这孩子出生后,没日没夜地啼哭,就知道眼下多清净了。”

不多时,厨房送来早饭,众人忙着伺候,虽说扶意被软禁,但毕竟怀着祝家的骨血,祝承乾并没有命下人亏待儿媳妇,清秋阁里的饮食起居依然照着之前的规矩来。

这一清早,又是铺了满桌的点心菜肴,可惜扶意害喜厉害,又兼心事沉重,这几日吃东西越发挑剔,勉强喝了两口松仁粥,胃里就翻江倒海,不得不放下碗筷。

用茶漱口后正要歇下,外廊下的妈妈进门说:“少夫人,了不得,三夫人带着几个人风风火火地冲去兴华堂了,别是又要打起来。”

扶意知道,她来祝家之前,三夫人是所有人口中颠三倒四的那一个,曾在兴华堂和两位姨娘大打出手好几回。

一直以来,她争的是西苑的待遇,是丈夫儿女在这家的地位,但大夫人从不正面回应,只命柳姨娘和楚姨娘来应付,三夫人那样急躁的脾气,又不把姨娘们放在眼里,一言不合自然就动手了。

但如今,三婶婶的脾气改了不少,柳姨娘和楚姨娘也看透了一些事,她们不会再打起来,这一点扶意很放心。

恐怕是家里这些日子,大事小事不断,各处周转上出了差错,大夫人那儿缺了王妈妈,少一个人替她盯着,那些下人不小心短了西苑的,婶婶自然就不干了。

正如扶意所想,金氏一清早带人来兴华堂,一并将几个管事也叫到跟前,三面对质,问大夫人为何少了西苑的冬炭。

清算下来,管事们给的说法,是四公子如今不在家,五姑娘也去了靖州,原本兄妹俩的那一份,就暂时停了。

三夫人狠狠啐了一口,将账本摔在管事的脸上:“你且翻翻东苑的账,二公子失踪半年,你们可少过他一个铜板,我的儿子打仗去,女儿去姑母家做客,都是转眼就回来的,你们竟然敢停了他们的用度,这是哪门子的规矩,你们是觉着我好欺负是不是?”

那几人低着头不敢吭声,三夫人转身问大嫂:“您到底还管不管这个家,成日往宫里跑,难道皇上许了您什么差事不成?我若不一清早来堵着您,回头又不见人影,既然大嫂这么不乐意管家里的事,不如就放权吧,总不能由着您使性子,家里都乱了套。”

大夫人好不耐烦:“一件小事,值得你大呼小叫,缺了你的补上就是,你这么兴师动众的,非要闹大了,传出去惹人笑话?”

“被人笑话几句怕什么,吃不饱穿不暖才要命。”三夫人怒道,“我不怕丢脸,可想短我的银子,就不能够。您今天是不是又要进宫去,皇后娘娘不嫌您烦吗?家里的事死活不管,成天往外跑,说出去叫满京城的人评评理,要丢脸大家一起丢脸。”

大夫人顿时也恼了:“你不要发疯,别忘了你的身份,再这样无理取闹,我就命人把你叉出去。”

金氏瞥了她一眼,冷声道:“我也是有备而来,既然大嫂不做主,总有人做主。”

大夫人很不屑:“怎么,你要找老太太来做主?”

当消息传到清秋阁时,家里已经很热闹了,忠国公府的宗亲族人,上至白发苍苍老太爷那一辈的叔伯妯娌,下至才出生的小娃娃,平日里只有合族祭祖时才来得这么整齐,就算是家里办喜事,好些人也要看他们够不够资格来。

三夫人说她有备而来,竟不是搬出婆婆做主,而是把要问宗家讨债的亲戚族人,全都叫来了。

祝承乾在朝中听闻这件事,恼怒地命下人传话给妻子,要她立刻料理干净,不要让那些族人滞留在府中。

可即便如此,消息还是传开了,大街小巷里传说公爵夫人治家无方,更中饱私囊拿着祝家的银两往杨府送,使得上百口族人冬日里受冻挨饿、饥寒交迫。

这会子,清秋阁外熙熙攘攘,还时不时有人想闯进来看看,用院子里小丫鬟的话来说,是族人们“暴.动”,要造反了。

几位有年纪的妈妈则念叨:“大夫人自己失了人心,底下的宗亲们忍耐她已久,也是活该有今天。”

香橼对这家的事,知道的还不多,比起看大夫人的笑话,反而心疼自家小姐,将来也许这些“讨债”的亲戚们,就会冲着他们来,眼下就算大夫人有所不是,他们若说不贪,那也是假话。

“三夫人可真厉害。”香橼念叨,“这一招也太狠了,传出去,大夫人真是颜面扫地。”

扶意这会儿有几分饿了,但山珍海味一概不惦记,撕着半块馒头吃得挺香,听香橼这么说,她却道:“三婶婶哪里来这么大的能耐,敢张罗全族的人来找大夫人的不是,婶婶脾气虽急,并不是完全不讲道理的人,更何况她是惧怕老太太的,把家里闹成这样,全家人跟着丢脸,若不是奶奶默许的事,她敢吗?”

香橼恍然大悟:“可不是吗,三夫人就算不怕大夫人,那也怕老太太拿家法处置她。”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