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书香(325)

作者:阿琐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两情若是久长时,在出将入相,在庙宇高堂点击展开

祝镕将地上的被子拉起来,坐下道:“平理,哥有件事,要和你商量。”

平理再次睁开眼,神情顿时凝重了几分:“您说。”

第372章 我会毫不犹豫地杀了你

祝镕起身,从隐蔽处取过一把匕首,正是皇帝交给他与开疆,说好了,一把匕首,带回一颗人头。

平理听说这话,从榻上跳起来,离开兄长几步远:“你要做什么?”

祝镕道:“皇上要世子死在边境,嫁祸给赞西人,这是我此行最大的任务。”

平理凶狠地瞪着那把匕首,压着满腔怒火道:“我说过,哥应该好好考虑将来的路,到头来,你还是要效忠那个狗皇帝?”

祝镕平静地问:“话说回来,你是从何时起,与姐夫联络上,决心走这条路?”

“这与你不相干。”平理似乎不再信任哥哥,斩钉截铁地说,“倘若你要用皇帝的匕首伤害姐夫,我们兄弟便是恩断义绝,再无亲情可言。你已经见过我杀人,不得已的时候,我也会毫不犹豫地杀了你,又或是,我死在你的手里。”

帐外北风呼啸,夹杂着侍卫巡逻的脚步声,深山里隐约有野兽的嚎叫传来,连呼吸都透着肃杀之气。

两个从小养尊处优,冬日吹不着寒风,夏日晒不得烈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公子哥儿,竟在这荒郊野外,以生死家国互相威胁。

“你坐下。”祝镕道,“我若真要杀世子,难道还告诉你?”

平理摇头:“你有话就说,我站着一样能听见。”

祝镕无奈一叹,刚要开口,平理却问:“三嫂怎么办?你对得起她吗?”

然而这一晚,扶意难得的好眠,沉睡无梦,十分解乏。

清晨醒来,便听门外扫雪的声响,下人在说:“今年真难得,头一场雪就这么大,往年不到半夜就化完了。夫人,我们听说纪州的雪,能有一人厚?”

便听母亲的声音说:“就这会儿,已经到膝盖,我越往京城走,身上的衣衫越轻便,京城里和秋天似的。”

母亲向来早起,过去总要赶着祖母起床前,备好一切的事,洗漱的热水、热腾腾的早饭,乃至替换的衣衫鞋袜,一年四季从不曾睡过一回懒觉,。

听奶娘说,她离开纪州后,那老妖怪派人问家里要过一回钱,她娘心软,给了二十两银子。

可后来不知怎么的,隔了三天,老妖怪又找人把钱送回来,接着几个月再没什么联络,中秋重阳时,父亲传话要去请安,那头也说不必见了,只收下了月饼糕点,爹娘孝敬的银子也没敢要。

扶意知道,必定是镕哥哥派人盯着,而他们向来吃软怕硬,也就老实了。

此时,房门开了,翠珠见少夫人已经坐起来,忙命人送热水。

之后进来七八个丫鬟,伺候扶意洗漱的,铺床的,换炭盆的,言夫人在屏风后站了好半天,下人们才陆续散出去。

她再走进来瞧,女儿只是梳个头,身后捧镜子给照着发髻的丫鬟就站了俩。

那镜台上,一溜铺开的首饰,金银珠玉琳琅满目,精致复杂的工艺,璀璨耀眼的珠宝,每一件都美得叫人挪不开眼睛。

又有丫鬟进门来,向扶意道:“少夫人,兴华堂也起了,您这会儿过去吗?”

扶意转身对母亲说:“公公他不久就要上朝,母亲可愿意随我去一见?”

言夫人说:“你瞧着合适,我们就去吧。”

兴华堂里,祝承乾正由侍女伺候着穿戴朝服,一手拿着信函皱眉细看,想起什么来,命婢女退下,径自走到桌边,提笔在纸上落下几行字,封口后按上他的印章,便命人立刻送出去。

又见另一个人进来,立在门前说:“大老爷,少夫人传话,要带亲家夫人来问候。”

祝承乾看向一旁梳妆台前,妻子正埋怨丫鬟梳头手重,对着镜子查看有没有被揪下头发,彼此从镜中对上目光,她没好气地问:“做什么?”

“亲家母要过来问候,你赶紧梳头吧。”祝承乾说,“我一会儿要上朝去,你好生招待。”

“我不见,你见不见与我不相干。”大夫人说,“我立时要进宫去,为了闵娴姑侄的事,皇后着凉,我要去侍奉娘娘,帮着照顾太子妃和小皇孙。”

祝承乾说:“皇权之下,最忌外戚干政,你三天两头往宫里跑,外头的闲话,就没听说。”

杨氏转身来,分明知道丈夫指的是什么,却故意一脸可笑地看着他:“什么闲话,难道说我也是闵姮之流,进宫行那见不得人的事?你着急了?”

见妻子不可理喻,当着下人的面就胡说八道,祝承乾深知没必要再说下去,穿戴整齐便走出房门,刚好见柳氏、楚氏在廊下等候传唤,便将她们叫到跟前:“去清秋阁向亲家夫人请安,就说我和大夫人实在繁忙,无暇招待,还有,别叫少夫人在清秋阁外等我了,她安胎要紧。今晚我会早些回来,设宴款待亲家,请她多包涵。”

清秋阁里,扶意猜到公公婆婆不会见,倒是意外地等来了两位姨娘。

而不久后,大老爷和大夫人分别从清秋阁外经过,一个上朝去,一个进宫见皇后去,扶意便邀请二位姨娘一同用早膳,乐得自在。

这些话传到内院,老太太听了直摇头:“堂堂公侯世家,没有半分体面,她们眼里是只有皇权富贵,没有半分人情。”

芮嬷嬷劝道:“这件事,让少夫人自己看着办吧,叫奴婢看,母女俩压根儿就不在乎,亲家夫人不辞辛苦来一趟,不过是担心自家的女儿。”

“说的是。”老太太叹道,“他们还以为人家惦记这家里什么,却不知他们才是笑话。”

此时平珒来请安,就要去玉衡轩上课,芮嬷嬷说:“小姐们都去了靖州,书房里怪闷的,老太太,您看要不要选几个宗亲子侄进来,给五公子伴读?”

平珒却说:“不急这几个月,不敢再叫奶奶费心,开春我就要去学堂,学堂里便热闹了。”

老太太心里忽地闪过一个念头,将孙儿叫到跟前来,好生道:“珒儿,奶奶若是送你到纪州去,跟着你三嫂嫂的父亲念书,你可愿意?”

平珒说:“三嫂嫂的才学,皆是亲家老爷教导的,若能跟着言夫子念书,自然是好的,只是纪州那么远,奶奶您放心我走吗?”

“奶奶自然舍不得,但他们必定会妥善照顾你。”老太太笑道,“只要你肯吃苦,愿意去念书,奶奶就送你走。”

平珒想了想,说:“奶奶若能照顾一下姨娘,孙儿就没有牵挂了,姐姐她们在姑母身边,更不必担心。”

老太太松了口气:“就这么说定了,我先去和你嫂嫂商量,正好亲家夫人来了,你就跟着她走吧。”

第373章 商量大事

平珒行礼退下,行至门前,又被芮嬷嬷请了回去。

老太太叮嘱道:“先不要张扬,你心里知道就好,安排好了日子,奶奶会告诉你。”

平珒望着又添白发的老祖母,一些话到了嘴边,还是咽下了,只躬身道:“请您放心。”

芮嬷嬷送公子出门,看着他去往玉衡轩后,才回到主子身边,思量再三忍不住问:“那天姑嫂起争执,奴婢就觉得奇怪,我们姑娘绝不是沉不住气的人,也根本不屑和她嫂嫂吵架,还说什么怕侄女们不好,要带去教养,就更奇怪了。”

老太太问:“你想说什么?”

芮嬷嬷轻声道:“家里是怎么了,您接二连三地把孩子们送走?”

老太太云淡风轻地说:“靖州那边是玩儿去,平珒是念书去,这有什么可稀奇的。”

芮嬷嬷说:“是对奴婢,也不能坦言的事吗?”

老太太看着她,却说道:“阿芮,你的儿孙几次三番要求接你回去,不能总辜负他们的孝心。你年纪也大了,现在李家的在院里能独当一面,事事料理周全,你看天冷了,过些日子,你家去吧。”

芮嬷嬷毫不犹豫地说:“您可以不告诉我到底怎么了,可您不能撵我走,夫人临终前把您托付给我,我不能食言。”

老太太哈哈一笑:“你别说,我快连我娘后来是什么模样都记不起来,只记得小时候她在我眼里的样子。”

芮嬷嬷道:“别岔开话题,您就说撵不撵我走吧。”

老太太无奈地摇头:“我哪儿敢,回头你跟我耍赖打滚的,再把你急出个好歹来。”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