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书香(291)

作者:阿琐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两情若是久长时,在出将入相,在庙宇高堂点击展开

“我知道。”韵之软软地说,“就算是大哥哥和嫂嫂也吵架,三哥和扶意都会拌嘴呢。”

老太太笑道:“你能明白就好,但也别吵凶了,你这小混世魔王,急了就不饶人,伤人的话说出口,可是收不回来的。”

韵之娇滴滴笑道:“那还不是奶奶惯的,反正我若不好,就都是您的不是。”

老太太轻轻拍着孙女,仿佛小时候哄她入睡:“我家姑娘,自然是世上顶顶好的,将来就该换个人来惯着你了。”

只见芮嬷嬷披着衣裳进来,嗔道:“一老一小都不听话,什么时辰了,早早睡去吧。明天清早姑娘就要梳妆盘发,一辈子就做一回新娘子,可不能睡不好肿着乌青的眼睛出嫁。”

在嬷嬷的劝说下,祖孙俩总算分开,但这一夜,韵之注定不得安眠,翻来覆去时梦时醒,不知究竟睡了多久,迷迷糊糊中,院子里就热闹起来,梳头的喜娘也来了。

就在新娘梳妆打扮时,家中各处都起了,清秋阁里外灯火通明,丫鬟婆子们今日都穿上了喜庆的衣衫。

时隔三个多月,轮到扶意来嫁妹妹,此时此刻才懂得爹娘嫁自己时的不舍,而她腹中也有了个孩子,若是个姑娘,二十年后……想到镕哥哥之前的烦恼焦躁,扶意忍俊不禁。

香橼进来时,见小姐低头看着自己的小腹笑,欢喜地说:“您猜老爷和夫人收到信,是高兴呢,还是担心?”

扶意摇头:“说不上来,都有吧。”

实则家信中,扶意已经暗示爹娘明年春闱也不要上京,谁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在京中的“人质”少一个尚且不容易,不能再多加进来。

“少夫人,兴华堂也起了。”翠珠进门禀告,“您要过去吗?”

扶意颔首:“来为我梳头。”

大清早,兴华堂侧院里,柳姨娘正忙着为老爷打扮,换上华贵的礼服,束上金玉腰带,今日皇帝要亲自到闵府为新人主婚,先帝至今,几十年没见过的排场,马虎不得。

原本娘家人是不过去的,只有祝家和姜家的舅兄弟们送嫁,但今日什么规矩都放一边,接驾侍奉皇帝,最最要紧。

“这腰带太惹眼,在御前,我一个大臣怎好穿金戴银。”祝承乾很不满意,回眸看了眼丫鬟们手里捧的各色腰带,眉头更紧了。

但见房门前有人进来,竟是许久不露面的大夫人,带着下人款款而来,杨氏冲丈夫淡淡一笑:“我来伺候老爷更衣。”

下人们上前,又捧来各色腰带和罩衫,今日不上朝不着朝服,礼服虽有规制,但比不得朝服刻板,也正因此,容易在一针一线上出错,就曾有人因衣着犯忌讳,而遭降职贬官。

“这个好。”祝承乾点了一根山水暗纹的褐色腰带,总算满意了,看了眼怯弱的姨娘,不禁想,妻子到底是公爵府的大夫人,见识眼界与一般女子全然不同。

待丈夫穿戴整齐,大夫人便要回去打扮自己,祝承乾跟上前,出门时搀扶了妻子一把,大夫人深深看他一眼,夫妻间是情还是怨,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才走出姨娘们的住处,就见扶意到了,她恭恭敬敬站在屋檐下行礼:“父亲、母亲,我起晚了,没能过来伺候。”

“不晚,你要悠着些才是。”祝承乾道,“今日不必跟去闵家,安生在家休息,此刻也不用你伺候,去内院看看韵之,你们不是感情极好。”

大夫人从头到尾没看扶意一眼,倒是扶意留心到,他们是从姨娘屋子里出来的,而婆婆虽然气色不佳,但比前些日子见时强得多。

就算婆媳不和,扶意也并不愿意见大夫人颓靡不振,放着荣华富贵的日子不好好过,何苦来的,她若能好好的,对这个家并不是坏事,就这一个多月,外头传了多少闲言碎语。

去往内院的路上,扶意遇见了同来的大嫂嫂,初雪又高兴又不舍,搀扶着她说道:“妹妹分明是嫁去我的娘家,我却满心的不安,扶意啊,将来我们一定要多多关心韵儿,你聪明,得想法子帮她在闵家立足才好。”

扶意道:“大公子是极好的人,嫂嫂放心才是。”

初雪却叹:“延仕那孩子,总有一股子说不上来的忧愁,这两年更甚了,也不知韵之会不会不耐烦。”

扶意心中感慨,这不正是韵之看见的,才想要去做对他好的那个人。

待行至内院,这里正闹哄哄的,有笑声有责备,下人们笑着告诉少夫人,二小姐正撒娇,嫌头上珠宝太重,说她的脖子要断了。

第335章 喜宴上的风波

韵之到底还是韵之,梳头上妆把一屋子人闹得人仰马翻,最后还是涵之和尧年到家来,淘气的新娘才在姐姐的注视下,老老实实打扮整齐。

而后至祠堂向列祖列宗禀告出嫁,再被送回来向祖母、双亲和叔伯姑母们行礼,脸上不见半分悲戚戚,连老太太也跟着乐了。

待吉时,闵延仕上门来迎亲,喜袍下的俊朗公子,虽说不上意气风发,但一贯的温文儒雅、谦和有礼,言行举止看着就十分可靠。

因稍后就要接驾,新人在公爵府行礼后,不及多停留半刻便要出门,老太太和众家眷都将随行前往闵府,连闵王妃也勉为其难地已经先回了娘家。

扶意眼下胎儿尚不稳,不宜去人多的地方,这就要在正厅外与韵之道别。

初春以来,她们从师生成了姐妹,又从姐妹成了姑嫂,虽说也算跨过了四季,可相处的时间实在太短,扶意终于要永远留在这个家,姑娘却要嫁了。

“你别哭,该为我高兴。”韵之掀起凤冠上的珠帘,高贵明丽的妆容下,是她一如既往甜美的笑,“记得替我去提醒周妈妈,回门时给我准备好带回婆家的点心匣子。”

扶意忍着眼泪,为韵之放下珠帘,哽咽了声:“可一定好好的。”

那一边,闵延仕向众人行礼后过来,从喜娘手里接过绣球红绸,目光掠过扶意的面容,礼貌地欠身致意。

扶意亦是大方回敬,说道:“我家姑娘,就托付给姑爷了。”

闵延仕再欠身,门外提醒吉时已到,闵延仕便搀扶韵之跨过门槛,在全家人的拥簇下,缓缓而去。

扶意看见了韵之的笑容,在闵延仕搀扶她的那一瞬,隔着珠帘也藏不住的欢喜,她是真喜欢这个人,得偿所愿成为她的新娘,怎么会不高兴呢。

随着新人离去,家眷也陆续离家,这回连平珒都跟着去了,家中只剩下襁褓里的平珍,和正院、东苑三位姨娘。

“你们给姨娘们送些东西去,再到西苑看一眼珍儿。”扶意吩咐道,“姨娘们若是得闲乐意来坐坐,请她们到清秋阁喝杯茶。”

翠珠领命,即刻带着小丫头去传话,果然姨娘们都愿与扶意亲近,结伴而来,张罗着一道在清秋阁用午饭。

两府离得并不远,等翠珠从西苑转回来,梅姨娘说:“我们姑娘的花轿,已经到了吧。”

扶意说:“算着时辰时,这会儿该预备接驾了。”

梅姨娘说:“二老爷他高兴极了,终于风风光光了一回,把前阵子被抓紧大牢的事儿,全忘了。”

扶意虽知梅姨娘比二夫人聪明得多,人品也不坏,但终究不相熟也不知根底,请她们来喝茶,是人情也是顺便在家中无人时看管她们,而这些话她听得却说不得,便只道:“忘了也好,二叔向来豁达。”

有小丫头跑来说,宅门外道上都已戒严,看来圣驾就要过去了,扶意便唤来管事,命他去门外看守,不要叫看热闹的下人惊扰圣驾。

此刻闵府上下,老相爷带领儿孙,祝承乾、祝承业带领家中子侄,女眷们在府内依序侍立,门里门外静谧庄严,不见别家婚礼沸反盈天的鞭炮锣鼓,每一个人都毕恭毕敬地等待着圣驾到来。

喜堂内,韵之和闵延仕并肩而立,除了喜娘和几个丫环,所有人都去接驾了,她禁不住偷偷侧过脸来看闵延仕,见他有几分倦容,轻声道:“这些日子,忙坏了吧?”

喜娘听见动静,忙拦着:“新娘子可不能开口说话,叫人听见不体面。”

虽然这里根本没有人在,韵之也不想辩解,尴尬地一笑,垂下脑袋来。

可闵延仕却回答她:“都是家人在忙,户部公务繁忙,我走不开,家里的事并没怎么操心,若有不足之处,还望你担待包涵。”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