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书香(29)

作者:阿琐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两情若是久长时,在出将入相,在庙宇高堂点击展开

祝镕收回目光,责备妹妹:“你不要生事端,一切都不会发生。”

韵之反问:“我就想知道,万一人家王爷父子没死,突然回来了,你们也继续困着大姐姐?”

祝镕眼中掠过寒光,没有作答,再次对扶意道:“你受委屈了,我会好好向母亲传达,不再让她误会你们。”

扶意福身道:“有劳。”

韵之冲哥哥做了鬼脸,拉着扶意就走,一路上还唠叨着:“真是莫名其妙,我搬到清秋阁来住吧,天天守着你,我不信大伯母还能把我怎么样……”

转过拐角,扶意禁不住再次看向这里,蓦然发现祝镕也正望着她。

他神情温和,优雅欠身,像是致歉,又像是安抚,但扶意被韵之拉着走,没来得及回应他的好意。

可如此一来,原本在心里乱糟糟的事,不再那么难受,香橼得了芮嬷嬷送的好大一盒点心,也高兴起来。

傍晚,韵之被二夫人叫去,翠珠和管事的婆子便来向扶意道苦衷,希望扶意能原谅她们“见死不救”。

反是扶意笑道:“没那么严重,虽说事不在我,也不是我主动遇见大小姐,可我到底还是碰上了,加之我从纪州来,大夫人难免在意。不过这都不要紧,往后我只在清秋阁里给姑娘们教书,我不去惹事,自然也不会牵连你们。”

翠珠感激不已:“姑娘放心,您在这儿,我一定把您伺候好,当您和小姐主子们一样。”

香橼把多的糕点分给她们,等她们走了,才笑眯眯地问扶意:“我怎么觉得,小姐今天挺高兴的,出了这样的怪事,都没生气。”

扶意哪里敢说自己的心思,只道:“王妃娘娘亲自来接儿媳妇,那就不会由着大夫人继续软禁世子妃,这事儿不用我和韵之再费苦心,不是很好?我原本最担心的是,连王妃娘娘都顾不得儿媳妇,那我们救出了大小姐,又该送她去何处安身呢?”

香橼说:“可是皇后娘娘的病都好了,王妃她们总要回纪州,大夫人咬咬牙,也就熬过去了。”

扶意却道:“我听韵之说,王妃要待京中王府打点整齐后,再邀请祝家前去做客,这么说来,娘娘是要长住一阵子。”

香橼叹道:“世子妃真可怜,没了丈夫,又被亲娘逼成这样,大夫人到底想什么呢,她可只有这一个亲骨肉。”

祝家子嗣兴旺,但不在兴华堂,大夫人几十年来只有一个女儿,换做别人家,必定如珠如宝,扶意也想不通,她为何要如此对待女儿。

但这件事,老太太必定知道原委,祝镕兴许也明白,大家族行事,总有他们的道理。

扶意轻声道:“老太太今日说,大夫人也有苦衷,我们姑且也听一听吧。”

不多时,厨房送来晚饭,比前几日大夫人不在家中按时多了,但不像是韵之骂了他们一顿的功劳,毕竟王妈妈亲自跟过来,想必是大夫人的意思。

王妈妈满脸堆笑:“姑娘来了这么久,家里饭菜可吃得惯?姑娘若是想念家乡的吃食,奴婢立刻派人去为您打点,但求姑娘不要客气。”

扶意谢过,她也拿不出手什么好东西打赏王妈妈,唯有亲自送她到门前,王妈妈请她再三留步,这才散了。

香橼小声嘀咕:“看见那边的人,心里怪害怕的,还是东苑的周妈妈就好,乐呵呵的看着慈善。”

扶意劝她少说几句,见远处下人们掌着灯笼往门外去,翠珠告诉她,必定是大老爷回来了。

果然不多久,祝承乾回到兴华堂,大夫人正在西边内室与两位姨娘说话,二人退出来行礼后,不敢多嘴,匆匆就下去了。

“镕儿回府了吗?唤他来。”祝承乾一面更衣,一面吩咐下人。

大夫人挥手示意婢女们退下,亲手来伺候丈夫,可口中却嘲笑:“一回家就找儿子,怕人吃了他不成?”

祝承乾深知妻子的性情,不愿为了这件事起争执,玩笑一句:“有些公务,要交代他知道。”

大夫人却说:“你怎么不问问涵儿?不问问我有没有叫纪州来的欺负?”

祝承乾平静地说:“涵儿的事,你一向不叫我插手,我从前过问只会招惹你厌烦,如今怎么又要我关心?”

大夫人气极,又无立场发作,唯有道:“只求你一件事,去和老太太说,把言扶意赶走,好好的弄个纪州人摆在家里,存心戳我的心肝吗?”

门外赶来的祝镕,刚好听见这句话,不自觉握了拳头,朗声道:“父亲、母亲,孩儿来了。”

大夫人听的刺耳,她最烦祝镕唤她母亲,可是这小子,从会说话起,就一口一声娘地喊她,不论她怎么明着暗着的嫌弃疏远,甩也甩不开这个孽障。

第61章 在人不在天

祝镕进门,察觉到气氛异常,做父亲的不愿儿子夹在夫妻之间,便道:“去书房吧,有几件事要交代你。”

大夫人背对着他们,不多言语,实则二十多年来,她每见到祝镕就打心眼里厌恶,情非得已才维持和睦的母子关系。

父子俩离去,王妈妈刚好从清秋阁回来,进门就见夫人气得拍桌子,她好生道:“您别动气,您一向是最稳重的,怎么这些日子,总也沉不住气。”

杨氏恨道:“怨我自己不争气,唯一的女儿落得这样下场,倘若能有个儿子,也不至于如此。你看老二家的媳妇今日陪伴郡主,别见她平日里怯懦柔弱,要紧时候颇有少夫人的气度,姜氏必定没少调教,可我呢,连儿子都没有。”

“三公子和小公子……”

“别提他们,都是孽障!”杨氏怒斥王妈妈,“都是贱种,也配叫我母亲。”

王妈妈劝道:“您非要拧着这口气,到头来还不是让二房三房夺了爵位,难道公爷百年后,您要和大小姐流落成旁系宗亲,过年过节指望大宅里赏口饭吃?”

“呸。”杨氏怒道,“我杨家人还没死绝呢,指望这家里赏饭吃?”

王妈妈道:“那您也不能舍了祝家,将来扶持太子,总是多一份力才好,公爷的爵位,您非得攥在自己手里才行。”

说到这话,大夫人冷静了几分,想到长姐在深宫不易,想到以贵妃为首的闵氏一族虎视眈眈,满腹的怨气,顿时消了一大半,她如今可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

书房里,祝承乾向儿子交代了几件公务,便提起家里的事,不愿儿子总被妻子支使摆布,劝儿子:“从前年幼也罢,如今你成年立事业,有了自己的天地,又何必处处看她脸色,何必为她周全那些琐碎之事。你用尽心血,她也不会诚心听你喊一声娘。”

祝镕却笑道:“儿子也要好名声,不过是一些小事,若涉及大是大非家国天下,我自有考量。如今与母亲在家和睦,在外人人都道我是孝子贤孙,两全其美的好事,不过是费点心思罢了,您不要心疼。”

当爹的又是心疼又是安慰,满目慈爱地看着儿子:“多亏了老太太尽心引导,换在别人家里,指不定闹得天翻地覆,又或是养出乖张抱怨的脾性,就是我的罪孽了,要我百年后,如何向你娘交代。”

祝镕对于生母的感情很是平淡,他感恩亲娘赋予了自己生命,可惜母亲红颜薄命,二十一年来,是祖母含辛茹苦教养他长大成人,是父亲一字一句教他念书知天下,纵然他不得已用养子的身份存在于这家,祖母也诚心告诉他,至少在这件事上,大夫人最是无辜。

如此随了祖母的心胸,祝镕对于自己的出身,对于在这个家的地位,都十分看淡,所想所愿,不过是凭自己的本事立一番事业,将来孝顺长辈,为国为民有所作为。

但祝承乾并不这么想,他轻声道:“你的两个叔叔婶婶,一心希望他们自己或是儿子们继承家业,这么多年,兄弟情分淡了,不过是表面上的和睦,总有一日是要爆发崩裂,我也早料到了。”

“平珒身体虽弱,但念书极通。”祝镕道,“父亲放心,我会好好扶持平珒,眼下先养好他的身体,将来若有纷争烦扰,祖母和您若都不在了,我会为平珒遮风挡雨。”

祝承乾摇头:“平珒撑不起这个家,而你也不可能日日夜夜守着他,镕儿,过几年我和你奶奶商量,总会有法子,将你列入家谱,让你认祖归宗,这份家业,我必定要传给你。我也相信,你会善待你的养母和两位姨娘,兄弟姐妹们更是不必说了。这是我的心愿,不论你是否愿意,做儿子就必须听爹的话。”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