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书香(27)

作者:阿琐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两情若是久长时,在出将入相,在庙宇高堂点击展开

“是谁告诉她的?”院子里清静下,杨氏质问众人,“我怎么交代你们的?”

众人纷纷跪下,为首的婆子道:“大夫人,奴婢们冤枉,平日里我们连纪州二字都不敢提起,又怎么会告诉小姐什么话,便是纪州王府进京的事,奴婢们也是今日才刚知道些许,便是知道了,也不敢对大小姐提起。是园子里那姑娘,那个从纪州来的姑娘,勾起大小姐的念想,大小姐说的纪州来人,就是她。”

“言扶意?”杨氏反感至极,行至窗下,见屋里女儿抱着枕头又安静下来,心内翻江倒海,转身径直往门外走,直到门前才顿下脚步,吩咐王妈妈:“今日起,这里几道门的钥匙你拿着,每日定时来开锁送饭,决不许再让任何人进来,也不能让涵儿跑出去。”

话音方落,有下人从远处飞奔而来,谁能想到,杨氏回到家中连茶也不及喝一口,与她擦肩而过进宫去的胜亲王妃就要登门了。

“上锁!”杨氏厉声吩咐,一面往回走,一面又猛地想起一件事,“去,把言扶意主仆两个给我关起来。”

“夫人,这……”

“别叫她跟在老太太身边见到纪州的。”杨氏满腔怒火,“先关起来,我自有道理。”

这一边,家中得到消息,纪州王妃即将登门,上至老夫人,下至姑娘们,都盛装打扮,开了大宅正门侍立迎接。

扶意方才在清秋阁看着韵之她们被奶娘婆子慌慌张张地接走,一回身,连话都没和香橼说上,就被两个孔武有力的婆子架起,捂了她的嘴,径直拖进了园中。

“你们做什么……”扶意被扔进一间屋子,站定后,就往门前闯,却撞上了一样被捉来的香橼,香橼已是吓得花容失色。

几个婆子满脸横肉,凶巴巴地说:“姑娘在这里歇一歇,夫人回头有话交代。”

扶意护着香橼,眼睁睁看着房门被关上,外头噼噼啪啪传来上锁的动静,香橼扑到门前用力推,完全打不开。

“小姐,出、出什么事了?”

“王妃驾到,大夫人不愿我们露面,怕我们多嘴。”扶意猜到了,找了椅子坐下,拍在桌上的手,渐渐握成拳头,“可见她心里必然有鬼。”

香橼害怕地问:“那我们怎么办,会不会也被大夫人永远关起来?”

扶意拉着香橼坐下,安抚她:“别怕,我不见了韵之一定会找,老太太不会不管我们。”

此刻,忠国公府外,祝镕与开疆护驾,送王府车马一路到了家门前,从马车上下来雍容华贵的妇人,那广袖鸾袍在阳光下璀璨耀眼。

门前女眷纷纷跪拜,闵王妃上前将老夫人搀扶起,温和含笑:“老太太多年不见,越发健朗。”

祝镕的目光从家人面上巡睃而过,未见扶意在其中,虽知她一个外人不该跟在这里,可没来由的心中不安。

老太太恭恭敬敬地说着:“不知娘娘驾临,有失远迎,还请娘娘恕罪。”

闵王妃笑说不妨,回身召唤随行而来的女儿:“尧年,来见过老夫人。”

只见王妃身后走来容貌清丽、气质高贵的年轻女子,正是胜亲王的独女安国郡主项尧年,她端庄优雅地欠身道:“老太太,晚辈给您请安了。”

老太太忙又跪下道:“不敢当,老身叩见郡主。”

这一跪,女眷们又跟着跪了一地,郡主搀扶老太太起身,但见闵王妃款款走到杨氏面前,伸手虚扶一把,眸中却带着不怒而威的气势:“夫人别来无恙。”

杨氏垂首应道:“托娘娘洪福。”

闵王妃向众人看了眼,问道:“为何不见涵之?”

第59章 言姑娘不见了

大夫人早有应对,从容回话:“涵之体弱,多年在京外庄头静养,此刻不得来向您请安行礼,还请王妃娘娘体谅。”

老太太亦是大方相请:“娘娘,请入府上坐。”

闵王妃气质高贵,含笑道:“您也请。”

两亲家再聚,足足隔了七年之多,倒是老太太还年轻时,两府时常往来。

那时候老相爷还在六部供职,位居三品,待一双女儿分别嫁入皇室,自此飞黄腾达、一路高升,先帝在位时已位极宰辅。

闵家入仕虽已过三代,也算得世家官宦,但前几代不过是五六品小小京官,算不得高门贵府。

如今,老相爷主持朝政十数载,膝下更出了贵妃、王妃,更有长孙闵延仕堪堪双十年华官拜侍郎,闵氏一族,早已成为京城第一门户,非常人高攀得起。

祝家大小姐涵之,与纪州王府世子,虽是当今皇帝赐婚,但天家亦是看在祝闵两家世代交好的情分上,才促成这桩婚事。

七年前,大小姐风光出嫁的场景,仿佛还在昨日,一转眼,谁能想到纪州王府“落魄”已五年之久。

但落魄二字,委实不该用在闵王妃与郡主之身,母女二人贵气天成,行走在祝家偌大的宅院里,将一众家眷都压在光芒之下,丝毫看不出五年来她们承受着丧夫丧子、父兄离散的痛苦。

诚然,随行在后的祝镕记得扶意说过的话,全纪州人不见王爷父子的尸首,仍相信他们尚在人间。

女眷们在大堂正厅说话,祝镕与开疆等人不得入内,王妃更是传话出来,不愿惊动几位老爷,他便派人去父亲叔伯与兄长们跟前禀告,要他们不必赶回来接驾。

然而没多久,少夫人为首,带着韵之几个妹妹,簇拥着郡主款款而来,祝镕几人皆躬身相待,只听大嫂嫂说:“我们请郡主到园子里逛逛。”

她身后跟来王妈妈,显然是得了大夫人之令,与祝镕道:“园中草木丛生,又有池塘水井,老太太命公子远远跟着,护着郡主,莫叫郡主磕了绊了。”

养母用意,祝镕自然明白,不能叫郡主靠近长姐幽闭之处,自然若只是随意逛逛,赏花赏景,断然走不到那么深远之处,但大夫人心内紧张,少不得防范为先。

一行人往园中去,走着走着,越来越靠近清秋阁,祝镕在不远处相随,能看见韵之眉飞色舞地不知说些什么,大嫂嫂性情柔弱做不得主,自然由着韵之瞎带路。

显然韵之是想向郡主引荐扶意,可惜到了清秋阁门外,管事婆子和翠珠却跪在阶下说:“言姑娘带着香橼出门去了。”

韵之心里着急,不管不顾地闯进去,转了一圈果然不见那俩人,再跑出来,老远瞧见祝镕,三哥哥正冲她摇头示意。

这边厢,郡主不以为意,笑道:“我想去见见表姐的孩子们,我这儿还备着见面礼呢。”

少夫人道:“都是几岁的小娃娃,粗鄙顽劣得很,正是爱闹腾的时候,怕吵着您。”

郡主亲昵地说:“自家孩子,疼还疼不过来。”

少夫人便与韵之道:“言姑娘既然不在,下回再见不迟,我们走吧。”

此刻,大堂正厅里,杨氏正满腹不安,方才郡主要去园子里逛,请姑娘们相陪时,她才猛地想起,关了言扶意,还有祝韵之这个祸头子。

只怕一出门,那野丫头就把什么都往外说,就连少夫人也不是她膝下的儿媳,她在这家里,终究是吃了子嗣单薄的大亏。

闵王妃时不时问起涵之这几年过得怎么样,说已经有三四年收不到她的亲笔回信,代笔的书信都说安好,想来孩子连笔也不能提,必定不好。

杨氏虽有应对,难免心虚,所幸老太太尚耳聪目明,经历过风风雨雨的人,见惯大世面,三言两语,便能撑住这尴尬的场面。

二夫人与三夫人陪在一旁,纵然满心要看老大家的笑话,可王妃何等尊贵,她们也不敢轻易造次,一旦失了体面分寸,也怕会害了自家丈夫和儿子们。

短短一个时辰,宛若千年万年,杨氏恨不得将丈夫书房里的西洋钟转上七八圈,终于等到少夫人带着郡主归来,闵王妃才道:“今日叨扰了,改日我再登门拜访。”

杨氏躬身说道:“不敢劳烦娘娘,本该是我们到王府拜见,方是礼数。”

闵王妃笑道:“也好,只是京中王府多年不住人,且要打理一番,过些日子我派人来请。”

只听郡主在一旁说:“夫人,到时候也请带上我嫂嫂一并前来。”

大夫人强装镇定:“这是自然。”

厅内气氛尴尬,唯有王妃母女从容优雅,一众人簇拥相随,将她们送到门外,祝镕与开疆一前一后开道护驾,赫赫扬扬地送王府车驾离去。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