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书香(208)

作者:阿琐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两情若是久长时,在出将入相,在庙宇高堂点击展开

扶意轻轻叹:“这可不值得高兴,我眼下最不愿意的,就是得罪了老爷,我不能让他觉着,我把他儿子抢走了。”

香橼不懂:“这怎么话说的?”

扶意苦笑道:“将来你就明白了。”

“对了,小姐。”香橼想起一件事说,“我今天才打听到,翠珠嫁人后,已经有身孕了。”

“都有身孕了?”扶意却不乐观,“她年纪还那么小。”

香橼说:“好像一嫁过去,就怀上了。”

扶意问道:“不是家里的?”

香橼点头:“配到外头去了,听说卖身契也勾了,如今倒是自由身。”

扶意轻轻叹:“你去打听一下,有没有什么法子,送几两银子给她,别给她爹娘,我瞧着他们不是可靠的人。”

这一晚过后,家中大小事情都要恢复原来的规矩,隔天一清早,扶意就和丈夫一道来送大老爷上朝去,送到中门留步,之后又遇见了二叔一家和三叔父子。

男人们离去,女眷留守家中,大嫂嫂着急回去伺候婆婆照顾孩子,没和扶意说上几句话就走了。

扶意来问候了祖母和姑姑后,还要到兴华堂向婆婆请安。

香橼小声嘀咕:“就不能干点别的正经事,每天请安问候,真是累得慌。”

扶意也觉得琐碎极了,虽然不知未来如何,可若有一日她做了婆婆,一定不为难儿媳妇天天来点卯,她要和丈夫过自在的日子,成天把孩子拴在身边做什么。

难得的是,今天大夫人竟然没有为难她们,由王妈妈交代几句,她们就能走了。

主仆俩出来后,面面相觑,香橼谨慎地说:“不会另外又折腾什么吧,小姐,我心里慌得很。”

扶意也想不透,唯有提防着:“我们仔细些就是了。”

回到清秋阁后,整理这三天收到的贺礼,罗列日后要谢礼的人家名单,足足忙了一上午。

府里相关各处的管事和清秋阁的下人,任凭扶意调遣,起初几个有年纪的婆子,还想着能刁难一下少夫人,以为她也就是念书好,到底是小门户出来的女儿,哪里能料理得起这么复杂的人情往来。

可她们忘了,扶意早就和韵之一起,在之前祝镕负伤升职时,就接触过这些事,当初那礼单还是扶意一笔一笔记下来的。

到如今,虽不算游刃有余,也是心里有账一件件做得像模像样,她没感受到自己被刁难,也不知道是因为自己先降服了这些刁钻的下人。

第245章 少夫人的账

用午膳前,库房送来了祝镕要的屏风,扶意在门前看他们小心翼翼搬进去,经下人提醒,隔着很远就见一行人从兴华堂出来。

她站立等候,果然是大夫人出门,看衣衫打扮,不是进宫就是回娘家。

扶意迎上前来,恭恭敬敬地问候:“母亲要出门?”

大夫人却是一听“母亲”就满腹恶心,立时无视扶意的存在,径直离去。

纵然婆婆无礼,扶意也只能侍立路边躬身相送,再抬起头,能感受到来自各处的异样目光,她知道方才那一幕,被不少下人看在眼里。

但扶意面不改色,从容走过,回到房中,香橼已经带着下人将屏风架开。

往后一进门,先见四扇梅兰竹菊的清雅刺绣,隔着屏风,里头的人影隐约难辨,再也不会出现昨晚的尴尬。

扶意不愿放弃与丈夫的亲昵甜蜜,但这是她和镕哥哥之间的事,哪怕是最亲近的香橼,也不愿叫她看去。

扶意赏看着屏风上的刺绣,不自觉地笑道:“镕哥哥有心了。”

香橼说:“那是自然,只有您想不到的,哪有公子想不到的。”

扶意含笑:“传午饭吧,大夫人出门去了,我不必过去请安。”见香橼要出门,又道,“派人去内院,告诉二姑娘,我忙停顿了,请她来坐坐。”

不多时,韵之便如一阵风似的跑来,但上上下下打量清秋阁,撇撇嘴说:“不是原先的模样了,我看也不必把书房做在这里,家里另找一处清净院子,我带人去打扫布置。”

扶意笑道:“那么这件事就托付给你,妹妹们和平珒的功课不能耽误。”

厨房送来丰盛的饭菜,时隔多日,两姐妹再次对坐用饭,身份已有了变化,韵之不禁感慨:“活了十七个年头,今年是发生最多事的一年,这才七个月,仿佛过了七年那么久。”

扶意说:“我还记得去年乞巧,母亲为我祈祷姻缘时说的话,一转眼,今年乞巧我在路上,也没顾得上。”

韵之说:“那不灵,这么多年许的愿,没有一次实现过,想来神仙菩萨也忙得很,我这样出身富贵的,也不该再麻烦神仙菩萨来保佑我了。”

扶意笑道:“这样说,才该是招人疼的呢。”

说着话,扶意拿起筷子预备吃饭,可右手手指酸疼僵硬,很不灵活。

韵之关心:“这是怎么了,磕在哪儿了?”

扶意自行揉了揉,说道:“一上午记礼单,写了无数的字,心里又紧张,难免握笔太过用力。”

韵之摇头道:“家里有负责做这些事的下人,你何必亲力亲为,你抢着做好了,他们底下可就没好处捞了。你以为是麻烦劳累了他们,好心自己办了,他们背过去却要说你的不是,以为你故意断他们的财路。”

扶意一脸严肃,心中虽有这样的意识,但不自觉地就把事情办利索,没往深处再想一想,她道:“我给了赏赐的。”

韵之问:“给多少?”

扶意应道:“每人一吊钱。”

韵之摇头:“一吊钱够他们干什么的。”

扶意觉得不可思议:“够普通百姓家半个月的米粮,这家里普通的丫鬟,月钱还不足一两银子。”

韵之笑着说:“我的少夫人,这里是京城啊,你嫁的可是公爵府。”

第246章 金银珠宝

还记得离开纪州前,爹爹与镕哥哥在书房长谈,她在门外听,听见父亲说:“我们家不富贵,扶意见过的好东西极少,金银玉器、古玩珠宝她几乎都不懂,怕是要在京城闹笑话……”

那时认为爹爹多虑,心里多少有些不服气,此刻想来,才知爹爹说的是对的。

也许她身上没有寒酸贫穷的气息,是满腹诗书给了她自信和大方,但她的确不识古董珍玩,不知京城市价。

她眼里有比金银更具价值的东西,可是在利益至上的京城,她必须认得金银才是。

“你不高兴了吗?”韵之放下筷子,真诚地说,“不要误会,我不是嘲笑你的出身,我真不是。”

扶意忙道:“怎么会怪你,我的确有些不开心,因为你说到了点上。韵之,我是真的不懂,就上午整理那些贺礼,什么翡翠玛瑙蜜蜡琥珀,若非客人自带礼单,我一一核对誊录,不然就该在下人面前闹笑话了,我根本分不清。”

韵之眼珠子幽幽一转:“要不,你叫我一声师傅,给我磕个头,我来慢慢教你。”

扶意还真离座起身,要给祝先生行礼,吓得韵之双手拦着:“我的天,你是真傻还是故意怄我,我敢叫你给我磕头,我哥非得打死我,你可真够坏的。”

扶意便给韵之夹菜盛汤,虔诚地说:“请先生多多指教。”

韵之得意洋洋:“好说好说,你可要仔细学了,我这个先生严厉得很。”

那之后一下午,因大夫人不在府中,扶意不必紧张去婆婆跟前立规矩,便安安心心地跟着韵之学如何分辨珠宝玉器。

桌上、榻上乃至地毯上,铺着无数值钱的东西,每一件分种类、分材质,用途不同、工艺不同,还各有历史年代和出处典故。

扶意自然是聪明的,韵之教一遍,她就记得八九成,再有韵之也不懂的,便捧了去询问老祖母和姑姑。

靖王妃对侄媳妇说:“对付下人,手里松紧的确有讲究,人家来伺候咱们,也是图口饭吃,养活家里人,盼着你的银子那是人之常情。你是心善的孩子,眼里见谁都一样,这并不是坏事。但世道既已分了尊卑,而你为尊,就不能失了尊贵。从今往后要有主子的派头架势,哪怕不识金玉不知市价又如何?你是主子,你说的就是对的,不要怕被人笑话,而是要让他们都不敢笑话。”

扶意把姑母说的话,一字一句记在心里,她虽也从小有奶娘丫鬟,可那是如同家人一般的存在,并没有真正御下治家的经验。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