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书香(191)

作者:阿琐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两情若是久长时,在出将入相,在庙宇高堂点击展开

为何同是儿子,与胜亲王一母同胞的当朝皇帝,如此本末倒置,难道不该是他如何保卫国家,难道不该是他如何守护百姓,怎么变成了……

“镕儿。”皇帝目光直直地说,“你跟了朕这么些年,比太子皇子还要亲近,家国大事,乃至后宫琐事,你都知道,在你心里,朕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祝镕道:“皇上仁慈爱民,事事以百姓天下为重。”

皇帝幽幽道:“朕想听真话。”

“是真话。”祝镕毫不犹豫地说,“百姓安居乐业,无不称颂皇上仁德,自然,人无完人,皇上亦如是。皇上要听真话,臣亦冒死谏言,对外,您的确太过仁慈。皇上盼着各国以和为贵,不愿动干戈起战火,可他们却因此认定,您软弱好欺。”

皇帝握紧拳头,重重地砸在了桌上。

祝镕跪下道:“臣死罪!”

嘉盛帝道:“朕若杀你,真真成了昏君,起来说话。”

祝镕深深叩首,起身垂手而立。

嘉盛帝声音低沉,神情凝重:“婚后,你的首要任务,是找出他们父子二人,格杀勿论。”

“是。”祝镕应诺。

“必要时刻,可将王妃母女挟作人质,江山和美人之间,孰轻孰重,朕还分得清。”嘉盛帝道,“去吧,婚后再来见朕。”

祝镕行礼告退,但心中满腔怒火翻腾,到头来皇帝还是没对边境纷乱做出决定,满心想着的,依然是要杀他的胞弟。

走出没多远,内侍官追出来,奉上一方锦盒,盒内装着金麒麟一对,是皇帝下赐,贺祝镕新婚。

祝镕朝着大殿三拜,带上金麒麟离宫回府。

此刻忠国公府里正热闹,老太太摆宴为女儿接风,祝承乾三兄弟也早早归来列席,毕竟妹妹是王妃,他们在靖王跟前,只能自称下臣。

且说靖王妃虽远嫁,但常与母亲通书信,加上这次韵之去接,姑侄俩说了好些体己话,对于家中的纷纷扰扰,她心中早有掂量。

大夫人本担心会遭小姑子刁难,更何况她身份高贵,若以权势压人,她这个做嫂嫂的,只能低下头。

没想到多年不见,小姑子和气又热情,不过是说些家常与靖州风情,对于家里的事,只字不提,让大夫人十分自在。

经皇后允许,靖王妃将留宿于娘家,一双儿媳由大侄媳妇照顾,另安排了住处,她则如未出嫁的女儿似的,赖在母亲房里。

夜色渐深,老太太由着女儿给自己梳头,门外通报三公子回来了,老太太让孙儿歇着去,对女儿则叹:“这孩子成日里忙,这才刚回来,你瞧瞧,饭也吃不上一口。”

女儿笑道:“成了家就好,家里有了惦记的人,就知道回家了。”

老太太问闺女:“那孩子你瞧着怎么样。”

女儿道:“能叫您偏爱的,还能不好,我就看长相吧,是个有福气的孩子。”

老夫人心满意足,拉着女儿的手在榻上坐下,问道:“家里可好,小孙儿可好?”

“一切都好,不过……”靖王妃欲言又止。

“怎么,王爷待你不好?”老太太担心不已。

“没有的事,再没有比他更疼我的。”王妃应道,“是大事,是国事,娘……”

老太太神情越发凝重,但听女儿道:“您是将门出身,我也不怕吓着您,将来万一您女婿有对不住家里的,请您千万别怪他。我们夫妻不图一家安乐,沈家世世代代为大齐尽忠,若国将不国,您的女婿和外孙子们,必将誓死捍卫,就顾不得许多了。”

“我知道……”老太太揪心不已,“这世道,迟早要乱,我绝不怪你们。”

与此同时,祝镕来到兴华堂向父亲问安,摆下那对金麒麟,讲述了大殿上的君臣对话。

祝承乾听得心惊肉跳:“你疯了,傻儿子,我是怎么教你的,你都忘了?你今晚若是死在大殿上,你要爹爹怎么活,你有个三长两短,老太太怎么活?难道你不要扶意了,她还在等你娶她过门。”

第227章 侍君之道

提起扶意,祝镕想着,若有那一天,扶意才是真正能理解她的人,而言扶意的人生,绝不是等着哪个男人去娶她,父亲还是小看了她未来的儿媳妇。

“这金麒麟既是御赐之物,你们婚后入宫谢恩时,一人佩戴一枚。”祝承乾将盒子又推给儿子,“往后你就是有家室的人,在御前说话,只能更谨慎。”

“今日他一心想听真话,若再拿假话敷衍,又或是应答得不痛不痒,只怕会惹恼了他。”祝镕道,“皇帝生性多疑,儿子便是再三谨慎,才做出了这样的选择。您不在当时,若是在,您一定会和儿子一样。”

祝承乾叹气:“亲兄弟在他手中,尚且是如此下场,你我不过是外臣。爹爹并不是要责怪你,我将一生的经验本领都教给你,但我深知你志不在此,可若想走得远,你必须先站稳脚跟,你才二十岁,想要对皇帝说实话,至少再等二十年。”

此时有敲门声响起,他好不耐烦:“什么事?”

门外是大夫人不情不愿的声音说:“新郎的礼服再不试一试,可来不及改的,不要光顾着和儿子说话,婚礼前好些事要办,掐着时辰呢。”

祝承乾知道妻子根本不愿操持这场婚礼,既然能做到这份上,自己也不好驳她的颜面,不该说些酸言冷语。

便是朝儿子使了眼色,祝镕会意,走出门来躬身道:“辛苦母亲为儿子上下打点,我这就来试礼服。”

大夫人见丈夫跟出来,淡淡一笑,说:“跟我来吧。”

然而一背过身,眼底笑容尽失,王妈妈和娘家嫂嫂都劝她,她不先尽到婆婆的责任,将来就没资格教训儿媳妇,不然人家一句话就堵回来,她站不住脚。

言扶意进门后,大夫人头一桩事,就是要保住自己的权力。她几乎能预见老太婆因为对孙媳妇的宠爱,会以各种借口逼她交出家中大权,这件事她绝不妥协。

为了将来种种,如今才忍气吞声,硬着头皮为父子俩操办这一切。

但她心中怨恨,前些日子带人在清秋阁铺设被褥时,恨不得在被褥里扎上银针,让他们小两口新婚之夜不得好过。

此刻,祝镕换上了礼服,龙行虎步地走出来。

原就俊朗挺拔的年轻人,在礼服的衬托下,更见神采奕奕满身朝气,祝承乾看得眉开眼笑,几位针线上的妇人暗暗松了口气,领了赏后都退下了。

待回到屏风后换下礼服,听得父亲在那头对嫡母说:“清秋阁的下人,还是原先那些吗?”

大夫人淡淡地说:“差不多,跟镕儿的几个也都拨过去了,老爷还有安排吗?”

祝承乾道:“最要紧是能照顾好他们,日后更要能照顾好孩子。”

大夫人笑道:“不如现在就把稳婆奶娘都备齐?您也太着急了,儿媳妇还没进门,都想那么远去了。”

祝承乾说:“那不是迟早的事?你先物色起来,总不会错。”

祝镕在屏风后默默地换了衣裳,他只记得祖母说,扶意年纪太小,不能急着生儿育女,要先保重她的身体。在纪州时,岳父岳母也是一样的心思,更是托了奶娘婉转相告。

可在父亲眼中,儿媳妇并非子女,不需要疼爱和怜惜,他更在乎能从儿媳身上,为这家里谋求什么。

祝镕冷静下来,父亲和嫡母的内心他无力改变,但他也决不允许任何人来左右扶意的人生。

第228章 淡淡的哀愁

转天,是宰相府与平南侯联姻的日子,二夫人带着儿媳去赴宴,派周妈妈来接韵之,周妈妈无功而返,说姑娘身上不自在不乐意去。

但婆媳二人出门没多久,韵之就带着两位表嫂来胜亲王府做客,二位表嫂是替姑母来向闵王妃行礼问候,韵之自然是来找扶意。

恰好今日尧年陪老太妃礼佛出关,三姐妹久别重逢,又聚在了一起。

韵之说道:“大姐姐的身体越来越好,饮食起卧与常人无异,但精神依然不正常,我哥说可能是装的,但愿如此。”

这些话祝镕也对扶意提过,她昨日已告知王妃,如今她还与王妃娘娘共同守着天大的秘密,连作为亲生女儿的尧年也不知晓。

可是尧年避开韵之,却又对扶意说,她在宫里时,有一夜阖宫戒严,她随皇后而居,中宫殿的宫人说,从没见过宫里那样的阵势。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