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书香(161)

作者:阿琐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两情若是久长时,在出将入相,在庙宇高堂点击展开

嘉盛帝见了他们,说道:“你们不一起来,朕还不觉着什么,这会子齐齐整整的,才发现是少了一个人,你们家的老二,还没找着?”

祝承业与平珞忙跪下向皇帝请罪,说了一些无奈又愤怒的话,祝承业是横了心,不要那个儿子。

皇帝叹息:“父子一场,何必如此决绝,天下只有不要父母的儿女,没有舍弃孩儿的爹娘,二公子若当真再寻不见,便也罢了。若有一日能父子团聚一家和睦,朕愿你摈弃前嫌,好好接纳自己的儿子,家和方能万事兴。”

祝承业不敢反驳皇帝,叩首领旨谢恩,起身刚站定,便见金东生走上前,对皇帝道:“妹夫家的事,自然也是臣的事,臣愿派手下前去寻找二公子,只因有私用军力之嫌,还请皇上示下。”

嘉盛帝应允了:“不妨事,派上五六个人,找人足以,于军队无甚影响。”

祝承业忙道:“实在不敢烦扰将军,这些家务事,岂敢惊动护国的将士,还请皇上收回成命,请金将军不必为犬子费心。”

金东生道:“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二公子是我妹妹妹夫的亲侄儿,那也就是我的亲侄儿,您放心,不出半个月,一定为您把儿子找回来。”

祝承业一个头两个大,又不好再争辩什么,只能默默忍下了。

“多谢将军!”

可是很突然的,并不相关的祝镕,上前半步抱拳谢礼,反是一旁的亲外甥平理,仿佛还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事。

祝承乾回眸看了眼儿子,虽说礼多人不怪,但在御前要事事谨慎,与己不相干的事,不要插嘴不要搀和,是最起码的规矩,这是在镕儿幼年第一次随家人进宫时,就被他再三叮嘱告诫的事。

若平日里儿子是话多热情的人,倒也罢了,可他并不是,就算此刻在旁人眼里并没什么稀奇的举动,在祝承乾看来,也十分反常。

更何况,他今日一袭隆重华贵的打扮,几乎要将太子皇子们都比下去,仿佛要所有人把目光都集中在他的身上,这般招摇,绝不是儿子一贯的做派。

那之后,陆续有大臣及皇亲国戚来行礼,宰相府紧跟在祝家之后,比起开疆,闵延仕更早地看见了今天的祝镕。

他的笑意里带着满满的好奇,祝镕今天这一身华彩夺目,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才是扫平明莲教的大功臣。

待开疆随父兄来行礼,一抬头看见祝镕,猛地唬了一跳,再低头看看自己一袭天青色长袍。

皇帝让他们穿礼服随行列席,暗中护驾,这“礼服”二字,究竟是祝镕理解错了,还是他们慕家比起公爵府,穷了十万八千里?

至吉时,庆功宴开席,皇帝赐席面到后宫,免众人谢恩,但妃嫔女眷们,还是跟着皇后一起,向大殿所在的方向拜了拜。

落座后,韵之侧身低头说:“扶意你看见了吗,四皇子妃方才冲我笑呢。”

“二姐姐?”映之一脸茫然地看着她,“言姐姐在纪州呢。”

韵之心里一沉,摸了摸妹妹的脑袋,失落地转过身去,她早就习惯了扶意在身边,这一别,究竟几时才能再见面。

她抬起头,见宫女给母亲席上送了一杯酒,离开时低语了几句,娘的脸色忽红忽白,好半天才镇定下来。

韵之心里觉得奇怪,之后又看了母亲几回,那杯酒始终没被动过,直到皇后请大家不必约束,自在轻松些,女眷们纷纷去敬酒,母亲才拿起了那酒杯。

可二夫人不是走向皇后,而是趁热闹人多时,来到了闵王妃席前,等韵之看见时,王妃娘娘已将母亲手中的酒一饮而尽,还亲昵地说笑,转身又喝了别人的敬酒。

“二姐姐,你在看什么?”韵之这边,妹妹忽然问道,“你脸色很不好。”

“我一向不喜欢进宫赴宴,你知道的,我正发呆呢。”韵之随口说道,“再熬一熬,回家了就好。”

映之笑道:“言姐姐不在,您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连郡主也是,今日闷闷的,也不过来和我们玩笑。”

韵之看向尧年,她没在王妃身边,纤瘦的身体撑起锦衣华服,安安静静地跟着皇后坐,不知在想什么,对于席上的任何事都不在乎,连同王妃娘娘那边的动静。

“不知扶意看懂了没有。”韵之嘀咕着,“她倒是赶紧回信啊。”

然而千里之外,扶意早就明白了韵之信中的暗示,猜想到郡主是要告诉她什么,可苦于没办法去一趟王府,事实上她若不偷偷地跑,连这家门都出不去。

入夜了,扶意带着香橼来向爹娘请晚安,自从那日对父亲出言不逊,言景山已经很久不见女儿,总是在门外就把她们打发了。

今晚亦如是,言夫人尴尬地出来,对女儿说:“爹爹累了,明儿早上再见你。”

扶意不强求,辞过母亲便要走,言夫人却忽然道:“听你爹爹说,下午王府来人,说今夏几场大雨,他们一时疏忽,叫书房漏水,好些书都泡烂了。他们特地来请你爹去帮着打理一番,将些还能辨别出来的书记下,他们好去置办新的。”

“爹爹应了吗?”扶意忙问,简直不敢相信,竟能有这样的机会。

“自然应了的,你爹要我一起去帮忙晒书,说带着女眷方便些。”言夫人笑道,“你回来好几天了,门也没出过,等娘和他说说,我们一道去。”

扶意不敢表现得太激动,又怕父亲不答应,便故意说:“就怕爹爹不肯,娘还是不要为难自己的好。”

言夫人果然说:“这有什么为难,只要你乐意,娘就带你去。”

扶意规规矩矩地谢过母亲,一转身脸上便有了笑容,简直天助她,不,是天助郡主,可是……扶意冷静下来,她实在想不明白,池塘里的锦鲤,到底什么意思?

只见香橼指着天上说:“小姐你看,今晚的月亮好亮。”

“是啊……”扶意举目赏月,“纪州已是秋高气爽,月色愈发清亮。”

同一片月色下,不知镕哥哥是否有闲暇抬头一望,小时候念诗,不明白天涯共此时的情怀,如今都懂了。

此时此刻,皇宫大殿上,酒过三巡,金东生已是微醺,向皇帝和在座的讲述了如何大战明莲教,一番慷慨激昂后,得了皇帝赐酒,豪爽地一饮而尽。

嘉盛帝道:“爱卿立下大功,朕赐你侯爵宅邸仍觉不够,不知还有什么心愿,说来听听。”

席中诸人心里都有分寸,皇帝这么问,绝不是真叫你开口要什么,而是告诉所有人他隆恩浩荡,不过是客套话。

“皇上!”金东生站定御前,身子微微一晃,“臣还有一请。”

席中,祝承乾举杯饮酒,眼角一抹轻蔑的冷笑,草包果然是草包。

可耳听得金东生说:“臣膝下一女,尚未婚配,与忠国公府本是姻亲,经舍妹牵线搭桥,有意与亲家再结良缘。皇上,臣愿将小女许配与祝家三公子,求皇上赐婚,为两家亲事,锦上添花。”

第196章 赐婚

祝承乾猛地看向金东生,这草包实在鲁莽,不知天高地厚,三弟妹分明因他女人要说亲事而与娘家翻了脸,怎么到他嘴里,成了牵线搭桥的那一个。

“承乾?”皇帝笑道,“你们家要有喜事了?”

皇帝与祝承乾年纪相仿,年轻时由他扶持助益,几十年的君臣情分,还是连襟,在人前直呼其名是常事,更是一份荣宠。

祝承乾不好让皇帝不来台,压抑怒气,不慌不忙地站起来:“皇上说笑了,臣近来忙于朝务,不知家中之事,实在愧疚得很。犬子的婚事,向来由家母与内子做主,臣不曾听他们提过,想来还在商议之中。”

金东生笑道:“女人家做事扭扭捏捏,不如公爷与我爽快,今日我们就在圣上面前,为孩子们订下这桩婚事。”

祝承乾余光瞥见对坐的老太尉,他摸了把白胡子,眼里的冰冷嫌恶,不知是冲着金草包还是冲他。想来他们家若对金家联姻是真,那巴巴儿去拿了秦家的生辰八字,又是什么意思,也不怪秦太尉动气。

“镕儿?”皇帝目光落在本人身上,对祝镕笑道,“朕这里要给你说亲事,你怎么躲着不吭声?”

祝镕起身走到殿中央,躬身道:“臣在。”

算起来,不论亲生的,还是庶出抱养,既然是大夫人杨氏的孩子,皇帝就是祝镕的姨丈,这会子一声亲昵的“镕儿”,就是摆出姨丈的身份,一起说说家务事。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