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书香(147)

作者:阿琐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两情若是久长时,在出将入相,在庙宇高堂点击展开

韵之忙正经了神情:“郡主请吩咐。”

尧年说:“我不便与扶意往来书信,但有些事想要交代她,你若与扶意通书信,能否替我传达?”

韵之道:“这样的小事,郡主只管交给我。”

尧年笑道:“不急这两天,她还没到纪州呢,何况你才来见过我,怕是你的一举一动,也会遭人监视?”

虽然扶意有很多事不曾告诉韵之,可她到底是公爵府的千金,深谙皇权之下的世界,皇帝与纪州王府之间不可言说的恩怨,心中也略知一二。

因此听说这话,并没有太多惊讶,只好好地答应:“请郡主放心,我自有分寸。”

尧年道:“过些日子,扶意到纪州后,必定会送消息来报平安,回函时就对她说,郡主惦记王府池塘里的鲤鱼。”

韵之知晓她们幼年趣事,但想不明白为何要刻意说这句,但已经答应了郡主,她必定会好好传达,欠身道:“请您放心,我记下了。”

再抬起头,刚好见远处岸上有人,隐约像是四皇子妃领着两个女儿,韵之想起扶意说过的话,便鼓起勇气,对尧年说:“郡主能否为我引荐,我想向四皇子妃请安,好与她熟络一些。”

尧年回身见到岸上的人,反问道:“你不是该离他们远一些,我知道你父亲母亲,想你给四皇子做小,现在你主动去示好,可别叫人误会了你的用心。”

韵之勇敢地说:“正因如此,扶意曾说,我该与皇子妃亲近些,让皇子妃知道我的心意,多一个朋友,总好过多一个敌人。”

“这像是扶意的性情。”尧年笑道,“虽然我和皇子妃并不相熟,与她的婆婆更是水火不容,但说几句话并不难,你随我来。”

她们下岛上岸,并肩走过长桥,太液池中的锦鲤随着二人的步伐翻腾,引得岸上两个小娃娃十分好奇,大声嚷嚷起来,有了动静,四皇子妃也不好眼看着二人向她走来而故意避开。

这一边,韵之好奇地问尧年:“是不是王妃娘娘在家做姑娘时,曾被贵妃欺负过?就像如今的闵初霖,仗着自己是嫡出的女儿,随意欺负庶出的姐妹。”

尧年说:“母亲不曾提过从前的恩怨,但她不把家人放在眼里我从小就知道,我不需要弄明白她们之间发生过什么,我娘厌恶的人,自然就是我厌恶的人。不过你这么一说,闵初霖的气质还真像极了她的姑母,贵妃也是一样的阴阳怪气。”

说着话,她们已经来到四皇子妃面前,彼此见过礼,皇子妃也是落落大方,便一同带着孩子,到岸边看鱼。

这日傍晚,韵之才从宫里回来,原以为她午后就能出宫,如此莫说二夫人着急,连老太太也惦记孙女。

好在一切平安,韵之只是被皇后留下用膳,同席除了尧年,还有太子妃与其他几位皇子妃并公主们。

见过祖母后,韵之便来东苑探望母亲,亲口告诉她:“我和四皇子妃一道用了饭,说起祖母们是故交,遗憾从前不曾多多往来,相见恨晚。”

“相见恨晚?”二夫人呆呆地看着女儿,“你们怎么……”

韵之说:“今日碰巧遇上,之前虽也曾一同参加宫中宴席,但还是头一回正经说话,皇子妃为人和善可亲,我们很谈得来。”

“韵儿?”

“娘不要为我担心。”韵之道,“如此,也不必担心将来我不能与她好好相处。”

女儿正儿八经说这些话,真真假假分不清,反把二夫人吓着了,但她原样转达给丈夫,却换来祝承业的夸赞,并敦促她早些进宫再与贵妃商议。

自然,韵之到了祖母跟前,说的是完全相反的话。

四皇子妃的娘家早就收到老太太的信函,深知老太太和二小姐的态度,今日韵之又亲口对皇子妃说她的心意,皇子妃表示,她也会尽力周全。

“是扶意教我,与其被皇子妃敌视,不如说开了做个朋友。”韵之欢喜异常,“奶奶,我今天可快活了,好像终于能为自己这一辈子做回主。”

老太太欣慰不已,说道:“老张他们已经回来,说是顺利送扶意上了船,算算日子,再过几天她就能到纪州,等她办完了家里的事,我就派人接她回来。”

韵之反而谨慎起来,悄声提醒祖母:“大伯不答应三哥哥和扶意的事,奶奶,您要想想法子才行。”

然而正是叫孙女说中了,这日夜里,母子俩终于在柳姨娘一事后相见,但不提家中琐事,祝承乾拿来了秦太尉家小孙女的生辰八字和画像,请母亲过目。

秦家孙女的样貌出身自然没得挑,若不曾有扶意出现,老太太也是能看得上这孩子。

可如今满心盼着扶意做孙媳妇,更有两个孩子情投意合,便是九天仙女也入不了她的眼。

“镕儿和扶意的事,儿子已经和他说清楚。”祝承乾并不是商量的口吻,态度坚决地对母亲道,“他和扶意不过短暂相处,久了见不着,自然就忘了,我已经吩咐夫人约束下人的口舌,再不许传那些话。”

“哪些话?”老太太反问。

“说您看中了言家女儿,要留在家里做孙媳妇。”祝承乾说,“下人们向来见风就是雨,最爱嘴碎这些事,不正是他们说的多了,镕儿才会多看几眼言家女儿,自以为动了心。”

老太太淡定地问:“这么说来,镕儿已经答应你,从此放下扶意?”

祝承乾尴尬地一笑:“早晚的事,他冷静下来,自然就想明白了。”

老太太将生辰八字递还给儿子:“那就等镕儿亲口答应你,我们再商议不迟。”

第181章 怕他无命归来

祝承乾按捺下心中的不满,索性与母亲说开了:“在您心里,是认定了扶意,要将她许配给镕儿?”

老太太问:“说来,除了出身,你对这孩子还有什么不满?我也想听一听。”

祝承乾对妻子说的那番话,可不能在母亲面前说,便道:“只这一件,已是不足,祝家历代主母,哪一位不是高门贵府的千金?莫说言家这样的出身做不得主母,当年镕儿的亲娘,我只想要她进门做妾,您也坚决不答应。”

老太太淡淡一笑:“镕儿的亲娘,压根儿就不愿意进这家门做妾,难道你不知道?”

祝承乾避开母亲的目光:“可您不同意,难道是儿子编的?为何到了镕儿这里,您不再在乎家世门第?”

老太太说:“除此之外,你还有什么要拿来说服我?”

祝承乾强硬地说:“儿子不是来和您商量言家女儿的事,是来请您过目秦太尉的孙女,从头到尾就和言扶意不相干,她既然已经离开京城,往后也不会再相见,请母亲也一并将她忘了。”

老太太道:“看来你是要违背诺言,当年我答应你将镕儿抱回来时,便已说定,将来他的婚事要由我来做主。”

祝承乾再次递上秦家孙女的生辰八字:“那就请母亲过目,若无不是,择吉日早早与秦太尉定下婚约,一切自然由您来做主。”

“放下吧,我慢慢看。”老太太说,“你不要急着宣扬出去,若有万一,秦家姑娘因此名声受损,两家结怨,何苦来的?也不要投机取巧,想着先张扬出去,再逼镕儿为了你和这个家就范。儿子是你养大的,他的脾气你该明白,他不愿意做的事,这世上从没有人能逼迫他。”

祝承乾忍着满腔怒意回到兴华堂,一进门就将茶几上的茶盏摔得稀碎,大夫人在里屋听得动静,皱着眉头出来问:“这是怎么了?”

“你若要酸言冷语,就闭上嘴。”祝承乾没好气道,“又或是我离了这里,大家清净。”

大夫人直摇头:“我只是问候一声,祝公爷,您可不能把别处受的气,往我身上撒。”

祝承乾却问:“纪州回函了吗,让言家把女儿嫁出去的事,他们可有回音?”

“哪有这么快,这会子言扶意还在江上漂,我送信再快,等回函至少也要几天。”大夫人道,“你急什么,实在急,不如雇几个杀手……”

“你疯了!”祝承乾立时打断她的话,“说什么胡话?太师府的下场,你忘了?”

大夫人眼神一晃,不免有些心虚,坐下道:“我就是打个比方,你还当真了?”

“仔细祸从口出。”祝承乾道,“过阵子,恐怕朝堂要有大震荡,可别为了说错一句话,就送了性命。”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