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书香(125)

作者:阿琐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两情若是久长时,在出将入相,在庙宇高堂点击展开

“睡吧,一会儿叫你吃饭。”扶意没应那些话,哄着韵之说,“我守着你。”

且说公爵府有了嫡子,虽是祝家家事,但也是京城一桩大事。

原先那些高门贵府,看不中祝镕养子的身份,也听说大夫人一向不待见养子,若是将自家女儿嫁来,没有荣华富贵不说,指不定还要遭婆母虐待,谁乐意结这明摆着无利可图的亲。

但现在,祝镕的身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来历不明的“野种”,到公爵府嫡子,那日开疆见了他,还哈腰作揖,道一声:“小公爷。”

兄弟之间的玩笑话,祝镕自然不在乎,但他能感受到,官场朝廷上,同僚前辈之间对待他态度的转变。

开疆就曾提醒他:“如今你成了大夫人的儿子,那将来就是太子的人,往后你在皇上跟前,要更谨慎。”

一直以来,祝镕与开疆同为皇帝效力,之前在禁军府虽只是个小小的侍卫首领,但大事小事无需向统领大人汇报,一切皆直接上禀皇帝。

祝家能经历三百年长盛不衰,最重要的便是在每一次皇权斗争中,站在了对的那一边。

祝承乾从小便对儿子晓以利害,更在他长大后,亲自将儿子送到了皇帝跟前。

多年来,祝镕秘密为皇帝追查胜亲王父子的下落,洞悉朝廷最机密之事,他很明白,自己早已是皇帝的人,他并不打算成为太子的臂膀。

就在祝家老小祭祖归来后,公爵府外便门庭若市,上门提亲的队伍排出几条街,谁家不盼着自己的女儿成为下一代公爵夫人。

宰相府中,闵延仕因公务离京,今日刚回到家中。

回京路上已经听说了祝镕身份的变化,但在他看来,这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祝公爷原本就要把家业传给祝镕,只不过现在,更名正言顺一些。

可是家里人的态度,和先前完全不同,他来祖母跟前请安,母亲和几位婶婶也在,正商议,要为妹妹闵初霖去公爵府提亲。

闵延仕分明记得,母亲那日在走廊上教训他,命他不要和祝镕往来,这会儿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她们竟然算计着,要让祝镕做这家里的女婿。

闵延仕冷漠地说:“初霖娇纵跋扈,在祝家名声极差,祝镕绝不会答应这门亲事,母亲又何必去碰一鼻子灰。”

闵夫人怒道:“初霖可是你亲妹妹,她若成为忠国公府的主母,将来还不是对你有所助益?你却在这里数落妹妹的不是,涨他人威风灭自己志气。”

闵延仕平日里很少反驳母亲,也懒得争辩,但这件事实在太可笑,他忍不住说:“母亲何不睁眼看看自己的女儿什么品行,她也配当公爵府主母?”

“延仕,你今天怎么了?”老夫人看着孙儿道,“你心里有不自在的事吗?”

不知闵初霖从哪里冒出来,恶狠狠瞪着兄长,冷言讥讽:“原本不论如何,还有宰相府长房长孙这金贵的出身压着人家,现如今人家坐拥三百年家业,成了名正言顺的小公爷,有的人连最后一份骄傲都没了,心里当然不自在。”

闵延仕看着妹妹,根本懒得生气,淡淡地说:“盼着闵小姐,早日成为公爵夫人,光宗耀祖。”

他说罢,转身就走,闵初霖又羞又臊,急得找母亲评理:“娘,您看看,有这样当哥哥的吗?”

然而闵延仕一路走出来,满心畅快,这家里的人都不正常,他也算有一天,能说几句真话。

但话说回来,母亲态度反复的背后,她的顾虑闵延仕并非不能体会。

明年,祖父就要退下,从此闵府再不是宰相府,而父亲和几位叔叔的官职,在朝堂里不上不下,从祖父退下的那一天起,闵府门庭上的光辉,就将日渐暗淡。

眼下盼着贵妃扳倒皇后,只怕遥遥无期,皇帝对贵妃的恩宠,也日渐寡淡,用女儿的婚事来稳固家族根基,母亲的考虑不无道理。

“不可能……”闵延仕苦笑,“祝镕瞎了也不会娶闵初霖。”

第158章 趁早打发她

祭祖、摆宴,为了庆贺嫡子认祖归宗,忠国公府上下足足热闹了四五日。

扶意只在一日家宴时与妹妹们同席,其他日子里,都在清秋阁,静心为之前病了几日的平珒讲课。

因三哥哥忽然变成嫡子,扶意和平珒恳切深谈过一回,这家里受大夫人最多委屈的便是这孩子,老太太一直很担心,会扭曲了小孙子的心。

但平珒却说,不论三哥哥是嫡子还是养子,都无法改变他自己是姨娘生的事实,但他并不因此自卑委屈,反而很感激生母将自己带到人世。

“言姐姐,我身体不好,我自己知道。”平珒说,“三哥哥将来若能继承家业,他必然会善待姨娘,就算我不幸早逝,也没什么可牵挂可放不下的。”

扶意温柔地说:“叫三哥哥听见这话,可要挨骂了,前几日你只是不小心中了暑气,不是什么大病症。我也中暑了不是吗,在屋里躺了好几天,难道我也要担心自己将来早逝?”

平珒弱弱地笑了:“那您不要把这些话告诉哥哥,他会生气。”

扶意轻摇手中的扇子,为弟弟散热,一面说道:“平珒若自己有什么话,只要你想的,都能对哥哥说。不论想要什么东西,想做什么事,想去什么地方,不要独自闷在心里。”

“嗯。”平珒认真思索了半晌,扬起精神道,“夜里客人们散了,我就去告诉三哥哥。”

扶意笑问:“你要说什么?”

平珒摇头,一脸神秘:“是不能对言姐姐说的话。”

扶意嗔道:“不说就不说,先把这篇字写好,姐姐继续给你讲。”

今日是家中最后一天摆宴,二老爷也拄着拐杖由儿子搀扶来坐一坐,虽然这样虚弱狼狈很丢脸,可祝承业更不愿叫人以为自己怕了老大,毕竟日子还长着,将来会发生什么,谁也不知道。

祝承乾对弟弟自然客气有加,坐到身边嘘寒问暖,担心他的身体,还将祝镕叫来,命成了嫡子认祖归宗的他,向叔父行大礼。

祝承业拦下说:“自小看着长大的孩子,如今真正团圆了才好,何必闹这些虚礼,只是委屈大嫂嫂二十多年不得与亲生子相认,可怜天下父母心。”

祝镕毕恭毕敬地站在长辈跟前,二老爷忽然道:“听说这几日门外人来人往热闹极了,都是来给镕儿提亲的?”

祝承乾苦笑:“可不是,天知道京城里怎么一下多出那么多适龄的姑娘,那些日子我想给镕儿谋亲,都无处寻去。”

二老爷道:“听您的侄媳妇说,宰相府也派人送来帖子,提到了她妹妹的生辰八字,盼着能与我祝家亲上加亲。”

祝承乾说:“这几日忙得不可开交,只怕是怠慢了他们,我竟不记得还有闵府的帖子。”他随口吩咐儿子,“去问问你母亲,可有这回事。”

祝镕得令退下,二老爷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对兄长道:“大哥莫怪我多嘴,别看您侄媳妇贤惠好性情,就误以为闵家女儿都是上上品,他们家的嫡女……”

难得兄弟俩心照不宣,祝承乾轻声道:“我自然懂,眼下也是挑花了眼,但孩子的婚事不能再耽误,到时候你要帮我一道参谋参谋。”

几位老爷之间,兄友弟恭一团和气,才能有祝家的好名声,不论如何,祝承乾从未和兄弟撕破脸皮,二老爷自然也不能明着翻脸。

最后一日的宴席终于散去,一家子人都疲惫至极,又兼酷暑炎热,老太太身上便不大自在,当天夜里就请了大夫。

老人家向来不愿孩子们围在身边侍疾,见了他们反而心烦,这次经不住长子的担忧,最后挑了扶意留下。

一家子人各自散去,祝承乾和杨氏回到兴华堂,堆成山的帖子等着夫妻俩翻阅,大夫人随手翻了几本,问道:“你心里早已经选定了人吧。”

祝承乾颔首:“有五六个备选,身世门第、样貌品格,都是上乘。”

“白天你儿子来问我是否有宰相府的帖子。”大夫人冷冷地说,“我早就回绝了,闵初霖那小丫头什么品性我还不知道?这要是娶进门来,从此家无宁日。”

祝承乾说:“儿媳妇的品格能力,至少要有你一半好,不然这么大的家,将来岂不是乱了套。”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