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书香(122)

作者:阿琐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两情若是久长时,在出将入相,在庙宇高堂点击展开

映之羡慕地说:“那天见嫣然向大哥撒娇,把我们都羡慕坏了,不论她怎么闹腾,大哥都只管哄着,嫣然就是要天上的星星,大哥也会给她摘去吧。”

敏之说:“别说嫣然了,五妹妹和三婶婶,也是一向亲亲热热的,可姨娘们连抱都没抱过我们,母亲那儿,她见了我们就很不耐烦。”

韵之很心疼,挤到中间,将两个妹妹一左一右搂着说:“上一代的事,我们强求不来,可我们兄弟姐妹好啊。不然你们去试试,向大哥三哥撒撒娇,他们也一定给你们摘月亮星星,这就是我们的福气了。”

敏之笑道:“可要是二姐姐去找大哥三哥要天上的星星,一定被狠狠骂一顿。”

“是啊,这家里最不招人疼的,就是我。”韵之睨了眼妹妹们,伸手便来挠她们痒痒,“连你们也来欺负我。”

老太太这儿,正预备睡下,隐约听见女孩子的笑声,知道她们姐妹几个好好的,很是安心。

芮嬷嬷说:“这几年,是该让姑娘们更亲热些,横竖三姑娘和四姑娘在兴华堂不被待见,不如您接来,在二姑娘出嫁前,让她们姐妹在一处。”

老太太叹道:“这都是小事,眼下最要紧的,是镕儿和韵之的婚事还没着落,我并不急着他们婚嫁,怕就怕他们的爹娘,一个个利欲熏心,把孩子们往火坑里推。”

芮嬷嬷也是后怕:“四公子那天要去打仗,可把奴婢吓了一跳,要像二哥儿似的再跑一个孩子,全天下人都要看我们的笑话了。三公子和二姑娘气性也大,可别有一天,也被逼急了。”

老太太揉着眉心说:“你说说这京城世家里,可有好人家,配得上韵儿,我真是两眼一黑,什么好的都想不起来了。”

夜深人静,兴华堂里值夜的丫鬟都不敢扇风驱热,怕一丁点动静都会惹怒大夫人,好在今晚大老爷没去别处,但屋子里什么光景,外头的人都不知道。

王妈妈到底也扛不住炎热,今天跟着跑了一趟宫里,回来折腾半天,方才从老太太屋里回来就不大好,如此旁的人,越发要小心谨慎,生怕伺候不好主子。

此刻卧房里,心如死灰的大夫人,吃力地从床上爬起来,刚要张嘴叫人,猛地见凉榻上躺着男人。

她满心以为祝承乾不耐烦,已经去了柳氏或楚氏的屋子,又或是宿在书房里,没想到,他竟然整夜都在这里。

“你醒了?要叫人吗?”祝承乾听见动静,跟着坐了起来。

大夫人往后退了几步,问:“你没睡着?”

祝承乾笑道:“这地方怎么睡人,何况我还担心你。”

“少来这些哄人的话。”大夫人满身的汗,满面的泪,自知狼狈至极,不愿点灯叫丈夫看见自己这副模样,便道:“你去外间坐坐,我洗漱好了你再来说话。”

祝承乾说:“有什么妨碍的,我前年病得厉害,你日夜服侍我,可曾嫌弃过?”

大夫人冷笑:“难为你还记得我的好。”

祝承乾道:“不论如何,我今天可没招惹你,自然你有脾气冲我来,也是我该承受的,可好歹要让我知道是为什么吧?”

一提起白天的事,大夫人悲从中来,身子一软跌坐在边上:“我姐姐她,逼我……”

如祝承乾与老太太所料,皇后要求妹妹放下自尊心和骄傲,使得祝镕顺利认祖归宗,并在将来继承爵位,成为太子有力的臂膀。

显然,除大夫人咽不下心中那口气,这样的安排,是所有人期待的结果。

“到头来,这家里也好,娘家也好,连我最亲的姐姐,都一样的待我。”大夫人凄凉地说,“没有人在乎我,我的难过,我的不甘心,都成了你们眼中的矫情。”

“我们都老了。”祝承乾温和地说,“我若走在你之前,不论镕儿是否认祖归宗,不论他能否继承家业,我都会将你托付给他。他叫了你二十年的娘,你还看不透这个孩子的心吗。”

“他不过是图这家里的荣华富贵,难道会真心把我当母亲?”大夫人怒道,“你不必花言巧语来哄骗我,二十年了,祝承乾,你以为我为什么咽不下这口气?”

祝承乾却是好脾气地说:“你再嚷嚷,外头的人都听见了。”

大夫人看向窗外,有人影微微晃动,必是那些值夜的小丫鬟,量她们也不敢出去胡说。

“难道你要和皇后娘娘翻脸?”祝承乾劝道,“这么多年,为了太子为了皇后费尽心血,如今反而要抛弃他们?”

大夫人回过身来,夜色里,夫妻俩都看不清对方的面容与神情,她忽然说:“除非,祝镕是我生的。”

“什么意思?”祝承乾不解,“你生的?”

大夫人重复道:“让他认祖归宗可以,但必须是我生的。”

第155章 那我的亲娘呢

谁也不知那晚大老爷与大夫人在兴华堂商量了什么,但隔天清早,不等男人们上朝去,大夫人就张罗了车马离家,直奔京郊护国寺。

传回老太太跟前的话说,大夫人要茹素礼佛数日,不能在婆婆身边伺候,还请老太太包涵。

王妈妈因身上不好,在家歇了两日才跟去的,如此看来,大夫人一时半刻并不打算回来,正院上上下下都松了口气,大暑天的终于能偷懒乘会儿凉。

扶意分例里的瓜果,每日多得吃不完,她便让香橼和翠珠分给众人,这日夜里更在清秋阁小院里与大家一起纳凉,说几个让人背上寒丝丝的奇志怪谈。

把韵之吸引来后,连平珒、平理兄妹几个都来了,东苑那头听说清秋阁里纳凉,二夫人也松口让儿媳妇来凑热闹,少夫人便带着一双孩子过来听故事。

小孩子听不懂鬼怪神话,更是天不怕地不怕,扶意正讲到惊悚之处,嫣然突然爬上姑姑的后背,冰凉的小手往她脖子里探,吓得韵之哇哇大叫。

清秋阁外,随父亲归来的祝镕听见妹妹的尖叫,立时跑到门前,却见一院子人笑得东倒西歪,韵之抓了嫣然要打屁股,小娃娃挣脱开,瞧见三叔,跑来撒娇要抱抱。

祝镕抱起小侄女,转身对父亲说:“是家人在这里纳凉。”

众人见大老爷来,纷纷起身,连笑声都收敛了。

但祝承乾心情好,见这和睦温馨的光景,更是喜欢,说道:“继续玩吧,仔细叫蚊虫咬了,点蚊香没有?”

众人称是,少夫人上前抱回了女儿,祝镕见平珒和平理在这里,本也想借口留下,但见父亲并不松口,似有事商量,还是作罢了。

他们走远后,清秋阁里又传来笑声,跟着还有嫣然娇滴滴的哭声。

祝镕笑道:“韵儿一定又在欺负嫣然,哪里像做姑姑的。”

祝承乾却说:“等她嫁人有了孩子、做了母亲,自然就会疼孩子了。你也是,难道你觉得自己,很像个叔叔?”

祝镕听这话里,另有含义,果然父亲停下了脚步,问他:“你看言姑娘怎么样?”

“父亲这话,是何意?”祝镕谨慎地应对。

“家里传闲话,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不必跟我装傻。”大老爷说道,“老太太对扶意格外厚待,就是想留下做孙媳妇的,但扶意出身太平凡,一个教书先生的女儿,实在不配做未来的公爵夫人。我想着,你若觉得这孩子不错,到时候既不忤逆老太太,也不委屈你,把扶意留下做个侧室,便是两全其美了。”

祝镕一脸淡漠,掩饰了心中的千万个不情愿,他了解父亲的性情和脾气,知道这样的情形下该如何应对,便躬身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孩儿的婚事,但凭父亲做主。”

祝承乾满心欢喜,他对儿子倾注了一生的心血,镕儿几乎就是他的性命,眼下认祖归宗一事,终于有了眉目,他心情好,见什么都顺眼。

那晚大夫人提出,要祝镕认祖归宗,除非是她生的,天知道她怎么想出来那样的法子,可既然她松口了、点头了,一定要趁热打铁,尽早将这件事圆满。

“你母亲茹素七日后,你随我到护国寺接她归来。”回到兴华堂后,祝承乾吃了茶,悠悠道,“你提早安排一下那日的公务,把日子空出来。”

“是。”祝镕应下。

“届时还要一起进宫,向皇上和皇后禀明你的身世。”祝承乾满眼笑容,“儿子,七日后,爹爹就要把你的名字,堂堂正正地写进祝家宗谱里,让列祖列宗都知道,他们有多好的儿孙。”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