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书香(110)

作者:阿琐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两情若是久长时,在出将入相,在庙宇高堂点击展开

祝镕并没有睡着,只是夜深了,想让父亲早些回去歇着,却听了这番话。

他深知自己在父亲心中的地位,可也明白,弱冠之后,他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对待世事的看法和观念,已经和父亲离得越来越远。

祝承乾不知儿子装睡,心满意足地吹灭蜡烛,便离开了。

下人们簇拥着老爷回兴华堂,说到今日家中的事,还有夜里老太太屋子里摆宴庆贺三公子高升,他都听得心不在焉,不知不觉,脚下已经到了清秋阁外。

下人见老爷停下脚步,他们也不敢再挪动,直到祝承乾继续前行,才又说:“言姑娘实在厉害,眼下东苑里没人不服她的。”

说起言家女儿,对于母亲带着那孩子在镕儿院里过了一夜的事,祝承乾一直不问也不提,就是想当什么都没发生过。

论样貌品格、气质涵养,扶意在京城都算得是上上乘,可她不过是个教书先生的女儿,那博闻书院还没这宅子里某处院落大,一家子虽不贫穷,也绝不与富贵沾边。

这样的人家与公爵府做亲家,对镕儿的前程,对整个家族都毫无益处。

祝承乾也想过,倘若老太太当真喜欢,倘若儿子也中意,那就留言家女儿做个贵妾,正经给个名分,不似柳姨娘楚姨娘那般活成半个奴才的,如此也算两全。

但读书人该有骨气,该清高自傲,倘若言扶意当真顺从这样的安排,愿意给镕儿做小,祝承乾反而更看不起那孩子,也就证明了,这姑娘配不上儿子。

一面想着,到了兴华堂外,下人便询问他:“老爷,今晚……”

祝承乾毫不犹豫地说:“去楚姨娘屋里,大夫人该是睡下了,别惊扰她。”

可大夫人并没有入睡,眼巴巴地等着丈夫归来,好不容易听见些动静,下床扑到窗边来看,只见一丛灯火围着人影,往两个小妾那边去了。

“祝承乾!”大夫人一巴掌拍在窗台上,而这一下,又牵扯了被女儿咬伤的伤口,更是满肚子的怒火冲上天灵盖,咬牙切齿地恨道,“等着,等我把这两个小贱人卖了。”

第二天,大夫人顾不得安国郡主再要登门,还是带着王妈妈去太师府赴约,她走了没多久,尧年就坐了马车来,送了一大份厚礼,贺喜祝镕高升。

而这一日,亲戚世交们也纷纷送来贺礼,但祝承乾入朝,大夫人又出门,一时无人应对,最后帮着张罗的,竟是扶意和韵之。

一个外来的姑娘,帮着送往迎来,这架势瞧着,早就听过闲话的亲戚们,越发相信,老太太要把从纪州接来的孩子,留作孙媳妇。

于是这大半天,人人都对扶意客气有加,女眷们一声声姑娘喊着,热络得叫她浑身不自在。

好不容易脱身回到清秋阁,见郡主和妹妹们说说笑笑,一屋子温馨,这才舒坦些。

第142章 你以为,想脱身就能脱身?

实在怠慢郡主,今日访客甚多,最缠人便是那些伯母婶婶。”韵之向尧年赔礼,“家长里短说个不停,好容易才脱身。”

扶意跟着也施了一礼,笑道:“言郡主久等,好在总算忙完了,要紧的贵客都已回府,我和韵之能好好陪伴您。”

尧年嗔道:“你们两个再客气,我可就不来了,说了多少回还是这样,可见你们不把我当朋友,真真没意思。”

她搂过身边的慧之说:“还是小妹妹讨人喜爱,我就缺这样的妹妹,如今也满足了。”

慧之对姐姐们软软地说:“我已经改口喊年姐姐,不过只在私下,要是叫长辈们听见,可了不得。”

映之在一旁说:“可别成了习惯,下回不记得改。”

慧之说:“那我一定小心,可是我喜欢郡主姐姐,喜欢年姐姐。”

扶意则道:“映之,带妹妹们去院子里透透气,坐了一上午了。”

映之是聪明姑娘,猜到姐姐们有事与郡主商量,什么也没问,领着两个妹妹就出去了。

透过窗户,看姑娘们在门外嬉闹,尧年闹心羡慕,不自觉地说:“五年多来,我已经习惯了家里的冷清,就快记不起从前……”

“郡主。”扶意打断了她的话,生怕郡主感慨起王府里的事,毕竟眼下有些话,还不能对韵之说,便挑了能说的话,问道,“世子妃的事,王妃娘娘愿意见一面吗?”

尧年明白扶意的用心,立时收敛情绪,颔首应道:“母亲说,你们安排好了,就送消息去王府,但不能直接说这事儿,我今日来,就要和你们商量个暗号。哪天我们接到信儿,就知道隔天在家等你们把嫂嫂送来,王府里里外外,我都会打点好。”

韵之和扶意同时欠身:“多谢郡主。”

两人一样的动作神情,虽短短几个字,但也是异口同声,惹得尧年不禁笑:“你们真的不是姐妹吗,模样再像一些,就如双生的一样。”

姐妹俩互相看一眼,韵之说:“那可不行,郡主,我还指望她给我家做媳妇呢,成了姐妹,岂不是乱了套。”

扶意瞪了她一眼,对尧年道:“郡主莫怪,她就是这样,一旦熟络了,不是欺负人,就是瞎胡闹。”

尧年笑道:“真熟络了,我才高兴,其实我对韵之的大名,如雷贯耳,嫂嫂在纪州时,说起家里的小妹妹们,总是眼眉弯弯,满脸的喜欢。”

韵之说:“七年前姐姐出嫁,我才十岁,慧之她们更小,姐姐疼爱我们每一个,那时候的时光,真是无忧无虑……”

说着说着,三人的笑容却渐渐黯淡,韵之的话还没说完,彼此都静了。

她们各有心思,尧年渴望一家团圆,父兄平安;韵之盼着大姐姐好,盼着二哥哥好,还盼着自己,能有一段好姻缘。

门外有妹妹们的笑声传来,扶意回过神,见二人眼中的情绪,知道郡主和韵之都在怀念七年前的岁月。

唯有她,过去的十七年过得平平无奇,来到京城后,人生才出现了转折。

对于过往,扶意无可留恋,亦无可怀念,便是此刻,也不愿再过七年来追忆今天。

她满心期待,七年后的自己,还有身边的每一个人,都会比现在更好。

“不如,就说是王妃娘娘命我抄经,待我将抄好的经文送来王府,转天就是送世子妃归来相聚的日子。”扶意计上心头,问道,“郡主,您看如何?”

尧年很是满意:“这个好,就这么订了,等你送来抄好的经文,我和母亲就等着见嫂嫂。”

韵之问:“用抄经来撒谎,不怕欺了佛祖吗?不如再换一个法子,这事儿开头就冒犯神佛,还能成吗。”

扶意笑道:“你这个佛前坐不住的人,倒是突然敬畏起佛祖来?”

韵之说:“我自己怎么都成,可到了你们身上,我就有顾虑了,你们是好心,可万一老天爷不高兴呢?”

尧年感慨:“韵之的心也太好,事事为她人着想,你这样的好姑娘,一定会有福报。我和扶意,就不劳驾佛祖费心眷顾,我们的将来,就靠自己去争取呗。”

韵之曾说过,郡主在她眼里很耀眼,仿佛会将她自己变得黯淡渺小,可是她看扶意就不会,扶意和郡主在一起,只会变得更明亮耀眼。

她软绵绵伏在桌上,说:“可我永远成不了您和扶意这样了不起的人,郡主英姿飒爽,巾帼不让须眉,扶意饱读诗书,小小年纪才名远播。而我一无是处,还为了逃避婚配,把自己的名声也毁了,如今想再要好名声,可就难了。”

尧年听不太明白,正要问扶意,敏之和慧之笑着进门来,不顾三姐姐阻拦,一定要拉姐姐们和郡主一道玩耍。

扶意趁屋里热闹,悄悄对韵之说:“精神起来才好,难道回回要让闵公子见你苦着脸横冲直撞?不如咱们先把日子过高兴了,你笑起来那样好看,总有一天,他会看见的。”

“扶意?”韵之的心倏地热起来。

“走吧。”扶意拉起她,“活络活络筋骨,这一阵子二伯母病着,三表哥重伤,我瞧着,真真若没有好身体没有命,一切都白瞎。”

姑娘们涌到院子里,尧年教她们玩军营里的游戏,把香橼翠珠几个丫环都带上,虽有几个婆子和各房的奶娘们觉得不成体统,可郡主起的头,谁敢说不是。

满院子的笑声传出来,勾得附近的下人都来看热闹,再后来人越来越多,管事的不得不把清秋阁院门关了,可散去的人早就看清楚了,尧年郡主和自家姑娘们打成一片,亲昵极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