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葱的校园岁月(46)

作者:泪幻儿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大学校园那些事儿(取材自现实,并不与现实相等,请勿对号入座)当沈墨提着沉重的行李,拉着28寸的拉杆箱第一次站在大学校园里的时候,心情是舒畅的。在沈父开车送她过来的时候,她就注意到了离学校门口不算太远的地铁站和购物广场,地铁口通向校门口的宽阔大道和无数大树洒下来的树荫。再瞄一眼某团外卖上数个定位极近的餐馆,心中愈发满意。 虽然就在入学的前一天她的闺蜜唐月专门给她发了有关于大学宿友勾心斗角撕逼骂人的种种可怕事例,甚至跟她说有些心里阴暗的人会往别人的毛巾里放针或者是往眼药水里面里面滴胶水导致别人失明这种令人三观点击展开

阮绵绵又打了一阵,可能是她有些走神,连着好几个球没有接到,打过去的球也歪歪扭扭。她有些郁闷地对沈墨挥了挥手,说:“这边的太阳刺眼,风向也不好,你和我换个位置。”

沈墨没多想,心中觉得既然对方说了,当然是要换过来的,总不能让对方一直站在一个不利的位置,委屈别人吧。

换过来之后,她觉得有些古怪。虽然这边是有些太阳,却没有到刺眼的地步,风向似乎也还行,至少自己没有因为风而失利。如果真有把球打出界或是球没能过网的行为,那也是因为自己技术不好。

又一阵过去之后,阮绵绵第无数次没接住球,她不得不弯腰,略有些不满地抱怨:“这球拍一点都不好用。”

好在她这次没有要求与沈墨换球拍,而是继续认真与沈墨对战。

沈墨一个击球没基准,羽毛球顺着网底飞了过去,落在阮绵绵那边。

沈墨这一个球不算是过网,在比赛中算是绝对不能拿分的那一种,她等着阮绵绵捡球发球,对方却催促她:“快捡球呀!”

沈墨有些纳闷,虽然自己的球不符合规则,但它现在离阮绵绵比较近,难道不该是阮绵绵捡球?

或许每个人标准不一样,在阮绵绵的标准中,谁该捡球不以远近而论,而是谁失误谁捡。沈墨对自己说。

虽然心中纳闷,她并没有问出来,而是弯下腰,半个身子钻过网,想用拍子将球捞了回来,阮绵绵连忙提醒:“别弄坏了我的球拍!”

沈墨惊了一下,但碍于对方说的有道理,自己的确不能弄坏别人的东西,动作轻柔了许多。

沈墨的技术不好主要体现在平时习惯了接中间的球,如果球偏离方向落在界内其它较偏的角落,她不一定能接的到。她发球的时候也是一样,大多数球都正好给到对方头顶,算是最容易让人接到的那一种球。不是她不想打歪一些,实在是技术不允许,如果想打歪就会面临很大的出界风险。

待对方的球再次飞来,沈墨想要去接,对着球轻轻一拍。她想的是让球贴着球网飞过去,由于自己力度小了些,球刚过网就直接落在地上,掉在球网正下方的部位,她立即上前捡起,继续打球。

打了一阵过后,沈墨略微有些不爽。倒不是因为对方技术不好,毕竟自己也就比对方好了那么一点而已,又不是真正的羽毛球高手,哪有资格嫌弃别人。

主要是阮绵绵性格懒散了些,只要球没有落在自己身边,不管球离谁近,还是在中间都懒得去捡。而且阮绵绵不是因为动作比沈墨慢所以捡不到,这个过程当中阮绵绵完全一动不动,就静静地站在原地看着别人钻过网捡球。

换个比较大度的人估计不会计较这些琐事,反正沈墨不是一个大度的人,以后是尽量不会再和阮绵绵打球了。

回去的路上,阮绵绵说起以前高中时遇到的一些事情,沈墨虽然不是个爱说话的人,也尽量附和,两人各自说起各自的事情,一直从上车聊到下车再到宿舍。

说起被被人欠钱不还的事情,两人都各有话说。沈墨小学时期遇到过最多捡钱不还的同学,如果是好朋友也就算了,关键是对方和她关系并不算好,这导致她上初中高中之后都只把钱借给关系好的同学,就算对方不还,看在平时的交情上,自己也不至于生气。如果遇到关系不好的,就假装自己没带钱。

阮绵绵也嘀咕半天,她被人借钱不还只有一次,发生在高中时期,那次的金额足足有一百元。

借钱的人是阮绵绵曾经的一个朋友,那时阮绵绵买学习资料,碰上朋友没带钱,说是过几天给她,让她垫付,阮绵绵后来再也没看到那一百块钱。

对于沈墨来说,高中时期的一百元不是小数目,那时不能随意出校门点外卖,一切只能在学校内部活动,生活花销并不多。如果她从家里带了些水果牛奶零食,伙食费最少一周不到八十,如果什么都没带,又正好碰到自己胃口比较大的时候,可能多些,差不多一周一百一十多。平均下来,一周也就花费一百元左右。

沈墨有些不忿:“这也太过分了,那时的一百块挺多的了,我一周伙食费也就一百,她竟然好意思不还你!”

哪知阮绵绵语气竟严肃起来,义正言辞地反驳:“她不是故意不还,只是忘了而已,不要把别人想的那么坏。”

沈墨惊讶之下,说不出话来,阮绵绵也半天没开口,气氛一度非常尴尬。

沈墨觉得,自己可能又得提高情商了。

阮绵绵说这些话,她还以为对方的意思是指责高中朋友欠钱不还,谁能想到对方的本意不是吐槽,而是简单平静地叙述一个别人忘记还钱的故事呢。

回到宿舍,沈墨报名的学车机构客服发消息问她是否已经自学完科目一,如果有的话,请上传三张她在练习软件上获得九十分以上的成绩截图。

自从沈父说要给沈墨买车,沈墨光速在与学校有合作的驾校报名交钱,有关于自动挡和手动挡她犹豫了一下,打电话征询沈父的意见。沈父表示,尽管现在的车大多都是自动挡,他还是推荐沈墨学习手动挡,万一她学了自动挡,某一天在外租车碰到手动挡不会开车,岂不尴尬。

沈父说这句话不是平白乱想,平添忧虑,而是基于现实。沈墨和沈凯高中毕业那一年,沈父带着老婆孩子和朋友一家相约在云南驾车游玩,由于两人的车都在各自家里,他们选择了租车的方式出行。

一开始一直是两个人轮换着开车,后来两人偶然租到了一辆手动挡,沈父的朋友只会自动不会手动。至于两家的媳妇,一个早年遭遇过小型车祸生出了心理阴影,即使是会开车也不肯开,另一个压根不会开车,平时都以地铁公交出行,这时开车的重任就落到了沈父身上。

沈父毕竟只是个普通人不是专业长途司机,那两天累的够呛,因此叮嘱女儿一定要学会手动挡,多一门技术也多一门好处。

沈墨自己觉得有道理,又对自己的实力做出评估,选择了稍微一些的套餐,五次补考可以不用额外交钱的那种,顺利报名交钱。交钱时工作人员问她:“有没有人推荐你过来呢?”

工作人员指了指自己面前的纸:“如果有的话,把名字写在这里,他能获得一百推荐费。”

沈墨老老实实报了同班同学杨秋怡的名字,自己和对方虽然不算太熟悉,这件事的确是对方给自己提的意见。哪知道工作人员在用电脑搜索之后摇了摇头,说:“我们机构没有这个人。”

沈墨觉得纳闷,劝她再查一次,结果还是一样。

工作人员见她发愣,说道:“你随便写一个你认识的人也可以。”

沈墨想起正在学车的唐月,眼睛一亮,在纸上写下唐月的名字,对方这回终于点头:“这个有,我帮你记录上了。”

沈墨兴奋地给唐月发消息,将刚才的事情叙述了一遍:“学车报名的推荐人我写了你的名字,机构会奖励一百块钱,到时候这个钱我们一人一半!”

唐月人在教室坐,钱从天上来,她也高兴,连忙回复一个小人在激动跳舞的表情包:“厉害啊黑土,给你比心。”

再之后就是学车体检,体检内容虽然不算复杂,对医院的要求标准却挺高,沈墨家附近的小医院不在标准之内,她为此特意去室内最好的其中一家医院跑了一趟,其中还遇到有人找她换钱,她不知道是不是骗局,没敢答应。

体检完毕的沈墨本来可以直接开始科目一,但她心中那股不想学车怕出车祸的想法又开始蠢蠢欲动,是以这么多天过去,她连练习题都没做几道,更别提做模拟考试题。

沈墨对客服说:“最近学习有些忙,可能要等一阵啦。”

沈墨这话完完全全就是借口,她确实忙碌不假,却并非不能抽出时间学习科目一,不然也不会周末两天又是染指甲逛街又是跑去东区打球。

沈墨知道自己迟早都要学车,但她就是不想现在行动,也不想克服心理障碍,能推迟就尽量推迟,只要在大四实习开始之前自己能拿到驾照,都不算耽误事情。

第40章 运气不好怎么办

沈墨之所以能心安理得推迟学车还有个原因,几个宿友和自己在班里还算熟悉的几个同学也都暂时没有要报名学车的意思。相反,如果大家都开始学习,她也会急急忙忙地背诵科目一知识。

上一篇:格桑恋语 下一篇:NPC都是我的储备粮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