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自由恋爱(10)

作者:东边月亮圆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沈乔下乡第七年才结婚,第八年却考上大学,满大队的人都说:“城里的凤凰要飞回去啦。” 不过凤非梧桐不栖,沈乔的梧桐是她的丈夫郑重,这棵“树”也很努力在城里扎下根,让他的“凤凰”站得稳稳的。 注:日常向,感情多,事业少。 内容标签:甜文年代文成长 主角:沈乔┃配角:郑重┃其它: 一人下乡,两人回城。 立意:选择自己要的人生。 点击展开

但这个包裹多少有点不同,是两个哥哥给她寄过来的。

正是邮递员隔五天来一次光明大队的日子,本地人几乎都生于斯、老于斯,很少跟外界联系,所以他一来就是直奔知青点。

赶上中午的休息时间,沈乔听见喊自己还有些惊讶。

倒是邮递员都是老熟人,还说道:“总算有你的包裹,我这一阵都没看见,还以为是弄丢了呢。”

沈乔心里已经嘀咕开,嘴上却说:“我才从家里来没多久。“

意思是没啥要需要寄给她的。

邮递员觉得这话也有道理,毕竟邮费也是钱,丝毫没有怀疑过真实性。

毕竟他在公社邮政局这么多年,能坚持六年来都给孩子寄东西的只有沈知青的家里人。

都说病床前无孝子,其实有个常年拖后腿的人,不管是谁都一样。

父母会老,兄弟姐妹会结婚,家里人口一旦多起来,谁还能管谁一辈子。

邮递员也不跟她多说话,把剩下几个包裹也到收件人手上,踩着自行车赶着去别的地方。

沈乔两手抱着包裹,跟其他知青们点头致意,进自己的房间。

一个院子里住着,大家有个默契,就是不打听别人家里给寄什么东西。

只是她一进去,李丽云忍不住说:“总算是来了,我还以为她跟家里人闹掰了。”

天地良心,这话是一点看好戏意思都没有,纯粹是真心实意的担心,毕竟知青点是吃大锅饭,出于集体意识,沈乔要是断炊大家总得搭把手,可谁的粮食不紧张,当然是盼着人人都富裕才好。

别人的想法,沈乔是没空管的,她小心翼翼把收到的东西打开,先拆封信。

和她猜测的差不多,这封信是来自于她二哥沈路,兄妹俩差三岁,从小最要好,一直没断过联系。

沈路先是指责她这种不辞而别的行为实在太让人担心,又道父母气得肺都快炸在被张家人好一顿奚落,最后说让她好好照顾自己有什么需要随时写信。

其中虽然有让人不舒服的地方,但字字句句是关心。

沈乔看着寄来的东西,捏着信纸,一时不知道是什么情绪,最后还是慢腾腾地收拾起来。

有吃的、有喝的,还有二十块钱——这钱有一半是她大哥沈道给的。

结婚的人,二嫂还怀着身孕,能伸出这样的援助之手已经很客气。

沈乔心里不是不感激,把这笔账记下来,寻思着将来要还。

这是她第一次记人情账,觉得好像是独当一面的标志之一,不由得反省起来。

其实两个哥哥一直以来对她都挺照顾的,但她好像没怎么回报过什么,还是把自己和父母当做一份子。

哥哥们也许不会计较,看在嫂嫂们眼里就是不懂事,毕竟人家跟你一没有从小长大的情分,二没有密不可分的血缘,凭什么对你好。

这样想着,沈乔不由得出门一趟,寻思着大队还是有几样特产,可以买来寄回去的。

作者有话说:

每天最少一更,就是时间还没办法固定,等隔壁的《禾苗》完结之后会有固定更新。

第5章 出场

光明大队在条件上,并不是土地十分肥沃的地方,不过天气比较好,一年到头没什么自然灾害,雨水充沛。

队员们靠劳动吃饭,不说家家富足,吃上饭还是没问题的,劳力多的人家还有点库存。

沈乔出知青点后直走,到路口后右拐,停在一栋石头房前。

她敲敲院门说:“冲婶在家吗?”

大队长虽然叫郑冲吧,但总不能管他媳妇叫冲吧婶,沈乔一向是这么叫的。

冲婶平常是不上工的,专门带孩子操持家里。

听见声说:“沈知青来啦?”

沈乔应声而入,说:“婶子在忙吗?”

开头总是要寒暄几句,两个人讲几句家常话才奔正题。

沈乔说:“婶子,您家里还有红糖吗?”

本地甘蔗种得好,每年年底的日子是熬红糖的好时候,是大队唯一的集体经济,家家都是不缺的。

像沪市,前几年都只有逢年过节才发半斤糖票,一口气三斤红糖是硬通货,很够面子的东西,但在光明大队,只要三块钱就能买到。

当然,现在不能叫买,是她送给冲婶三块钱,人家回赠她三斤糖。

这个作为回礼,也不算太寒酸。

沈乔从冲婶家出来以后,又到别家换了点菜干,沪市就是什么都要票,吃东西特别不方便。

她寻思着下一次邮递员来,就把这些寄出去,加上给父母的一共三份,不管这次如何,从前是她欠这个家的,该还的还是要还。

她大包小包到知青点,别人只当她是家里寄钱来又出去花。

上一篇:危险亲密 下一篇:老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