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医生家的饭(16)

作者:山有嘉卉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近水楼台 天之骄子 励志人生 时代新风 主角:舒檀,厉宁述 ┃ 配角:呼吸科中医科一群人 ┃ 其它:医生文,美食 我凭做饭娶媳妇。 立意:一对医生携手战胜疾病的温馨故事。 : 厉宁述: “我的爱人,是个披荆斩棘的女英雄。” 舒檀搬了个家,发现对门住着自己的同事,而且同事厨艺很好。 药膳鸡汤带有淡淡药材味的浓香让她垂涎三尺,借故敲开对面的门,“厉医生,做饭呐?” 厉宁述微微一笑:“是啊,枸杞菊花炖乌鸡清热甘润,要来一碗么?”点击展开

小白在琴凳上睡着了,发出轻微的呼噜声,在书房显得特别清晰,厉宁述写完医案笔记,抬头看着它,有些出神。

八岁以前,他不知道自己还能过上这样的生活,他记得家里并不宽裕,靠父母做赤脚医生维持的生活好极有限,偏他们又是爱帮人的性子,家里日子拮据,只是保证能让他读书罢了。

从小他就知道,只有靠读书考出去,才能摆脱这种穷困和窘迫。

小学一年级,村小学破旧的土房里,寒风呼呼地从破烂窗户往里钻,他捏着短到不能再短的铅笔头,一字一句地写下:“未来,我要离开这里,去更大的地方。”

最终他离开了,在父母去世以后,在他以为自己要成为吃百家饭的孤儿之前。

到了容城,他有了新的家人,厉华诚是他的小叔叔,总说从前是父母帮了他,让他有机会离开农村,如今他们不在了,他就将这份恩情报在他身上,供他吃穿,供他念书,也教他本事。

学钢琴,是因为到容城两年后,他十岁时,宁望要去学特长,婶婶李秀替他选了钢琴,又觉得光他一个学不太好,显得对两个孩子不公平,才将他也塞进兴趣班。

他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关于音乐,看着录像里光芒万丈的歌星,他有了一个很不切实际的梦像。

如果有一天,我也能在这样的舞台上放声高歌......

他认识桂棹就是在这个时候。李家住在百草堂旁边的小区,邻居有户姓景的人家,他家有个儿子,叫景桂棹,因为生得像女孩子,所以从来没有小男孩愿意和他玩,他性格也不大好,不愿意和小女生玩,才能过来都是独来独往,直到厉宁述出现。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总是讲究缘分的,厉宁述觉得,他和景桂棹之间就挺有缘,俩人都没小伙伴——当然,他是因为刚从农村来,说话有奇怪的口音,土包子一个不被小孩子喜欢。

但桂棹愿意和他玩,追着叫哥哥,明明他还比自己大几天。

景太太桂女士跟李秀开玩笑说:“幸好你家宁述性格好,不然忍不了桂棹这样的臭脾气。”

桂棹的性格确实不算好,既吹毛求疵又刁钻毒舌,在学校除了厉宁述根本没朋友,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上初中,他终于靠着他的美貌和音乐才华吸引到众多的......追求者。

他的梦想在这个时候生出了根,老子要做万众瞩目的大明星!

厉宁述问他,你不喜欢唱歌了么?他说,还是喜欢的,那就当万众瞩目的大歌星!

他同厉宁述约好了要一起实现这个梦想,然而随着年岁增长,厉宁述越来越懂事,也越来越看得清自己更想要什么,“阿景,对不起,我更想读医。”

两个人的约定,他是先背叛的那个,桂棹很生气,一度和他断绝来往,直到大学毕业他们和解,桂棹才在他这里看到一箱很破旧的作业本,那种小学生写作业用的田字格本子。

里面用娟秀的字体写满了出诊记录。

某年某月某日,去某地为某些人注射疫苗;某年某月某日某村,某产妇难产......

这是他父母留给他的唯一一样还算有价值的遗物,“他们很多次说过,有些病我们这些落后的地方治不了,只能等死,但大城市就可以,有机会一点更要去看看,学学本事也好。”

“阿景,我想学了,回去告诉他们。”

厉宁述拿给桂棹的第一首曲子,是他进入歌坛之后的第一首中国风,后来取名《本草》,他用这样的方式重新回到他们的约定当中,从那以后,桂棹凭借着中国风音乐在乐坛一路高歌猛进。

厉宁述思及过往,忍不住轻笑,觉得时间过得飞快,转眼二十多年过去,现在他说话的口音哪里还听得出老家的腔调,父母留下的笔记本里的记述也已经基本过时不用,去年清明回乡,村卫生站都已经盖了两层小楼,虽然还是看不成大病,但头疼脑热拿点药肯定不成问题,那种发烧因为吃不上药只能等死的缺医少药的年代在老家终究是过去了。

但笔记里也留下了一些民间验方,厉宁述又一次翻看起笔记,看见一条写着:“黑芝麻、薏苡仁、干地黄,以白酒浸泡七日后饮用,可治因肝肾不足、风湿痹阻引起的腿脚无力、抽筋骨痛。”

没写每味药材具体要用多少克,也没写每天能喝多少。

厉宁述看了一下,终于想起应当是出自《食医心鉴》,一个叫巨胜酒的方子,原方中用的是胡麻,据《本草》记载,巨胜即是胡麻,胡麻就是日常所说的芝麻。

他是没用过,但在百草堂见厉华诚给人说过,说效果不错。

翻了几本笔记,小白睡醒,从琴凳上跳下来,跑到他脚边,轻轻一跃,就跳上他的膝头,怕它弄坏了笔记,厉宁述连忙将笔记收起来,打消了要将书拿出来翻阅的打算——他的那本《食医心鉴》可是很艰难才买来的1924年刊印版。

“小白,你帮我做件事好不好?”他想到一件事,低头跟小白商量道,“不能让你哥去,他们见面一定会打起来,所以你去行不行?”

顿了顿,他又摇摇头,“算了,该吃午饭了,吃完了午睡起来再说吧。”

“不能乱。”他说着,自己对自己点了一下头。

午饭吃的是鸡汤面,配一个凉拌皮蛋和一碟菜脯煎蛋,清淡爽口,他喝一口面汤,想着下个周六罗老爷子的九十大寿。

礼已经备妥了,厉宁述心想,但愿老爷子别又兴致一来就考校他背书,万一要是考,该考什么了?

《伤寒论》,还是《内经》,又或者《温病条辨》和《金匮》?这几本倒不怕,日常讲课都讲的,万一考《神农本草经》该怎么办?他都好久没看过这本了。

东想西想,越想越头痛。刚吃完面,顾琅的电话就过来了,竟然也是说这个,“你温书没有?昨天杨敏过去看他,被他拉住问了《医宗金鉴》的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篇麻黄汤那条集注里成无己说了什么,给杨敏问傻了,挨了顿说。”

他絮叨道:“等周末啊,他肯定要考大家背书,背不出来他要生气,平时就算了,好歹这是他好日子,惹他不高兴未免不吉利.....”

厉宁述沉默走了半晌神,等他停下来,才道:“问的是‘成无己曰:寒则伤荣,头痛身疼腰痛,以致牵连骨节疼痛者,太阳经荣血不利也’这一句?”

顾琅的思路卡了一下,也沉默半晌,有些犹豫的应道:“......应该是这句吧。”

说着又叹气,“你说咱们都毕业多少年了,怎么可能还记得这么清楚原文,我看老爷子就是故意为难我们。”

厉宁述心说可不是么,跟他师弟李老爷子一样一样的,幸好他打小就跟宁望一起背书背过来的,习惯了。

“他也就看你们出丑这点爱好了,就当彩衣娱亲罢。”他接着顾琅的话说道。

顾琅被他噎了一下,“什么叫我们出丑,合着绝对不会抽到你?”

“我不会背不出来,你几时见我背书吃过亏。”厉宁述甭管心里担不担心,总之嘴上绝对不能塌自己的台。

他这么一说,顾琅没声儿了,又说几句别的事,末了道:“我看我还是早点去背书的好。”

厉宁述嗯了声,“叫嫂子给你做天麻炖猪脑,补补脑子。”

他这样跟顾琅说,等午睡起了来,他也想给自己炖一碗了,不得翻《神农本草经》么,那么多药,还好多已经不用了的,只能临时抱佛脚。

可是这会儿也买不到新鲜的猪脑,他叹口气,倒是该做杏仁糊,泡好的杏仁是从家里带的,弟妹原本早餐要做杏仁糊,结果都放下去泡了,大家才说不要吃。

之前厉宁望给他拿的那些只能等下次再用了。

他去了厨房,将泡好的南北杏和大米一起沥干水倒进破壁机,加水打成浆,过滤后加冰糖一边煮一边搅拌,等煮到浓稠才关火,过滤出来的杏仁渣加面粉和糖煎了面饼当下午茶。

等忙完才想起之前想叫小白做的事,便又进了书房。

舒檀早上因为跟老黑说厉宁述的坏话被抓包吓回了屋,等冷静下来才觉得自己刚才做错了,那要不要去道歉呢?

去吧,怕他在气头上又要阴阳怪气她,不去吧,自己又实在该道歉,要不然就......等过两天他气消了再说?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