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正好(64)

作者:司马拆迁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 人海茫茫,我会找到你 互攻,互攻,互攻。 主CP宣昶姜焕,外表十岁年龄差,一篇披着正常都市外衣的灵异神怪文。 前半部分似是故人来,后半部分则是,昨晚才呼风唤雨斩过妖,第二天早上晨跑顺便打包个豆浆油条。 红尘正好,饭要吃饱。点击展开

小张天师说,“我真傻,真的,我就知道考公务员,以为公务员清闲稳定……”

小张天师捶胸,小张天师顿足,小张天师哀怨。

冲着喝茶看报进了民宗委,前几年确实喝茶看报了,但是自从某人和某蛇一出现,轰轰烈烈可歌可泣的故事就轮番登场。

小张天师摆出苦瓜脸,“你们知道后来俄罗斯那边怎麽收场的嘛?就那些参加那个狗屁比赛的,岸上不知道怎么着了,也打成一片,满地满岛的……我都没法形容!那叫一个臭的啊……人家俄罗斯旅游部的人脸都紫了,人家那宗教局派来的,祖传的萨满,脸也青了。好几只妖怪就在混战里弄到快死,叫什麽濒死返祖,我们过去的时候有只蝴蝶正抱着‘主人’的手啃呢……”

他一边吐苦水,一边给别的公务员发通知,特别标记姜焕的护照和身分信息,再让他出境真没法跟国际友人交代。

程斯思说,“我觉得他不会出境。”

易一上线不怎麽说话,这时开口,“他也不会找我们,不会找谢掌门。不会找任何师门的人帮忙。”

小张天师更愁,“那他究竟会去哪,万一再捅个篓子,我真是——哎!”

易一突然说,“师叔祖被封在哪里,归墟?”

归墟到底是什麽地方,到底在哪里?

当前可查到的数据里,《列子?汤问》说得最详细,“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八紘九野之水,天汉之流,莫不注之,而无增无减焉。”

这段话的意思是,归墟这个地方在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一道大壑,其实是没有底的深谷。八紘九野的水,乃至天上银河都流入其中。这是世上一切水的终结之处,水的归宿。所有的水都注入归墟,但是归墟中的水永远不增不减。

小张天师问,“我是不知道啊,我就一凡人,真有这种地方?在渤海东边?”

程斯思和易一也说不出来,那麽段介绍看似说了方位,渤海之东。但是几亿万里,万一那长得足够绕地球一圈,还在不在渤海的东边可就说不定了。

程斯思说,“我们推一下。会把师叔祖锁进归墟,就证明归墟是师叔祖彻底返祖前无法自由出入的。但是说了等他彻底返祖就能出来,我怎麽听着,归墟象是龙的地盘?”

归墟确实是龙的地盘。

另一边,非人类的老妖怪们也在讨论这个话题。

姜焕要救宣昶,就是跟师尊对着干,当然不能把师姐和徒子徒孙拖下水。

他不喜欢欠债,找了轩辕和武新月帮忙,事先说好,等价交换。

这一组毕竟见多识广,轩辕沉吟,“归墟要用逆鳞才能打开。”

神仙那边有逆鳞倒不出奇,神仙能让龙灭绝,又早就做好操控龙族的准备,是偷是抢都能存下几片逆鳞。

宣昶曾送逆鳞给姜焕,那片逆鳞在潭柘寺保住姜焕的魂魄不散,逆鳞却已经碎了。

姜焕说,“一片逆鳞碎了,就找第二片。宣朝他爹不就是用逆鳞陪葬,他哥他大侄子墓里也可能有。”

轩辕欲言又止,就这麽决定去挖坟了?武新月蹙眉,轩辕以为狐狸精祖奶奶要扞卫自己的格调,坚决不做这种事,没想到武新月说,“后两者都不一定有逆鳞,我建议我们直接从确定有的墓着手。”

这就是定下要去抄宣昶他爹的阴宅了。

轩辕平衡了一下心境,天鼋刚当爹,难免有点担忧,几千年後,我女婿不会挖我坟吧?

轩辕认命问,“所以宣昶……他爹的墓在哪?”

姜焕哂笑,“你觉得我们会交流各自的爹埋在哪?”他话刚说完,却又象想起什麽。

宣昶他爹没有明坟,陵墓一向被当成我国地下深埋的无数未知坟墓中的一座。

但是姜焕还真大概知道在哪。

他和宣昶少说也相处了一千年,之前不会把零碎散落的细节拼凑在一起。可是一旦拼凑在一起——

那确实是个没人想到的地方。

宣昶他家是龙的后裔,死而归根,要埋到龙的故里。

以常理推测,龙的故里不是海底,就是深山大川。

但是宣昶他家死了的人都埋在今天的一个大省。一个号称除了海洋地貌,什麽地貌都有的省。

甘肃。

姜焕虽然失去法力,但有武新月在,不过转瞬,三个妖就出现在旅游大省的某个热门旅游区。

轩辕甚至弄了顶遮阳帽,武新月也披上纱巾。

轩辕想想,“其实也合理。五千年前看来干涸的地方,一万年前也许是大洋。”

人的故里可能是离开五十年的地方,妖的故里可能是离开两千年的地方,那龙的故里,会是祖先离开多少年的地方?

即使沧海桑田,经历万年变迁,在当今人心中都是戈壁黄沙的甘肃也不全是戈壁黄沙,甘肃省南有这麽一个地方。

处在中国版图的中心地带,秦岭与黄土高原相交处,一城跨越长江黄河。水源丰富,草木茂盛。夏日无酷暑,冬日无严寒,得天独厚,据说从未遭过天灾。

这个地方号称伏羲故里,女娲故里。

还有一个传说,传说天河的水流灌到此地。

因此汉武帝为之取名曰:

“天水”。

第70章 二十

在天水这个地方,随便打开一个旅游app,推荐的首要景点肯定是麦积山石窟。

这个石窟是四大石窟之一,敦煌重壁画,麦积山多塑象。其他石窟都不象莫高窟做成了体系,保护周全,不能拍照,随便拍拍拍也没人管。

麦积山高一百四十多米,型状如同麦垛,故而得名。毕竟是甘南,气候湿润,林木环绕,不仅是个文保单位,还兼国家森林公园。

售票处游客大排长龙,轩辕正踌躇,武新月打开公众号买电子票,三个妖怪刷身分证进景区。

人均十五,上了观光车。一路不断有无证导游问要不要讲解,轩辕被问得有点应付不过来,武新月看姜焕,“是这里吗?”

把天水一寸寸翻过来不现实,宣昶他爹具体埋在哪,只能先猜一猜。

要猜可不就朝着灵气最强的地方去,什麽麦积山伏羲庙。但是在这景区待了半天,姜焕脸色越来越差。

这晚探龙鳞小组在天水随便找个宾馆住下,武新月和轩辕出去吃饭,姜焕抱着一堆临时买的地图留在房里用功。

轩辕一边吃面一边跟老婆报备,“这个……我也不知道要多久,最多两天……我知道我知道,不该这时候出门……”好不容易哄好了太座,放下筷子叹气。

“你说他找得到吗?”

武新月莞尔一笑,“我不知道他答应了你什麽,但是他肯定答应了你交换条件。你希望他找到吗?”

出来吃饭晚,吃完就也晚八点,天早就全黑。

面馆里还是熙熙攘攘人来人往,面香和酒香混在一起。

轩辕打包了份面,拎起时说,“万一他想吃。”

武新月摇头,她从旁看去,一天找不到,姜焕一天不会有胃口。

八点半,轩辕和武新月走回宾馆。不算繁华的城市,开在热闹的商业街的小宾馆。

外面相当多摊位,经过宾馆大堂,进电梯,上走廊,就静得出奇。

武新月回自己的客房,轩辕敲门找姜焕,把面给他。

客房统一的门猛地在他面前拉开,轩辕吃了一惊,不知道姜焕看地图看了多久,房里连灯都没开。

姜焕简单直白,“我找到了。”

他一手抓着一份地图,另一手握住手机,手机显示屏里是天水的县志。

方才武新月和轩辕去吃饭,姜焕一无所获,烦躁得几乎把地图撕开。

但他想到宣昶,想到上一次他去找药,宣昶在查县志。

县志里果然有发现。

武新月开灯,姜焕眯眼适应骤然明亮的光,把胡乱画出记号的地图摊在书桌上。

“现在的天水的位置不在古天水的旧址。”

天水曾从秦岭南坡迁到秦岭北坡,地图上旧天水与新天水被连成一线,又与另一条线连成十字。

另一条线的两头恰好是秦岭主脊上的两座山,一座嶓塚山,一座朱圉山。

武新月定睛去看,这两座山都是河流的发源地,“这两条水是在——”

嶓塚山的水自东向西流,与朱圉山南麓的水汇合;朱圉山的水自西向东流,又与嶓塚山北麓的水流到一起。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