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剑奇谭三同人)山河永安+番外(99)

作者:Chenyou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非原作剧情,皇帝玄戈找回自己的弟弟北洛,双王治世。CP:玄戈X北洛 天和九年,明军夺回受降三城,出云中、雁门。天和十年,大明双线对敌,西攻阴山,东则陈兵燕云十六州,对峙东辽。此年秋,辟邪军破定襄,斩首虏万余人。天和十二年,初,明军兵至狼山,封狼居胥,单于溃走西域。秋七月,辟邪军过玉门关,奔赴西域,七千里奔袭、凡破三十六城,得单于首级而回。大明怀王北洛受封上柱国。冬十月,辽主耶律燕率众归顺明国。点击展开

北洛眉梢微扬,显然为发觉兄长的小动作而洋洋得意。

玄戈觉得好笑,也不点破,只是淡然解释道:“我吩咐过他们,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出手。”

“他们?”北洛讶然展眉,“你到底派了几个?”

玄戈低低笑了出来,方柔声道:“四个,但我不会告诉你他们的身份。死士若被主子知晓了存在,只会死得更快。”

北洛于是并不吭声,他想独自证明自己的实力,但并不抵触玄戈的行为,或者说若这些死士的存在能让兄长安心,他也乐于接受。

玄戈伸手将他的一绺鬓发轻轻拨到耳后,顺势抚上他的侧脸。

西北天高地阔,任何人在这里待久了都会被撑起气度格局,正如在他眼前长身而立的北洛,气韵沉淀,负傲祛退,如一块璞玉,几经切磋雕琢,已渐入佳境。

“但你如今已具一品实力,若真遇上能危及你性命的生死关头,那些死士能做的,无非是给你收尸罢了。”他深深地望向弟弟,却只平静道,“你要知道,如果你死在那边,我甚至需很久才能替你报仇。”

北洛却笑意轻松:“你应该对我有信心。”他一拳抵在兄长心口,继续笑道:“小爷可是你弟弟。”

玄戈垂下视线,抬手握住弟弟的拳头,低声道:“除非我不爱你,否则就不可能放心你。”

北洛微怔,却见兄长收回手,抬眸轻笑,似乎方才听见的话只是他的错觉。

北洛不知道,他离去的每一天,都成为兄长难眠的日夜。玄戈从不把他的担忧放在脸上,但只有帝王身边的内侍知道,皇上这段时日,每日都挑灯到了深夜。

北洛在外一天,玄戈就得忍受多一天的心惊肉跳,但他不会叫弟弟回来,只会用尽自己的全力,以确保弟弟在外的安全。

边境战事固然激烈,藏于暗处的厮杀同样血流成河。策反与反策反、暗杀与反暗杀,每日都在普通百姓无知无觉间上演。北洛以为他所遇到的杀手只有一批,实则共有五拨人马,亦有相当数量的暗卫死士在保护他的途中牺牲。玄戈为此与岚相反复计划思量,推敲局面中的每一处细节,甚至不得不冒着把北洛放在对方刀口下的风险,也要把更危险的威胁揪出来。至于被弟弟误解用意,甚至被他的来信劈头盖脸地骂了一通,玄戈并不在意,只是有些遗憾没能最终功成。

让北洛去碎叶城是临时起意,可也难保里面没有胡辽两国事先安插的奸细。一座碎叶城,三千户人家,每一家都被锦衣卫仔细核查过身份。至于北洛在那边接触到的每一个人,哪怕只是街边顺口说过话的,第二日他们的卷宗档案就会被摆在玄戈案头,由他亲自看过。

玄戈决不允许任何阴谋的种子威胁到他的弟弟,他强硬地拔出所有可能的隐患,宁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因为他的仁慈,说不定就会成为害死弟弟的凶手。

但他不会说这些事情,也不会叫岚相或者夏貂寺告诉北洛。他只会微笑着,像一个慈爱的长兄,细声叮嘱弟弟记得添衣吃饭。至于打胜仗与否,他并不关切。

爱既是患得患失,也是不计得失,我们唯一可以确证的仅有自己付出了多少。

临近别离,玄戈近乎多此一举地去抚北洛的领口,尽管那处本没有一丝褶皱。北洛安静站立,任由兄长去折腾那块可怜的布料。

玄戈没过多久便收回手,他拍了拍弟弟的肩,似一个告别的信号,谁都没有再说话。

两骑背道而行。

无人驻足回首,没有承诺,也不需要承诺。

自西北边境回天鹿城的漫长官道上,夕阳洒落金红的余晖,满地金色辉煌,似落日对大地不舍的眷恋。

一个口中哼着小调的将士忽然发现玄戈在看他,赶紧面色一肃,告罪道:“皇上。”

玄戈眼中闪过一瞬恍惚,看他又不似在看他,蓦然开口道:“刚刚那首歌……”

“啊?”此人一愣。

玄戈转头目视远方,面上看不出什么表情,只是轻声吩咐道:“再唱一遍。”

于是那将士清了清嗓子,再次哼起那首熟悉的小调。

旋律随风悠扬,曲词吹入四周散曳的数百轻骑耳中,连同他们都一道轻轻哼唱起来。

这是一首在边庭流传甚广的小谣,名《定西番》,作者许是一名女子,词作便娟而情深。

“古道一别如雨,千嶂关,万重山,铁衣寒。

断目念君何许,雁还人未还。

边鼓三声传语,愿平安。”

END.

第41章 后记:

天和九年,明军夺回受降三城,出云中、雁门。

天和十年,大明双线对敌,西攻阴山,东则陈兵燕云十六州,对峙东辽。此年秋,辟邪军破定襄,斩首虏万余人。

天和十二年,初,明军兵至狼山,封狼居胥,单于溃走西域。秋七月,辟邪军过玉门关,奔赴西域,七千里奔袭、凡破三十六城,得单于首级而回。大明怀王北洛受封上柱国。冬十月,辽主耶律燕率众归顺明国。

这一年,玄戈去信西北,说礼部的人为了想个新年号快把太和殿的顶都给吵掀了,问北洛有没有什么主意。于是北洛的这封回信被驿卒快马加鞭送往天鹿城,由皇帝亲自在朝会上拍板决议。

天和十二年的腊月一过,紧跟的就是新年新年号。

永安元年,正月初十,皇帝带领文武百官亲赴天鹿城门,迎接凯旋的征北大军。

至此,大明疆域北起瀚海,南至临高,东达盛京,西抵玉门关,实为自古未有的大一统的恢宏帝国。

永安元年的新气象似一个祥瑞的预示,所有人都相信,这会是另一个盛世的开端。

当春秋史书翻过一页又一页,那些壮阔的俱已平静,那些风流的皆已作古,还会有人遥想永安元年的场景,记得一个伟大的盛世肇始于此,景仰那个时代的写意风流。

全文完

Chapter End Notes

第42章 番外1

“我走了。”

“哦。”

答话的是应垒,他有些懒洋洋地提不起劲。

身为辟邪军副帅,北洛离去后自然要由他暂时代为执掌辟邪军。可他并不乐意。道理很简单,北洛在的时候他可以随北洛千里奔袭杀尽胡虏,至于是不是符合都护府的战略大局,他才不会操心,天大的事都由北洛扛着。北洛一走,他就只能配合都护府的行动,以都护府目前稳中求胜的保守态度,怕是再难有酣畅杀敌的泼天战功可捞了。

北洛知道他为何事郁闷,却只能无奈地笑了笑,朝廷千里迢迢派来的使者就在都护府内候着,他若不走,说好听是任性妄为,说难听则是抗旨不遵。

寻常的外行人以为入冬后便难起战事,想当然地以为这千里冰封之地连个马都难跑,双方自然偃旗息鼓,等来年开春再做打算。玄戈亲自领过兵,自然不是这个外行人,但他依旧在第二年入冬之后,强硬无比地要求北洛回天鹿一趟。

自古以来,在外领兵的将领与朝廷之间都有一种很微妙的关系,这种关系宛若行走于方寸铜索之上,稍有不慎即有一方坠落悬崖,有的身败,有的名裂,有的身败还兼名裂。

只不过玄戈这次用的是任何人都觉得天经地义的理由:“回来过年。”

北洛现在的心情有点像一个在外面玩疯了孩子被家长叫回去吃饭,有点依依不舍,但对回家并不抗拒。

“洛哥一路慢走啊。”羽林笑嘻嘻地过来揽他的肩,“我会给你捎礼物过去的。”

北洛纳闷地皱了皱眉,按说他回天鹿,应该是由他给羽林送礼啊。

只是朝廷来的使者催得紧,他便不再深究。

北洛回京时带了辟邪军一营八百骑作为亲兵随行,另有朝中和宫中派来的官员随从几百人,林林总总上千人的队伍,内里又有不少骑不得马的文官,自然走得拖拖沓沓。

北洛搂着王小黑的脖子,有气无力地趴在它身上,不满道:“小爷我回个京,凭什么要按他们礼部和太常寺算好的时间走?”

旁边的辟邪军将士目不斜视,并不搭理自家统帅的牢骚。

北洛伏着呆了半晌,蓦然伸手抚了抚身下骏马的鬃毛,口中道:“小黑啊,我一会去乘别的马,你别不高兴。乖乖吃粮把体力恢复了,明儿我带你抄近路去光明野,让你好好地奔几天。”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