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剑奇谭三同人)山河永安+番外(32)

作者:Chenyou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非原作剧情,皇帝玄戈找回自己的弟弟北洛,双王治世。CP:玄戈X北洛 天和九年,明军夺回受降三城,出云中、雁门。天和十年,大明双线对敌,西攻阴山,东则陈兵燕云十六州,对峙东辽。此年秋,辟邪军破定襄,斩首虏万余人。天和十二年,初,明军兵至狼山,封狼居胥,单于溃走西域。秋七月,辟邪军过玉门关,奔赴西域,七千里奔袭、凡破三十六城,得单于首级而回。大明怀王北洛受封上柱国。冬十月,辽主耶律燕率众归顺明国。点击展开

小太监果然知无不言:“是怀王殿下批了会试的考卷,让晋国公的一位门生无缘殿试。此人是乡试第一,纵是在天鹿城也颇负才名。不第后便心有怨言,尤其听闻他的卷子本应被列为会试前三,却因怀王殿下一句话被皇上所弃。”

岚相听完,不屑道:“就为这点小事也劳晋国公大驾?怕不是门生这么简单。”

小太监嘿嘿笑道:“听闻国公爷有意招他为婿。”想来是在嘲笑这位国公爷的眼光,此人才学既被怀王殿下否定,想来必是徒有其表、沽名钓誉之辈。

更可能是白费了上下打点关系的力气,岚相心里想到,如果不是晋国公在前些日子的谋逆案中出力甚多,正是圣眷隆重之时,否则哪有这个胆子来告御状。

就是太把自己当回事了,也不看看他们挟恩图报的对象是谁,岚相轻蔑地扬了扬唇角,不再多言。

岚相一直等到晋国公彻底离开才缓步走入议事殿。

玄戈不悦道:“朕派人知会你就是盼你能赶紧过来解局,结果你一直等到他自己告退了才来!”

岚相面不改色地上前,将写有赤阳等地详情的折子递给玄戈。即使面对皇帝的埋怨,他也依旧平静道:“是皇上太纵容晋国公了。”

玄戈烦躁地闭了闭眼,那厢岚相已越俎代庖,命令周围的人退下。

待周围人皆走空,玄戈才冷冷道:“他毕竟是有功之臣。”

“陛下仁慈。”岚相道,他已得知晋国公临时倒戈的真相,故有此一言。

“那个孩子……”玄戈顿了顿,似乎还不知如何看待这个孩子,既是叛逆的儿子,也是他的堂侄,是一个无辜的婴儿,更极有可能会是这个王朝将来的储君。

岚相接话道:“已被属下带进宫,等皇上发落。”

“发落什么,他又无罪。”玄戈道,他皱着眉犹豫了下,还是不想去看那个孩子,“朕会让宫里的人照顾他,其余的等他稍长大一些再说不迟。”

岚相又问:“晋国公可提过世子殿下?”

“不曾。”玄戈冷笑道,“在清楚朕的意思前,他可不敢贸然认这个外孙。”

世故,却也明智。岚相点头,倒并未因此而对晋国公有偏见。

“他……”玄戈想了下,还是不清楚该如何称呼这个孩子,因而问道,“他起名了吗?”

岚相道:“世子并未取名,还请皇上赐名。”

玄戈皱眉,不到片刻就舒展眉头温声道:“那人临死前托孤北洛,就让北洛来取这个名吧。”

说这话的时候,他的眼神都在一瞬间漾出暖意,似乎仅提及这个名字,就能让帝王的心都柔软起来。

岚相还是首回听说此事,闻言不由一怔,似乎没料到那位永兴王还能有青眼相待的人。

玄戈不欲多说此事,转而说道:“当年那件事,还是一点线索都没吗?”

既然提及了怀王殿下,岚相不意外皇上会想起这茬,但却摇头道:“是属下无能。当年牵涉到此事的人都被杀了,便是没死的也在随后几年陆续暴毙,实在没有进展。”

玄戈叹息道:“这不怪你,毕竟是二十多年前的旧事了。”

这对君臣要查的,自然是二十二年前北洛为何会流落民间的真相。自从玄戈对北洛的师父起疑,他就想起这桩看似早已翻过的旧事,想到北洛被隐士收养,会不会同样出自一些人的有心安排。其中的种种巧合,由不得玄戈不去深思。

“当日死的人太多了。”玄戈皱眉道,“纵然因为皇室震怒,处死一批看护不力的宫女侍卫,也不至于死得如此彻底。”

岚相说出了玄戈的未尽之语:“有人借机杀人灭口,想掩人耳目。”

岚相的视线追随着皇帝来回踱步的身影,觉得自从这位殿下回来,锦衣卫上上下下就不得消停。可一想起今早北洛在城门处迎他的时候,那副明明疲倦却强做精神的模样,岚相冰冷的面色就隐有动摇,难以抑制地在心底叹息。

玄戈驻足:“你在终南……”

他刚欲说起北洛的师父,却被打断了。殿外响起太监尖利的声音:“怀王殿下,您现在不能进去。”

接着是北洛清洌的嗓音,既似金声玉振,又透着一股子傲然之气:“让开!”

纵然隔了一道殿门也能想象出他意气凌人、恣意无忌的样子。

玄戈突然觉得他是不是太纵容北洛了,才会让他完全不把宫内法纪放在眼里。然而皇帝陛下就是有这个自觉,也兴不起管束的念头,左右都是自己宠出来的人,没得办法。

玄戈挥手道:“你先下去。”

岚相行了一礼,没待转身,就听殿门被推开的声音。

一身潇洒侠客装扮的北洛迈过门槛,与恰好回身的岚相四目相对。

“是你。”怀王殿下露出意外的样子,进而有几分尴尬“我还以为……”

“你以为什么?”玄戈冰冷威严的声音由远及近传来。北洛见他眼中含笑,便知他哥并未真的生气,随即放松下来,稳步走到玄戈身边。

玄戈原本该恼怒被打断了谈话,此刻走近后见到弟弟的面庞,竟不自觉地先带了三分笑意,愈发助长了怀王殿下肆无忌惮的气焰。

岚相唤了一声“殿下”,打过招呼后就自觉行礼退下,临走时还带上殿门,将屋子留给里面的一对兄弟。

--—

岚相走后,屋内寂静片刻,甚至有一丝窒闷难安的气氛。

对旁人而言,与大明王朝的皇帝独处绝不是什么轻松的体验,尤其玄戈是公认威仪胜其先祖的一代帝王,遑论他已是世人皆知的武道宗师,任何人在他面前都只能臣服。

然而北洛不改先前的张扬之貌,甚至叉腰挑眉,等他哥先开金口。

“之前你擅闯宫闱,我不与你计较。可是事不过三,北洛。”皇帝陛下轻笑道。他素来喜怒不形于色,平日处理政务的时候,再严厉的措辞也是这副清淡的模样,若是其他朝臣在此,只怕会立即跪下恳求宽恕。

可北洛注定与旁人不同,他扯过玄戈的衣领把自己送了上去,柔软的小舌摹过兄长的唇齿,随即被夺去主动,身体被紧紧锢在兄长怀里,口中的空气尽数为玄戈攫取,来不及咽下的津液沾湿了两人的衣襟。

玄戈勾着北洛的舌,吮吸那柔软的舌尖,在弟弟的口中翻搅、掠夺,直到察觉北洛因窒息而涨红的面色,他才恋恋不舍地松开那已被他蹂躏得红肿的唇瓣。

北洛犹在喘息,玄戈则盯着弟弟水光潋滟的唇,拇指轻轻抚过其上娇艳的色泽,笑道:“汉皇重色思倾国,你指望我也如此?”

北洛不欲与这等占了便宜还卖乖的行为一般见识,翻了个白眼略过此事,转而说道:“我听说晋国公来了。”

玄戈以为北洛不知从何处听闻了会试的事,正欲说什么安抚他弟弟,不料北洛却说起另一桩事。

出于对功臣的照拂,玄戈特意赦免了永兴王妃,也即晋国公的嫡女刘氏,甚至恩准她择婿再嫁。眼下刘氏正在晋国公府里养着身子,据公府下人传出的话说,王妃茶饭不思已有数日,整天以泪洗面、形影相吊。

将孩子交给母亲照顾似乎是人伦天理,更何况能够抚慰刘氏的丧夫之痛,北洛以为晋国公是为此事而来。

听了北洛的话,玄戈嗤笑道:“怎么可能,这孩子是姓王的。”

这话里似乎还有些别的暗示。

北洛蓦然睁大眼睛:“你不会想……”

预料到弟弟未出的话语,玄戈点头道:“他是最合适的储君人选。”

北洛神情一肃:“晋国公可知晓此事?”

自从汉朝外戚专政的教训在前,外戚已成每一代王朝严防死守的对象。就如他们明朝的皇后皆是身世清白的平民女子,而在前朝,每一位魏皇的龙椅上都沾满了他们母族的鲜血。如果真是这个孩子继承大统,玄戈一定会在立储前先着手清理晋国公一脉的势力。

是了,北洛此前一直不解晋国公倒戈一事,如今经玄戈提醒才意识到,若永兴王继位,这个孩子就是皇室的嫡长子,必是下一任皇帝,而在那之前,作为外戚的晋国公一家就遭殃了。

晋国公跟随先皇征战,有开国之功。受封后自削柄权,更被无数士人谋臣赞为进退有度,最识大局。国公爷逝后,他的长子继承父业,亦得了几分父亲的真传,擅长以退为进。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