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剑奇谭三同人)山河永安+番外(104)

作者:Chenyou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非原作剧情,皇帝玄戈找回自己的弟弟北洛,双王治世。CP:玄戈X北洛 天和九年,明军夺回受降三城,出云中、雁门。天和十年,大明双线对敌,西攻阴山,东则陈兵燕云十六州,对峙东辽。此年秋,辟邪军破定襄,斩首虏万余人。天和十二年,初,明军兵至狼山,封狼居胥,单于溃走西域。秋七月,辟邪军过玉门关,奔赴西域,七千里奔袭、凡破三十六城,得单于首级而回。大明怀王北洛受封上柱国。冬十月,辽主耶律燕率众归顺明国。点击展开

待周遭无人,康岐鸣双手负后,神情威严地看向自己的兄弟,后者似有察觉,头又低了一些。

许久,康岐鸣终于开口道:“我知道是你故意让怀王殿下与张大人碰上的,只是不明白,你究竟在想什么?”

康岐贤抬起头,笑了:“只是觉着有趣罢了。”

康岐鸣蓦然厉声呵斥道:“所以你就随意掺和进张大人与岚相大人的抗争中?你知不知道那背后是整个文官集团对抗锦衣卫的斗争,事涉未来四十年的朝政格局!殿下胡闹,是因为皇上随时会给他善后。你胡闹,难道以为族里会出力保你这个不肖子孙?”

康岐贤敛起往日漫不经心的表情,站直了身体,声音低沉而坚定:“皇上在按他的心意重新布置朝堂乃至天下。在这个新的时局中,康家——必须有一个位置!父亲不争,你也不争……那么我来争。”

康岐鸣深吸一口气,看着这个他似乎从未认真看过的弟弟。他沉默良久,终于开口道:“记住,康家在朝上永远有一个位置。因为我们康家,永远与皇上站在一起。”

世上最了解自家兄弟的总归是哥哥。

皇宫内,原本派在张翰林身边的锦衣卫官员不得不提前回宫禀报。

“张大人与殿下一道去了山谷。谷内道路曲狭,四周多覆积雪,属下们不敢叫殿下察觉,只远远缀在后面,没有听到谈话的具体内容。”

玄戈看向阶下跪着的暗探,唇边噙着一抹淡淡的微笑:“北洛早就发觉你们了,不然怎么会有意把人带去山谷。”

帝王淡淡丢开手中的奏折,以手支颐,含笑道:“朕一向最是喜欢他的聪明。”

玄戈在笑,恰在帝王身侧又恰好是世上最熟谙君心的岚相却觉出了一丝冷意。

玄戈没有在北洛身边派驻眼线,这是一种姿态,向北洛展示他的信任和尊重。

——但在北洛接触到的几乎所有人身边,可布满了内廷或是锦衣卫的密探。

北洛在此之前从未回避过玄戈的眼线,无论和谁会谈、说了什么,从不回避。玄戈实际也不关心北洛与人的谈话内容,他只要态度,对他足够坦诚的态度,要弟弟不会对他隐瞒任何事情的态度。

北洛与张翰林有一场避开所有人的密谈,无论谈话内容是什么,对帝王而言都是无法容忍的。

玄戈压下心中蓦然闪现的杀意,陷入沉思,他不明白北洛先前口口声声说不喜欢张大人,又为何要与他独处,甚至亲密到一起登山赏景。

“朕突然意识到,张翰林的模样长得不错。”帝王双眸微眯,“美仪容、善骑射,文武双全,甚至还与北洛一般,有几分性情疏狂。”

四周伺候二人的内侍皆是一愣,不明白皇上明明是在夸张大人,为何面色如此森然。

唯岚相闭了闭眼,把头转到一边,不想再看。

北洛入宫之时,已是近晚。

一整个雄伟的皇城在黄昏式微的斜光下渐渐隐没,莹白的积雪却在同样的余晖中泛起灼灼的微芒。

北洛立在某座殿阁的琉璃瓦顶之上,将这誓与苍天争皓洁的雪光收入眼底。

他突然不急于去找玄戈,而是就这么坐在房顶上自言自语起来:

“好一个与天下人说利义。自两千年前最后一个圣人高哭周礼崩而王政废以来,还有谁说过这么大口气的话?这满朝文武,不是汲汲碌碌的官,就是弘道自命的士,能把二者结合得好的,才是既站得稳朝堂又立得住史书的人。他若真是这样的贤才,那我哥的运气也太好了吧。”

值守皇宫的暗卫早就发现了北洛,原不敢来扰殿下清净,但看殿下身上的落雪越积越多,终于忍不住用轻功飞过去,小意试探道:“殿下?”

北洛回过神,笑道:“无事。”

他起身掸落身上积雪,伸了个懒腰,随口问道:“玄戈现在身边有人吗?”

暗卫回答道:“岚相大人刚走,应该是没了。”

“正好。”北洛说着,身形已然从房顶跃下,不用说是往御书房去了。

深夜的寝殿内,北洛嘟囔了几句玄戈今日不怎么专心,却没不依不饶。

他把这归结为玄戈白日操心国事太过劳累,他一个四处玩乐的闲散王爷,当真不好指责兄长太多。

往日兄弟俩在床上总要互相抢夺一番主导权,今日北洛轻轻松松得了全胜,却没多少凯旋的喜悦。他抚着兄长今日始终未能舒展的眉头,大发良心地先满足了玄戈的需求再照顾自己的。

事后北洛把脑袋枕在兄长怀里,觉得自己简直温柔体贴、孝悌两全,哪想兄长正被他与张翰林同游金溪谷的事搅得心烦意乱。

玄戈几次张口欲言,都被生生憋了回去。即便那些暗探实际盯着的人是张翰林,可一旦问起这事,总归有监视北洛之嫌,他不想为此事平白生出兄弟间的罅隙。

他正想放过这事,不料北洛却已主动说起了。

“那个张翰林……”

北洛一把似少年般清亮的嗓子已然因情事而染上几分惑人的沙哑,此刻从嫣红的唇舌间吐出另一个人的名字,竟显得格外狎昵。

北洛顿了顿,被情欲醺得迟钝的大脑好不容易才接住上一句:“我现在觉得他是国士之才。”

正如他先前坦荡地承认不喜张翰林一般,这会儿夸他的话也是真诚而坦荡。玄戈哪还不了解他弟弟的性子,要听北洛说一句好的,比登天还难。

玄戈本就有了心结,这会简直险些一口气上不来,蓦地沉下脸来,却哪舍得在北洛面前说什么重话,只对那位平日素来宠信的朝臣愈发地看不顺眼了。

烛光昏暗,北洛没看到兄长的隐忍的脸色,更没察觉他说错什么,本就是夜半无人私语时,何况他又不是第一次和他哥事后在床上共商国是了。

许久没等到玄戈的回应,北洛也不以为意,闭上眼就缩在兄长宽厚的怀抱里睡了过去。

听到怀中悠长的呼吸声,玄戈满腹无奈,郁结于心,却只叹了口气。

翌日曙光未现,玄戈就已睁开了眼睛。

北洛迷迷糊糊地动了动眼皮,察觉身旁有动静,一个激灵就要起身,却被兄长按住肩膀。

已然披衣起身的玄戈坐在床沿,按住弟弟温言道:“没事,继续睡吧。”

北洛双眉微蹙,眸中仍是倦意,却清醒问道:“之前说好的,怎么又不要我去上朝了?”

北洛之前仗着玄戈的特旨,可以不必上朝。而玄戈是皇帝,谁都能逃朝会,唯独他不可以。

冬日天未亮就起床,还得天天如此,纵然勤勉如玄戈这般的帝王也不是那般请愿。原先倒也罢了,年年都是这般过来的,没道理抱怨什么,可最近几日不同,每日晨起之时都有北洛酣睡在侧,顿时便显出人与人的不平等来了。

玄戈心知北洛不必上朝的特权是他给的,可架不住心里的不平衡,便要北洛也尝尝早起朝会的苦头。北洛觉得他哥偶尔这般小孩脾气倒也可爱,别人撕扇子作千金一笑,他北洛起早朝顺君王之心——怎么看,都是玄戈更好伺候一点!

于是北洛纳闷地问了一句,哪里想得到兄长这是担心他朝会上遇见张大人,心里正面临更大的失衡呢。

玄戈不愧是年少就登基为帝的人,城府极深,不露半段端倪,笑言道:“先前和你开玩笑,怎么真信了?不愧是朕的傻弟弟。”

听到傻弟弟三字的北洛哼了一声,嗓音含着几分软软的懒意,倒像只在撒娇的大猫。

玄戈按着他肩膀的手不知何时已移到脸上,满心不舍得轻抚着他的脸颊。

北洛翻了个身,枕着兄长的掌心,眯起眼半睡半醒,问道:“那明儿的朝会也不去了?”

明天是正月初一,全年唯一没有朝会的一天,北洛是睡糊涂了才这么问。

玄戈抽出他的手掌时还说了什么,只是北洛已再次沉入睡梦,听不到了。

这日早朝,张翰林排在文官队伍的前列,如往日一般上奏陈言。他见皇上虽面色如常,偶尔落在他身上的视线却总夹杂着一丝别的味道,他心中忐忑,心想别是殿下回去在皇上面前说了什么。

好不容易捱过这个古怪的朝会,张翰林苦笑着振了振穿不舒适的衣衫,破天荒不想再入接下来的小朝会。

能在早朝之后继续进御书房议事的都是肱骨之臣,德高望重、手腕老练,如他这般年轻却能入会的,绝无仅有,可谓荣耀之至。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