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我在红楼练小号(95)

作者:Fahrenheit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红楼梦 情有独钟 穿越时空 系统 关键字:主角:苏卉,贺启楼 非快穿,脑洞大开。 本来叫“我在红楼教小号”更直观,但是用“练”这个字似乎更传神,又名“教你优雅又科学地氪金改命”。-------------女主十二钗之一,男主南安郡王。金手指粗大,苏爽甜,1V1,HE。点击展开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的月亮超圆!

然而我的屋子朝西,看月亮要到阳台,扭着脖子看了一会儿就累死了……

第四十六章

婚期定在了秋天。嫁给宗室比皇家要自在得多, 挑婚期两家也能有商有量。

两年前,贺启楼从皇帝那里拿到了正式的世子“上岗证”,因此苏卉出嫁要按照世子妃规制……光那个珠光宝气分量实实在在的头冠, 苏卉爹妈都不会让闺女在热天受这份罪。

南安王对苏卉这个皇后都青眼有加的儿媳妇十分满意, 不仅议婚全程通情达理得不得了, 聘礼更是大手笔。

苏家是书香门第, 官宦世家,所以南安王投其所好,聘礼中有相当比例的名家书画与十分难得的古籍善本。

饶是苏大人汪夫人见多识广,都边翻看聘礼边感慨万分:这也忒下本了,南安王不再给儿子娶媳妇了?

当然,后半句是调侃。收到聘礼后的第三天, 贺启楼的信才姗姗来迟。

贺启楼在信中很耿直地表示:他们一家子全都是粗人, 姐姐尽管拿那些东西借花献佛。总之得意洋洋还求夸奖的意思贯穿于字里行间。

凭苏卉对贺启楼的了解, 作为宗室里甚至说是京城年青一代里少见的有担当的力派,如果这份聘礼大部分是由南安王提供的, 小公孔雀还真不能厚着脸皮说出这番话。

苏卉当即写了封热情洋溢的回信, 随后更对自己的祖父祖母亲爹亲妈夸奖起了贺启楼。

苏家这种典型的士大夫家族,对勋贵包括大部分皇室成员的态度……都不怎么样, 认为这样的人家家里抛去数得过来的几个老狐狸小狐狸,剩下的都是本事不大事儿还不少的纨绔子弟。

说句老实话, 自家姑娘便宜了贺启楼,苏家上下其实都不太乐意,包括苏卉的一对庶出兄姐在内, 哪怕南安王是宗室里难得的不摆架子的务实派,而贺启楼也是有名的青年才俊。

不过比起嫁给五皇子……苏家人一致认定:那当然要嫁给贺启楼啊。南安王府再发达,就算从郡王升到了亲王,苏家依旧有底气——如果贺启楼对自家姑娘不好,就把贺启楼拾掇得狗血淋头!

却说苏卉揣着贺启楼这封信刚走到爹妈屋子的窗根底下,就听她爹大声道,“婚期越近,我瞧南安王那张老脸就越不自在!”

贺启楼的颜值无需赘述,他亲爹的脸……也不用怀疑,平心而论,苏卉这位未来公公长得比她亲爹还精致几分。

此时汪桐语跟前的大丫头已经撩起帘子,笑盈盈地招呼,“姑娘来了。”

苏卉冲着大丫头笑了笑,迈步进门,对着她爹道,“我常回家来呢,不会让爹娘太想我。”

苏泰和想了想,“这还差不离。”

苏卉亲娘汪桐语一努嘴,把手往嘴边一搭,“都别扭一个上午了。”

苏卉道:“难得休沐一回……我得去舅舅家一趟。”说着她轻车熟路地从书案上找出那张聘礼单子,在上面圈了几样出来,“这几样舅舅也喜欢。”她动作夸张地从袖里摸出书信抖了抖,“让我借花献佛,还说他那里有些压箱底的,回头偷偷给咱家送来。”

苏泰和看了看书案上摊着的那本字帖,沉默了一下:吃人嘴短嘛。

转念一想,他又小小地恼火了一回:还以为闺女要说跟他们夫妻两个好生亲香,万万没想到……此时此刻他也只得道:“早点回来。”

今天也是苏卉舅舅汪槿和休沐的日子。

话说今年开春,有位阁老致仕,汪槿和便入了内阁,排位最末,却也是阁老之中年纪最轻的一位。

与此同时,南安王府里的父女两个也在议论这位最年轻的阁老。

贺启楼的亲姐贺启瑞比贺启楼大了好几岁,她议亲的时候正逢南安王大败而归。前途未卜之际,南安王从亲友中挑了个十分靠得住的人家把闺女嫁了过去。这家虽然门第低了点,但果然一如南安王所预料的那样,沉得住气又不大势力。

贺启瑞的公公在与南安王府结亲后的十来年里,从道台做到了布政使,今年正好布政使任满要回京述职,而且如无意外,他要留京为官了。

早就知道儿媳妇的弟弟今年成婚,贺启瑞的公公大手一挥,就打发长子的大儿媳妇一起先行进京,与亲戚们走动往来是一桩,同时家里在京的宅子也空了好些年,正该好生修整一番。

别看贺启瑞在广西待了十来年,消息一点都不闭塞。

说起弟弟这门婚事,贺启瑞哪里都挺满意——皇后娘娘都取中的儿媳妇她非要挑剔……她不至于这么没眼色。

这会儿贺启瑞的丈夫还在外建工,看着自家宅院的修整情况,书房里就父女两个,正适合说些体己话。

贺启瑞又是军功起家的宗女,当着她爹,也没啥不敢说的,“娘娘的眼光真是好。”

女儿的心思简直明摆着,南安王笑道,“汪大人新入阁,我这个亲家怕是要外任。”

苏大人这回升不上尚书……听父王和她公公的意思,这一年的六部尚书早早都定准了人,但苏大人离京起码也是个封疆大吏,纵然捞不着江浙,起码也会指道两广。

皇子们年纪还小,除非皇子外家,不然谋划从龙之功为时尚早。大约这十年里苏大人都会官运亨通,又有汪大人做后盾,莫说她弟弟,她公公和她丈夫兴许都有仰仗苏家的地方。

贺启瑞唯一迟疑的地方,也就一样,“娘娘那边……”

南安王摆了摆手,“若是郑妃挑中的姑娘,我如何许你弟弟胡来?皇后的气量郑妃可比不了。郑家家大业大,人丁兴旺,正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大好时候,郑妃和三皇子再怎么有心劝着拦着,不迟足些苦头哪里能收敛。”

贺启瑞听了也吃了一惊,“前些年五皇子那出……不是杀了打了罚了好些人?”

“郑妃那一支,还有与嫡系交好的那几房做官的做官,掌兵的掌兵,哪里就那样见识浅薄?”

“我就说。”贺启瑞应道,“三皇子当时不过二十,圣上又是盛年,自是不至于冒险行大逆不轨之事。以后……日子还长着。”

南安王点了点头,“横竖你弟弟正带兵,咱们家跟苏家结了亲,进退都有余地。”

父女两个说话正说在兴头上,贺启楼带人带车“大包小包”地回府——跟前世大不一样,他肩上不再背负着自己乃至于整个王府的未来,奔赴西北也不是什么拼死一搏背水一战,这辈子他地位稳固,仙子姐姐还在京城等他成婚,他离京纯是去捞战功的。

虽然南安王府跟忠顺王府某种程度上都为难兄难弟,都是因为当时的当家人战败而导致声势大不如前,但宗室就是宗室,原本的门人家臣大多都在,因此贺启楼到了西北,从上到下就没人敢把他往危险的地方放。

西北将军们的这份谨慎,贺启楼求之不得,不过不做前锋,也不耽误他搂钱:打仗来钱真是快,按照姐姐的话说比吃孝敬,比抢银子可都快多了。

话说太上皇在位的时候,一提打仗他就怂,自然给了西北关外的异族与部落们充分的发展空间和时间,北狄人时不时来侵扰不算,更能一路往西劫掠西域诸国——这时候的西域诸国那也是很富裕的。

于是几十年下来,北狄人大多身家不菲,圣上这些年坐稳了江山,又攥住了“枪杆”,对外政策也越发强硬。

这几年里西北大将军揍了两个部族,扣住王子,讨要赎金;还有若干看不清形势非要头铁对着干的走私大商人也抄了几家,这些贺启楼都有亲身参与,其中金银宝石大多上交给圣上,至于珍品古玩名人字画……默契地扣下了不少。连苏泰和夫妇都感慨良多的贵重聘礼可不就是这么来的。

当然,贺启楼不会一次性把好东西全放在聘礼里,这次弄回来的就是留下来预备让姐姐开心的另一批好东西。要是姐姐还想送礼,他回到西北再抄……再立功嘛。

反正贺启楼这一路想得美滋滋,回到家里衣服没换,就让老爹的心腹内侍请到了书房。贺启楼接了亲姐姐递来的茶,随意地坐在他父亲的下手,润了润喉就笑问,“大姐哪天到苏家去认认亲戚?”

贺启瑞听了就冲南安王无奈道:“这是他想他媳妇了,倒拿我说事。”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