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我在红楼练小号(45)

作者:Fahrenheit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红楼梦 情有独钟 穿越时空 系统 关键字:主角:苏卉,贺启楼 非快穿,脑洞大开。 本来叫“我在红楼教小号”更直观,但是用“练”这个字似乎更传神,又名“教你优雅又科学地氪金改命”。-------------女主十二钗之一,男主南安郡王。金手指粗大,苏爽甜,1V1,HE。点击展开

作者有话要说:加班加到什么都不想说,然而累得回家什么都不想说,依旧没有加班费……

第二十六章

贾珠这天歇在了书房里, 他几乎一夜没睡,直到天蒙蒙亮时才合眼眯了一会儿。

虽然他睡得少,但因为一夜之间便想清楚了今后该怎么走, 心情和精神头都挺不错。毕竟是熬了夜, 用早点的时候自然让李纨瞧了出来:贾珠洗了脸, 但眼睛里的红血丝可不会洗下去, 再加上他稍有憔悴的脸色……大爷有心事当然睡不着!

婆婆王夫人惹下的麻烦——要贵妃亲自打发人回府提醒,这麻烦说大不大但也很是恶心人了。

李纨跟着王夫人也出门走动过几次,她早就知道婆婆让人捧着难免说得太多,迟早出事,当时她就打算找理由不经常跟婆婆出门。

然而就在她还没找理由的时候,丈夫贾珠就病倒了。行了, 她没空再发愁怎么不跟婆婆出门, 伺候丈夫就足够她忙活的, 更别提她那会儿一直心惊胆战。

国师首徒来了又走,大爷这病果然来得蹊跷去得更快。国师的大弟子是贵妃请来的, 小叔子宝玉的通灵宝玉在最开始又解了燃眉之急……

就冲这个, 李纨打定主意要对小叔子再好些。

毕竟是自己的媳妇,同床共枕这么些年, 母亲看不透他媳妇,他却未必。

贾珠笑了笑, “前阵子跟太太一同出门,你都听说什么了,才想着躲得远些?”

成亲后夫妻感情一直不错, 被丈夫说破,李纨也并不太尴尬,“二太太以往出门少了些。”

以前老太太不爱带二太太走动,又不曾教导过二太太……也不怪二太太见识短了些。

当然这几句心里话无论如何不能说出来,李纨也笑了笑,“有心算无心,还能寻不着机会?”

李纨现在可不是原著里死了丈夫只能关起门来小心度日的珠大奶奶,而是管家的大奶奶,底气够足。

别看她比婆婆王夫人还嘴拙几分,但却是个难得的明白人,大事儿上比婆婆和妯娌都看得明白,关键是她跟丈夫还是一条心。

李纨说着也略觉为难,“我嘴笨,不会给二太太搭台子递梯子。”

王夫人的确稍有嫌弃大儿媳妇不如侄女兼侄媳妇凤姐儿会奉承她,会敲边鼓,但是带着个正经才女儿媳妇在身边伺候,总不能丢人啊。

所以真相就是李纨主动躲了。

对此贾珠焉能不知,但他也不是苛刻不通情理之人:非得要求自己媳妇管住他母亲……他还能要求媳妇违逆母亲不成?

劝说母亲这事儿他尚且没有个明确的章程。他母亲也颇为固执,没吃足了苦头,只怕也未必听得进他这个亲儿子的话。

贾珠皱眉后松开眉头,“你辛苦些,多瞧着些太太吧,尤其是太太身边的丫头要知会几声。至于那几位嬷嬷,且由着她们。”

他会想法子把母亲这几个贪婪无度又浑不知事的婆子打发了去。

李纨应下,又抿了抿嘴,“当不起大爷这声辛苦。”

她也不是不心虚,这个时候她终于意识到自己太爱“各扫门前雪”了。

妯娌和婆婆惹出的事儿,甭管大小,对大爷终归有些影响。读书人哪怕是勋贵出身的读书人,也没一个不爱惜名声的。

她继续道:“凤姐儿思过的时候,我心里想着我管着大房用度,还不定要惹出多少官司。”

李纨这份心思也是人之常情,贾珠听了一点都不气恼,“说不得大房那边,还真得落在你手里。”

李纨瞪大眼睛,“这是怎么说?”

“二弟要带着弟妹赴任。”

李纨依旧惊讶,“前几天我还听了一耳朵,说是两个人又吵得不可开交。”

贾珠轻笑一声,“弟妹总是要服软的。弟妹理亏在先,你以为她只顶着咱家的名头行事?”

“果然。”李纨哪里不明白?凤姐儿只怕这些日子静下来也想了个通透,娘家不仅为这事儿替她撑腰,反而也怨上了她,她这几年只怕都靠不上娘家,自是要哄好二爷了。

媳妇一直都跟舅家那边不大亲近,贾珠便把在梦境课堂上学到的东西,捡着能说的告诉了媳妇几句,“太子被废,外公和舅舅见势不妙,便上了折子。”

李纨嫁进来十多年了,她又见过荣国公本人,怎么不知道荣国公一直都支持废太子,始终不曾改弦更张?

太子被废的根本原因,祖父还在世时偶尔跟他提过几句,但语焉不详。

最起码他知道……贾珠轻叹一声,又跟他媳妇交了底,“根子就在西北。西北这些年听着是太平了些,实则小打小闹一直没断过。但凡关外那些部族年景不好,就要想着杀进关来劫掠,西北大军这些年里鲜少有真正闲着的时候。”

现在就告诉媳妇他要跟舅家决绝地做切割,为时尚早,虽然他知道他媳妇听了铁定暗自欢喜。

舅舅王子腾这些年大权在握,官威甚重,说是霸道专断一定不为过,书香门第出身的媳妇能亲近这个当舅舅才是奇事。

贾珠此番透出远着点舅舅家的意思,媳妇听得出来更会欢喜地照办。

吃过早饭,夫妻俩又说了会儿话,贾珠便去了书房,李纨则要到婆母跟前伺候。

听说父亲已经往书房去了,贾兰赶紧打发他跟前的伺候的丫头往老太太院子请宝二叔来。

贾珠中举回京,听从姑父的建议没有再寻什么名师——本来贾珠的学问都靠自学,他老子也没那个本事给他找什么大儒。

在家读读书写写文章,贾珠做出的文章都会拿给他姑父看。剩余时间就是访亲会友,再教教弟弟妹妹以及儿子贾兰。

三春与贾环都是捎带着的,贾珠真正用心教导的就两个:宝玉和贾兰。

贾家的族学连贾政都看不上,更别提眼界更好的贾珠。贾珠不会愿意族学耽误了弟弟和儿子。

话说宝玉爹妈没一个靠谱,但他有个十分靠得住的亲哥。有这个哥哥看着,宝玉依旧不大愿意走仕途之路,但不至于被娇宠得不知世事没心没肺。

反正宝玉美貌依旧,灵气依旧,中二叛逆依旧,却没那么天真也没那么自私,至于有没有担当,还得再看看。

这会儿宝玉得了侄子的消息,他带着小厮先来跟侄子汇合,在一起往他哥哥的书房走。

宝玉还问贾兰,“珠大哥哥瞧着如何?”

贾兰道:“父亲什么样宝二叔哪里不知道?他高不高兴,我又瞧不出。”

宝玉沉默一下,“我也瞧不出。”

叔侄俩面面相觑,无奈与担忧几乎如出一辙。

宝玉暗自琢磨:凭白耽误了三年,他都要不自在一下。早上晴雯往祖父那边走了一圈,拉着鸳鸯问了几句,祖母昨夜果然没歇好。

叔侄俩嘀咕了一路,等真正见到贾珠,倒齐齐安了心:看着就是没睡好,脸色不太好看,但精神头瞧着跟平素也没什么两样。

宝玉自觉跟哥哥亲厚,他都有些替哥哥委屈:母亲这回一夜之间就闹得阖家尽知,哥哥有什么不妥也不至于隐瞒他不是?

他翻开书本,看了两眼就忍不住问,“听说祖母打发人去请姑母了。”

贾珠也放下书,拍拍儿子贾兰的肩膀,“昨晚你琏二哥就跑到你姑父姑妈家通风报信去了,”说着他也笑了,“回来他就打发小厮告诉了我一声。贵妃都派了女官回府,姑父姑妈无论如何都会知道的。”

宝玉听了就摇头,“我不是说这个。”他小声道,“珠大哥哥你最该问问姑父。”

在宝玉心里,能帮哥哥挽回一下的也就剩姑父了。

贾珠点了点头,“是得往姑父家里走一趟。”

知道哥哥有了主意,宝玉就不多话,而是琢磨起今儿姑妈会不会带黛玉来。

答案是带。

贾敏常常回娘家,本就是林海默许的。

林海也许不大瞧得上两个大舅哥,但却颇为看好两个内侄,贾珠和贾琏,尤其是贾珠。贾珠若能得个二甲,荣国府至少两代无虞。

一双儿女年纪还小,林海却已至不惑之年,为了将来贾珠与贾琏出头后能照拂自己的儿女,他也不会拦着媳妇,也乐见儿女多与他们的表兄弟表姐妹来往。

贾敏带着儿女在午饭前就到了,贾母拉着女儿念叨了一会儿,才放女儿到王夫人处坐坐。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