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我在红楼练小号(41)

作者:Fahrenheit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红楼梦 情有独钟 穿越时空 系统 关键字:主角:苏卉,贺启楼 非快穿,脑洞大开。 本来叫“我在红楼教小号”更直观,但是用“练”这个字似乎更传神,又名“教你优雅又科学地氪金改命”。-------------女主十二钗之一,男主南安郡王。金手指粗大,苏爽甜,1V1,HE。点击展开

抱怨来抱怨去也说不到~正~根~上,王夫人吐了口闷气,便换了话题,“娘娘说要见见宝丫头。”

宝钗闻言自是精神一震。

话说元春还真没什么坏心:若是表妹拎得清,做个臂助也好。因此宝钗见到身为贵妃的表姐,只觉得贵妃十分和气,没有半点架子。

宝钗如今还不知道她爹已经改了主意,想为她求个皇子、王爷或者王爷儿子的侧室,而非伺候圣上。

因此元春的态度让宝钗多少有点受宠若惊。

宝钗的不安和戒备,元春都看在眼里,她只觉得这表妹还嫩了些,入宫实在不甚妥当。

说了会儿话,元春便露出几分疲态,王夫人自然要起身告退,偏在这会儿太监来报:圣上驾到。

作者有话要说:这两个礼拜都在加班,前一个礼拜还好,七点多到家还能码会儿字,这个礼拜……登峰造极了我去。八点多出门,九点回家,洗完澡就真啥都不想干了。

本来礼拜四我的事儿都忙完了,就申请礼拜五倒休,结果礼拜五一大早来个电话就又得上班去了……今天睡了一整天,都睡到有点头疼了。

这么辛苦然而也没加班费,倒是可以倒休……可以休息到周二,算是唯一的安慰了。

第二十四章

元春去年大挑中选, 今年便得封贵妃,皇后与贤妃这等儿子都跟元春差不多大的宫中“老人”始终淡定,但那些年纪尚轻的~后~宫嫔妃几乎咬碎一口银牙。

比如圣上刚刚看望过的这位祝美人, 比元春进宫还早三年, 如今更是有孕在身, 依旧是美人——美人这个称号在大周距离嫔尚且还有好几等的, 更别说诸妃之首的贵妃。

话说祝美人乃是小官之女,但叔父和哥哥在内务府当差,自是很有些门路的,单论消息灵通,元春这个贵妃都比不上祝氏这个小小的美人。

元春好歹是贵妃,就看圣上去凤藻宫的次数也知道圣上真挺喜欢她。

元春想见家人, 皇后并不为难:王夫人是亲妈, 哪怕是个白身也要能进宫探望女儿, 但薛姨妈品级就太低了点儿,哪怕她的丈夫刚刚补了工部郎中。

却说皇后许了王夫人与薛姨妈进宫, 贤妃自然听到了风声, 祝美人偏巧就住在贤妃钟粹宫的偏殿。

这天圣上公务不多,从南书房出来就到钟粹宫看看祝美人。圣上来了, 祝美人当然要“顺口”吹吹枕边风:贾家和王家送一个女儿还不够……半年里贵妃没有身孕,这就要再送一个来。

这么说贾家和王家, 那也是真冤枉。

贾家掌事的那兄弟俩固然都不聪明,但也没蠢到眼瞅着自家的女孩儿得宠,就急火火地再送个对手来固宠。王子腾倒是心狠手辣, 有点无所不用其极的意思,但也明白什么叫适可而止……

显然眼前这丫头是参不透这些的。祝氏生了孩子,也不能让她自己来抚养。

荣国府就算没落了,也能养出贵妃这样饱读诗书的才女,祝氏连着三代都有族人在内务府任职,攒下的家底也颇为可观,可是娇养出来的女儿……坏得让人一眼看到底。

圣上越想越觉得有趣,望着祝美人告完状小心翼翼的模样,“既然如此,朕便走上一趟瞧瞧热闹。”

祝美人恭送过圣上,几乎是跌坐回软榻,好半天都没回过神儿。

祝美人身边自是不乏耳报神,圣上前脚走,贤妃后脚就知道了祝美人告状始末……她好生畅快地笑了一回。

“祝妹妹当真傻得可爱。”

正好郑贤妃所出的两位公主都在——她总共育有三位公主,全部站住了,年纪最大的那个已然出嫁,自是不在她身边。

贤妃便顺势教导一回女儿,“你父皇何尝因爱而封了?贵妃自是不会例外,”她戳了戳两个面带狐疑之色的女儿额头,“知道你们两个为娘不忿,你们且想想贵妃的出身,她是去了的荣国公的亲孙女。”

两个女儿一个十一,一个九岁,都到了该晓事的年纪,贤妃便柔声耐心道,“你们父皇登基后能顺顺当当地收拢了兵权,要好生谢过几个人,首先就是你们的伯王。”

这个伯王指的就是废太子义忠王,除了他之外,圣上其余的哥哥要么死要么被贬为庶人,再没资格让皇子公主们喊上一声伯王。

贤妃见两个女儿似懂非懂,干脆说得更直白些,“若是你伯王有心从中作梗,整个西北肯听不肯听你父皇的话尚在两可之间。”

两位公主这才大惊失色,年岁大些的四公主便问,“焉敢如此?”

“怎么就不敢了?”贤妃暗道她果然还是把女儿养得太“好”了,都十多岁了还是天真了些,“将在外,军令还有所不受呢。你当着捏着虎符谁都能号令三军了?”

贤妃教女,现在屋子里的宫女嬷嬷都是贤妃心腹,此时谁都不敢乱吭气。

“本朝的公主驸马可比前朝有分量得多,不管是~太~祖~爷还是高宗皇帝,女儿女婿都立过大功,按功行赏时怎么能把女儿女婿丢一边儿?”

正是因为本朝皇室内斗过好几回,导致宗室人数比前面几个朝代都少得多,因此公主对国家大事也有发言权,郑贤妃就更不能疏忽对女儿们的教导。

高宗皇帝就是今上的祖父,从亲兄弟手里夺得皇位的那位,登基后创出一段太平盛世——而高宗他兄弟死后就混了个英宗的庙号。

对谥号稍有了解的都知道,在评价上,英宗而是远逊于高宗的。

见女儿们若有所思,贤妃略等了等才把话题又拉回来,“其次,你父皇要记下北静王、南安王与荣国公一份人情。北静王一直稳当,咱们且不说他家,南安王去了,儿子袭了王爵,战败都没夺爵议罪,你们且想想是为了什么?荣国公戎马一生,致仕后回京两个儿子都不成样子,你们父皇又拿他们家怎么着了?荣国公两个儿子扶不起来,你们父皇便立了荣国公的孙女作贵妃!”

四公主想了想,跟妹妹对视一眼,才小心问:“父皇这是……有他瞧着,旁人不许胡乱欺负了荣国府的意思?”原本姐妹俩很是为母亲鸣不平,凭什么母亲伺候父皇二十多年,生了他们兄妹五个才只是个贤妃,而贾氏初封便是贵妃!现在知晓了原因,姐妹俩都心平气和了许多。

贤妃欣慰地笑了:孺子可教。

她这一高兴,又想着再多说一点,“前阵子荣国公的长子挨参,在你们父皇眼里当真不算什么,他就是遗憾荣国公掌兵十万都万分妥当,儿子却连内宅妇人都辖制不住。”

两位公主再次对视一眼:两人都觉着贾家之后只怕乐子也未必少了。

却说圣上从钟粹宫出来便直奔凤藻宫,这两宫离得不远,圣上赶到的时候王夫人和薛姨妈刚好要告退。

得以面君的王夫人薛姨妈姐妹还有宝钗皆是激动不已——宝钗再怎么从容淡定也不过是个十多岁的小姑娘,此时在贵妃表姐宫中得见天颜心跳得几乎要从喉咙口儿蹦出来!

圣上瞧了瞧宝钗……也不奇怪薛恒为何有心指望女儿给薛家走出一条青云路:这丫头委实有这个本钱。

不过圣上看在荣国公的面子上护着荣国府,肯定不会连荣国公次子媳妇的外甥女都得顺带护着……王子腾纵然官居一品,又颇得重用,他亲闺女都没这个分量,更别提宝钗也只是王子腾的外甥女。

美人见得多了,圣上看过宝钗也就罢了,他比较好奇娘家人走了之后,元春会跟他说些什么。

话说元春固然比较耿直,却不差心机:圣上这样忽然驾到,必是有人说了什么。反正她这个贵妃在年轻的那起子姐妹眼里,就是个众矢之的,真正细究起来也没意思。

母亲与姨母等人告退后,元春亲手给圣上奉茶,之后才坐在圣上身边,实话实说,“我姨夫刚刚补了缺,表妹的年纪到了,想在大挑时求个恩典,得个好些的前程。”

圣上啜了口香茶,合上盖碗儿,“你应了?”

元春连忙摇头,“大挑那是我能做主的?”顿了顿又道,“凡事儿按规矩来。”

说元春一点做不得主,那是瞎话。

就跟苏泰和荐薛恒补缺一样,元春想让表妹嫁入三品以下官员家中,真是一说一个准儿,但三品以上,换句话说高官人家,她的话可就没那么管事儿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