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代文后妈我不当了[六零](175)

作者:四时酒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晋江VIP2022-07-14完结 总书评数:1648 当前被收藏数:9677 营养液数:3335 文章积分:191,099,648 简介: 苏葵穿进一本年代后妈文中。 男主正为了照顾前妻留下的三个孩子和她相亲,他老娘撒泼打滚说她虐待孩子,三个孩子一心惦记亲妈,拿她当黑心后妈。 按照剧情,接下来她会紧抱男主大腿,替他料理家务,照顾他年迈的老母,辛辛苦苦将三个孩子教养长大,避免他们走上反派的凄惨道路。 最后,男主功成名就,苏葵成为他背后点击展开

港城基金会势大,旗下资助扶持了无数出版社,整个港城文坛已经几乎都被他们覆盖。张瑞山虽然和他们拥有相反的观点,但支持者甚众。

“恐怕他不会说什么好话……”

苏葵心里有着敏锐的预感,果然,张瑞山一上台,说起了他创作的小说题材——难民小说。

四五十年代有很多人从大陆来到港城,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和谭家一样生活得很好,有些能借助头脑和人脉重新发展,有些却耗光了钱财后穷困潦倒。

张瑞山的小说就是以这一群“难民”为题材,描绘了他们在港城是如何变得穷困潦倒。并且最重要的是,他的小说里将这些人的苦难全部归结于大陆,引起他们对大陆的不满,并借此宣传民主自由的信念。

意图昭然若揭。

小说里的描写并不会这么直白,但就是要要潜移默化中植入这种思想。

创作这种小说的还不止他一个,不过他是其中最具有典型性的。

“……从中揭示了他们的苦难,然而他们在苦难中追求自由,坚持信念,克服堕落的生活,就会有光明的未来……”

下面不少人听得皱眉,只是作报告的时候不打断别人是基本礼节,等报告结束,这个问题他们还要讨论。

接下来就是华国作协的几位老师,正如陆子光所说,作协并不是所有人都参加了。

即便是都有资格上台,但有些作家认为自己目前并没有值得分享的新成果,因此不会参加,反而愿意旁听,希望能从不同的作家那里得到一些启发。

陆子光就没有上台,反而是王国梁上台作报告,谈到了他目前创作的新诗歌。从苏葵那里他得到了很大的启发,在诗歌创作方面有了重大突破。

他谈到了这种诗歌的创作手法,发展空间,当然也没有忘记提到他的灵感源泉,是来自于一位叫苏葵的同志给他的点拨。

几位认识苏葵的老师都会心一笑,刚刚认识苏葵的谭惟伦更是把目光放在她身上,刚听说但不认识苏葵的比如张瑞山就只是冷嗤了一声。

上台作报告,那就该全部是自己的东西,灵感源泉是别人?

苏葵同样听得认真,自己说的和别人亲身经历总结出来的也是不一样的,几场报告,她的笔就没有停下来过。

不知道是因为她年纪小还是别的原因,苏葵被安排在最后一个上台。

在作协的最后一位老师作完报告后,苏葵就起身,往上面走去。

会场里不认识她的人也很多,纷纷惊讶地看着她。

本来在会场里出现这样一个年轻的面孔就很让人惊讶,谁知她竟然还站起来,走到了台上?

就是认识苏葵的谭惟伦,也没有想到苏葵不仅是作家,还能上台作报告?

原以为是写过几篇文章而已,但她现在能站上去,那性质就不一样了。他眼神深了深。

主持会议的宋万章向大家介绍苏葵的身份,并说道:“目前,苏葵同志的两部作品,《小草青青》和《清河乡之变》在国内引起了巨大反响。她的创作开创了一个娱乐与启蒙相结合的题材,是基于现实一次非常崭新的尝试。下面就请苏葵同志来为我们作报告,讲一讲她的创作。”

面对下面来自于各地的知名作家以及大陆港城各界知名人士的目光注视,苏葵没有丝毫的慌张,她在上面侃侃而谈,说起自己的两部作品。

“……当时和陆子光先生通信,谈到通俗文学在今难有生存空间,有感于此,我便创作了这篇《小草青青》,希望能在通俗文学与当代文学中找到一个平衡……”

“……《清河乡之变》取材于我的家乡清河大队,大家应当知晓,目前清河大队正在进行一场试点。我同样有感于这场试点的历史意义,萌生了将它记录下来的想法。后这篇文章机缘巧合成为了宣传口,当然也引来了许多争议……”

这会儿很多人也从刚才的惊讶中回过神来了,不认识她的作家这段时间却也看过她的作品,知道了她就是最近报纸上正在争论的那篇文章的作者。

这会儿听了苏葵解读作品,倒觉得虽然年纪小让人惊讶,但实力却是有的。

而其余不认识她的各界人士,见她能上台作报告,并且作家们都没有任何意见,也默认她实力很强,能和这些知名作家同台作报告,说明她也在这个领域取得了重大成果。

只是这其中有两个人并没有夸赞她的想法。

一个当然就是蒋美琴。

事实上,从苏葵一出现,她就觉得这人很眼熟,只是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哪里见过这么厉害的人。

直到刚才苏葵说出自己的作品《清河乡之变》取材于她的家乡清河大队。蒋美琴终于想起来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