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仪传+番外(320)

作者:梁夜白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出身平凡的翰林府小姐庄婉仪,一朝被大将军岳连铮看上。成为人人羡慕的一品夫人。 谁料新婚之夜他远赴战场,随后战死沙场。 庄婉仪被暗恋岳连铮的四弟媳各种欺压,最后毒杀为岳连铮陪葬。 死而复生的庄婉仪,下定决心不再任人欺凌。 笼络,出身尊贵的嫂嫂。 打脸,放肆恶毒的弟媳。 与神秘的庶子结为盟友。 勇夺管家大权之后,庄婉仪弃若敝履,振臂一呼—— 本小姐要改嫁!点击展开

何况,眼前这位老将,垂垂老矣。

可随着时日渐长,他们对清平郡王的了解加深,才发觉自己认知的浅薄。

清平郡王,更像是岳家军的老将军,是一个沉稳仁厚的大将,他站在那里,就仿佛是一座大山,能荫蔽所有的将士和百姓。

这种人格魅力,慢慢让岳家军的人接受了他,甚至敬服他。

“我们郡王一向如此,几十年如一日的老毛病了。想当年——”

他身边一个老将,试图向年轻人说说清平郡王当年的威风,被他一个眼神看过去,立刻闭上了嘴。

“好汉不提当年勇,我希望他日你能和旁人说的不是本王几十年前的战功,而是今日之功。”

清平郡王淡淡地说了一句,顺着城墙继续朝前走去,目光始终落在远处。

待他离开之后,那个岳家军的参加偷偷朝那老将道:“跟我们说说郡王当年的战功呗,我小时候也曾听父辈说过,到底没有你们一起上战场的说的清楚。”

老将乜斜他一眼,“你没听郡王方才怎么说的?你要是不嫌弃,我就跟你讲讲我当年的战功……”

年轻的参将忙道:“不嫌弃不嫌弃,说说看!”

这是个一直跟在清平郡王身边的老将,他的战功,不就是在清平郡王的战功里头么?

看来今日是有故事听了……

“城中的粮草,还剩下多少?”

百姓逃离陵城之前,清平郡王下过一道命令,让他们把不打算带走的粮食交出来卖给军队。

这对百姓来说是件喜讯。

一则,家中屯粮过多吃不完的,留在家里也是白霉坏了,不如交给军队。

二则,就算他们不交,一旦军粮紧缺士兵必定会在城中到处搜寻粮食,到时候他们家里怕是会被翻得乱七八糟。

索性现在痛痛快快地交出去,既能换点路上的盘缠,还能保持老宅的清静。

清平郡王这一主意,不仅给了百姓便利,连军中清点都方便许多。

掌管粮草的小吏很快就点齐了,“回郡王,陵城还算富庶,不少大户商贾走的时候都把粮食卖给咱们了,您看,足足三万石呢!”

三万石,快有朝廷拨给他们的军粮那么多了。

“那就好,一定要好好保存。过不了多久就到阴雨天了,千万别让粮食霉坏。”

“是,城中有现成的粮仓,下官以为可以储存到粮仓中,里头有现成的防潮层。”

“好,就照你说的办,本王会调两百士兵替你搬运粮草。”

有了这三万石的粮食,军中将士的燃眉之急便可解除,余下便是战略问题了。

这些时日两军的交锋,彼此试探,最后谁也没敢直接兵攻对方城下,都选择了止步不前。

可魏勤的兵马一定要向北突破,陵城不攻破,他们就不能算完全收复川蜀。

清平郡王的兵马也一定要向南突破,渝州城不攻破,他就不算压制住了叛军。

两相对弈,总有一方要先出手。

沿着城中的主干道继续走,清平郡王闭着眼,将巷陌走向都记在心中,脑海中描绘出清晰的线条。

现在,这城中一砖一瓦,他几乎都了然于心。

“郡王!”

迎面一个年轻的参将急匆匆走来,朝他抱拳一礼。

他睁开眼,看到了一个岳家军中的人,他是负责镇守南城门的。

“发生什么事了。”

清平郡王的气定神闲,让人着急不起来,那年轻的参将咽了一口口水。

“渝州城派人来送信,人就在城门之下,现在如何是好?”

“来了几个人?”

“只有两个,说是太子麾下亲兵,传的是太子的信。”

他说着太子两个字,心不甘情不愿,可对方的话就是如此,他也不知该用什么词来代称这两个字。

魏勤兵马可以被他们成为叛军,可那个所谓的太子到底是不是太子,还真不一定呢!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开城门,放他们进城。”

清平郡王转身,衣角一拂,“本王在署衙之中接见他们。”

第430章 渝州来使

渝州城派来信使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军中。

一方是朝廷的兵马,一方是叛军,按说两方之间毫无交流的余地。

这个不知是真是假的太子,派人传信来说什么呢?

守在署衙外的士兵们,未能亲自在场听信使禀告,更未能亲自看信,只能暗自揣测。

“如今两军对垒,谁也不敢先行进攻。会不会这个太子是来招安的,试图劝说郡王投明弃暗?”

“投你奶奶的腿儿啊,会不会用成语?哪有说自己是暗别人是明的?”

“词儿用的不对,招安倒是有可能。这些日子你们也看到了,郡王不是省油的灯,他要是等到时机,带我们八万大军攻破渝州城不是没有可能!”

说话的人有清平郡王麾下,也有岳家军的人,都对信使的目的好奇不已。

忽见不远处好几个参将乌压压地过来,众士兵连忙闭口,不敢再多言。

“诸位将军,郡王正在里头和渝州城的信使谈话,诸位将军不能进去。”

来的都是岳家军中的参将,渝州城的来使非同小可,他们听见动静便想赶来看一看。

万一有什么变故,也可尽早修书回长安,给岳连铮提个醒。

“我们知道是渝州城的信使来,才要来看个究竟。万一郡王被敌人刺杀怎么办?万一敌人想收买郡王又怎么办?”

这话说的急躁,清平郡王直属的下属立刻不干了。

“这位将军,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说。您的意思是,我们郡王会被敌军收买么!”

“里头只有他和信使在,收买不收买谁能说得清?”

两方顿时剑拔弩张,在关键的节骨眼上,清平郡王平日对岳家军的影响,似乎一下子烟消云散了。

毕竟他们离开长安的时候,岳连铮和金卫吾都千叮万嘱过,一定要小心。

一则小心性命,别让人把他们当了替死鬼。

二则小心敌军,若有风吹草动即刻传信回长安。

这些日子几场小规模的战斗,清平郡王派出的有他自己的人,也有岳家军的人,并未见偏私,这点他们倒是不担心。

但关于敌军的事,他们仍然放心不下。

“吵什么!”

世子从府内走出来,面容肃穆,看了看差点打起来的两方。

双方各为其主,这种局面他们早就预想过了,今日才发生,已经算是清平郡王魅力大了。

“敌军的信使在我城中,你们是想让他们回渝州城告诉他们的主将,我们陵城之中军队内讧哗变,自败自伤么?”

众人顿时无声。

历经沙场之人都懂得,军心的重要性。

一旦被敌军抓到他们内讧的弱点,就可能被一举击败。

虽然他们不是一个军营出来的人,可战争之中,他们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都需要依靠彼此活命。

见众人不语,世子面色稍缓。

顿了顿,他道:“父亲让我请诸位参将进去,他知道诸位未必信得过他这个主将。父亲说,岳家军的主帅一直是英雄,不论是老将军,还是现在的大将军。你们信不过他也是有理由的,让你们亲自进去听一听,对我们的军心稳固更有作用。”

当着众人的面,这话赤裸裸地说出来,岳家军的几个参将面色微红。

他们并非信不过清平郡王,老将军是英雄,清平郡王同样是英雄。

只是这种关头,他们下意识维护自己原来的主将。

世子带着众人进了府衙,众人迎面看到严华实,他也带着清平郡王麾下的参将朝里走,两方碰了个正着。

世子身后的众人一下子低了头。

原来里头真的只有清平郡王,他自己麾下的参将一个也不在啊……

是他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人都到齐了,快进去吧。”

世子说着,朝自己身后看了一眼,眼中暗含无声的警告。

众人不自觉抬起头来,挺直了胸膛。

有什么话,等敌军信使走了再说,他们现在不能露出一点破绽。

屋内,清平郡王高坐上首,底下两个信使一左一右坐在太师椅上。

众人进去告了座,那两个信使站起来,只听清平郡王道:“这二位自称是先帝亲封的太子殿下派来的信使,这些是本王麾下的参将和岳家军的参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