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仪传+番外(301)

作者:梁夜白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出身平凡的翰林府小姐庄婉仪,一朝被大将军岳连铮看上。成为人人羡慕的一品夫人。 谁料新婚之夜他远赴战场,随后战死沙场。 庄婉仪被暗恋岳连铮的四弟媳各种欺压,最后毒杀为岳连铮陪葬。 死而复生的庄婉仪,下定决心不再任人欺凌。 笼络,出身尊贵的嫂嫂。 打脸,放肆恶毒的弟媳。 与神秘的庶子结为盟友。 勇夺管家大权之后,庄婉仪弃若敝履,振臂一呼—— 本小姐要改嫁!点击展开

她松了一口气,“还好换岗的御林军还没来,娘娘说话小声些,让门外那些御林军听见了,可要出大事!”

“呵,御林军。”

凤贵妃笑道:“你没发现么?近来在昭阳宫的人越来越少,那些奴婢都不知道跑哪里去了。连圣上派来看着本宫的御林军,都只剩小猫三两只。难道本宫不配人伺候,连看守都不配了么?!”

“不是的,不是的娘娘!”

桐儿抱着她安慰,“是娘娘谨言慎行,恪守宫规,谨遵圣上的吩咐。那些御林军见这宫里没发生什么乱事,才会懈怠的,这是在赞扬娘娘的德行呢!”

“赞扬?哈哈哈!”

凤贵妃大笑起来,手舞足蹈使得肩上薄薄的轻纱滑落,露出了大片雪白的胳膊。

桐儿想给她拉上,却被她推到了一边。

“什么德行?德行再好又有什么用,不能生育的女人有什么用?!你看圣上!他日日陪在文妃那个贱婢那里,不就是因为她有个会生的肚皮么?”

凤贵妃越说越大声,生音在夜色中格外响亮,吓得桐儿胆战心惊,拼命地捂她的嘴。

“娘娘,奴婢求求您了,您千万别喊了!文妃娘娘现在是圣上心尖一块肉,谁也碰不得,您这话要是旁人听见了,后果不堪设想啊!”

凤贵妃愣愣地看着她,桐儿是她陪嫁的丫鬟,这张脸她再熟悉不过。

从前自己得势的时候,她也意气风发,穿金戴银,走出去人人都要尊称一声姑姑。

而现在,她的头上只有一根素银簪子,别的首饰一点也没有。

她忽然就安静下来了。

“本宫知道了,夜已经深了,你回去歇着吧。”

她的口气,忽然镇定得不像话。

桐儿点了点头,走出门站在廊下看了好一会儿,见她确实没有再大喊大叫,才放心地离开。

这个时候,让她一个人静一静,或许会有好处。

宫门外传来一点响动,是换岗的御林军来了,打开门却只见到一个人的身影。

那人拱肩塌背地随意走了进来,在宫苑中随意找了一座井台坐下,准备混到换岗的时辰。

许是因为此刻万籁俱寂,凤贵妃竟有心情打量着他。

月光淡淡地照在他的侧脸,原来长得还算清俊,就是姿态难看了些。

她坐在窗边,看着那个男子仰头看着头顶的月亮,便慢慢地走了出去。

一道白色的影子朝自己靠近,男子忽然低下头,看到凤贵妃吓了一跳。

他还以为见鬼了呢!

“你在看月亮么?”

凤贵妃幽幽地出声,肩上滑落的衣衫还保持着原样,那人盯着她的肩膀看了两眼,而后忽然低下了头。

“小的不敢,啊不,我是说……”

那人懊恼地锤了锤脑袋。

他心里光想着不敢看凤贵妃的胳膊了,其实凤贵妃问的不过是月亮,他在乱答什么呢?

噗嗤一声,凤贵妃笑出声来。

她仿佛知道那人在想什么似的,把他的衣裳一拽,示意他抬头。

“你看看本宫,有没有比月亮好看?”

那人心中咯噔一声,忍不住抬起头来,看着凤贵妃娇美的容貌,风情万种的神态,香肩半露的艳媚……

“好看,自然是娘娘好看。”

“那你随本宫来。”

凤贵妃忽然一笑,勾着他的袖口,将他朝殿中带去。

那人满心满眼里都是意乱情迷,哪里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只是不由自主地被凤贵妃勾着,朝寝殿深处走去……

第404章 军粮不够

清平郡王这处出奇地顺利,兵部尚书去看了一眼,回到圣驾面前脸都笑成了菊花。

岳连铮直指他受商不换指使,截留各地的军报,还讽刺说若是他去南边平叛会落得个粮草不济的后果。

他说这话的时候,兵部尚书不在场。

后来听说了,吓出一身冷汗。

好在圣上没有责怪他,甚至提都没提这事,反倒下旨让他清点粮草。

提到粮草的时,他又想死的心都有了。

“不行,五万石你全要拿走?你拿走了,万一长安城中闹个饥荒,众大臣和家眷还有宫里这么多张嘴吃什么?”

户部尚书霸着粮食,连宫里的内务府都要插一脚。

兵部尚书争不过,苦着脸道:“圣上要清平郡王带十五万人马出征,这五万石的粮食也只够十万大军用罢了。本来就不够,你们还要……”

户部尚书不满地看他一眼,“出征的事不归我管,我只管长安的这些口粮。”

“也不归我管,我只管宫里的这些口粮。”

内务府总管太监轻哼一声,兰花指差点戳到兵部尚书头上。

兵部尚书只能去找商不换。

“大公子,是你提议让清平郡王出征的,郡王爷的身份又贵重,谁想户部那厮,不给郡王爷面子也就罢了,连您的面子也不给,竟然跟我争军粮!”

他气呼呼的样子,生怕军粮这件事办不好,圣上会新账旧账和他一起算。

商不换一眼看穿,“放心吧,能凑多少军粮就凑多少。不必和他们争,也不必过分谦让。没有五万石的话,四万也够十万兵马吃一段时间了。”

他怎么忽然变得这么好说话?

只要他和户部尚书等人开个口,那还不是想要多少粮食就要多少粮食?

兵部尚书恍然大悟。

看来,商不换和清平郡王关系不太好,可能是故意举荐人家去南边平叛送死的。

谁不知道叛军势如猛虎,长安城中不少人家听见了消息,都开始收拾家中细软了,防止外地的流民涌入城中,发生打砸抢烧的事件。

幸好这些日子还没有迹象。

“对了,大公子。”

他搓了搓手,有些难为情。

商不换道:“有话直说吧。”

“这话本不该下官来问,只是下官家中亲眷众多,实在日夜挂怀。您说,这次清平郡王能顺利平叛么?那些叛军……会不会打进长安来?”

连朝廷的兵部尚书都对此毫无把握,何况是朝中其他人呢?

商不换无奈地摇了摇头。

这样的朝廷,急需新的血液,洗去所有陈腐的污垢。

“战场之事瞬息万变,我也只是个文官,哪里就能预判胜败?回去吧,我相信清平郡王。”

兵部尚书听不出他相信二字的深意,只是想着连商不换都没有,他回府该催家人把金银细软都藏好了,以免生出变故来。

……

“什么?只有四万石?”

圣上听说长安城中存粮的现状之后,大惊失色。

“怎么可能呢?朕记得前两年还听说过,说是粮仓堆得冒了尖,底下积累的陈米都腐烂了,怎么现在就只剩四万石了?”

前两年?

兵部尚书汗颜,看了看一旁的户部尚书,“这个臣也不知道,户部尚书,你说呢?”

被点到名的人看他一眼,心道他怎么可能不知道。

不过是把难听的话留给自己说罢了。

“回圣上,前两年的确如此。那时候各地的粮食都是丰收,所以送到长安来的也特别多。可这两年不同啊,去岁还冻死了许多百姓,良田也冻坏了好些。第二年的粮食收不上来,自然坐吃山空了。”

圣上一怒,户部尚书忙道:“还有,圣上可还记得,岭南已经欠了两年的赋税了,粮食也没交上半颗来。魏勤身居岭南总兵时说是收成不好,还说粮食和军饷要留着,以免南蛮小国侵袭我大魏。他是国姓爷,欠两年赋税的事也算正常,那时没计较。现在想来,这个魏勤早有预谋啊!”

圣上不耐烦,“你现在说这个还有什么用?你怎么早没发现魏勤有不臣之心?马后炮!”

户部尚书吃了瘪,兵部尚书得意地斜他一眼。

“圣上,臣不是这个意思——”

户部尚书硬着头皮道:“臣的意思是,现在南边大半的地方都在叛军手中,今年的粮食和赋税都收不上来了。南边才是产粮的重地啊……”

圣上忽然明白了。

他是怕叛军平不了,南边的粮食和赋税收不上来,那这个冬天就难过了。

长安城中必须储备足够的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他现在忽然觉得,拿出四万石都太多了。

“商不换呢?”

圣上心里一没底,就会想到商不换。

金公公躬身上前一步,“老奴这就去传,请圣上稍等片刻。”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