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仪传+番外(129)

作者:梁夜白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出身平凡的翰林府小姐庄婉仪,一朝被大将军岳连铮看上。成为人人羡慕的一品夫人。 谁料新婚之夜他远赴战场,随后战死沙场。 庄婉仪被暗恋岳连铮的四弟媳各种欺压,最后毒杀为岳连铮陪葬。 死而复生的庄婉仪,下定决心不再任人欺凌。 笼络,出身尊贵的嫂嫂。 打脸,放肆恶毒的弟媳。 与神秘的庶子结为盟友。 勇夺管家大权之后,庄婉仪弃若敝履,振臂一呼—— 本小姐要改嫁!点击展开

追月毕竟还是未嫁女,这话点到为止,她也没好意思再深入说下去。

商不换的眼中却一下子点亮了火。

那个黑衣人竟敢吻她?!

他大袖一拂,轻哼了一声。

“知道了。你和逐星加强防备,其余的事交给我。”

他绝不会再给那个黑衣人,一次靠近庄婉仪的机会。

不过追月说的这话,也让他心中的某种猜测,渐渐浮出水面。

自上回庄婉仪在他面前提过那个黑衣人,他便一直放在心上,命人着手去调查。

奇怪的是,那个黑衣人就好像不存在一般,无论如何都查不到他的行踪。

过了许久,才有许多微不足道的、几乎称不上线索的线索,都指向那个人。

那个——本该死去了的人。

第171章 说给他听

在隔壁小花厅尝酒的庄亦谐,口中啧啧有声。

“我姐姐真是太厉害了,你说是不是?又会做糕点,又会做胭脂,酿出来的酒竟然也这般好喝!”

他拉着廷哥儿吹嘘。

廷哥儿心不在焉地点头应和他,目光却不自觉朝书房里头看去。

好一会儿,追月才走出书房离开了相府。

“你在看什么?”

廷哥儿背对着他,庄亦谐只好拍了拍他的肩膀。

他连忙转过身去看庄亦谐的口型。

“我说,你在看什么呢?”

廷哥儿摇了摇头,又看向他手中的酒杯。

庄亦谐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引开了,继续吹捧起庄婉仪。

“你说我姐姐是怎么想到的,竟然在菊花酒里还加了防风?我最讨厌喝药了,没想到防风加在这菊花酒里,味道一点也不难喝。”

廷哥儿不禁笑了起来。

庄亦谐倒比他更像是个孩子,夸起自己的姐姐竟然一点都不避嫌。

“亦谐。”

书房之中,商不换的声音清浅传来。

庄亦谐忙把酒杯放下,小厮上来把酒坛子封好,他两个便回到了书房之中。

商不换一转眼看去,他的唇边还沾着晶莹的酒渍。

还真是个孩子。

“味道怎么样?”

“那还用说?也看看是谁酿的?”

他是庄婉仪的弟弟,而在座除了他以外的两个人,一个是她的便宜儿子,一个是她未来的夫婿。

在庄亦谐看来,这都是自己人。

所以当着他们的面夸赞庄婉仪,他并不觉得不好意思。

那两人早就习惯了他的不拘小节,何况……

他夸的的确都是事实。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商不换信手拈来,吟了一句关于酒的诗句。

庄亦谐啊地一声,觉得好像在哪见过,一时想不出来。

廷哥儿抬头看了商不换一眼。

而后故作不经意地,在纸上写下:“诗经,邶风,柏舟。”

庄亦谐飞快地看了一眼,而后喊出了声。

“我知道了,是诗经的柏舟!”

商不换假装没发现他们作弊。

“说的没错,那你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吧。”

庄亦谐跟着商不换读了不少古文,虽然不了解这首诗的情境,至少也能从字面翻译出来。

“这首诗的意思就是,不是无酒可以消忧,也不是没有地方遨游。情到悲时,怨到深处,就是堪称“忘忧物”的酒也不能消除。看来这个作诗的人,当时应该正在借酒浇愁,却是愁更愁。”

商不换点了点头。

能从字面意思翻译过来一段不熟悉的文字,没有什么错误,已经很不容易了。

“廷哥儿,你说呢?”

他难得单独问了廷哥儿。

廷哥儿愣了愣,接着很快提笔,在纸上飞快写下——

“这首诗是写女子自伤的幽怨,却无处诉苦。”

至于解释,庄亦谐说的完全没有错误,这个背景则是廷哥儿在后人讲解诗经的典籍中看到的。

庄亦谐悄悄朝他竖了大拇指。

商不换点了点头。

“在策论之中,这首诗的解释是另一种。贤臣忧谗悯乱,而莫能自远也。谗言是比刀剑还要可怕的武器,能让人父子反目,血脉相杀。”

商不换说着,像是想到了什么,目光悠远地朝着窗外看去。

廷哥儿分明看见,他的嘴角噙着一丝微笑。

一丝极其苍凉的微笑,带着自嘲之意。

“商大哥,你给我们举个例子吧!万一将来我参加科举的时候正好考到,也好引用的!”

庄亦谐兴致勃勃道。

举个例子?

商不换唇角的笑意更深了。

他自己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又何须说旁人呢……

可那些事情,毕竟已经过去了三年。

三年,物是人非,那人是生是死还不知道。

而商相爷也从那个有力气给他一巴掌的父亲,变成了一个拖着病体,上山求他回府的父亲。

最后,变成现在这个,躺在病榻上的父亲。

这个见都不肯见他一面的——商相爷。

“从前,有一个小小的翰林,意气风发初入朝中。”

庄亦谐略显惊讶地抬起头来。

商不换一向引经据典,所有的历史名人故事,都是信手拈来。

像这种不带名姓的举例,还是头一遭。

“朝中有一个人人敬仰的大将军,世代英烈,受万民敬仰。可这个小小的翰林,偏偏在他所管理的文书中,看到了一丝破绽。”

廷哥儿眉头皱起,缓缓地抬头看他。

“什么破绽?”

庄亦谐好奇地发问,商不换讳莫如深。

“一个大将军通敌的可能性。”

他端起茶盏轻抿了一口,目光不自觉看向廷哥儿,两人眼神交遇。

一个警惕,一个了然。

“小小的翰林不敢相信大将军会做出这样的事,但他更相信自己的眼睛所看到的。于是他便把这件事,告诉了自己做宰相的父亲。”

宰相,商相爷?

廷哥儿的心中已经有了某种猜测。

商不换继续道:“宰相找了大将军,大将军得知此事之后,向宰相诉说那个小翰林构陷忠良。宰相和大将军府上是世交,他便相信了大将军,而责打了那个小翰林,他的亲生儿子。”

庄亦谐就像在听说书似的,听到这一段拍案而起。

“这宰相真不知好歹,自己的儿子不信,偏要去信外人?这样愚蠢的人,如何能做宰相?”

他显得有些激动,廷哥儿忙拉拉他的衣角,示意他坐下说话。

商不换嘴角微微扬起。

是啊,他说的没有错。

可也只有出身和睦家庭的庄亦谐,才敢大胆地说出这样的话来。

因为他知道,如果是他的父亲庄景行,一定会更愿意相信自己的儿子。

这一瞬间,他有些嫉妒庄亦谐。

他的目光,最后还是朝廷哥儿看去。

廷哥儿若真有庄婉仪说的那么聪明,那他应该明白,自己这个故事……

就是说给他听的。

第172章 他的回答

岳连铮是个什么样的人?

从五岁之前,魏先生就反复在告诉他,这个问题的答案。

他是世代忠烈的将军府嫡子,是岳老将军的一众儿子之中,最有将才的一个。

同时,也是最有野心的一个。

他不像岳老将军一样,一心只想着击退匈奴,效忠大魏。

他的心思很深沉,深沉到老将军和老夫人,都未必看透了这个儿子。

可廷哥儿知道,商不换看透了岳连铮。

只因为他曾经吃过一次亏,对岳连铮这个人,有了全新的认识。

可惜,商相爷太过愚昧,没能看到岳连铮的本质。

甚至不惜为了他,伤了自己最优秀的嫡长子。

廷哥儿心中一动。

他为什么突然要说这个故事?

真的只是为了给庄亦谐举个例子,还是知道了什么……

不,不可能。

那个人回来了的事,商不换不应该知道。

难道是他跑去找庄婉仪的时候,露出了什么马脚,让庄婉仪告诉了商不换?

他的脑中有些乱,一时不知商不换是何用意。

“所以,比谗言更可怕的,是父不知子,子不知父。二位身为人子,了解自己的父亲么?”

廷哥儿一愣。

庄亦谐已经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

“我当然了解了,他就是个老好人,没什么野心也没什么恶意。对他来说,我们一家人健康平安,就是最重要的事。”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