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仪传+番外(125)

作者:梁夜白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出身平凡的翰林府小姐庄婉仪,一朝被大将军岳连铮看上。成为人人羡慕的一品夫人。 谁料新婚之夜他远赴战场,随后战死沙场。 庄婉仪被暗恋岳连铮的四弟媳各种欺压,最后毒杀为岳连铮陪葬。 死而复生的庄婉仪,下定决心不再任人欺凌。 笼络,出身尊贵的嫂嫂。 打脸,放肆恶毒的弟媳。 与神秘的庶子结为盟友。 勇夺管家大权之后,庄婉仪弃若敝履,振臂一呼—— 本小姐要改嫁!点击展开

她认的字不多,却依稀能够看出,那是商不换的字迹。

能够让庄婉仪露出这样的笑容,让她如此珍视这几盆秋菊,也就只有商不换了。

“原来是门房的人搞错了,是商大公子送的,不是商二公子。”

屏娘忍不住轻笑,又招呼追月和逐星她们,帮她一起搬花。

庄婉仪撇了撇嘴,不置可否。

是门房的人弄错了,还是商不换有意想让人弄错,那可就不好说了。

连明川郡主都被他欺瞒了过去,还有谁不被他瞒住?

隔了几日,庄婉仪兴致忽起,便和屏娘等人一起亲自酿菊花酒。

古书上记载着酿造菊花酒的办法。

“秋八月合花收暴干,切取大斤,以生绢袋盛,贮三大斗酒中。”

意思就是在八月之时,将花朵晒干装在绢袋之中,再放进大斗的酒缸之中。

庄婉仪研究了几本药书之后,决定改良这个酿酒的法子,在里头添加了一些别的药材。

像是杜仲、防风、附子、黄蓍、干姜……

这些药材,既能让菊花酒的味道更加醇美,又能在寒冷的天气滋补身体。

她把法子一说,屏娘等人都十分有兴趣,追月她们也嚷着要参加。

众人正在将晒干的菊花,和各色药材装进绢袋之时,忽见明川郡主从院外走进来。

“老远就听见你们的声音,这是在做什么?”

她细看那绢袋里头的东西,庄婉仪便将尚未封口的绢袋,打开来给她看。

一股菊花的香气扑面而来。

“新得了几盆菊花,我想起了之前在古书上的一个方子,便试着酿一酿菊花酒。若是酿成了尚可入口,便送一坛子去给大嫂。”

她还想着,到时候酿好了,要送给这花的主人。

他送她菊花,她便回赠菊花酒。

也算有来有往。

明川郡主忽然想起,前几日有人通传,说是商不阙送了好几盆菊花来给庄婉仪。

她不禁笑了起来,神情仿佛某种奸计得逞。

“咱们府里又不是没有菊花,怎么从前不见你想酿酒?只怕是因为,这花是某人所送,所以你格外有兴致吧?”

她这话还真不算说错。

庄婉仪点了点头,便把那绢袋重新拢上,用细细的绒线把口封好。

“是啊,商大公子这是第二次送花给我了,我总得回赠些什么。如今天气冷了,送菊花酒最是应景。大嫂,你说好不好?”

第166章 静待七日

好不好?

明川郡主当然想说不好。

可目光又落在她纤纤素手之上,她指间捻着针线,正细心地把绢带的开口缝合起来。

如此温柔贤淑的小女儿情态。

这等情态,当年岳家大郎还在的时候,明川郡主也曾有过。

自他死后,便尘封如死灰了。

而庄婉仪不同。

她的心还是活的,还会有无限美好的可能。

想了想,那些否定的话语,便说不出口了。

哪怕对商不换再不满,她也舍不得伤了一颗鲜嫩的芳心。

“是挺应景的。”

迟疑了好一会儿,她最终只落下了这么一句。

庄婉仪抬眸朝她一笑。

那一笑之中,似水柔情都从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透出来,叫人连呼吸都不敢太重。

生怕惊扰了这一份美好。

临走,明川郡主还是忍不住嘱咐了她一句。

“那份名单上的青年才俊也多,不必把自己限死了,多看看没坏处。”

这已经称得上是肺腑之言了。

也就是明川郡主,待她有几分真情,才会说出这样的话。

若是老夫人,允许她改嫁已是天恩了,怎么会给她挑拣的机会?

她嘴角的笑意不由加深了些。

明川郡主又气恼商不换,又顾及她的心情不肯多说的样子,全都落在了她的眼中。

那副模样,叫她又感动又有些酸楚。

她在为自己的改嫁奔走出力,却从未想过,她身为堂堂郡主,若想改嫁更加容易。

会有更好的人在等她。

可她把对先夫的爱意刻入了骨髓,以至于人死灯灭之后,她还为早逝的先夫守护着将军府。

这是何等情深?

庄婉仪唏嘘不已,又暗自庆幸。

她羡慕明川郡主夫妇之间的感情,却也觉得,幸好她没有这样的情深。

不用情至深,便不必害怕失去。

至于商不换……

对她和他而言,更多的是对彼此的兴趣,互相吸引。

还远远不到情深的地步。

正如她手中这一袋晒干的菊花,透过绢袋散发出干燥的芬芳,其中还混杂着药草的清香。

须得等上七日的酿造,才能酒香四溢。

那做底的不过是最寻常的米酒,清清淡淡,浸满了金黄的菊花花瓣。

用小葫芦瓢舀起酒液,浇在那装满了花瓣的绢袋上面,让酒液慢慢浸透每一片花瓣。

直到花瓣和药草被浸泡松软,味道与米酒渐渐融合……

她勾了勾唇角,“把绢袋放进酒坛之后,封好坛子埋在杏花树下,待七日之后开启。”

“是。”

屏娘等人笑着答应了,在庭中最高大的那颗杏树底下,埋了一圈的酒坛子。

庄婉仪偶尔家常做这些东西,必是要送给老夫人和明川郡主,以及古氏的。

庄府还要送一份,商不换那处还要送一份……

算起来便有了许多酒坛子,埋在杏花树下,似乎树干都染上了酒香一般。

抱竹站在树下,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光是想想酒坛子开启时的情景,她便觉得被酒香迷醉了似的。

廷哥儿去相府读书也有好些日子了,老夫人便把让他到上房去回话,顺便把庄婉仪等几个儿媳也叫了去。

一家子难得在一处用晚膳。

老夫人最不放心的,还是商不换会苛待廷哥儿。

可廷哥儿却说挺好的,仍旧坚持要继续跟着庄亦谐,往相府读书去。

商不换知道他的身份,待他自然不算热情,也绝对谈不上苛待。

毕竟他本就是以庄亦谐的书童的身份,在相府旁听罢了。

商不换照旧教庄亦谐一些策论的技巧,其中掺杂更多的,确实他自己读书和为人处世的体会。

明知道那些话廷哥儿都会知道,他却没有什么保留。

或许是因为庄婉仪的缘故,这才引来他的倾囊相授。

而廷哥儿从他的话语中,也感受到了他和外间的传言中,不同的地方。

他并非一个心机诡谲的政客,他有是非之辨,善恶之分。

若非说心机叵测,他至少比岳连铮好一点。

或许,这也是庄亦谐为什么在相府,就肯乖乖读书的原因。

因为他从商不换身上能学到的,远远不仅是那些金殿对答的策论之道。

当着老夫人的面,他没有多说,只是在纸上写道:“我跟着舅舅听课,也学到了许多。商大公子不讲课的时候,我就和舅舅各自读书写字,和在府里没什么区别。”

老夫人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也就是说,商不换不怎么管他,就把他当成一个书童罢了。

这是老夫人最乐见的情况。

他怎么教庄亦谐也怎么教廷哥儿,那就不用怕他故意把廷哥儿教坏了。

“既然他已经知道你的身份了,日后也不必太躲躲闪闪。眼看天气要冷了,该穿的大毛衣裳就带去穿,该用的手炉就带去暖着。”

老夫人真要关心起廷哥儿来,还真像那么回事。

廷哥儿不禁笑了起来。

“有呢,我没有的东西,亦谐舅舅都会替我多备一份。有时候他已经知道了而我还不知道的问题,他就会故意替我再问一遍。”

他在老夫人面前,大力吹捧庄亦谐对他的好。

不过那也的确是事实。

老夫人果然看了庄婉仪一眼。

“亦谐年纪虽小,却是廷哥儿的长辈,做这些是应该的。”

庄婉仪谦虚地不肯居功,只是朝廷哥儿看去。

后者朝她俏皮地眨眨眼睛。

廷哥儿用过膳后,便被顾妈妈先行带回湖心岛上。

庄婉仪留神看老夫人的面色,心中暗想,廷哥儿住在湖心岛的日子,大概也不会太久了。

一顿晚膳用到尾声,许是少了一个孩子少了热闹,桌上的气氛微微凝滞了起来。

总像是谁有话要说,又犹豫着没有说出口的样子。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