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发家+番外(42)

作者:清涴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穿越时空 科举 关键字:主角:沈钰 ┃ 配角:钱翠花,沈家人,陆芜 ┃ 其它:农家子的科举路 穿成农家子,家徒四壁,日子贫苦不堪,上辈子已经混成大佬的贫困生沈钰傻了眼:老天爷你一定是在玩我!面对这恶劣的生存环境,沈钰半点不怂,一步一步,朝着自己规划好的青云路坚定而去,最终身居高位,成为一代传奇。点击展开

“也是族长取的,叫沈琛。”

沈钰微微一笑,伸手摸了摸沈琛的头,温声道:“你想和我一样做个有出息的人,就别在这些事上浪费时间,赶紧回家看书去吧,这里也不用你帮忙。若是有不懂的地方,可以过来问我。”

沈琛的眼神更亮,脸色微微泛红,一副见到了偶像的兴奋样儿,认真道:“我向族长借了你的批注抄了一回,受益匪浅,这才想帮你干点活以表谢意。好像从小到大,我都在受你的恩惠。”

沈钰却摇头:“不用想那么多,我不过是随口一说罢了,还是你们自己勤奋。我可知道,族里这批念书的,没一个比你强的。这是你自己的功劳,用不着感谢我。”

沈琛却是个倔脾气,照样每天来报道,给沈家挑了不少石块,直到沈家的房子建成才停下。

沈钰无奈,只能由着他去,到底又对沈琛添了几分好感,平时回家也问一问沈琛的功课,皆大欢喜。

到了六月,沈家的新房子终于建成,青砖黑瓦,很是气派。族人们纷纷以此激励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多多上进,沈家那气派的砖瓦房就是榜样!

一时间,沈氏族人的好学之风达到了顶点。

沈钰乐见其成,这样发展下去,日后族内肯定能多出几个人才。这么积累下来,沈氏一族,也能算是耕读传家,脸上又添了一层金。

如此甚好。

作者有话要说:写high了,字数超预期,迟了一点,非常抱歉。三更在十一点多

ps:写完这章,竟然有种旁观了一个家族兴发史的兴奋感,有点激动…

第36章 元嘉十八年

新房建成没没多久, 沈梅在六月二十九这天生下了陈恪的长子,陈沈两家俱是喜气洋洋,李巧儿喜得转身就给祖宗上了三炷香。生个儿子对女人来说有多重要, 受过婆婆敲打的李巧儿心里最清楚。如今沈梅平安生下儿子, 李巧儿这个当娘的自是喜不自禁, 闺女这才算是在婆家站稳了脚跟, 说话都有了底气。

这孩子来得巧,出生时正好是旬休。沈钰和陈恪都在家,陈恪这个当爹的更是见证了妻子生孩子的惊险,吓出一身冷汗, 自此对妻子更添几分爱重,很是柔情蜜意了一段时间。

沈钰这个当舅舅的自然也要去看看外甥, 好在他提前准备好了礼物, 不然只提点简单的东西上门,也觉得不够给外甥长脸。

沈钰对自家人都很不错,想着现如今的环境对女性的苛刻, 沈钰心下更是多心疼沈梅几分,总想着为她做脸。

这回前来看孩子,沈钰给的礼也极是丰厚:一副长命锁,两只小小的银手镯,看得沈梅的两个妯娌很是眼红, 心下忍不住泛酸,埋怨了自家兄弟一回。

沈梅还在坐月子,沈钰不好进产房看她, 只隔着房门说了话,听她说话中气十足,沈钰也放了心,看来没伤着身子,好好养养,应该不会留下病根。

沈钰上辈子虽然是条单身狗,但得益于生活在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都见过那么一点点。

女人生孩子沈钰肯定帮不上忙,但产后疗养,沈钰懂的肯定比陈恪多。

细节的东西沈钰上辈子没特地查过,但他知道一定不能忽视个人卫生问题。便私下叮嘱陈恪:“女人家坐月子,我本来不该多说什么,不过现在天气炎热,若是门窗紧闭,怕是要将人给闷坏。产房里头味道重,再这么憋着,怕是要憋出毛病来。孩子喝水所用的碗勺,最好也用沸水煮煮,用得更安心。我姐要是出了月子,用的水最好也是沸水,晾温了再给她。”

陈恪虽然不太懂,却知道沈钰绝不会在这事儿上跟他开玩笑,一一应了,转头就老老实实地告诉了他娘——他还得去县学念书,伺候老婆月子的事儿,还得他娘来干呢。

要是换成旁人,亲家这么事儿逼,当婆婆的准得翻脸给儿媳妇脸色看。不过沈梅的婆婆是个厚道人,沈钰给外甥的礼也很给沈梅长脸,沈梅的婆婆便应了,悉心照料了沈梅一个月,出月子时沈梅脸色红润,一看就是月子期间养得极好,沈家人也放了心,又夸了亲家母一回,皆大欢喜。

沈钰这边也很是顺畅,自从上回被林教谕骂成狗后,沈钰痛定思痛,沉下心来沉迷学习无法自拔,让林教谕很是满意。林教谕满意的后果,就是沈钰课后作业的难度直线上升,别人还在考秀才层面的题目,林教谕已经带着沈钰做举人的试题了。甚至还将他当年会试的题目默了出来折腾沈钰,差点让纠结死,怎么破题都写不出新意,作文格式对,内容却不出彩,甚至还有跑题的危险,妥妥落榜的命。

乡试要是这难度,沈钰觉得自己接下来的两年时间就算不吃不睡,想中举怕也是难了。

得知实情后,沈钰才松了口气,老老实实听从林教谕的教诲,让写什么就写什么,还给自己弄了个错题本,结果被林教谕发现后没收,然后放到课堂上展示,县学学子们便都多了一本错题本,随身携带,时不时就拿出来瞅一眼。效果很是不错,心里又夸了沈钰一回。

不仅如此,林教谕在看到沈钰屋内自制的那块倒计时木牌后,同样将它搬到了明伦堂,大家每天上课时,往后一看就能看到离乡试还有多少天,简直……提神醒脑。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沈钰心下满意,他的天分本就是开挂的存在,不用花费精力在其他事上,学业自此更是一日千里。

勤学苦读之际,沈钰还打起了县学里藏书馆的主意,偷偷问林教谕:“县学里头的书可供县学生借阅,不知能否让学生自行抄录?”

这年头书籍多值钱,县学里有的书还是珍本,一般人根本买不到,沈钰会放过这堆精神财产就怪了!

林教谕头疼,往年不是没人打过县学藏书的主意,问题是抄书本就极费时间,县学的书又不能带回家,还要在五天内归还。这么一番规定下来,能够把书抄完带回家的基本没有:真成功了,必然是荒废了学业。问题来了,好不容易考中了秀才,你到底是来读书继续向着举人前进还是来抄书的?

真要抄书,去找吴掌柜还有工钱领呢!

哪知道,突然冒出了沈钰这么个奇葩呢?

以沈钰的记忆力之变态,学习天赋之妖孽,林教谕有理由相信,沈钰真能在完成课业的同时还能继续抄书,顺道还把旬考第一收入囊中——也不看看他到底是怎么赖上林教谕的,不就是课业太少时间太闲还能多写几篇文章来求指点的吗?

简直优秀得让人想打死他。

林教谕默默嫉妒了沈钰一回,还得保持脸部表情不让沈钰看出任何端倪,僵着脸道:“你若是能抄,就抄吧。别耽搁了正事。”

沈钰心下欢呼一声,转身就在藏书馆借了一本史书。这边的历史和上辈子的完全不一样,沈钰现在也没完全闹明白。正好一边抄一边记,都说读史明智,沈钰自觉以后是要混官场的人,没什么比读史书更能摸清官场套路的事儿了。

抄完史书,医书也能抄一抄,技多不压身,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成了救命的东西。另外,多看看名臣传之类的人物传记,绝对能提高政治敏锐度,努力积攒官场厚黑学知识。还得再研究研究律法,笑眯眯地合法坑人才是最厉害的,心黑手狠,政治家必备要素绝对不能少。

沈钰更浪了,沉迷于各种史书传记无法自拔,比上回还严重。但奇怪的是,这回林教谕竟然没继续敲他,反而暗自点头,又为沈钰推荐了几本书。

无他,沈钰看的那些人物传记中,原原本本地记载了那些名臣们的生平,何年何月干了什么大事。既然是名臣,所干的大事,一定和政治有关。

他们的主张,变法行为,如何一路登顶成为一代权臣,都给了沈钰极大启发。

沈钰本就是个难得的聪明人,聪明人想事情,总要比旁人多想几步。

比如同样一本传记,换成其他人来看,得出的结论是某大人真牛逼。沈钰就会想,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这位大人提出这种主张有什么好处?长远来看,有什么弊端?还有不有更好的办法?甚至于某些人事黜免的记载,沈钰也看得津津有味,从里头分析谁是谁的人,双方怎么给对方下黑手……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