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发家+番外(23)

作者:清涴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穿越时空 科举 关键字:主角:沈钰 ┃ 配角:钱翠花,沈家人,陆芜 ┃ 其它:农家子的科举路 穿成农家子,家徒四壁,日子贫苦不堪,上辈子已经混成大佬的贫困生沈钰傻了眼:老天爷你一定是在玩我!面对这恶劣的生存环境,沈钰半点不怂,一步一步,朝着自己规划好的青云路坚定而去,最终身居高位,成为一代传奇。点击展开

沈钰立即就惊呆了,还没参加过县试的他觉得自己真是见识太少,万万没想到还能有臭号这种神奇的存在。

嗯……据说考试时要上茅房,必须得在衙役的监视下去,考场空间不大,有的号房就正好挨着茅房,抽到臭号的书生正在冥思苦想呢,隔壁时不时就传来点声音,再加上不断飘来的臭味,整整三天,那滋味儿……

真是可怕!

沈钰摇了摇头,暗自祈祷自己日后千万不要手太黑,一抽就抽到个臭号。不然的话,死脑细胞的同时还要忍受生化攻击,这可真是人间惨剧。

就像现在的陈恪一样,被逼的坐在恭桶旁都可以面不改色地热饭吃饭了!

沈钰看着面带微笑的陈秀才,再看看云淡风轻的陈恪,觉得自己好像见证了一场变态成长史。

他们三人都变态得很有水准,考试监考什么的都不在话下。沈瑾等人就惨了,莫名其妙多了好多场考试,做错了就得受罚,陈秀才是个狠人,错一遍罚抄五十遍,要不是沈钰还在一旁看着,沈瑾简直想抱着陈秀才的大腿再痛哭一回。

这是人能干出来的事吗?哪个王八蛋想出来的主意,这是要逼死大伙啊!

王八蛋沈钰笑得一脸纯良,轻飘飘地再往沈瑾心上补了一刀:“瑾堂兄,这一题你错过一次,现在又错了,按夫子的规定,你要抄一百遍呢。”

沈瑾:……

现在辍学回家去种地还来得及吗?

必须来不及啊。

别说,考试还真是老师的一**宝。这么几次试考下来,陈秀才已经彻底搞清楚了这帮学生每个人的弱项,对于因材施教更有心得。

又过两年,沈钰十二岁时,悬梁刺股苦读几年的陈恪再次下场,然而进了考场后就发了高烧,来不及考完便晕了过去,险些丢了半条性命,自然又落了榜。

这一年,沈钰也开始跟着陈恪进行模拟考训练,为此,每回模拟考之前,沈钰总得提前通知家里一声,熬过那难挨的三天。

这几年里,沈钰已经将四书五经和注集全都背完了,文章更是一日千里。他毕竟来自后世,见多识广,思路比陈秀才开阔得多,经常能有独到的见解,让陈秀才拍案叫绝。

师生三人本以为陈恪这回一定能中,却没成想中途竟然出了岔子,皆默然不语。

良久,陈秀才咬牙:“明年再来!你学问已经够了,今年也就欠缺一点运气,再苦学一年,明年一定能中!”

沈钰很是担心陈恪的心理情况,高中生的年纪,考试接连受挫,要是心态崩了,那就完蛋了。

陈恪还真没那么脆弱,面上看不出任何沮丧之色。沈钰想起最初见到的那个心情全摆在脸上的少年,忍不住低低叹了口气。果然,挫折才是逼着人成长的老师啊。

很快,沈钰的悠闲日子也到头了,于教学一道更有心得的陈秀才抓着他们三人要给他们进行魔鬼训练。

被拎过来的沈瑾很是惊恐:“师兄和阿钰也就算了,我天资愚钝,哪能同他们一道儿呢?”

这是要被完虐的节奏啊!

陈秀才却发了狠:“都一起练,最迟三年后,你俩都要下场试试!”

沈钰掐指一算,三年后自己刚好十五,跟最初定的目标一样,也就不再多言,认认真真地拉着沈瑾接受来自陈秀才的魔鬼训练。

说来也是陈恪倒霉,一到县试总要出点小问题。

沈钰十三岁那年,陈恪闹肚子,整个人完全不在状态,自然考砸了。

沈钰十四岁时,第四次下考场的陈恪不小心伤了手,自然也就作罢。

沈钰十五岁,陈恪祖母过世,需要守孝一年,并未下场。

一拖二拖,便到了元嘉十五年。

十五岁的沈钰,也要准备下场了。

第22章 廪生

十五岁的沈钰已长成翩翩少年郎,身量颀长,眉目如画,通身气质温润如玉,让人一望便心生好感,不知勾出了多少青春少女的懵懂心事。

奈何沈钰对此完全不感兴趣,一门心思扎在课业上。李巧儿被娘家弟妹闹了那一场,也不敢在沈钰的婚事上乱做主,钱翠花等人的心思同沈钰一样,先得了功名才要紧,十五岁的年纪,并不用太着急娶妻。

真要着急的,还是沈梅的亲事。

沈钰这一两年没少见媒婆登门,沈家人的相貌都不错,沈钰这等精致温润美少年不提,沈梅也是难得的清丽佳人,更兼沈钰时不时夸上沈梅一回,现如今沈梅的名声那叫一个好,完全就是才貌双全又能干体贴的完美媳妇,不知道多少人家盯着呢。

只可惜前来提亲的人家都经不起沈钰的考验,要么就是性格太怂包的软蛋,要么就是有点闲钱就纳上一两个小妾的富户,便是有读书人透了口风,奈何是读书读傻了的腐儒,恨不得把三从四德列女传刻在女子头上。沈钰跟沈梅又没有深仇大恨,哪能看着她踏进火坑?

一来二去,沈梅这亲事便耽搁了下来。好在沈家村这一带的姑娘家都嫁得晚,十八再出嫁的也不少,沈梅才十七,也不算老姑娘,不至于把李巧儿给愁坏。

沈钰也不担心,现如今女子出嫁还得看娘家硬不硬气,沈钰早些年神神叨叨的,给自己弄了个祖宗庇佑的名头,不管旁人信不信,心里总得怵他三分。再加上也确实得了沈钰的好处,众人对沈钰倒也有几分发自内心的敬重。沈钰自己有出息,又多次表现出对沈梅这个姐姐的看重,沈梅的分量自然也要往上加一加。若是这次能顺利中秀才,沈钰的前途自然一片光明,到时候前来给沈梅提亲的人家,自然又要好上一层。

这道理,沈梅自个儿也明白,心下感念沈钰待她的好,将闲言闲语全都抛在脑后,一门心思关注着沈钰,衣食住行样样都为他考虑周全。最近沈梅正忙着穿针引线,说是要赶在县试前给他做身新衣裳。

钱翠花和李巧儿则在隔壁给祖宗牌位上香。自打这两人知道沈钰决定今年下场科考后,一天给祖宗上三回香,就盼着祖宗再次显灵,让沈钰这回顺顺当当地中秀才。

沈钰也不拦着她们,这就跟上辈子不少家长在高考前带着孩子去拜文曲星一样,图的就是一个心里安慰。不然的话,心情太过焦虑对身体也不大好。

沈二川和沈铁柱虽然稳妥些,但面对沈钰时,又多了那么一丝小心翼翼。整个沈家,心态最好的,竟然是要参加县试的沈钰。

沈钰还真不慌,上辈子都不知道考了多少回试了,这辈子又跟着陈秀才经受了两年模拟考的折磨。不是沈钰吹牛,论及考试经验,整个新安县的考生在他眼里都是辣鸡,没有一个能打的。

当然,明面上看,陈恪那倒霉蛋的考试经验就比他多了不少。毕竟,这货会挂科,这点沈钰还是比不了的。

说到陈恪,那家伙心态倒是不错,越挫越勇,原本身上那股让人有点反感的锐气消失不见,整个人的气质都柔和了不少,愈发有股谦谦君子的味道。

某些时刻,挂科经验多也不是坏事。比如这会儿,陈恪就熟门熟路地带着他去往镇上的一个廪生家。

本朝规定,但凡参加县试者,需有一个廪生做保才可。廪生可不是轻易能考上的,乃是院试中成绩最好的那几个,虽然也是秀才,但每月有朝廷发放的米粮,日子比一般秀才过得好得多。

整个莲池镇也就两个廪生,除却朝廷发的米粮外,这两个廪生最大的收入来源便是为童生做保的谢礼。

这会儿的科举制度类似明清,想要获得秀才功名,须得经过县试府试院试三道大关,通过前两道考试者称童生,过了院试才是秀才。

参考的人多,考中的却极少。去年,整个新安县参加考试的学子有好几百人,最终考中秀才的,不过三十余人。这录取率,委实让人有点心塞。

沈钰的目标定得还高一点,想考中廪生。廪生每月能有六斗米,一斗差不多12斤,一个月算下来便有七十多斤米,勉强也能填饱一家人的肚子。虽然这些年家里日子已经松快了不少,沈钰却还是觉得家人太累,想尽可能地给家里减轻点负担。

沈钰同陈恪并肩而行,脑海中已是思绪万千。陈恪还以为沈钰心下紧张,不由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低声安慰道:“放心,何夫子性格温和,不轻易为难人。我们身份又无错处,只要把谢礼给了他,他自然会为我们做保。”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