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发家+番外(20)

作者:清涴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穿越时空 科举 关键字:主角:沈钰 ┃ 配角:钱翠花,沈家人,陆芜 ┃ 其它:农家子的科举路 穿成农家子,家徒四壁,日子贫苦不堪,上辈子已经混成大佬的贫困生沈钰傻了眼:老天爷你一定是在玩我!面对这恶劣的生存环境,沈钰半点不怂,一步一步,朝着自己规划好的青云路坚定而去,最终身居高位,成为一代传奇。点击展开

说是体育课,实际上沈钰也就记得大学老师教过的一套太极拳了。这套拳深受后世老头儿老太太的喜爱,走到哪儿都能看到他们打上一套,沈钰记性不错,动作基本还记得。再加上他每天上学来回都是走路,还要上山割猪草捡柴火,对小孩子来说,这运动量足够了。

这份时间表非常有效果,不过三天,沈钰便将《论语》一字不差背了下来,还附带自己的理解。

陈秀才目瞪口呆,陈恪羞愧掩面,似乎看到了自己被小师弟全方位吊打的悲惨未来。

沈钰却很是淡定,《论语》字数本就不多,上辈子教材里也选了不少句子要求背诵并默写,自己这三天就光顾着背这一本书了,从早背到晚,每句至少读二十遍,背十遍,反复背诵查漏补缺。要是还背不下来,自己干脆去灶房拿块豆腐撞死得了。

陈秀才就觉得,他这个学生身上,有种一往无前的狠劲儿。别看他身量不高,矮墩墩一团,人也和气,面上经常带笑。在陈秀才看来,这孩子若是碰上了拦路石,怕是能面不改色地劈碎踩裂这石头,继续坚定往前走。碰上这样一个人,你绝对会不知不觉地选择相信他。

沈钰则彻底找到了当年埋头苦学大杀四方的感觉,恍惚记起来山里那座独木桥,那是村里孩子去学校的必经之路,桥身是一块圆木桩子,下头是湍急的河水,一不留神踩空了就没了性命。

沈钰曾经亲眼看到一个隔壁村一个女童在雨天脚底打滑,转眼间就被翻滚的洪水吞噬,连尸体都找不到。

那时候,年纪尚小的沈钰突然就想起了沈爷爷曾经说过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他不想被挤下去淹死,就只能拼命往前走,每一步都必须走稳当了。

当年他成功了,这辈子从头再来,也一定能成功。

作者有话要说:沈钰当年,也是吃过不少苦的孩子啊

第18章 进步

沈钰心性之坚定,即便在天才一大把的华国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莲池镇人口基数少,读书人更少,愈发突显出沈钰的不寻常之处来。

便是陈秀才,在从沈瑾那儿问来了沈钰的时间表后,亦是倒抽一口冷气。

沈钰觉得很正常的事,比如按照上辈子的课表把自己一天的时间切割成无数份,每天严谨地按着时间表上规定的内容来做相应的事情,这本是后世的学生都习惯的事儿,这会儿沈钰拿出来修修改改再用,也就是强迫和自觉的关系。

落在陈秀才这等识货的人眼里就不是那么回事——任谁碰上一个小孩子,不用别人管,每天按照时间表,在同样的时间做同样的事,精密的宛如一台机器,都得吓上好大一跳。

没哪家孩子这么干的!就算是人到中年的陈秀才,偶尔还会偷个懒,喝盅小酒赏会儿花啥的,沈钰这里,一切行为严格按照时间表上来。

早上醒来先晨读一刻钟,然后去山上割猪草,路上顺便把刚才读的内容背熟了,回来再复习巩固一下。接着去村口等沈瑾,一同去陈秀才那儿上课。

回家路上同样不得安宁,一路上继续回顾陈秀才讲的内容,先背熟了,回去理解再默写。先背个五十遍,背到再也忘不了为止。晚上还给自己加餐,把后头的内容预习一回,划出有疑问的地方,第二天去请教陈秀才,效率特别高。

不仅如此,沈钰还按照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给自己制订了复习计划,反复背诵默写,背得特别牢,底子也算扎实。

就这,沈钰还有点不满意。盖因自己看的书太少,日后做文章,须得用典。沈钰现在手上只有四书五经,其他经史子集一本都没有,家底薄就是这点不好,世家子家中藏书一大堆,又有大儒长辈教导,还能私下打听一下主考官的偏好,起点就不知比沈钰这等农家子高了多少。

沈钰自认还算个聪明人,碰上这等犹如天堑般的师资差别,内心也不由犯嘀咕。自己聪明,别人也不是蠢货,智商差不多的情况下,这等师资差距足以让双方拉开巨大的鸿沟。沈钰当然不能祈祷对手比自己笨一截,天底下没这个道理,不如人就是不如人,因此生怨便落了下乘。

唯有更努力,方能追上这等差距。

陈秀才观察了沈钰半年,发现这家伙当真没偏差半分,忍不住在心里写了个大大的服字。

不管沈钰年纪多大,他做的事情,陈秀才自己都不曾做到,这才是他的本事。

自此,陈秀才看沈钰,便有了几分待成年人的味道,不再拿他当小孩子看待。

陈恪还躺了回枪,没办法,谁让他命太苦,碰上沈钰这个变态了呢?短短半年,变态就赶上了他的学习进度,功课还比他扎实,气得陈秀才连着好几天都没给他好脸色。

要说沈钰当真是个狠人,就在这半年里,他竟然硬生生地将四书全都背了下来,不说倒背如流,也相差不远。陈秀才随便抽一句话,沈钰都能接上下一句。不仅如此,沈钰还充分向陈秀才父子展示了他的变态之处,他不仅能流利地背诵上下文,还能顺便告诉陈秀才,这句话在书本的第几页第几行,简直不能更优秀!

陈秀才眼看自己的儿子被完虐,更是恨铁不成钢:你比他多读几年书,怎么败得这么快?白吃这几年饭了!

气归气,陈秀才对沈钰更是又看重了三分,恨不得将一身才学尽数相传,倒比陈恪更像陈秀才的亲儿子了。

沈钰这人,别人待他一分好,他便想还别人五分。如今陈秀才一心为他,他便投桃报李,按照陈恪的学习进度和学习习惯,帮陈恪也做了一份作息时间表出来。

想着还有一个每天一道儿上学的沈瑾,沈钰也没藏着掖着,忽悠着沈瑾也上了贼船。

坚持了一两个月,效果极佳,就连陈秀才也发现了这两人的记忆力明显比往常提高了不少,心下又念了沈钰一回好。

眼瞅着沈钰已经啃下了四书,陈秀才想了想,决定让沈钰开始练练手,试着写文章。

科举考试,题目也分几类,一类是填空题,从四书五经里头截一段话,去头掐尾,只出中间,让考生填前后句。县试府试院试都会出这种题。这类题目对沈钰这等记忆力开挂的家伙来说就是送分题,问题不大。

其他题目就得看悟性,都是理解题和小作文。更可怕的是,小作文占分比例还特别高,要是文章写得差了那么一点点,甭管你能背多少书,都没戏!朝廷选的是能学以致用的人才,不是复读机。

沈钰比较庆幸的是,这会儿没有八股文,文章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不然的话,难度系数太大,语言体系还未完全转换过来的沈钰怕是真的想撞墙。

这时候又看出天才和普通人之间的差别了。

沈钰和陈恪都是头一回做文章,陈恪埋头苦写,偶尔住笔深思。沈钰的表现格外不同,想着但凡是文章,甭管古文还是现代文,一般都有套路。

这么一想,沈钰也不急着动笔,先问陈秀才要了他以往做过的文章,仔细拆分了一下每篇文章的大体框架,竟然还真被他总结了那么一丢丢套路出来。

目睹了这一切的陈秀才:……

我真傻,还想趁此机会锉一锉他的锐气,故意没教他们该怎么写文章,就想看他犯傻好逞逞夫子的威风。结果人家根本没在意,随便看几篇文章还真就让他看出了其中关窍!

陈秀才苦逼,沈钰同样苦逼。文章结构确实能分析出来,问题是理论和实际之间也差着不浅的鸿沟。

拿策论来说,既然占了一个论字,就得有论点论据论证吧?论点好办,论据就麻烦了。文人墨客都爱装逼,写诗作赋都爱用典,做文章就更不用说,还讲究个信手捏来,花团锦簇,看着特别高大上。

目前只背完了四书的沈钰可不就坐蜡了么。虽然他也磕磕巴巴地照着格式写出了一篇文章,但那水平,真称不上什么有文采,句式稀松平常,顶多算个及格。

在陈秀才眼里,这已经是难得的优秀。然而在沈钰眼里,这就是不及格。

沈钰抿了抿唇,也不气馁,仰头看着陈秀才,郑重一揖:“还请夫子教我。”

陈秀才肃容,借着沈钰这篇文章,仔细地同他分析该怎么破题承题起讲。沈钰有后世十多年的写作基础打底,理解得飞快,还能举一反三,自此迈入做文章这个领域中,往科举考试的路上又前进了一小步。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