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发家+番外(131)

作者:清涴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穿越时空 科举 关键字:主角:沈钰 ┃ 配角:钱翠花,沈家人,陆芜 ┃ 其它:农家子的科举路 穿成农家子,家徒四壁,日子贫苦不堪,上辈子已经混成大佬的贫困生沈钰傻了眼:老天爷你一定是在玩我!面对这恶劣的生存环境,沈钰半点不怂,一步一步,朝着自己规划好的青云路坚定而去,最终身居高位,成为一代传奇。点击展开

沈钰无语,得,这家伙就算当了皇帝,还是那个时不时抽风的太子殿下。

不过这样也挺好,沈钰嘴边闪过一丝笑意,有心思开玩笑,就意味着熙宁帝从丧父的痛苦中走了出来。

熙宁帝一见沈钰这神情就猜到了他到底在想什么,心下略微一暖,嘴上却道:“放心吧,朕可没那么不中用。”又催沈钰,“太子也想你家小豆包了,过几天赶紧把他送进宫来,太子伴读的位置多少人盯着呢,偏你不上心,小豆包怎么就摊上/你这么个爹?”

沈钰不服,他这个爹怎么了?不是沈钰吹,这年头儿,谁能比他做得更好,给孩子提供一个健全的生活环境啊?看看周围这堆人,全都是心理不咋健康的,尤其是熙宁帝,那就是重病患者,瞧瞧把大臣们都折腾成啥样了?

当然,作为一个合格的臣子,这些话沈钰也就在心里吐吐槽,没敢说出来遭锤。

得了熙宁帝的保证,沈钰便顶着户部一众同僚不舍的眼神,底气十足地跑去大理寺上任了。

大理寺少卿,正三品,多少官员熬到死都熬不了一个三品官职,沈钰才二十多岁,就这么轻轻松松地升到了正三品,背地里眼红的人围起来都能绕京城三圈。

就在沈钰去大理寺上任的同时,离京最近的济王,风尘仆仆地进了京,一来就给沈钰闹出了一点小麻烦。

作者有话要说:一段时间没写,写出来的章节总觉得别扭,这两天重新捋了捋思路,这才觉得顺手了一点。我也不想用随便写出来的东西敷衍大家,所以又停了两天,请谅解

第118章 永王

按辈分, 济王是所有藩王中,辈分最高的那个。他是元嘉帝的叔叔,熙宁帝得管他叫一声叔爷爷。

元嘉帝在位时,也没亏待这些皇室长辈。济王封地富庶, 在封地里他就是土皇帝, 不缺钱也不缺权,除了每年给京城写点拍马屁的折子外, 日子过得美滋滋。

人吧,高高在上惯了, 就容易有点小毛病。这位济王倒是没啥, 挺老实一藩王,奈何人老了就容易心软,一心软就容易养出那么一两个纨绔儿孙。犯事儿的,就是济王一个孙子,这位还没进城, 就先把同他抢道的那辆马车车夫给抽了几鞭子。这样也就罢了,不至于闹到沈钰面前, 奈何对面那人家也是有爵位的,乃是开国将领忠义侯之后,武将都有血性, 哪能吃下这哑巴亏, 恰巧忠义侯府也有个脾气爆的纨绔,两家就这么杠上了。到了最后,也不知怎么闹的, 两家竟是当众打了起来,都是有身份的人,谁身边没带几个护卫呢?

这一打就不得了了,在元嘉帝的铁血整治下,京城多少年没有纨绔闹事了。没成想这两位这么有勇气,还没进京就搞出这么一件大事。这哪是打架啊,分明是在熙宁帝脸上扇了一巴掌,无声地告诉他:你不如你老子厉害!

依着熙宁帝臭脾气,能忍这些个糟心玩意儿?

原本这事儿跟沈钰没多大关系,处理忠义侯府和济王府之间矛盾的是京兆尹。结果京兆那边抓了人,不敢得罪这俩身份贵重的祖宗,一脚皮球就把案子踢给了大理寺,气得大理寺卿骂了京兆一通,转头看到一旁杵着的沈钰,顺手就将这案子交给了他。

刚上任两天的沈钰:……

我这是招谁惹谁了,天降麻烦啊!

这案子就这么落在了沈钰这个新任大理寺少卿手上。

好在这两家闹事的人,纨绔归纨绔,还是长了脑子的。知道沈钰是天子心腹,这两人也没在沈钰面前摆谱,只互相给对方甩眼刀子,恨不得对方马上跪下向自己磕头赔罪。当得了纨绔的,都是特别讨家中长辈喜欢,仗着长辈撑腰才能可劲儿作的,那嘴皮子都挺利落,说起奉承话来能把家里的老头儿老太太忽悠得找不着北,这会儿互相给对方扔锅,嘴炮也挺厉害。沈钰站在旁边已经喝了两杯茶,这两位还没休战,到了最后竟然还生出一股惺惺相惜之感,都快勾肩搭背商量着京城有哪些好玩的去处,约着去玩一玩了。

一旁的沈钰只觉得自己围观了一场大戏,一张俊脸上毫无表情,纨绔的世界,他这等正常人果然不懂。

却不知俩纨绔也在互相飞眼色,济王孙子用眼神示意:兄弟,差不多就成了,现在还在孝期,当众讨论吃喝玩乐可不大妥当,说不得回家又得挨顿揍。

忠义侯幼子飞快地点点头:还是你机灵,差点说漏嘴了!咱们这样握手言和,这位沈大人应该不会把这事儿捅到御前去吧?

交流完毕后,二人又齐刷刷地低下头去,心里暗暗叹了口气,这年头儿,纨绔也不好当啊。碰上一个硬茬子,还得想办法抢救一下自己,真是心塞。

做纨绔的,最重要的就是能屈能伸,该怂的时候绝对不能硬气。

沈钰看着他俩眉来眼去,深觉纨绔也是个技术活,没点脑子的真干不了。

斗殴事件就在两个当事人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和谐气氛中落下了帷幕。作为一个贴心的大理寺少卿,沈钰当然笑眯眯地应下了两位贵人别把事情闹大的要求,然后转头就把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地告诉了熙宁帝。京兆早就递了折子,那两位纨绔想让沈钰给他们打掩护,凭什么呢?

熙宁帝听得仔细,半晌才冷笑道:“总算没蠢到家。”

沈钰低头闭嘴,不发表任何意见。

又听见熙宁帝骂道:“在京城都不知收敛,可想而知他们在封地有多么嚣张跋扈!真当朕性子像父皇那般和善呢,算他俩识相,没闹出大事,若还有不长眼的东西,朕必定要他们好看!”

没事念叨不长眼的家伙干嘛呢?这世上,从来都是好的不灵坏的灵。自打藩王陆续进京,沈钰的安生日子也就到了头。藩王们当惯了土皇帝,排场一个赛一个大。并不是每个纨绔都像济王和忠义侯家的儿孙一样那么识时务,更多的是进了大理寺后还拿鼻孔看人的家伙。

面对这帮不讲理的家伙,沈钰也没打算和他们讲道理,摆摆手让人先把他们扔进大牢,转头就整理好这帮家伙犯事的证据,干脆利落地放在熙宁帝面前,让熙宁帝定夺。

熙宁帝也是个爽快人,御笔一挥,高高兴兴地夺了几家的爵位。

自此,京中官员和有爵位在身的勋贵,看沈钰的眼神就跟看瘟神似的。一言不合就夺人爵位的狠角色,惹不起惹不起。

济王和忠义侯两家心里还挺感激沈钰,听见旁人说沈钰出手狠辣,还辩解说说人家沈大人也不是那么不近情理的官嘛,咱们两家还是头一个闹事的,人家沈大人不也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家里的爵位还好端端的呢。由此可见,肯定是有人犯了错还死不悔改,这才被夺了爵位,那不是活该么?

对于这两家的不要脸发言,被夺爵的人家只有一个字,呸!

两家也不在意,对方爵位都没了,心情不好发泄一两句也合情合理,他们为人大方,就不跟这些脑子有病的家伙一般见识了。两家对沈钰的感激也是真心实意,济王家那个受宠的孙子还特地跑来提醒沈钰:“沈大人,过几日,永王一家也该进京了。他家也有个特别无法无天又不要脸的家伙,跟京里这个世子简直不是一个层面的人。那就是个疯子,我当初也在他手里吃过亏,你可得小心点!”

沈钰的眼神略微悠远了一瞬,永王府啊,京里貌似还有个同他有点旧怨的永王女婿李璟呢。大概是他和永王府八字不合,听到这永王府三个字,都觉得心情不那么美妙。

要不怎么说沈钰得熙宁帝青眼呢,熙宁帝提到永王,也没什么好心情。

这必须是太皇太后的锅,谁让这老太太偏心,成天念叨着小儿子呢?

熙宁帝这人就是个别扭性子,早些年和元嘉帝闹脾气,觉得元嘉帝这爹哪儿哪儿都是缺点。但爹是亲的,只能自己暗搓搓嫌弃,别人嫌弃不重视他,那熙宁帝就不高兴了。

太皇太后年纪大了,更是忘了早些年在后宫之中的隐忍,老小老小,性子愈发像小孩子一样不讲理。

熙宁帝对自己亲儿子都不惯着,哪会惯着一个从来没给过他好脸色的祖母?

永王还没进京,这对天下最尊贵的祖孙俩就为了接待永王的事大吵一架,要不是还有个孝字压在头上,熙宁帝真想把这个一直他父皇受委屈的老太太扔在角落里得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