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天天想逃跑(96)

作者:咕咙咚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穿越成了乾隆的第二任皇后,原本悲剧的人生顿时开挂。 堂堂皇后,吃着山珍海味,不香吗?有人日夜服侍,不香吗? 还要什么圣宠? 怡嫔楚楚可怜:“皇上,皇后罚臣妾跪在翊坤宫,臣妾膝盖又红又肿……” 鄂常在梨花带雨:“皇上,皇后让嫔妾学青蛙跳,嫔妾都不能下床了……” 嫔妃们纷纷诉苦:“皇上,皇后天天逼嫔妾喝补药,嫔妾现在吃什么吐什么……” 渣渣龙兴师问罪:“皇后是想废了朕的三宫六院,让朕独宠你一人吗?”点击展开

朝堂上,官员们也议论纷纷,再这么耗下去,难保不会出现顺治朝晚期的情景。皇帝无心朝政,便只能改朱批为蓝批①,届时将影响整个朝局。

太后也去养心殿劝过,但皇帝像是钻进了牛角尖,怎么也听不进去。

李玉急得打转,思来想去,这解铃还须系铃人,不得已之下,待映芸刚出了月子,他就着急忙慌地跑去翊坤宫搬救兵了。

映芸听着李玉的述说,连日里皇帝如何寝食不安,日渐消瘦,又不肯让嫔妃们侍疾,一个人闷在暖阁里,人都不成样子了。

李玉眼眶湿润着,说:“皇后娘娘,奴才也是没法子了,才来求您走一趟养心殿。”

映芸一直知道皇帝喜欢蕴蕙,将她捧在手心里,却不知他早已将蕴蕙放在了心尖上,而今骤然失去,竟像是被掏空了心肝一样。

“好,我去劝劝皇上。”映芸叹了叹。

李玉眉目一喜,赶忙替她传了软轿,护送她一路来到养心殿。

养心殿的暖阁里,皇帝歪躺在暖炕上,身上披了件鸦青色暗花缎常服袍,眼眶深陷,面容削减,见映芸行至他跟前,微微抬眸看去,嗔道:“皇后产后虚弱,怎跑来了?又是李玉自作主张了?”

映芸顾自在他面对坐下,道:“臣妾瞧着皇上您比臣妾还虚弱,太医可有看过,如何说的?”言情

皇帝挺直了身子,轻咳道:“不过是那日漏夜回养心殿,受了点凉,吃了几帖药,已好得差不多了。”

映芸替他倒了杯水,润润嗓子,道:“蕴蕙的事情,老佛爷都告诉臣妾了。逝者已矣,皇上莫要太过伤心了。”

“朕知道,”皇帝的声音沙哑,目光空远地说道:“朕是过不去心里的那道坎儿,想起那些个早夭的孩子,朕连自己的家都顾不好,如何谈论治国?”

映芸第一次见到他这般颓废,下颌的胡茬已有寸许,黑峻峻的模样,丝毫没有一朝天子的威仪。

皇帝闷声长叹,道:“这几天,朕想了很多,是不是朕仁德有亏,所以祖宗不佑。”

映芸不知该如何劝慰,帝王的深沉与无奈,直到此刻,她才切身地感受到了。

前有康熙帝打造的盛世,皇帝他有心延续,论吏治,论政绩,他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可仍会被后世冠上奢靡之风,淫秽之行,他却连申辩的机会都没有。

映芸坐至他身旁,握着他的手,说:“皇上若觉得累了,不如出宫去走一走,心情自然会好很多。”

皇帝紧扣着她的手,点头道:“朕正有此意,下个月你随朕去一趟盛京,朕想去祭祖。”

映芸点头应允。

能走出去就好,外面有大好河山,辽东又是清朝的发源地,这一趟下来,皇帝应该可以放下蕴蕙,真正释怀了。

第254章 给臣妾壮壮胆子

启程盛京之前,皇帝将蕴蕙以固伦公主仪制安葬于端慧皇太子园陵。按清朝惯例,夭折的公主不会有封号,陵寝也是单独安置。

但皇帝此次破例,蕴蕙的丧仪堪比皇子了。

五月初,帝后二人并百官随行,步兵营开道,带着三阿哥永璋、四阿哥永珹、五阿哥永琪、六阿哥永瑢等皇室宗亲,由侍卫沿途鸣锣开道,浩浩荡荡前往辽宁盛京。

顺治元年,清军入关,正式定都北京。

盛京则做为了留都,奉为大清兴起之城。

圣驾抵达盛京皇宫,映芸随皇帝一起从大清门进去,视线所及之处,宽阔的广场上整齐地跪满了迎驾的官员,随着一声盖过一声的山呼万岁,两人先后经过了崇政殿。

这座皇宫凝聚了清太祖太宗两代人的心血,尤其在清太宗皇太极时期,达到了盛鼎巅峰。

映芸一步一印地走着,仿佛曾经的盛况依稀可见,耳边好似听见八旗的铁蹄翻踏征讨,那是一个铁血戎马的时代。

穿过崇政殿,其后是左右两座阁楼,名为飞龙阁和翔凤阁,再过中院一楼二斋,便到了帝后安寝的清宁宫。

清宁宫位于中轴之北,左右建有关雎宫、麟趾宫、衍庆宫、永福宫等宫殿,此处现在空荡冷清,但在皇太极那会儿,这里是后妃们聚集热闹的地方。

正殿五开间前后廊硬山式,殿顶铺黄琉璃瓦镶缘剪边,前后皆方形檐柱,柱头饰兽面,檀枋施彩绘,宫门还竖立着祭天用的“索伦竿”。

满人信奉萨满教,尤其是清初之时,寝宫与宗教祭祀连在一起,神鼓、铜镜、鼓槌等法器逐一有序摆放着。

偌大的宫殿,入夜后静谧无比,甚至有些阴森森的感觉,烛光投在那些法器面具之上,看着甚是吓人。燃文

如果要映芸单独住这里,她肯定是不依的。

好在有皇帝作陪,漫漫长夜就挨着他睡,便不会去想那些光怪陆离的事情。

两人躺在床上,皇帝察觉到她总是有意无意地凑过来,道:“皇后里边空着,却过来挤着朕,是因为害怕吗?”

映芸壮着胆子说道:“臣妾才不怕呢,那是因为里面的床板太硬了。”

“哦!”皇帝应了一声,坐起了身子,道:“那这儿让给皇后睡,朕去隔壁……”

映芸一把拉住他,道:“睡都睡了,别起来折腾了。”

皇帝忍俊不禁,道:“皇后怕就承认,朕又不会取笑你。”

映芸挽着他的胳膊睡下,无奈道:“好吧,臣妾就觉得躺这里慌兮兮的,皇上您一身的浩然正气,给臣妾壮壮胆子呗。”

皇帝笑了笑,与她十指紧扣地躺着。

其实,满人甚为看重宗教,紫禁城的坤宁宫就是仿照清宁宫格局改建的,祭祀与寝殿相连,康熙朝仍是作为皇后的寝殿,但到了雍正时期,才渐渐分离出来,成了专门用来祭神的地方。

而皇后的寝殿,挪去了东西六宫之中。

映芸暗自庆幸,不用去住坤宁宫,否则每晚面对这些神叨叨的东西,肯定要夜夜失眠了。

第255章 你付钱去

来到盛京后,皇帝白天忙于祭祖之事,又要接见地方官员,考察民情,忙得不可开交。他深知皇后是个不安分的,没有人管束,必定想着法子要出去游逛。

于是,白天便让永琪替他看着映芸。

这日,永琪奉了皇命,刚赶到清宁宫时,果然见了映芸一身便装,与锦绣两人预备悄悄溜出去逛大街。

永琪将她们二人堵在门口,恭敬地行礼:“儿臣给皇额娘请安。”

映芸疑道:“永琪?你怎么来了?”

永琪道:“皇阿玛让儿臣过来看护皇额娘。”

映芸撇撇嘴,说得好听是看护,说得不好听就是监督,反正就是不想让她出门。皇帝如果指了四阿哥、六阿哥来,她倒真没什么法子,不过五阿哥么,怕是看不住她的。

想着,映芸朝他说道:“永琪,你皇阿玛近日气虚咳嗽,而辽宁盛产人参,补气易肾最好了,走,你随皇额娘一起上街买人参去。”

永琪拦着路,说:“皇额娘想买人参,让底下奴才们去便可……”

“这怎么能一样呢?”映芸打断了他,瞧了眼跟随的锦绣,又道:“奴才们去买,那是一份差事。我们去买,那就是一份孝心。锦绣她祖籍辽宁,对盛京附近的情况非常了解,哪儿的东西好,她一看就知道了。”

“这……”永琪眉头一皱。

“这什么这……”映芸拉了他一把,笑道:“这就一起走吧。”

三人顺利地出了盛京皇宫,由锦绣领着进了城。锦绣对盛京城熟门熟路,一边走在冗长的大街上,一边向映芸和永琪介绍起这座城池。

盛京是按照太极八卦而建,城内的有一座中心庙,是为太极,钟楼鼓楼为两仪。

东有永光寺,取义“慧灯普照,五福斯来”,西有延寿寺,取义“虔祝圣寿,万民安康”,南有广慈寺,取义“风调雨顺,普安众庶”,北有**寺,取义“流通正法,护国安民”。四塔即为四象。139读书网

井字形的城池,共有八处城门,正合了八卦之意。

映芸心底感慨,盛京是清朝的发祥地,也是曾经的首都,军政中心,果然岿然大气啊。

逛了城中最大的药材铺,替皇帝买的人参自然是上上之品,锦绣这姑娘看着腼腆,倒是很会还价,帮着映芸省下不少银子。

出了药材铺,映芸瞧见街边的首饰摊子,便笑道:“今儿,锦绣功劳最大,喜欢什么挑一样吧。”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