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天天想逃跑(160)

作者:咕咙咚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穿越成了乾隆的第二任皇后,原本悲剧的人生顿时开挂。 堂堂皇后,吃着山珍海味,不香吗?有人日夜服侍,不香吗? 还要什么圣宠? 怡嫔楚楚可怜:“皇上,皇后罚臣妾跪在翊坤宫,臣妾膝盖又红又肿……” 鄂常在梨花带雨:“皇上,皇后让嫔妾学青蛙跳,嫔妾都不能下床了……” 嫔妃们纷纷诉苦:“皇上,皇后天天逼嫔妾喝补药,嫔妾现在吃什么吐什么……” 渣渣龙兴师问罪:“皇后是想废了朕的三宫六院,让朕独宠你一人吗?”点击展开

阿琳又笑说:“哥,你要成婚,咸安宫不能住了,总不能去住学士府吧。这下好了,你的婚房问题解决了。”

前海西街的这块地,太过引人注目了,若贸然搬进去,必定会惊动紫禁城里的人。

既然她在京城隐姓埋名,那还是低调一点比较好。

如此一想,映芸收起了匣子,道:“不,我觉得还是住学士府比较好。”

阿琳甚为疑惑,问:“你有房子不住,要上门去吗?”

映芸嘻嘻一笑,说:“上门女婿好,不花钱。要是咱们自己住,衣食住行,开销这么大,哪儿负担得起?”

阿琳撇撇嘴,咕哝道:“你这跟蹭吃蹭喝有什么区别?”

映芸拍拍他的肩头,淡然说道:“你就安心在咸安宫住着,不必担心我。”

说是不担心,但过了年关后,眼看着婚期临近,阿琳连着几天没有睡安稳觉了,不知为何,心里总好似搁着一块大石,一夜夜的辗转反侧,脑海里却都是映芸的一颦一笑。

这几年他们所经历的种种,犹如梦一场。

到了成婚的正日,仪式极为简单,映芸无父无母,孤身一人入了学士府。冯英廉在学士府的后院辟了一处幽静的小院儿,给他们二人做为新婚的住所。

冯家的亲眷不多,正堂的宴席,也仅开了五六桌。

映芸怕喝酒误事,推说不胜酒力,早早地就由阿琳扶着回了房。

阿琳皱着眉头,轻声说道:“一会儿我在外头等着,你若有事,喊我一声。”

映芸点点头,推门而入。

房中燃着一对龙凤烛,忽明忽暗的烛光下,入目皆是正红色的大喜之景。霁雯见映芸进门,忙上前扶着他坐到床边,道:“夫君酒多了吗?我备了醒酒茶。”

映芸接过她的茶,喝了一小口,迟疑了片刻,才道:“今日是咱们大喜的日子,从今往后,我与你必坦诚相待,所以,我有话想跟你说……”

霁雯抿了抿唇,两道秀丽的眉头蹙起,道:“其实,我……有事隐瞒了夫君……”

映芸见她面有难色,便道:“那你先说吧。”

霁雯咬着唇,即便是浓脂之下,脸色亦有些发白,她幽幽一叹,说:“我自幼就有心疾,需长年服用人参养容丸。祖父替我请过太医诊治,太医说我此生离不了丸药,无法诞育子嗣……”

古代对于子嗣极为看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霁雯若嫁入高堂人家,此事必然会被诟病,所以,她才选了父母皆亡的钮祜禄和珅!

映芸不知该说幸还是不幸,还以为她真看上自己了呢,暗自苦笑着摇了摇头。

霁雯握上她的手,又说:“祖父在朝中有些许地位,我不愿因为我的事情,令祖父难堪。所以,还请夫君替我保守此事,以后,夫君若有倾心之人,亦可收入房中,霁雯并无二话。”

第427章 乾清门行走

映芸心中一喜,这正好,他们可做一对表面夫妻,省得终日想着如何应对她。

“夫人言重了,”映芸客气地说道:“你我今后相敬如宾,我自会善待夫人。今儿一整日,你也累了,早些歇息吧,我喝了点酒,出去透透气。”

霁雯默默地点头。

映芸从房中出去,陡然舒了一口气,真正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阿琳猫着身子,躲在暗处,一见映芸出来,满脸地诧异,凑到跟前问道:“哥,你怎么出来了?”

映芸轻松地说道:“咱们杞人忧天了这么久,走,陪我再出去喝两杯。”

“啊?”阿琳不明所以,被映芸拽着出府去了。

待一路上,映芸将事情的真相说与他听时,阿琳啧啧称奇,道:“你这运气可真好,遇水搭桥,遇难成祥啊。”

为此,两人特地下了一趟馆子,映芸性子直爽,与阿琳又投缘,直到天明时分,才各自分别离去。

映芸搬入学士府后,消除了咸安宫的学籍,安心留在冯英廉身边,等着即将到来的科举。

冯英廉对映芸期许颇高,只等着她一举登科,给他们冯家光耀门楣。

不过,映芸却根本无心科举,两天打渔三天晒网地混日子。好在霁雯性子温婉,在冯英廉面前替她说好话,两人相处也极为融洽。

可想而知,这一年的科举,映芸名落孙山。

科举每三年一次,这意味着,映芸又要混吃混喝,蹉跎三年的光阴,才有第二次的机会。

冯英廉怎肯让她耽误三年,托了点关系,让她早早承袭了常保的三等轻车都尉。虽说承袭了爵位,但没有一官半职,只不过说说好听,与闲散宗室无异。

可想谋一个官职,哪有这么容易。

冯英廉时刻留意在朝中的空缺,足足等了两年,才于乾隆三十五年有了一个乾清门行走的名额。

不得不说,冯英廉对她这位唯一的孙女婿可谓用尽了心思,将映芸推至了侍卫处任职。

于是,这一年的初春,映芸再度踏入了宫廷的大门,此时,已换上了一身暖黄色的侍卫服侍。

宫中的侍卫名目繁多,又分一、二、三等,光是乾清门的侍卫,就不下百人,负责内廷警卫。

映芸担了一个乾清门行走的名儿,连三等侍卫都排不上,不过是在乾清门附近昼司门禁、夜守扃钥。

正值早春时节,入夜后的紫禁城,寒风阵阵,直往她衣领缝儿里面钻,浑身冷得直打哆嗦,这守夜的活儿,委实不是一份好差事。

这日黎明,映芸值了一夜,正松着筋骨走在宫道上,迎面瞧见几个太监挥着净鞭,低声斥着:“都回避着……赶紧的……圣驾马上过来了……”

太监宫女们听着,忙退至墙角,映芸避无可避,只得压低了帽沿,躬着身子,小心翼翼地站在角落里。

稍时,远远地瞧见几个小太监抬着圣驾往御门走去,一行人浩浩荡荡地从眼前经过。

入宫当值已有小半月了,还是头一回撞见皇帝,映芸心底竟有一些紧张,握着佩刀的手心都开始冒汗了。

第428章 不会被认出来了吧

御辇稳稳地走来,映芸稍稍抬起眼角,偷瞄了一眼,只见皇帝一脸肃穆,眉头不自觉地深锁着,相比与五年前,他似乎略显老态。

五年的光阴,终究在他身上留下了痕迹。

不似映芸,自始至终都是年少的模样,一点儿也未变。

当圣驾即将拐弯之际,皇帝忽然眉峰皱起,道:“停下。”

“落辇。”胡世杰随侍在侧,连忙吩咐抬辇的小太监停驻脚步,一边卑躬屈膝地问道:“皇上有何吩咐?”

皇帝沉默不语,双手在腰际处摸了一圈儿,顾自下了御辇,朝映芸的方向走去。

映芸心头咯噔一下,不是吧,她都这般低调了,他该不会还能认出她来吧?

眼看着他的脚步越来越近,映芸屏住了呼吸,握着佩刀的手愈发收紧了,仿佛都能听见指间的关节发出咯咯的声响。

就在皇帝离她咫尺之间时,有一个清脆悦耳的嗓音从另一侧响起:“嫔妾永馥恭请皇上圣安。”

皇帝的脚步终是偏离了,看向了永常在,问:“你来做什么?”

永常在轻柔一笑,掏出一只藏青色绣蝠锦袋,双手奉于他,道:“嫔妾刚路过乾清宫附近,捡到了这个,知道是御用之物,所以赶紧给皇上您送来了。”

皇帝小心地端看着他的配饰,并无明显的损毁,眉头才舒展了一些,交由胡世杰挂在了腰际。

“皇上!”永常在娇滴滴地唤了一声。

皇帝眼皮子也没抬一下,问:“还有什么事儿?”

永常在嫣然笑道:“没有,只是嫔妾近日新习了一首琵琶曲,不知皇上您几时得空,嫔妾想……”

皇帝冷着脸,不等她把话说完,便道:“朕没空。”

说罢,皇帝匆匆上了御辇,赶去御门听政了。

永常在眼瞅着圣驾远走,气得直跺脚,埋怨身边的宫女,说:“跟你说了走快些,不然,我还可跟皇上多说几句话。”

那小宫女也很冤枉,唯唯诺诺地应了一声:“奴才知错了。”

永常在气得往她胳膊上掐了一把,忿忿地说道:“知错,知错,光会说知错有什么用?我在储秀宫受尽庆妃的欺负还不够,连你也来气我?还不回宫去,留在这里丢人现眼吗?”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