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喜[重生](70)

作者:绣生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宫廷侯爵 重生 甜文 爽文     主角:叶云亭,李凤歧┃配角:韩蝉,李踪,季廉……┃其它:     从今往后,我护着你。     立意:身处逆境亦不忘坚守本心   [CP:温柔大美人受x铁血狠辣战神攻]     国公府不受宠的嫡子叶云亭,被一道圣旨赐婚给了永安王李凤岐当王妃。     永安王镇守北疆,杀敌无数,是当之无愧的北昭战神。     然而叶云亭嫁过去的时候,战神已经身中剧毒,经脉寸断,只能躺在床上苟延残喘。点击展开

也有敏锐些的,发觉殷家人并未来送最后一程,暗地里一阵心惊。

叶云亭与李凤岐坐着马车原路返回。

行刑结束,观刑的百姓散去,长街两侧又重新热闹起来。叶云亭看着窗外热闹景象,道:“但愿这和平景象能长久些。”

京畿三州拱卫上京,若是殷家当真反了,上京危矣,恐怕会是一场恶战。

“该来的,躲不了。”李凤岐倒是不如他那般忧虑,北昭积弊已深,就算不是殷家,也不会陈家,王家。

积弊不消,隐患难除。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罢了。

……

这一日之后,李凤岐开始日日去早朝,散朝之后,也常有官员上门拜访。李凤岐议事并不避着叶云亭,叶云亭跟着耳濡目染,对北昭局势了解比从前更深。

初七时,朱烈终于从兵部讨到了军费。

十万两银子,对军队来说不算多,却也足够备下诸多有用之物。

叶云亭协助朱烈备齐了粮草兵器,便命人走水路以最快的速度往北疆运送。

如此又过七日,十月十四,云容传来急报,大都督殷啸之斩杀数名官员后,纠集八万将士,正往上京攻来。

急报传到御前时,叛军已经由中州出发,急行三百里,准备渡皁河。

自北昭立国以来,上京受陆州、中州、冀州三州兵力护卫,又有皁河与莽山两个天堑相隔,固若金汤,难以攻陷。

但中州冀州一反,由内攻陷,几乎没有阻隔。

消息一出,朝野震惊。

李踪大发雷霆:“朕心慈饶过殷家,他们却不知感恩,果真是狼子野心!”

“当务之急是立即调兵拦截,若叫叛军度过皁河,上京危矣。”兵部尚书出列道。

其余朝臣也纷纷出言附和。

李踪眼神阴鸷扫过一众官员,目光在没什么表情的李凤岐身上顿了顿:“诸位爱卿,谁能出战退敌?”

一众朝臣下意识看向前列的永安王。

李凤岐穿着深紫朝服,姿态从容。神情淡淡,仿佛殷家起兵造反之事对他没有任何冲击,又或者说……他早就已经料到。

众人心思各异,均目光殷切地看着他,等着他发话,

永安王的实力谁也不会质疑,即便他双腿不良于行,但行兵打仗,除了武力,还有谋略。

李踪的目光亦落在他身上,藏在袖中的手却紧紧地握成了拳。若是此时李凤岐能出手,上京之危必解。但他也清楚,此时的李凤岐绝不会再为他卖命。

而李凤岐果真如他料想中一般不发一言,对众人热切的目光置若罔闻。

“永安王可有良策?”

见他不出声,李踪朝前倾了倾身,凝着他问道。

李凤岐与他对视,极轻地笑了一下。拍了拍自己的腿,面露苦恼道:“臣这些日子为余毒所苦,双腿总疼痛难忍,哪还有闲暇去顾别的?恐怕无能替陛下分忧了,还请陛下恕罪。”

这一番话推诿之意连藏都懒得藏。

“……那永安王便好好养伤吧。”李踪这话说得咬牙切齿,望向一种朝臣的目光越发阴鸷。

他来回扫视着朝臣,目光忽然定在了垂首敛目未置一词的叶知礼身上:“中书令怎么不说话?你与殷啸之是翁婿,可曾听说了什么消息?”

“陛下明鉴!”叶知礼心头一跳,果断跪下,以额触地喊冤:“臣这些年虽与殷家来往颇多,但此事实在不知情。”他似哽咽了一声:“臣之次子上月方才被送去云容从军,若是臣早知此事,如何、如何会……”

他伏在地上,声音哽咽,几难成语。

李踪见他如此模样,嗤了声,却也懒得同他计较,此时就是杀了叶知礼泄愤,也不能叫殷家退兵。

他摆了摆手:“起来罢,中书令何必如此惶恐,朕只是随口一问罢了。只不过你同殷家到底是姻亲,于此事还需避嫌,这些日子,你便不必上朝了,在家中好好休息吧。”

叶知礼暗自咬牙,却也只能领旨谢恩。

李踪又扫了扫下头鹌鹑似的朝臣,敲了敲龙案,缓声道:“既然无人请缨,那便只有朕亲自任命了。”

“神策统军陈云,拿朕虎符,去城外点齐五万神策军,往皁河退敌。张义赵安领朕手谕,前往陆州加黎州调遣十万兵马平叛。”他眼中露出狠意:“十五万兵马,前后夹击,务必将叛军全部击杀!”

三人上前领命,其余朝臣拱手俯身:“陛下英明!”

*

散朝之后,李踪召了重臣去往政事堂议事。

唯有李凤岐与叶知礼二人被排除在外,随着一众官员往太和殿外走。

一个姿态闲适,优哉游哉;一个满腹心事,忧虑重重。

不少官员欲上前找李凤岐探些消息,但被他冷漠眼神一扫,又畏惧止步。

李凤岐不紧不慢与叶知礼同行,两人在宫门前分别,临上马车前,李凤岐忽然出声道:“齐国公可是在为二公子忧心?”

叶知礼眼神微闪,忧心忡忡地叹了一口气:“是啊,早知会有如今局面,我当初就不该同意他从军。”

李凤岐睨他一眼,也附和道:“是啊,若是当初二公子入得是玄甲军,或许就不会有今日两难的局面了。”

叶知礼勉强点头,心中揣度他忽然说这一番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他微微眯起眼睛,难不成是永安王看出什么了?

随即他又在心里摇了摇头,否定了这个猜测。他做得天衣无缝,永安王不该看得出来。

“现在再说这些都迟了。”叶知礼面露无奈,深深叹息:“我只盼着殷家能念着夫人的面子,放小儿回来。”

说罢一副伤心过度不欲多言的模样,朝李凤岐拱了拱手,便转身上了马车。

李凤岐看着他背影,嗤了一声。

伪君子。

第53章 冲喜第53天 叫一声老师

云容急报传回来后, 李凤岐就没再上朝。他称病在府中修养,闭门不见客,将一波波上门的朝臣全都拦了回去。

神策统军陈云已经点齐五万兵马昼夜不停赶赴皁河, 最新传回来的战报,因连日大雪,皁河河面冰封已经十分厚实, 叛军已经准备渡皁河。叛军首领殷啸之坐镇中军,殷承梧带领小队人马已经度过皁河, 与陈云的人马交了两回手。

陈云领神策军迎战,不敌。

于是上永安王府拜访的人愈发多起来。

“今日来得又是谁?”李凤岐一边喂隼一边懒洋洋问。

“乃是侍中乔大人。”来通报的门房躬着身道:“可要回绝?”

“不必,”李凤岐手一顿,沉吟片刻,道:“将人请进来吧。”

叶云亭正给狼王梳毛, 闻言讶异看他:“王爷不是说这几日谁也不见?”

这几日, 朝臣们来了一波又一波。有的是想来讨个准信;有的是来给李踪当说客;还有的, 则纯粹是担忧战局,想求李凤岐出面平定乱党稳定局势。

但不论对方出于何种目的,李凤岐都没见。只将养病的姿态拿捏得十足, 两耳不闻外头纷争。

“乔侍中与旁人的来意不同。”李凤岐默了默。最后只能这么说。

门下省侍中乔海仁,今年六十有四, 官居一品, 却一生未曾娶妻, 过得十分清贫。他所有的俸禄,都捐出去建了善堂学堂。在民间有比肩青天的美名。

他出身寒门,一心为百姓谋福祉。在显宗皇帝在位期间,因数次直言显宗荒淫无度,虚耗国库, 几度被贬。后来显宗皇帝薨逝,李踪继位,李凤岐辅政,他方才官复原职。

这是个直臣,一生清贫,两袖清风,从不沾染朝堂之争,只兢兢业业履职。

李凤岐与他来往虽然不多,却对他十分敬重。

说话间,乔海仁已经被请了进来。一身官服穿得板板正正,发须花白,面如橘皮,只一双眼睛十分清明,藏着锐利。

他上前拱手:“王爷,王妃。”又看向李凤岐的腿,关切道:“王爷的腿疾可好?”

李凤岐请他坐下,命下人上茶,笑道:“乔大人何时也会说场面话了?”

他的腿疾是借口,满朝皆知。

“非场面话。”乔海仁摇摇头,不苟言笑:“王爷腿疾一日不愈,北疆便少了一名猛将。”

“我便是不良于行,也能护住北疆。”李凤岐挑眉,亲自提起茶壶,给他斟了一杯热茶。

“那王爷为何不肯护住这上京城?”乔海仁端起茶盏,看着起伏的茶叶,长叹了口气,复又放下,语重心长道:“若当真让殷氏度过皁河,最先受苦的还是百姓。”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