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精三岁半(542)

作者:老胡十八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种田文 重生 甜文 年代文 主角:崔绿真 我靠吃土发家致富 小地精只要吃土,就能听见小草草们说话,于是,七十年代一枚名叫“崔绿真”的三岁萌娃,通过吃土认识了稀有的极品翡翠兰、救命的老山参、漂洋过海的远古物种海椰子……并带领全家发家致富奔小康,顺便帮妈妈找到真爱,助力七个姐妹改变前世悲惨命运,宣扬劳动获得幸福与成就的故事。本文行文顺畅,故事情节循序渐进,通过幽默而充满童趣的语言,构建了一个虚拟的石兰省阳城市,为我们缓缓展开一幅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城乡画卷。 点击展开

众人这才知道,这是一个能打电话的移动电话,江湖人称“大哥大”!受着众人恭维、羡慕的洗礼,刘向前窝囊了十几年的“倒爷”气,终于出了个酣畅淋漓。

里头还有不少熟面孔,是当年他被杨发财迫害时躲着他,跟他翻脸的“朋友”,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刘向前,不仅挣了大钱娶了如花美眷,还用上他们见都没见过的大哥大!

崔绿真憋笑憋到肚子疼,奥斯卡欠向前叔叔一座小金人呀!

她知道这是大哥大,去年年底才出现在深圳广州一带的,摩托罗拉产的,只给投了七百部,结果被一抢而空。她本来也想抢一部的,这样出门在外方便谈生意,联络公司,可后来听说它需要一定波频的信号,在有信号的地方才能使用。这不,七百部大哥大,移动信号只有北上广深大城市才有,她只好打消了念头。

不过,光这点,刘向前还真是挺能耐的,这批大哥大遭遇哄抢后,没抢到的人都偷偷摸摸在黑市想办法呢,本来只卖一万块的东西,愣是被炒到了三万五!还有入网费七千,每个月固定费用一百五,再加无论接电话还是打电话都收钱,一块钱一分钟……普通人买得起也用不起。

妥妥的高档奢侈品啊!

就连黄外公也来了兴致,借过来好好研究半天,咂吧咂吧嘴,“能啊向前小子,美国人的玩意儿都让你用上了。”

刘向前挺挺胸膛,“嘿嘿”谦虚两句,“没啥,没啥,就图个新鲜,其实啊,我跟您说句实话,没电话机好用,老是听不清对面的人说啥,电也不耐用。”

绿真在旁边憋笑,到底是“听不清”还是压根就打不通呀?

刘向前被她看得不好意思,心虚的摸了摸鼻子,又看了看不远处忙里忙外的胡峻,“恭喜啊小绿真,时间这么快,以前还只到我膝盖高的小丫头,现在都要结婚了。”

绿真被他打趣得不好意思,反将他一军:“是呀,我都长大了叔叔还是这么英俊潇洒,关键娶的老婆也这么漂亮,以后生的孩子不知要漂亮成啥样。”

姚安娜和刘向前对视一眼,摸着肚子,幸福的笑起来。

是啊,他们的孩子,再有几个月就要出生了。

姚安娜脑袋很灵活,审美又特别新潮,帮着皮革厂设计了几款皮包都是销量过百万的,后来绿真干脆聘请她当大河厂的设计师,专门设计皮包,不用按时按点坐班,只每个月出图就行,空闲还能帮高氏老字号食品厂设计外包装,因为张秋兰跟着张良军去东莞管理工厂了。

姚安娜的眼光不赖,做出来的食品包装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送到上海去参加副食品展览会都能获奖,让高元珍和王满银乐得合不拢嘴。

众人笑过,刘向前言归正传,“对了绿真,你听说没,特区房地产公司的事儿?”

绿真一愣,“什么房地产公司?”

刘向前更是愣了,“不是,你居然没看报纸?”

因为最近过年,家里忙,她不忍奶奶操劳,跑前跑后的帮忙,已经好几天没看报纸了。“是最近两天的事儿吗?”

刘向前摇头,“去年十二月。”

绿真更诧异了,去年十二月,那没道理她没看过报纸啊,她从小养成的习惯,就跟吃饭睡觉一样不可能忘记的。忽然,她脑海中闪过什么,对了,十二月某几天,是光明师弟结婚的日子,她跟着胡峻去了趟河北,参加完婚礼后又去山东天津辽宁玩了一圈,当时想的是既然出来了就放放风。

回来后她就开始准备期末考,没听见系里说什么事,以为这段时间没什么重要的事……谁知道,居然错过了一个天大的消息!

“特区政府缺钱,公开拍卖了一块8588平方米的土地,五十年使用权限,四十多家企业参加……最终由特区房地产公司拍下,你猜多钱?”

绿真问清地段和位置后,估摸着说:“二百万?”

“起拍价就是二百万,但经过十七轮出价,你猜拍到了多少?”刘向前摇头晃脑,不知是无奈,还是怎么着,“居然拍到五百二十五万,我的个乖乖哟!”

在场众人惊呆了,五百多万?!而且是卖给房地产公司!

第217章

“什么?房地产公司?”春晖看他们说得热闹, 刚走过来,就被这消息炸了一跳。

“房地产公司”在三十年后那是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名词, 因为整个神州大地到处都有这种“事物”的存在, 可在1987年元月,大家都只偶尔在报纸上看过, 还说的是香港台湾等地区。

刘向前对着春晖点点头, 知道这是绿真的姐姐,在深圳开律师事务所的, “就叫特区房地产公司, 是总经理亲自出马拍下的,你在深圳没听说吗?”

春晖苦笑着摇头, 因为要做国际贸易律师, 她最近一年都在美国攻读国际法, 律所交由合伙人打理, 竟然不知道国内发生了这么大的事儿。

你说怪不怪吧,按理来说这么重大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儿,崔顾两家人都应该注意到才是的,可绿真旅游, 春苗刚怀上二胎在大河口养胎,她又在国外学习,顾叔叔忙工作……谁都忙着,居然没注意到这爆炸性消息。

以前,春晖就常和绿真说起以后的发展趋势,以后肯定是房地产资本的世界,金融和房地产肯定是高度依赖息息相关的,政府缺钱——卖地——开发商拿地——向银行贷款——盖房——卖房——资金回笼这一模式将成为拉动经济总量增长的重要的, 必不可少的形式,届时才是大河集团真正大鹏展翅的时候。

当时说得谁都兴奋,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可谁能想到,这块八千多平的土地拍卖居然就在她们都没注意的时候完成了!

春苗跟她也是一样的错愕,唯独绿真,经过一开始的惊讶后,她又有点奇怪,“什么时候开始,国家土地能公开拍卖的?”

其实,他们家在全国各地办批发市场,那些土地虽说也是国家的,但之前他们是从农民或者个人手里“租”过来的,不是从国家政府部门拿的,算是钻了个空子。这年代真实的情况是,土地禁止出卖。

如果连政府层面都开始允许转让土地使用权,那是不是……新的时代真的要来临了?绿真不敢想,只拉着刘向前问东问西,当听他说那边好几个房地产公司都想有样学样拿地的时候,她也动了心思。

不为别的,就为了春晖姐姐描绘的那个“时代”的到来。

她知道,春晖姐姐从小就不一样,她聪明,她能干,她还特别有远见,她预料的未来都一次又一次得到了证实,她就像一个预言家!

可以说他们家能有今天,与她的鼓励和引导密不可分。

“姐,咱们也开个房地产公司吧,正好可以解决阳城市就业问题。”煤厂日薄西山,失业煤矿工人越来越多,阳城油气公司解决了两千多人,可还是有很多人的工作没落实。

煤矿工人失业跟其他无业游民不一样,因为他们是用青春和健康为这个城市做过贡献的,哪怕其他人的问题可以放一放,也要优先解决他们的困难。

绿真想要自己组建一个地产公司,自己组建工程队,从自己的建材市场拿材料,自产自销,良性循环。

大家被她的设想惊讶到,黄外公第一个拍腿赞成,“行,你只管想,我帮你落实。”老爷子精气神好着呢,这几年又在外头跑,身体壮实不少,看外貌还有人误以为他才五十出头,其实也是快七十的老人家了。

要说这阳城市,最让大家羡慕的人家非顾家不算,不是因为他们家出了个省委书记,也不是因为他们家财万贯,而是这一家子的身体素质!好着呢!

上至七老八十,下至两岁小儿,几乎无人生病,老的个个红光满面声如洪钟,看着都比实际年龄年轻很多,就是刘惠妯娌几个,也都是比同龄妇女年轻海了去。

大家都把这归功于是家庭条件好,吃穿不愁,人逢喜事精神爽。

可只有绿真知道,她的灵力确实几年没增长过了。自从她帮过爸爸一次后,两个人的心贴得更近,她不用特意将灵力给他们,只要生长在这个区域内的生物,都会得到她的庇护。

这大概,就是成年地精的厉害之处吧!

说干就干,春苗把胎坐稳后,立马飞到深圳,跟集团几大骨干汇合,商量成立子公司——大河房地产公司事宜,绿真因为快毕业了,大家都不让她再操心,她只用每隔几天听一次汇报就行。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