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精三岁半(518)

作者:老胡十八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种田文 重生 甜文 年代文 主角:崔绿真 我靠吃土发家致富 小地精只要吃土,就能听见小草草们说话,于是,七十年代一枚名叫“崔绿真”的三岁萌娃,通过吃土认识了稀有的极品翡翠兰、救命的老山参、漂洋过海的远古物种海椰子……并带领全家发家致富奔小康,顺便帮妈妈找到真爱,助力七个姐妹改变前世悲惨命运,宣扬劳动获得幸福与成就的故事。本文行文顺畅,故事情节循序渐进,通过幽默而充满童趣的语言,构建了一个虚拟的石兰省阳城市,为我们缓缓展开一幅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城乡画卷。 点击展开

别说,对于在山区长大的孩子来说,还真是没见过这么大面积的能连成片的土地,平坦得篮球场似的。

崔绿真指着靠近乡镇那一头,“这片地要是我的,我就把马路从那边修过来。”细白的手指在绿地上一划一拉,“到时候咱们还能在山脚开饭馆,开书店,开美食一条街。”

“美食一条街?”菲菲眼睛一亮,“是一整条街都卖好吃的吗?”

“对。”

“那好,我投你一票。”

胡峻对这些小女孩的东西不感兴趣,他好奇的是:“这么大片地你要拿来做什么?”就是开十个电器市场都够了。

绿真大眼睛一转,“嘿嘿”笑了两声,“你猜呗。”

胡峻看着大片绿地,仿佛看的不是玉米,而是一根根白色的烟囱,一片片“轰隆隆”的厂房,狭窄的田埂小路也变成了宽阔的大马路,车来车往。

“你要盖工厂?”

“啥工厂呀?”菲菲的视线在他们之间来回转动,看看哥哥,看看好友,“哎呀你们别打哑谜了好不好?到底是什么工厂呀?”

胡峻拍拍她脑袋,“没事让你多读书,别跟那小子瞎跑。”

菲菲撅嘴,“哥你又说我,这跟宝骏啥关系啊?我念书念不进去你又不是不知道。”

绿真怕他们又闹不愉快,主动说起她的蓝图来:“我想在这儿建电器厂,生产真正适合咱们国家人用的电器。”譬如烤箱烘干机咖啡机什么的,在这边是真没什么市场,因为这不符合当前勤劳的中国人的需要。

“什么电器?”

“电视机。”

“可咱们国内的电视机厂那么多,你生产出来的电视机还能卖得出去吗?”菲菲知道,好友家的电器市场能做得风生水起,主要还是得益于里头的高档货。

作为松尼电视机在华唯一代理商,光这一条,一年就要挣不老少钱嘞!多少顾客都是冲着这点进门的,进去又再挑选了别的产品,整个市场的营业额不就上去了?

“咱们生产外国人的电视。”

“可是,人家会让咱们生产吗?”

绿真很有信心,就像田恬说的,中国作为一个曾经落后的“庞然大物”,现在病愈后走得越来越稳了,世界各个国家现在都把这片土地当处女地开发,这个市场是前所未有的辽阔……这个事实,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资本家认识到。

绿真相信,市场在哪儿,工厂就会相应的跟着迁移。

咱们国家土地资源广袤,还便宜,劳动力也便宜,青壮年优质劳动力一抓一大把,地大物博,生产原料也丰富异常……外加现在招商引资政策利好,条件丰厚,无论是税收还是拿地,简直天时地利人和,哪个资本家不心动呢?

这就是一块“肥肉”,就看哪个资本家先抢到!

崔绿真要做的,就是把“肥肉”往前送送,主动引客上门:来吧来吧,快来我家吃“肉”吧。

听着是挺形象的,对政治经济学一窍不通的菲菲都听懂了,可她总觉着哪儿不对劲,一拍脑门,“害,这不成了引狼入室嘛?资本家可是剥削无产阶级的,他们要来了,咱们国家的人不得沦为他们的挣钱工具?”

绿真笑笑,“卧薪尝胆知道吧?现在的世界就相当于一个班级,咱们是拖后腿的,刚刚醒悟过来想要奋勇直追,可现在发的课本咱们一窍不通,上课规矩也不懂,我们应该怎么办?”

“请班上第一第二名教咱们,人家有时间吗?人愿意吗?”

胡家兄妹俩被她形象的比喻逗乐了,可不是嘛,现在所有中国人都把心拧成一股绳,全身心投入改革开放的伟业中去,不就是这样的现状吗?

绿真翘起嘴角,“我要是这个差生的话,我就把自己的玩具和宝贝贡献出来,邀请第一二名上我家来玩儿,他们玩儿的时候顺便再写写作业,我就不动声色的观察他们,模仿他们好的学习方法,顺便再把他们用剩的铅笔橡皮作业本啥的收集起来,自个儿关上门来研究,我就不信学不会!”

此时的崔绿真,双眼坚定而明亮,拳头里像有一股强大的让人害怕的力量,虽然说得轻轻松松,可背后的决心与勇气,却是一般女孩子没有的……真像她的偶像撒切尔夫人啊。

在这一刻,胡峻如醍醐灌顶,他终于知道他跟绿真的恋爱哪儿不对劲了。

她不是一般女孩,他也不敢,不舍得用对待一般小女孩的心思对她,哄她,宠她?不,她不需要。

她需要的是一个能跟上她脚步,与她并肩前行的伙伴,战友,而不是宠她的大哥哥。

再多的宠溺和情爱,是在浪费她的才华。

胡峻恍然,难怪快一年的恋爱,他们的感情依然是好朋友以上,恋人以下。

菲菲眼睛亮得不像话,她那本来瘦削的小肩膀忽然也高大起来,一拍大腿:“好!好主意!咱们就这么干!”

崔绿真淡定的笑笑,“弱者就要有弱者的自觉,不能张口就想让别人教咱们,帮咱们。”

“我赞成,绿真你买地钱够吗?我存着里还有两万,全给你。”菲菲激动得不要不要的,原本只有几千,还是绿真帮她买股票挣的小金库。

“哥,你呢?你准备赞助多少?”

绿真“哼”一声,“胡峻哥是个小气鬼,把他的口袋捂得比啥都紧。”

胡峻摸了摸鼻子,“等着。”

转身跑车上掏出一个小本子,“喏,希望咱们早日摆脱‘差等生’头衔,成为第三名。”

“不,是第一名。”绿真胸有成竹,接过存折,八万块……应该是他的全部身家了吧?

对现在的她来说,这不算多少钱,可对一名成天忙着破案出差的刑警来说,这无疑是天文数字!

可以想象,为了省下这笔钱,他是真的付出了很多。平时胡雪峰虽然会给他打汇钱,可并不会大手大脚,都是几百几百的汇,他只能攒自己的工资、奖金,以及变着法儿从父亲那儿要来的钱。

攒了这么多年,能有这样的“身家”,也是非常人所能及的。绿真心头微酸,为自己说他小气而后悔,他给她的八万,跟爸爸给她的四百万是一样的,都是掏空了全身所有。

绿真郑重其事的点头:“胡峻你等着,我绝对不会让你的钱打水漂。”

他们这儿凑到十万,对于五十亩土地来说,杯水车薪。这成片的广袤土地,虽然百分之四十都是处置的不良资产,价不高,可其他百分之六十都是东阳村其他人家的正经土地,还有八亩多是另外一个村的,想要成片买下,得谈妥三方。

她一人生地不熟的小姑娘,纵然说得天花乱坠也没说服力,更没啥可信度。

绿真最终又厚着脸皮求到陈东阳,求他出面帮忙协调,可他在十里八乡都是出了名的流浪汉,村民们照样不信。换位思考,要是有一天有个叫花子似的人物走进你们家,让你们把家里最重要的东西卖给他,这不瞎扯淡嘛?

人家没给他赶出去就算顾及乡里乡亲的。

崔绿真的宏图大业在第一步就被卡住了。于是,正在深圳海边晒太阳学英语的黄外公,就接到了他宝贝孙女的电话,说有十万火急的事,让他快到北京去一趟。

老爷子能怎么着?当然是快马加鞭去啊!

他祖籍虽在南方,可从出生就在北京,六十多年可算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了,想要买点地,也不难。再加以前的朋友还有几个能帮上忙,从中说和几句,也能少点儿钱,五十亩一共四十万。

在他看来,是有点不值当的。

这里远离北京市区,不如深圳海陆空四通发达,也没啥外商投资,除非坐等将来城市发展地价升值,不然真没投资的必要。

可绿真却觉着,这四十万花得太值了!

为啥?同样是四十万,当年在蛇口只能买四亩,现在北京周边却买到了五十亩,还不是超超超值吗?

三个好朋友凑凑,凑出十万,外公给了五万,又从家里要走上个月所有市场的利润,四十万也倒是好凑。

黄外公好几年没回过北京了,现在离婚后那是一身轻松,跟陈东阳又相见恨晚,引为知己,帮她出面签完合同后,两个老头子就游山玩水去了。

合同生效日期是1985年国庆节,等农民们把地里庄稼收割完毕。绿真趁着这段时间,先做一下计划。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