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精三岁半(513)

作者:老胡十八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种田文 重生 甜文 年代文 主角:崔绿真 我靠吃土发家致富 小地精只要吃土,就能听见小草草们说话,于是,七十年代一枚名叫“崔绿真”的三岁萌娃,通过吃土认识了稀有的极品翡翠兰、救命的老山参、漂洋过海的远古物种海椰子……并带领全家发家致富奔小康,顺便帮妈妈找到真爱,助力七个姐妹改变前世悲惨命运,宣扬劳动获得幸福与成就的故事。本文行文顺畅,故事情节循序渐进,通过幽默而充满童趣的语言,构建了一个虚拟的石兰省阳城市,为我们缓缓展开一幅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城乡画卷。 点击展开

不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吗?吃饱穿暖不再成为迫切需求,精神文化享受跟上,才是真正的安居乐业!

“别看我退休了,可新闻我一天没落下,现在资本主义正极力腐蚀咱们呢,不是糖衣炮弹,就是文化。”老爷子捋了捋雪白而整洁的大背头,沉声道,“现在外头正在闹什么性解放,说得跟咱们不解放似的。”

在座的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不至于谈性色变,只是陈静和黄柔都不太懂国外的潮流,赶紧问绿真:“是真的吗?”

绿真点头,“性解放是六十年代欧美国家掀起的一股潮流,只不过在1968年‘五月风暴’达到了巅峰……前几天我看报纸上说,美国现在每年有100万以上的少女大着肚子,其中40%成为‘小妈妈’,英国50%的儿童为非婚姻产儿。”【2】几个大人一愣,“你怎么知道?”1968年正是国内最艰难的时期之一,她们不知道国外消息很正常。

“因为我在图书馆借到书了呀。”

段书记没想到小丫头涉猎这么广,“哦?那你说说,五月风暴是怎么回事,你妈妈估计还不知道呢。”

黄柔红了脸,她确实不知道,她在阳城市图书馆接触不到这样的信息。可以说,现在整个国家,信息最为前沿的就是大学图书馆和深圳。

绿真尽量简短的概论:“就是法国大学生不满性别隔离,以咱们国家文革青年为榜样闹的革命,通过罢课罢工,最后闹得戴高乐出面解散议会……当然,根本原因还是二战后经济发展缓慢和越南战争带来的迷茫……”

她倒是说得嘚吧嘚吧,可陈静却听糊涂了,“等等,议会还能解散?”

“是呀,想不到吧?青年学生的力量就是这么强大。”

所以,这才是老一辈无产阶级战士所担忧的。段书记叹口气,“我听说现在咱们的大学生也跟着外国人学解放,对象不好好处,滥交耍流氓的不少,离婚率也在激增。”

黄柔和陈静又看向绿真,以眼神示意:真的是这样吗?

绿真点头,“真的,五月风暴后最显著的变化就是离婚率激增,性病泛滥,尤其是世界性艾滋病大流行。”

她倒是一点儿也不难为情,侃侃而谈,段书记再次点点头,这是个大方的,懂事的姑娘,每一次总是能说到他想说的点。

只见老人家轻咳一声,低声道:“我听到消息,前几天有一名阿根廷少年在北京死了。”

众人一愣,不解少年之死与刚才说的话题有什么关系。

“听说,他是在从美国旅游结束后来的中国,在西安游玩一圈后,旅途中出现发烧、咳嗽的症状,回到北京后刚住进医院一天就死了。”他甚至强调了一下,“前提是,咱们的医疗人士对他进行过一切可行的医疗抢救活动。”

绿真忽然心头一跳,“莫非他得的就是艾滋病?”

段书记惆怅的叹口气,“现在还在对接国际医疗专家,阿根廷大使馆正在联系他的家属和伴侣……具体的不清楚,但八九不离十吧。”

绿真咋舌,这个病她也是最近才知道的,毕竟这可是人类历史上从未发生过的疾病,四年前才在美国被发现的……居然这么快就传到我国了?那是不是意味着也有大流行的风险?

这是无药可医的,哪怕是在美国也没办法。绿真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自己的心情,难怪段书记这么担忧年轻人,西方文化是把双刃剑,以安杰为代表的摇滚、朋克、粉丝文化,确实丰富了年轻人的生活,可所谓的“性解放”确实也是隐忧。

不过,段书记却忽然振奋起来,“你们能办这么个期刊,我很意外,也很欣慰。”他撸撸袖子,“咱们一定要守住文化的阵地,建墙只是治标不治本,拦得住一时拦不住一世,况且一旦打开深圳特区的口子,墙也形同虚设……”

他顿了顿,“关键是咱们的文化,要比资本主义的文化吸引人!要从内部,从本质上留住青年人的心!”

绿真只觉热血沸腾,情不自禁,“啪啪”鼓掌,“爷爷说得好,咱们把自己家的饭菜做好吃了,就不怕年轻人出去吃别人家的还吃坏肚子啦。”

三个大人被她逗笑了,“傻丫头,你懂得还怪多,肯定没少偷吃别人家的‘饭菜’吧?”

绿真也不否认,她上小学时就磨着爸爸给她大费周章借香港台湾的书来看啦,很多知识都是那个阶段学来的。

黄柔和陈静大受鼓舞,段书记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她们必须打出一副有我国特色的文化牌,在西方文化冲击之下,守住文化高地,带领祖国青年人走上健康、阳光、奋发的成长之路,而《大河故事》就是他们守卫城池的第一把武器!

第208章

这个病, 是全世界难题,而知道这件事的,只有关注世界新闻的人才知道, 在欧美国家,这已经达到世界大流行了。

随着国门的打开, 有人来旅游,疾病也就传过来了。

果然, 不出段书记和绿真所料, 没多久,阿根廷大使馆的消息传来,这少年真的是艾滋病,在美国确诊的。可问题是他来到我国后,并没有活动轨迹追踪,只知道他去了西安, 中途去过什么地方,遇到什么人,是否有什么接触却不得而知。

但这也足够给老一辈无产阶级战士敲响警钟了!

段书记指示,必须把《大河故事》办好, 办成功,他以后有空一定会去大河口乡实地考察。

并亲自带头, 给他们单位预定了一年的《大河故事》,又让他的儿女们帮忙, 给各自所在单位也订了, 甚至小区内外认识不认识的老头老太们,外加带她们上各大小机关事业单位、邮局、大小报刊亭走访游说,真正的“朝里有人好办事”,黄柔陈静来了三天, 就发展出好几千的订单。

当然,她们相信,只要开了这个头,接下来的路就会顺畅得多。

单卖一本八角钱,一整个月订阅的话只需一块半,能直接省下一角钱,哪个单位不想试试?当然,这时候机关事业单位订报刊读物管得不严,即使跟业务关系不大的,大家都是睁只眼闭只眼,就当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罢了。

因为售价不高,刨除征稿费用、诗社人工、印刷、运费成本后,单本的利润还不到三角钱,再加有的地方太远,运费成本高昂,评论利润只能维持在二角左右。可黄柔和陈静还是开心啊,一本两角,十万册就是两万,一个月保守估计能出二十万我0册,那就是四万块的净利润!

薄利多销,比以前出诗集还挣钱嘞!

虽然家里是不缺钱,可能通过自己的能力和智慧挣到钱,关键还比男人们挣得多,她们底气也更足不是?想买啥也不会再舍不得了,反正是自个儿挣的钱。

绿真不知道她就出个点子的事儿,居然给她爸和郝叔叔“制造”了平生最头疼的问题。她最近也有烦心事,准确来说是胡峻的烦心事。

胡峻的师弟,就清明节一起爬东阳山的师弟,莫名其妙被人告了。告他的还是他曾经抓捕过的一名诈骗犯,自个儿在审讯室墙上撞得头破血流,转口就指认他严刑逼供,这可是触犯工作纪律的事儿,光明师弟被处分了,胡峻受他所托,忙着帮他想办法。

本来,光明师弟前途一片光明,留在刑侦队是板上钉钉的,可来了这么一出后,那就彻底没希望了。

胡峻不信他是这种冲动到能打犯人的人,毕竟平时的他是那么阳光,开朗,温和,为了个莫须有的罪名耽误了前途,他做师兄的也看不过眼。

几乎可以肯定,诬告他的人一定是受人指使,因为光明跟他远日无怨近日无仇。而调查最近他有可能得罪的人里,他发现这事还跟他有关系。

自从清明节从东阳山回来后,他就一直觉着东阳村不对劲,自己忙着别的案子,他只能把自己的直觉跟光明说了,拜托他帮忙跟一下这条线索,看有没什么问题。本来,他也没抱多大希望,毕竟刑警队一年得有几百起刑事案件,正经事儿还忙不过来呢。

只是不跟,他又觉着是自己作为刑侦人员的失职,明明都察觉到不对劲了。

光明师弟是个很负责的刑警,在连续日夜不停的一个月蹲点后,他发现东阳村居然半夜三更往外运送药品。因为怕自己已经被村民记住了,他甚至拜托朋友去试探一番,发现他们往外运送的居然是一种叫“御方清肺化痰颗粒”的中成药,还给拿到了一份成分说明书来。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