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精三岁半(503)

作者:老胡十八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种田文 重生 甜文 年代文 主角:崔绿真 我靠吃土发家致富 小地精只要吃土,就能听见小草草们说话,于是,七十年代一枚名叫“崔绿真”的三岁萌娃,通过吃土认识了稀有的极品翡翠兰、救命的老山参、漂洋过海的远古物种海椰子……并带领全家发家致富奔小康,顺便帮妈妈找到真爱,助力七个姐妹改变前世悲惨命运,宣扬劳动获得幸福与成就的故事。本文行文顺畅,故事情节循序渐进,通过幽默而充满童趣的语言,构建了一个虚拟的石兰省阳城市,为我们缓缓展开一幅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城乡画卷。 点击展开

此时的崔绿真不知道,她已经被胡雪峰视为他仕途吉祥物,她正在胡峻房里,看着他从墙角纸箱里拿出两个银白色罐子,上头是三个大大的龙飞凤舞的金字儿——健力宝。

绿真兴奋得双眼冒光,“健力宝?!”

“居然是健力宝!哥你哪儿弄来的?”

自从去年洛杉矶奥运会后,有两件大事让人印象深刻,先是运动健儿们的出色表现,大陆地区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就彻底摘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女排三连冠让国人沸腾,全国人民只要是看过电视的都知道,将近小半年都在谈论这事儿,还有徐海峰摘得了第一枚世界冠军金牌,最终我国取得了十五金八银八铜的优异成绩,全国振奋!

另一个那就是随健儿们“出征”的饮料——健力宝。

顿时火爆全国,尤其今年春节后,崔绿真在报纸上都看过好几次了,只不过石兰省地处山区,饮料想要进来,还需要一定时间,现在只在省城能买到,阳城市偶尔也有,可经常处于断货状态,春芽去问了好几次都没买到。

“我同学从省城带回来的,刚让我去就是拿饮料。”胡峻拉开拉环,递过去,“尝尝咱们的‘中国魔水’。”

这可是我国第一款运动饮料,含有电解质的,在洛杉矶一炮而红后,被亲切的称为“中国魔水”【2】。

绿真接过来,先小小的抿一口,先把液体含在嘴里,感觉到甜甜的,凉凉的,可能是保存在“金属”易拉罐里,有种沁人心脾的凉爽,于是不客气的“咕唧咕唧”喝个精光。

胡峻跟她比赛似的,喝完一罐,再来一罐,眼看着都喝去大半箱了,两个人“嗝”一声,“剩下的留给菲菲吧。”

吃饱喝足,绿真才回家去,顺便让胡峻问问他同学,无论多少钱,能不能再给买几箱来,她给家里人也尝尝魔水的滋味。

没几天,因为崔建国这儿也没事了,蛇口批发市场又到一月一次的结账日期,春苗必须过去,周家父子俩也来了,还是开着那辆惹人眼的红旗牌小轿车。

周父亲自向崔家保证,小两口结婚后随便他们在阳城还是深圳发展,他们老两口绝不会跟过去(来),更不会干扰他们生活,如果他们想留在省城的话,房子各住各的,他给他们准备了一套婚房,跟老两口的机关宿舍一个城南,一个城北,绝对不会影响到他们。

当然,无论他们在哪儿安家,房子他来负责。

既然话都说到这份上,也确实是诚意十足的,崔家人不好再拿架子,笑着道:“房子不是问题,我们一家送她一套。”

周父:“……”

这暴发户就是不一样,财大气粗啊!

这位几十年的老干部,不得不感慨,改革开放好啊,连社会最底层的,人口占比最大的农民群体,都开始富起来了,反倒是单位上体制内的,每个月还在为那几十块钱奔波。

当然,农民富裕了,自然有时间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各类小说诗歌书报越来越火热,好像是全社会都开始看起书来,看完小说看散文,看完散文好像只能看报纸了。

可报纸有啥好看的?对农民和一线工人来说,横竖就是那几句套话,看来看去也腻了。况且文字正统而生涩,确实不怎么吸引人。

而最吸引人的是什么呢?

是八卦奇闻!

譬如省报右下角广告栏旁那巴掌大一块地方,偶尔会刊登一个简短的小故事,譬如花市王大爷养的意大利蜂听得懂中国话,让它们往东绝不往西,譬如书城的臭水沟里发现一具女尸,譬如市区东面马路牙子上躺着位老太太,说不出自己是谁,自己家在哪儿……反正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可却有一种让人继续沉迷,欲罢不能的“魔力”。

大河诗社最近的诗集销量就远不如去年,因为大家都看报纸小角落去了!而最近承接小说书籍印刷的业务量也有所降低,因为小说毕竟篇幅太长,对于文化程度不高,时间不充裕的人来说,经常是一个星期前看几章,一个星期后又看两章,看了后头忘前头,没了故事连贯性,趣味性也大打折扣。

没有趣味性,读者粘性也减弱,印刷厂也挣不到几个钱。

黄柔为这事挺发愁,她每天都在琢磨怎么把印刷量提上来,最好是让大家经常看的,经常买的,印刷厂养活着二十号员工呢,业务量上不来她着急啊。

而崔家大人们现在还担心另外一件事,眼见着二月份过完,马上就三月了,绿真帮他们在上海买的股票还没拿出来,心里不踏实。每家五万块呐,要真变成一堆废纸,哭都没地儿哭去!

每次问,她都说又涨了,等等再卖,王二妹着急的问了七八次,都是说“再等等”。

要不是自己看大的孩子,她都要忍不住多想了。

这一天,绿真刚下课,刚到菲菲那儿,保姆阿姨忽然出来叫她:“小崔,电话,找你的。”

绿真接起来一听,原来是二伯娘打来的,她一愣。

“伯娘咋?是不是家里出事了?”难道是胡雪嫣又出什么幺蛾子?

“没……没啥事。”王二妹吞吞吐吐,绿真更着急了,“是不是我奶咋了?她好好的吧?”

“好好的,你别担心,是我有事儿想问问你。”王二妹声音挺不自然的,毕竟找侄女要钱,不是啥光彩事。

“就是,你年前帮我们买的彩票,是不是……伯娘不是问你要钱,是最近伯娘急用钱。”

可怎么急用,为什么急用,她又吞吞吐吐不想说,绿真相信她跟大伯娘不一样,不会乱花钱,估摸着又是跟曹宝骏他妈做啥生意去了。自从那年煤炭生意没成后,王二妹总觉着自己错过了一个千载难逢的一夜暴富机会,经常找大姐打听还有啥能做的不。

春晖总觉着这两年大姨和大姨夫状态不太对,两口子像闹矛盾似的,说话经常夹枪带棒,听说住也没住一起,一个在别墅,一个在煤矿小区……她不想妈妈掺和,可她远在千里之外,鞭长莫及。

当然,绿真是不知道这些的,春晖看她忙着学业和大河集团的事业,也不忍心拿这些小事去烦她。

“伯娘你确定要把股票卖掉吗?”

王二妹毫不犹豫,“卖,确定。”

崔绿真咽了口口水,“你确定吗?”

“对了伯娘,我还没告诉你,这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咱们股票涨了,当时一块一一股,现在你猜多少?”

王二妹不关注这些,哪知道啊,只是随口一说:“难道还能涨到一块半?”那不是高利贷嘛!

崔绿真摇头,“伯娘你再猜,肯定不止这个数。”

王二妹一愣,“难道一块七?”

绿真还是摇头,她怕吓到她,提前打个预防针,“伯娘你先淡定,保证补说出去我才告诉你。”

“哎哟小姑奶奶你倒是快说啊,急死我了。”

“两块五。”

“啥?!”王二妹傻了,她搞不懂“一股”是啥意思,急忙问:“那我的五万块变多少啦?”

“十一万三千六百多。”

第205章

王二妹吓傻了, 电话直接让她“啪”一声挂了,嘴里叨叨着:“这一下就翻倍了,也就两个多月啊, 这还做啥生意呢,再好的生意能有这赚钱?说暴利……”

皮革厂是能挣钱, 可那都是血汗钱,辛苦钱, 每天早出晚归的耗在厂里, 冬天冷夏天热,手上一刻不停,耳朵旁全是机器的“嗡嗡”声,吵得人心烦意乱,待久了听力受损很明显……一天下来,鼻子里不知要吸多少灰!

可炒股呢?这两个月他们问都没过问一声, 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躺着就能挣六万多,天底下还有比这好挣的钱吗?

没有。

王二妹不是傻子, 天大的生意姐姐说得再好,那也不可能比绿真这儿稳妥, 立马又回拨过去,“乖幺妹, 伯娘刚才头昏呢, 不卖不卖,咱们不卖,本金你就帮我好好放里头,只把挣的六万给我就行。”

崔绿真本来还想劝她, 十一万的本金肯定会挣得更多,可看她实在急用钱,也就没说了,第二天取出钱后给她汇过去。五万块能挣这么多,顾家的一百万直接翻倍成二百万,顾学章听说这消息的时候,坐椅子上半天不说话,长久之后长长的呼出一口气。

惊到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