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精三岁半(490)

作者:老胡十八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种田文 重生 甜文 年代文 主角:崔绿真 我靠吃土发家致富 小地精只要吃土,就能听见小草草们说话,于是,七十年代一枚名叫“崔绿真”的三岁萌娃,通过吃土认识了稀有的极品翡翠兰、救命的老山参、漂洋过海的远古物种海椰子……并带领全家发家致富奔小康,顺便帮妈妈找到真爱,助力七个姐妹改变前世悲惨命运,宣扬劳动获得幸福与成就的故事。本文行文顺畅,故事情节循序渐进,通过幽默而充满童趣的语言,构建了一个虚拟的石兰省阳城市,为我们缓缓展开一幅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城乡画卷。 点击展开

“这叫青梅竹马,真正的爱情就应该大大方方走到阳光下,总这么藏着掖着像什么话。”她略为鄙夷的说,她看过的爱情故事不计其数,有欢喜的,哀婉的,勇敢的,胆小的,光明的,黑暗的……无论哪一种,都是爱情的模样。

所以,她是真的想不通,“哥你这朋友胆子怎么这么小?”

胡峻面红耳赤,是啊,为什么胆子这么小?他应该鼓足勇气,问一问她的意见啊!

崔绿真心思通透,此时看见他通红的脸,有种被戳中心事的羞愧,又联想到他今天的奇奇怪怪,忽然一瞬间就明白过来。他的“朋友”不会就是他自个儿吧?

那他“朋友”的青梅竹马不就是……她忽然被自己这个想法吓到了,难道胡峻哥也喜欢她?

是的,“也”。

小地精虽然生理晚熟,可她看过的书多,听过的故事也多,自从上次发现自己的不对劲后,她就一直在找原因,她甚至回到了纺织厂的宿舍,那里有她信任的大松树哥哥。

哥哥们告诉她,她这样的状态是有喜欢的人了。

她又去问栗子树姐姐,她们也说她喜欢上某人了。

就连不问世事的翡翠兰,也十分笃定的告诉她,她长大了。

不用问,谁让她心烦意乱,谁让她坐卧不安,谁让她想起就会发笑,那就是谁。

可是,她又认为,胡峻哥这么优秀的人,肯定不会喜欢她这样的邻家小妹妹,他的世界那么宽广,喜欢他的女孩很多,肯定都很优秀……所以,她很想让自己变优秀,很想追随他的脚步,跟上他的步伐,选择刑事技术专业,其实也是在向他靠拢。

忽然,绿真鼻子酸酸的。

“怎么了?”胡峻见她眨巴眨巴眼,有泪水滑落,连忙用大手笨拙的给她揩去,却越揩越多,那晶莹剔透的泪珠就跟不要钱似的,“啪嗒啪嗒”打在他手背上。

“乖,这是怎么了?”胡峻忙像小时候一样,捋了捋她后脑勺。

这样熟悉的动作,熟悉的被珍视的感觉,绿真更难过了,在她还没明白自己对他的喜欢时,她曾无数次忧虑过,这样温柔的胡峻哥哥一旦结婚,就会收回曾经对她的好,如数甚至加倍给予别的女孩……她失落,她不甘,又困惑。

她连菲菲也没说的是,当年传代丽芳跟他处对象时,她有多郁闷。她甚至悄悄祈祷,让他们吹了吧,黄了吧。

现在她终于明白,那就是想要独占他的好。

崔绿真一把抱住他的腰,“我很贪心,我想要独占你的好,不许你对别的女孩这样,不许你娶别人……”哪怕是系里几个女生围着你,我都会不舒服。

绿真在这一刻觉着,自己这么多年书都白念了,居然这么小肚鸡肠,这么斤斤计较。

胡峻心头一震,抚着她的手忽然一顿,“你说什么?乖,再说一遍好不好?”

绿真抬起头来,眼眶是红的,鼻尖是红的,可眸子却是清亮无比的:“胡峻哥哥,我喜欢你,我想跟你处对象。”

“轰——”胡峻只觉脑海里有什么炸开,像烟花,一朵接一朵,又像惊雷,震得他心头发紧,欢喜,无边的欢喜淹没了他。

不过,下一秒,他仅存的理智又会提醒他:这丫头古灵精怪,不会是跟别人打赌打输了吧?会不会是跟什么人玩“大冒险”?会不会是她压根不知道“喜欢”和“处对象”的意思,会不会……他的脑子被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塞满了,让他运转不过来。

“你听见了吗?”崔绿真一点儿也不难为情,仰头看着他,“你如果没听见,我会再说一次的哟。”

胡峻咧嘴,“那就再说一次。”

崔绿真不知害羞为何物,“胡峻哥哥,我喜欢你,你想跟我处对象吗?想的话就点点头,不想的话也点点头。”

胡峻真诚的点头,怕她没看见似的,又点,嫌不够,又点了几下。

绿真“噗嗤”一声乐了,站起来双手叉腰:“那我宣布,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是对象了哟,你不能让我生气,不能让我饿肚子,不能让我吃醋!”

这副颐指气使的小模样,胡峻爱极了,“好。”

“那我就是有对象的人啦,跟菲菲和丽芝一样啦。”崔绿真松口气,无意间露出这么一句,胡峻的脸黑了,“她真跟那个曹宝骏谈上了?”

绿真悄悄吐吐舌头,“我没说,你听错啦。”撒腿就跑。

胡峻去追她,追到又不好意思牵她手搂她腰什么的,只好放慢脚步,装作追不上的样子……嗯,有种笨拙的可爱。

***

当然,处对象的事只有他俩知道,就连菲菲他们也不打算告诉,因为没两天,胡峻又去上海了。

自从上次的代课后,小胡老师的名声传得全院皆知,每当到《刑事科学技术概论》课的时候,大教室总是坐满了各个院系闻讯而来的女学生,没位子坐甚至愿意站着旁听。

当然,她们注定是要失望的,因为“胡老师”正到处出差呢,有时来有时不来,除了崔绿真谁也拿不准他啥时候会来。这样的盛景倒是吓坏了袁凯老教授,他每次都惊讶的推推眼镜,看来“妇女也能顶半边天”不对——应该是大半!

你瞧瞧,这门《概论》来的百分之七十都是女生,在男女比例失调的公安大学,已经是非常难得啦!

甚至,爱屋及乌,因为喜欢这门课程,这些女学生们非常关心他的生活和工作,经常问他什么时候去出差……你瞧瞧,你瞧瞧,尊师重教的良好美德又回到这批年轻人身上啦!

胡峻虽然不在北京,可他的电话却经常打回来,每周末绿真去四合院都要跟他叭叭叭一两个小时,最后抱着电话机睡着……后果就是,电话费和电费飙升,保姆阿姨曾委婉的跟东家胡雪峰提过一嘴巴,说这几个孩子不会过日子。

不说电话机,她们四合院里大彩电收音机电冰箱电饭锅电炒锅洗衣机样样齐备,居然还有电热毯!就这么多听都没听过的电器用着,能不费电?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电饭锅电炒锅可真方便,北京下大雪的天儿她再也不用出门来做饭啦,三个年轻人插上电就能涮锅子吃,省得烟熏火燎的发煤炉,怪折腾人。

更别说解放双手神器洗衣机啦,脏衣服扔进去,电一插,半小时后拿出来漂洗两道就行,她觉着自己可能要失业了。

当然,最让她羡慕的,还是他们人手一个电热毯,睡前半小时插上电,等躺下去的时候被窝里就是暖烘烘的,比啥暖气热水袋方便多了,半夜嫌热还能断电,凉快凉快。

保姆阿姨有危机感的同时,又羡慕不已。听说是常来玩的胡峻未来媳妇儿家开的电器市场里拿来的,立马也想让绿真给她买几套,家里公婆年纪大了,要能用上电热毯,冬天也能好过些。

崔绿真很想帮这忙,可这些电器只在东北卖,天寒地冻的从东北来北京也不方便,她寻思着,不如……就在北京开一个电器市场?

反正她周末闲着也是闲着,就当找点儿事情做呗。他们家的各类批发市场已经开遍大半个国家,但北京却一直没涉足,可能外公还是觉着北京城里老嘴老脸不方便,他倒不一定愿意求人,可别人并不这么想啊。

既然外公不方便出手,那就她来开吧。过完1985年元旦节,顾学章和黄柔在电话里听说她要在北京开电器市场,倒是十分赞成,要钱要人只管开口,他们家现在有小十只下金蛋的“母鸡”,天天进着钱呢!

以蛇口批发市场为例,每个月光租金、入场费、管理费就是小两万的收入,全国各大城市这样的“大河批发市场”一共有十个,再加被东北三省人民称为“电器城”的超级金鸡,每个月至少二十三万的入账。

要知道,这可是纯利润,刨除一切成本的,雷打不动每个月都会准时入账的钱。当然,这还只是平均水平,遇到旺季时,收入还能再上浮百分之二三十,这些钱都是顾家五口自己的,不用再与任何人分成。

未来要是大环境有变,经济形势不好的话,他们光卖批发市场厂房档口和土地,也能有七八百万一次性收入……无论进退,他们家的日子在整个国家范围内来说,都是名列前茅的。

闺女想练练手?没问题,反正账户上的钱随便她花。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