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精三岁半(484)

作者:老胡十八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种田文 重生 甜文 年代文 主角:崔绿真 我靠吃土发家致富 小地精只要吃土,就能听见小草草们说话,于是,七十年代一枚名叫“崔绿真”的三岁萌娃,通过吃土认识了稀有的极品翡翠兰、救命的老山参、漂洋过海的远古物种海椰子……并带领全家发家致富奔小康,顺便帮妈妈找到真爱,助力七个姐妹改变前世悲惨命运,宣扬劳动获得幸福与成就的故事。本文行文顺畅,故事情节循序渐进,通过幽默而充满童趣的语言,构建了一个虚拟的石兰省阳城市,为我们缓缓展开一幅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城乡画卷。 点击展开

“这阳城宾馆不止饭菜好吃,服务态度也特别好,前不久有两个北京人来住了一晚,好像是存折还是什么东西丢了,宾馆给找了好几天,找不到还照存折赔偿现金八百元……后来你们猜怎么着?”

“怎么着?”涛涛嚼着一口糯米饭,好奇极了。

“后来他们家存折居然在北京家里给找到了,压根就没丢在宾馆!”

“那钱呢?”黄娜老公急切地问。

“钱当然也没丢,还在存折上一分不少呢。”

“不是,我是说宾馆赔他们的八百呢?退回去没?”

“肯定是没退啊,到手的钱傻子才退呢,这是他们工作失误,跟别人没关系。”绿真一副“你怎么那么笨”的神情。

黄娜和丈夫对视一眼,从对方的眼睛里看到了希望。他们现在身无分文,正是缺钱的时候,关键吧,大清早被宾馆的人为难过,害得他们被一群土包子嘲笑,这心里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

而他们的行事风格就是——有气不能憋着,必须立马找补回去!哪怕不成事儿,也能给宾馆找点晦气,听说今儿还有人在那儿办喜酒,看这么晦气以后谁还敢来这儿吃饭!

打定主意,一家子借故跑出去,嘀咕一阵,又拖着沉重的双腿,跑市区去了。

崔老太本已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忽然见他们风一样来又风一样去,实在是奇怪,再看孙女成竹在胸的小诸葛亮模样,瞬间反应过来:“你又给他们支啥昏招儿了?”

绿真笑而不语,她在堵,在给他们最后一个机会。

但凡有理智的,不贪心的人,这招就没用。

可黄娜两口子现在穷得叮当响,想摆摆城里人的谱儿都掏不出钱来,一听说可以讹人,自然就上心了。不仅上心,还当天就去实践了,一口咬定他们在宾馆丢了存折,存折上有五百块钱,闹着要赔偿。

什么成功案例“北京人”,纯粹是绿真瞎编的,可他们却信以为真,以为同是北京人,别人能,他们也能!宾馆不赔钱他们就不走,赖那儿搅黄他们生意!

一开始,经理看在“市长”的面子上好言相劝,后来发现压根没用,也不啰嗦,直接报警。

黄娜一家傻眼了,说好的“服务态度好”呢?他们丢了存折居然不安慰不弥补他们,居然还把警察叫来了?

然而,更让他们头大的是,警察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要介绍信!这一家子急慌慌生怕赶不上好吃好喝,压根没来得及去街道办和工作单位开信,现在傻眼了。

没介绍信就是盲流!

盲流是要被遣返的!

警察可不听他们“市长亲戚”那一套,既没介绍信,又还讹人,就差在额头上写“骗子”两个字了,信他们的鬼哦!

正要把他们带走,忽然宾馆工作人员一声惊呼:“警察同志等等,不能带他们走。”

黄娜老公一愣,莫非是要补偿他们了?忙回头一看,发现经理白他一眼,“麻烦先把昨晚的房钱付一下。”

一晚十块钱呢,要放走了他们,钱就得从他自个儿工资里扣,本就不高的工资愈发雪上加霜。

昨晚的值班员看他们口口声声自称是市长亲戚,也没敢先收钱后住店,想着反正是市长家亲戚,还能赖这点钱?可现在一看就是一群骗子,怎么可能放他们走?

“不是,我们真是市长家亲戚,不信你们打电话问,真的……哎哟,唉唉别推,我们能自己走。”有人吵吵,就有人看热闹,没一会儿里三层外三层都是来看“市长亲戚”热闹的,臊得他们面红耳赤,无地自容。

带回收容站也不是立即遣返的,还要跟他们说的户籍地公安联系,确认是否有这么个人,电话又不方便,信息一来一回就是半个多月,一家四口在鱼龙混杂的收容站饿得皮包骨头,走路都能让风刮倒的时候,北京那边才来了消息。

遣返回京的钱得他们自个儿掏。

没钱怎么办?

那就借呗!

可他们平时为人太差劲,亲戚都避瘟神似的远着他们,同事也被他们得罪光了,找谁借这么大笔路费?没路费回不去,单位那边就兜不住了,他们现在可是属于私自偷跑出城啊,要是再知道他们坑蒙拐骗的事儿,工作就别想要了!

这时,忽然有人问:“你们不是北京的吗?在北京没房子?”

“有啊,咋?”

“有房子可以卖房子啊,先把车费凑出来,保住工作,以后回去再慢慢买回来。”

他们一想也是,反正小胡同也住够了,如果能拿到卖房钱,靠着这笔钱还能做点生意搏一把,这年代干个体的谁不挣钱?哪怕卖泡狗屎那也是钱啊!

第199章

周永芳觉着不妥当, 卖了房子以后要是买不回来咋办?毕竟现在兜里有钱的人越来越多,首都的房子再破那也是首都的,卖好卖, 想要再“赎”回来可就难啦。

可黄娜两口子现在满心满眼都是自己当老板挣大钱的事儿,连工作也不想了, 仿佛只要拿到卖房款他们就是百万富翁一般, 卖卖卖!

他们好说歹说借到三分钟电话,给周永芳在北京的另一个亲妹打去,让她帮忙把黄娜两口子的房子卖掉, 尽量卖高一点儿。

黄娜公婆去世四五年了, 把他们那套祖爷爷手里传下来的小四合院传给他们,算上涛涛这一代, 那就是六代单传的家族资产了!不仅位置好, 距离故宫直线距离八百米, 面积也不小, 正常能住下四户人家, 可他们缺钱,租给回城知青,租了七户人家,二三十人挤在一个小院子里,下脚地儿都没有, 杂物堆得乱七八糟,想要卖高价不容易。

况且, 他们那条胡同的公共卫生情况太差, 许多人家屎尿乱倒,买主走到胡同口就得捂鼻子,一听他们居然要价十万块, 咋不去抢银行呢!

扭头就走。

十万块卖不出去,那怎么办?

要不,少五百块?

可少五百块依然没人要,他们又急等着用钱,根本不可能真让买家几十一百的讨价还价,他们等不了啊!每在收容站多待一天,他们就要多被摧残一天!

最终,实在没办法了,还是八万八卖给一个外地人了,听说是东北做药材生意的,长得牛高马大满脸络腮胡,凶悍得很!当天签合同的时候这“东北人”掏钱买火车票,让黄娜老公回去办的过户,直到所有手续妥当,限他们半个月搬空,这才付清房款。

这八万八吧,说少肯定不少,这可是万元户都能戴大红花参加夸富会的年代,手里要能有八九万,那就是妥妥的有钱人啦!拿到钱的他们哪里还想得到以后升值怎么办,“赎”不回来怎么办,反正到时候去周永芳那儿住不就行了?

涛涛姥姥虽然条件不怎么样,可至少还有套四合院小是小了点儿,但挤挤也能住,只要住到他们挣到大钱,就买楼房去!

而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挣大钱!

男人怀揣着八万多现金到阳城市来,还带来了岳母老婆儿子的介绍信,证明他们不是盲流,那好办,公安还要抓风化呢,也没时间管他们,放人就是。

他们想得很简单,既然黄柔两口子见死不救,那他们也不客气,就开皮革厂,跟他们唱对台戏!不就做皮包嘛,谁还不会似的?男人在收容站结识了好几个社会人,听说他们以前在南方就是做人造革的,因为厂子效益不好才不得不四处游荡……本钱有了,技术和工人也有了,黄娜开始准备买地盖厂房。

因为大河皮革厂的成功,它的事迹传得全国皆知,包括它怎么起家怎么发展怎么拉单寻找客户……就差写成一本书了,黄娜在北京的时候专门留意过,现在可不就派上用场了?

反正,她是没看出他们哪儿艰辛的,几个农民都能干成的事儿,她就不信他们两口子干不成!

***

大河口火车站背后的中药店里,崔绿真正跟着老中医认药。90%以上的中药都是植物药,无论它们怎么干枯,变色,萎缩,变形,性味是不会变的,她现在的灵力还能感觉到它们微弱的生命力,听听它们曾经的故事。

每当走进这家中药店,就像走进一座住满老人的养老院,他们平和而温柔的叙述着他们年轻时候的故事,喝过的水,走过的路,见过的人,听过的故事……每一个,都让崔绿真听得津津有味。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