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精三岁半(469)

作者:老胡十八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种田文 重生 甜文 年代文 主角:崔绿真 我靠吃土发家致富 小地精只要吃土,就能听见小草草们说话,于是,七十年代一枚名叫“崔绿真”的三岁萌娃,通过吃土认识了稀有的极品翡翠兰、救命的老山参、漂洋过海的远古物种海椰子……并带领全家发家致富奔小康,顺便帮妈妈找到真爱,助力七个姐妹改变前世悲惨命运,宣扬劳动获得幸福与成就的故事。本文行文顺畅,故事情节循序渐进,通过幽默而充满童趣的语言,构建了一个虚拟的石兰省阳城市,为我们缓缓展开一幅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城乡画卷。 点击展开

这是1983年最流行的发型,因为一部特别有名的电视剧——《霍元甲》!如果说流量的话,这时候的“陈真”绝对是全民偶像级别的流量,全国青少年争相效仿,搞得只要是个男孩子,就剃着锅盖头。

崔绿真其实不大喜欢这种千篇一律的发型,可高玉强说了,她不喜欢那是因为他那堆“跟屁虫”太丑了,要换他胡峻哥脑袋上,那还不得美死她?

没有难看的发型,只有难看的人。

臭小子,别看平时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说话总是能一语中的。

“姐,你想啥呢,让你看看这是啥?”他把纸拎起来,装腔拿势的,一字一句的念:“高玉强同学,在1984年春季学期元旦运动会中表现优异,获得优秀奖,特发此状,以资鼓励。”

崔绿真“噗嗤”一声乐了,运动会优秀奖,那就是鼓励奖,重在参与!

真对得住他“四肢发达”的特征。

果然,高玉强急红了脸,“姐你不许笑,我得奖啦!”

“嗯嗯,知道你得奖啦,小猴子真棒。”

“我可不是小猴子啦,我现在是高玉强,姐你怎么老叫我猴子猴子的,我又不是……”他十分不爽,当然,更不爽的是姐姐的态度,他拿奖这么大的事儿,她居然只说“真棒”,哼!

他正想声情并茂绘声绘色栩栩如生的讲述一下他比赛时的英勇表现,忽然一声“东亚病夫”,他眉毛就跟王满银一样,挑成了葫芦娃。

“高玉强你个东亚病夫,你不是打我吗?来呀,让你吃我兄弟的迷踪拳!”门口浩浩泱泱来了另一群男孩子,绿真看着眼熟,但不知道谁家是谁家的。

“东亚病夫”成为上一年度最流行的骂人词汇,因为他们也是在《霍元甲》里第一次听见的,愤慨,奇耻大辱!用它来骂对手,绝对是激发一场战争的最有效手段。

果然,下一秒,高玉强就带着他的“跟屁虫”冲出去,跟挑衅者干起来了。绿真见怪不怪,这样的“战争”几乎每隔几天就会上演一次,挑衅者有苏家沟的,大河口的,李家沟的,甚至还有市里雨花胡同的,当然更不乏他的堂表兄弟们。干架理由也千奇百怪,不是他抢了他们“地盘”,就是他们偷袭了他。

崔绿真就在院里继续看书,反正元珍姨妈说了,只要打不死,就让别人打,高玉强就是欠教训。连带着王玉明也被他带坏,看谁不爽也骂人家“东亚病夫”,嘴巴臭得不行。

然而,让高元珍失望的是,高玉强又赢了。他以快刀斩乱麻之势,迅速的把对手压制在身下,扬起他紧捏的半大拳头,“服不服?”

挑衅者死瞪着眼,“不服!”

“嘭”一声,高玉强的拳头落他鼻子上,立马有两条血线顺着鼻孔流下,流到他嘴唇上,跟口水混杂在一起,恶心巴拉的,高玉强嫌弃得直皱眉头,“你才东亚病夫!”

这下,对方也不干了,仿佛受到了极大的侮辱,挣着又打起来。本来已经熄灭的火苗,又重新燃烧起来,你一拳我一脚,男孩子打架也不爱哭,即使挂彩也不哭,以至于都打散场了崔顾两家大人才发现他们曾经爆发过战争。

没一会儿,电视机里传来“万里长城永不倒”的歌声,两伙人跟没头苍蝇似的冲向堂屋,乖兔子似的守在电视机前,一剧泯恩仇!

三月六号,绿真换上一身漂亮裙子,牵上脚上装了风火轮的小汤圆出门,本来呢张也想带小橄榄去的,可这家伙非常认真的思考了一会儿,认真的摇头,说今儿的乘法口诀还没背完,不去了。

三岁就知道自个儿背乘法口诀的孩子,这可够家里几位老人骄傲的!简直都快把他形容成千年一遇的神童啦!

相反,小汤圆就就一点儿不爱学习,乘法口诀啥东西?能吃吗?好吃吗?有姐姐藏在床底的橘子罐头好吃吗?

没有?那她才不要学习呢!

也就小橄榄这个傻弟弟才会喜欢这种一点儿也不好吃的东西。

黄柔也曾用事物玩具电视新衣服等普通小孩都会喜欢的东西吸引他,不想让他过早的过度沉迷学习。毕竟,她也是搞过多年教学工作的,知道孩子过度提前学习不属于自己年龄段的知识,其实对孩子的长远发展也不好。

可小橄榄愣是不感兴趣,一心只想学习,尤其是学数学,准确来说应该是数理化。他经常用十万个为什么问姐姐,譬如桌上的东西是往下掉而不是往上飞,譬如打水漂的时候最多只能打三四个,譬如……刚好,幺妹也是这类奇怪问题爱好者。

他问的要刚好是她知道的,那好解决,她曾经可是一只好为人师的小地精哟。

要是她也不知道,那就姐弟俩一起看书找答案,看着看着,俩人经常是在一个被窝睡着的。

可以说,虽然同一个母亲生的,可小汤圆是幺妹的饭友,小橄榄却是她的学友。

黄柔曾经也怀疑过,莫非橄榄也是小地精投胎?毕竟这样异于常人的天分和爱好,不是正常小孩子该有的。可她曾经悄悄问过他,把小子问得一头雾水,第二天就找姐姐探讨“什么是小地精”。

崔绿真:“???”满头黑线。

母女仨手牵着手,慢悠悠走过门前大路,翻过一个小土包就是人民广场,这个点儿人特别多,尤其老人孩子,打陀螺的,玩儿玻璃弹珠的……当然也有卖小零嘴儿的!

这不,小汤圆指着一个卖冰糖葫芦的小摊不愿走了,圆嘟嘟的嘴巴紧紧闭着,不断吞咽口水,馋兮兮的说:“姐,我要冰糖。”

“是冰糖葫芦,葫芦。”崔绿真纠正道。

“冰糖,甜。”

崔绿真:“……”好吧,你姐口水也开始不争气啦。

她过去买了两串,一人一串,顺便再吃一个给妈妈喂一个,把妈妈酸得闭眼睛,一个劲摇头,“我不要了,你们自个儿吃吧。”

“黄姐?”忽然,有人大声喊她们。

回头一看,是一个穿公安制服的中年男人,大啤酒肚跟怀孕五六个月的孕妇一样,甚至让人担心它会不会将单薄的制服衬衣撑破。

黄柔脸色淡淡的,“徐局长,怎么在这儿?”

明明比顾学章还小,却已经完全一副中年人模样的人正是徐志刚。只见他“嘭嘭嘭”十分困难的跑上来,“我……我来执勤,最近说是广场有扒手,我来看看。”

明显喘气不匀。

黄柔“哦”一声,“那徐局长先忙着,我们走了啊。”

徐志刚非常客气和恭敬的说:“姐还跟以前一样叫我志刚就行,啥局不局的,在顾哥面前我这都不算啥。”说着,他顺手抄起小汤圆,又在幺妹头顶比划一下。

“绿真这几年长得真快,马上就要有我高了。”

黄柔只是扯扯嘴角,但因为丈夫统筹全局的时候也需要下头人配合,公安这块是非常重要的,她也不想给他树敌,当面让徐志刚下不来台也没必要。

绿真也只是客气的叫了声“叔叔”,完全没有小时候看见他的热情活泼。

徐志刚神情恍惚,是啊,热情活泼。

他记得,小丫头小时候很喜欢吃甜甜的金黄色的东西,那个人经常说以后有条件了要天天请她吃最爱的橘子罐头,还要给她买裙子作生日礼物……那个活泼的姑娘啊。

虽然她说话声音总是很大,总是咋咋呼呼,可现在想来,那都是青春的力量啊!比起死气沉沉没几句共同语言一天只知道买买买和化妆打牌的中年女人比起来,那个青春活泼的女孩,似乎成了他的白月光。

而这抹白月光,他曾经拥有过,无限接近成功的。

他现在能想起来的,都是她的美好。

小汤圆虽然贪吃,可她知道看姐姐脸色,知道她不喜欢这个胖叔叔,那她也就不喜欢啦,挣扎着说:“下去,我要下去!”

徐志刚还想抱着她往上抛两下,小丫头已经自个儿挣扎着朝妈妈伸手。她知道这种时候妈妈是最合适“解救”她的。

黄柔手里还提着好几篮东西,有鸡蛋,奶粉和小孩儿衣服,一看就是给谁家孩子过满月或者周岁去的。她刚想把东西递给大女儿,忽然听见徐志刚问:“姐这是要看谁家孩子去?”

“陈静。”

话一出口,两个大人都愣了。

黄柔是没想到,她居然提了这个敏感话题,因为她曾经答应陈静不许提这个人的,陈静现在跟郝顺东啥都好,就是有一样不能提。她谈过这么多届对象,提谁都行,就是不能提徐志刚,一提郝顺东就要暴躁。他不能忍受自己的妻子居然跟曾经的朋友居然有过一段,可他们在一起的时候他明明是见证者啊!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