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精三岁半(463)

作者:老胡十八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种田文 重生 甜文 年代文 主角:崔绿真 我靠吃土发家致富 小地精只要吃土,就能听见小草草们说话,于是,七十年代一枚名叫“崔绿真”的三岁萌娃,通过吃土认识了稀有的极品翡翠兰、救命的老山参、漂洋过海的远古物种海椰子……并带领全家发家致富奔小康,顺便帮妈妈找到真爱,助力七个姐妹改变前世悲惨命运,宣扬劳动获得幸福与成就的故事。本文行文顺畅,故事情节循序渐进,通过幽默而充满童趣的语言,构建了一个虚拟的石兰省阳城市,为我们缓缓展开一幅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城乡画卷。 点击展开

幺妹实在是好奇,“什么事?还是上次在上海的案子吗?”

反正明天就要上报纸了,也不存在保密问题,他捡着能说的环节,跟她说了一下。原来,当初那个盗窃团伙并非简单的毛贼,而是由境外资本资助的反社会团体,毛贼首领只是他们在我国发展的一个下线,真正的“大佬”还在他身后。而警方早就观察到他们的动态却一直按兵不动,目的就是为了揪出他背后的人。

果然,这几个月,警方在掌握充足的证据后,终于将他们一网打尽!不仅将这个团伙连根拔起,还抓住了境外资本的小脚,让我国在国际上打了一场舆论的胜战!

“那你是怎么清楚知道他每一步计划呢?”

胡峻笑笑,不说话。

“我知道,你们在他身边安插了眼线是吧?”

胡峻点点头,“保密,不能说出去哦,不然会给他她招致报复。”

幺妹懂事的点点头,“好,我知道,就是他身边那个女人吧?”当时一脸不耐烦的把她赶走,估计是怕她们在场,男人会有警惕心,套不到他的计划,对她们也有危险。

胡峻再次点头。

“那女人也算迷途知返,以前她跟着他们确实干了不少错事,可去年我们跟她做了交易,她才愿意当我们的污点证人。”

幺妹表示理解,“嗯呐,我知道,我会保守秘密哒。”

至于是什么交易,那就不在她考虑范围内了。

当然,胡峻能破例跟她讲这么多,肯定也是有交换条件的,“轮到你说了,刚给菲菲带了啥?”

幺妹偷偷吐吐舌头,面上依然装得无辜极了:“没啊,啥?我咋不知道你说啥?”

胡峻在她头上弹了个暴栗,“还跟我装呢?”

幺妹嘻嘻笑着,转身就想跑。

谁知胡峻是真想知道她们小九九,想要拉住她,不成想手伸出去,她已经快他一步蹲下身子,想要滑过去……于是,他的手就碰到了她的脸,像爱情电影里情人之间爱的抚触。

滑腻,软绵。

他的手掌像被烙铁烫到,灼人的热度从指尖传到指根,再到手掌,掌心,他整个人都不自在极了。

怎么就这么……

幺妹红了脸,她也想到了爱情电影。

原来,异性的抚触是这样的?

两个十分不自在的人,迅速瞥开视线,分开了。

胡雪峰给他们找的保姆手艺不错,所有菜色香味俱全,而且还是地道的石兰省口味,五个人吃得饱饱的,实在是累了,也没出门逛街,聊了会儿天看会儿电视就不愿动了。

接下来几天,胡峻一有空就带她们四处逛街,反正都是一群不知人间疾苦的小富婆,看见啥喜欢的都是毫不犹豫的买买买,他就负责给她们带路,买吃的,提东西。

没几天,那钱就跟不是钱似的,花出去好几千!

胡峻算是见识到崔顾两家人的经济实力了,几个孩子居然能花出去别人一套房子钱……难怪呢。

难怪什么呢?

他眼神复杂的看了幺妹一眼,她还是一团孩气,不知道大人们打的主意,她已经被他爸给乱点鸳鸯谱了。

唉!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八月中旬如期而至。

前几天,春苗就从深圳赶过来了,每人买了一套女士西装和黑皮鞋,准备好所有材料。

当天,天刚亮,幺妹就起床洗头洗澡,换上西装皮鞋,再由春苗化了个淡妆,头发一盘……瞬间褪去孩子气,成了精明干练的都市女性!

胡峻送她们的时候看见,第一眼愣是没看出来,再看吧,五官还是那个五官,神态却不一样了,仿佛服装和妆容具有改头换面的魔力,让她变一个人的魔力。

招商会在北京一个很有名的会堂举行,她们到的时候,其他公司已经到齐了。春苗通过外贸同学的关系,知道了她们的竞争对手,一共有六家,每一家都是真正的“对手”。

其中有三家是专做外贸的,从深圳设特区开始,他们就已经在跟港商做生意,有丰富的与外国人接触的经验,甚至还有几名专门的英文、日语翻译。

另外三家,都是国内响当当的国营企业。

反观大河商贸公司,不仅是毫无根基的个体户,还从来没有外商接触经验,甚至连翻译也没有一个,春苗和幺妹虽然都学过英文,可都还不具备与人直接口语交流的能力……更何况,人家还是日本人。

怎么看,她们都是来凑数的。

当然,她们能知道对方的底细,她们的老底当然也早就被别人扒光了。知道她们的身份和实力后,其他人其实都是嗤之以鼻,不知道她们哪来的勇气,居然来跟他们竞争?

当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春苗也有点打鼓,早知道对手们这么厉害,她应该多做点准备的,至少也准备一名日语翻译吧?然而,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哪怕是跪着,也得把流程走完。

很快,厂方进入会议室,由一名中文翻译介绍了松尼电视厂的基本情况,包括厂名由来、发展历程、业务范围、现有规模、技术革新好、全球出货量和各国代理情况……反正,幺妹是听得津津有味,比她在报纸上看到的“蜻蜓点水”可深入、全面多了。

一面听,一面记笔记,顺便再喝几口没怎么喝过的日本茶叶……当然,她内心深处是觉着不怎么好喝的。

第一轮,各竞商对手开始自我介绍,也仿照着日本方的模式来……看资料准备齐全程度,他们不是临时加的,应该是早有准备,甚至全程日语。

连对方会问什么问题都能想到,并设计了最易加分的“标准答案”。

春苗再次叹口气,她们还真是赤手空拳就敢闯啊!不过,她还是不断安慰自己,没事没事,这是不知道该准备啥,一回生二回熟,这次就当是来见见世面吧!

只有幺妹,全程十分淡定,反正她已经过了最初的失落情绪,知道要从准备程度看的话,她是不可能取胜的。所以,她也不打算争强求胜了,就当是向一群潜在客户介绍自家公司情况。

对于她一手创建的公司,它一步一个脚印她都了然于胸,压根不用看稿。只见她从容的合上材料,起身,鞠躬,等众人安静下来,才淡定的开口:“大河商贸公司是一家在政府支持和鼓励下,靠几名农民实干家组成的……”

为了保证评审资料能过关,确保资产和经营规模符合要求,在征求过所有人意见后,春苗把皮革厂和诗社也挂进了“大河商贸公司”的名下。

反正,劳动最光荣,公司能开起来,都是两家人和以静静阿姨为首的新一代年轻诗人的劳动成果,她现在要做的,就是把劳动成果最大化,让世界听见我国农民和知识分子的声音!

带着这样的使命感,她抬头挺胸,身上仿佛有使不完的力气!别人由日语翻译照着资料读,也就三四分钟,她倒好,完全脱稿,全程不打一个结,居然介绍了二十分钟,从文革后文学艺术爆炸式发展到物资交流会,再到个体户身份合法化,又到个体经济如雨后春笋涌出的盛景,再单最近的乡镇企业管理局……每一次进步,她都是亲历者!

每一个脚印,都凝聚了她的想法和智慧!

虽然,她全程中文,每一个日语单词,可厂方愣是全程安静地听完,甚至随着她的讲述,煞有介事的点头,愁思,豁然开朗……就跟他们能听懂似的!

当然,通过会议室里的绿色植物,幺妹已经知道,这次来的厂方代表都是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的,经过培训能听懂中文的日本人!

反正,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场招商会第一轮,她们赢了!

因为日本人从她的身上看到一个渐渐成长的、发展起来的中国,无论是文学艺术还是经济社会,老百姓的衣食住行,这是其他对手无法提供的。

卖东西的想知道啥?

他们最想知道的不是他们找的卖货郎有多厉害,有多能耐,多么受家里人重视和扶持,而是他们能给厂家提供什么市场,能在重重困境和封锁下,能在孤立无援的状态下,怎么发掘市场,深挖市场!

崔绿真这场真正意义上的“演讲”,首先征服了日本人!

接下来第二轮是随机问答,厂方提出几个在代理销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由各方回答,反正不答不得分,答了就有机会得分,所以各家都是使劲浑身解数的抢答。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