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精三岁半(449)

作者:老胡十八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种田文 重生 甜文 年代文 主角:崔绿真 我靠吃土发家致富 小地精只要吃土,就能听见小草草们说话,于是,七十年代一枚名叫“崔绿真”的三岁萌娃,通过吃土认识了稀有的极品翡翠兰、救命的老山参、漂洋过海的远古物种海椰子……并带领全家发家致富奔小康,顺便帮妈妈找到真爱,助力七个姐妹改变前世悲惨命运,宣扬劳动获得幸福与成就的故事。本文行文顺畅,故事情节循序渐进,通过幽默而充满童趣的语言,构建了一个虚拟的石兰省阳城市,为我们缓缓展开一幅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城乡画卷。 点击展开

“你别怕,只要你愿意念,阿姨供你怎么样?除学费外,每个月给你十块生活费,其他的让你妈妈上班挣给你怎么样?”

母女俩傻眼了,给……给她学费和生活费?这可怎么行,她们虽然穷,可志不短,平白无故拿人钱财这可不行!

诶诶等等……“黄老师你说啥上班?”

幺妹和妈妈对视一眼,她知道,妈妈还记着那年她说的想让黄英伯娘来皮革厂上班的事儿,这两年因为忌惮张爱国,怕他知道她跟他们家走得近后打击报复她,都绝口不提这事,现在他完蛋了,那也就不用替她们担心啦!

“伯娘你要没事的话就来我们厂上班吧,先跟着我三伯娘学,我听说你针线活很好,会用缝纫机吗?”

黄英压根不知道她从哪儿“听说”的,只激动得脸色涨红,“会,会会,我现在就靠给人缝缝补补过活……”以前牛屎沟针线活最好的就她跟林巧珍,可林巧珍人现在已经是皮革厂大师傅啦!

她要是能跟着巧珍学学,别的不敢说,给她打个下手肯定不成问题!而且,有了工作就有钱,有钱她就能给闺女上学啦!

对,她是穷,是目光短浅,只想让闺女混口饭吃,可一旦她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她就想让女儿有出息!

“那太好啦,待会儿我三伯娘下班你去看看,先熟悉一下工作环境,明儿开始可以吗?”幺妹不好意思的笑笑,“因为我们接了个订单,工期赶得急,要辛苦伯娘啦。”

“不辛苦,我妈妈不怕辛苦,我如果能去上学的话,放学也能帮忙的对不对?”张秋萍红着一张小脸,激动得“呼呼”的,像一头重新焕发生机的小牛犊。

她呀,就要重新进入学堂啦!

有黄柔帮忙,入学手续办得很顺利,怕她跟不上,直接给办的初三,让她复习(学习)一个学期再考高中。

第187章

秋萍直接上初三, 这是她自己决定的。

本来,黄柔的意思是她基础落下太多,不如从初一开始补起。而且那几年教学环境不好, 学工学农干劳动是真, 学习是假, 那时候的初一水平还不如现在的五年级, 还本来就少了一年六年级……无论从哪方面说,她都跟不上。

可秋萍紧紧握着幺妹肉乎乎的小手,非常坚定的摇头,“不了,谢谢黄老师,我就从初三补起。如果我能考上高中, 说明我适合读书,考不上那就是不适合。”我绝对不会让您多花钱。

因为,虽然她们母女俩不想接受黄柔的赞助, 可她们现在确实没钱, 黄英的工资要等一个月后才能拿到,学却要明天就上。

当然, 也有小孩子的心思在内,她觉着自己本来跟幺妹同岁, 却比她低太多级,她心里有落差, 接受不了吧。

更何况,到时候去了初一,她这么大,同学们都那么小,她也脸上臊得慌。

黄柔挑挑眉, 小丫头还挺有志气!

行吧,那她就看看,她能不能考上。

说实话,以前在牛屎沟的时候,黄柔对黄英真没印象。这个队长家的女人整天除了埋头干活就是做针线,甚至因为对张爱国某些行为的不齿,她都懒得跟黄英有接触。可后来她病了,出于同为女人的怜悯,她对这个“将死”的女人更多的是同情,尤其是同情她挣的家业要落到周树莲手里,她的三个闺女要变成周树莲的奴隶。

再到后来,她莫名其妙病好了,黄柔虽然觉着奇怪,但也松了口气,她的闺女们终于还是有妈妈的……直到她跟张爱国离婚,这个女人才真正走进她的眼里。

无法忍受丈夫的背叛和抛弃,这是一个有骨气的,三观正直的女人。

不光自己走,还尽最大努力带走了两个闺女,这是一个好妈妈。

所以,黄柔提出愿意资助她们工作机会和学杂费,完全是出于对这个女人的佩服。试想一下,如果是她处于这样的境地,她不一定有勇气离婚,更没能力带走两个孩子。

幺妹开心极了,秋萍终于又要重回学校啦!女孩子嫁什么人嘛,学知识才是重点,把知识吃进肚子里,啥样的男的没有哦?像她小地精多好,她就从来不想嫁人的事儿,爸爸妈妈也不会同意哒!

当天下午,秋萍母女俩回外婆家,简单的收拾了两套被褥,几件为数不多的补丁衣裳。秋兰在省城上师专,秋萍二姐在红星县高中上高二,这年代的离异女人居然能把两个闺女拉扯大,还一个个上学都这么出息,嫂子们虽然不满她拖家带口回来,但面上还是佩服的。

“秋萍去了学校好好念书,给你妈争面子,让那狼心狗肺的看看,咱们不差!”

“就是,不仅要念,还要念出名堂来,让那狗日的睁大狗眼看看,他不要你们,是会后悔的!”

“你们姐妹仨,以后谁也不许给那狗日的养老!”

舅舅和舅妈们你一言我一语,既是鼓励她,也是发泄对父亲的不满。毕竟,这几年他当公社主任的时候,可没少为难他们,村里人看公社主任都为难他们,也都有样学样……他们为了接纳她们,帮她们脱离张家,真的受了很多委屈。

张秋萍红着眼圈说:“好,我一定会努力。”

当然,大家更开心的还是黄英得到了工作,那可不是一般工作,而是大河皮革厂啊!听说里头光小工都能拿到一百一个月,这要是成了技术工,那还不得二三百?哎哟,真是想想就美啊!

以后他们妹妹也是有工作的人咯!

而且据说,工龄达到十年以上的话说以后会帮他们交养老钱,退休了还有退休工资和免费医疗,这可不比公家单位差。

三个嫂子羡慕得不要不要的,“阿英记得好好干,以后要招工的话跟老板说说,让咱们也去挣点儿。”

黄英虽然知道人家厂里不一定看得上,但嘴上还是答应着,如果真有这样的机会,她会替她们争取。人嘛,你对我好,我也不会忘你。

当天晚上,饱饱的吃了一顿高粱面馍馍,看天快黑了,母女俩才踩着点来到顾家。大家以前在牛屎沟的时候就是熟人,也倒不尴尬,崔老太给她们收拾出一间客房,道:“先在家里将就两天,工厂宿舍马上就盖好了。”

随着业务量增加,皮革厂现在的用工规模已经扩大到四十人,而且实行三班倒,上夜班的工人没个去处,骑自行车回家也不安全,所以厂里拿出一部分资金,在厂子不远处买下一块地,盖了片石棉瓦房子。既能作仓库,又能当员工宿舍,还划分出男女,每两个人一间。

母女俩高兴得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他们了,一个劲红着眼圈说“谢谢婶子”“谢谢奶奶”。从此以后,她们再也不用寄人篱下啦!

幺妹当天晚上去找丽芝玩了,不知道她们当天住进来。因为杨老师身体不好,住院了。

杨家人也说不清她到底怎么了,就忽然说胸口疼,咳嗽得厉害,去县医院住了几天没查出啥毛病,可胸痛却越来越严重,赶紧连夜给转市医院去,现在还没出院呢。

“怎么样,阿姨好点儿没?”

杨丽芝吸了吸鼻子,瓮声瓮气的说:“好多了,医生说再住几天就能出院了。”

幺妹拍拍明显比她矮一截的丽芝的肩膀,“那就好,那明天放学我们去看看阿姨吧?大夫让进去吗?”

杨丽芝高兴的说:“好,可以进的。”

她早就想去看了,可杨美芝不让她去,说别影响学习,她真的好想妈妈,好想她快快好起来。

“没事啦,你差不多就休息吧,不然明天阿姨看见你的大黑眼圈,知道你熬夜她肯定会不开心的。”

杨老师的病就是气出来的,并非突然发病,因为胸口疼的毛病她一直有,只是最近杨美芝带了个“对象”回来后,她这毛病就忽然爆发了。

好好的干个体的杨美芝,那么多大小伙子不找,居然找了个长头发中分头的男人做对象!这在落后闭塞的大河口,简直是爆炸性消息啊!能吓死个人那种!

那长发男搞个女人发型就算了,居然还戴着一条铁链子,铁链子上挂着两个骷髅头,一看就是流氓!

她好好的用心培养长大的闺女居然找了个流氓,教书育人大半辈子的杨老师,别说气得胸口疼,吐血都有可能!

“哼,要不是她气妈妈,我妈又怎么会生病,我讨厌死她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