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精三岁半(443)

作者:老胡十八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种田文 重生 甜文 年代文 主角:崔绿真 我靠吃土发家致富 小地精只要吃土,就能听见小草草们说话,于是,七十年代一枚名叫“崔绿真”的三岁萌娃,通过吃土认识了稀有的极品翡翠兰、救命的老山参、漂洋过海的远古物种海椰子……并带领全家发家致富奔小康,顺便帮妈妈找到真爱,助力七个姐妹改变前世悲惨命运,宣扬劳动获得幸福与成就的故事。本文行文顺畅,故事情节循序渐进,通过幽默而充满童趣的语言,构建了一个虚拟的石兰省阳城市,为我们缓缓展开一幅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城乡画卷。 点击展开

春芽最听她的话,甩给胡峻一个“我是看我妹面子”的眼神,“那咱们回招待所吧。”

“你们住哪儿?”胡峻带她们走到公园侧门,那里树影下停着一辆警用摩托车,没有闪灯,黑漆漆的一般人还看不见。

“上车,我送你们。”

姐妹俩立马蹦跶上去,幺妹坐中间抱着胡峻,春芽坐最后抱着幺妹,摩托车一发动起来,“轰隆隆”的怪好听,也怪拉风。

胡峻虽然穿着便装,可他一身凛然正气,不怒而威,又是从警用摩托车上下来的,招待所工作人员不敢多话,立马给他亲自送到她们房间门口,还给送了三个搪瓷杯一壶热开水来。

进屋,他先试了试她们房间的门锁,窗子,确保没问题,这才坐到靠门那张床床尾上,“光你们俩?”

“对呀,我们自己坐火车来的,自己找的住宿。”

胡峻看她得意的小样,也不由自主跟着笑起来,“行行行,你崔绿真厉害,但记得别太招摇,玩够了赶紧回去吧。”

幺妹撅着嘴,“咱们半年多没见面,见面你就赶咱们走是吧?我还没问你,菲菲怎么不回家过年呢。”

胡峻神色有点暗淡,“我工作太忙,没时间送她回大河口。”

其实是不想回,他对那个所谓的“家”一点儿归属感也没有。他在北京已经买了套小房子,跟妹妹相依为命多好,平时师傅师娘和师兄弟们也非常照顾他们,经常给送吃送喝,唯一遗憾的就是没回来看看幺妹。

他叹口气,爱怜的摸了摸她脑袋,“明年保证回去陪你过年。”每年三个人都要去照一张全友福的,以前每一年缺的都是春节补上,唯独今年春节没在一起,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聚首。

“这还差不多。”幺妹靠他胳膊上,“对了大臭屁,你说我开一个电器市场怎么样?”

“嗯?”胡峻本还伤感着,没想到她忽然画风一转,说起挣钱。

“我看见他们偷的电视机啦,叫松尼牌,二十一寸,可牛气啦,要是我能拿到货源,还开啥服装市场啊,一台电视机就抵五个三个档口,我不赚大发了吗?”

看看看看,人家抓小偷是抓小偷,她小地精不仅抓小偷,还看商机,偶然间看见纸盒子就能想到挣钱来,你说她不发财谁发财呢?

胡峻脸色古怪的看着她,“你这脑袋瓜里一天想啥呢?”

“想你呀大臭屁。”

幺妹本来只是随口逗他的,就像小时候说要跟他结婚一样,没想到小伙子却居然红了脸,烫手似的推开她,还跳起来,“小丫头胡说什么,好好说事儿呢。”

这种话能乱说嘛,小不知羞的,肯定是跟着外头的坏小子学坏了。也不知道上次对蔡明亮的警告起作用没,早知道就该吓唬吓唬他的,光口头警告似乎不够?

小没良心的丢下一句话就完事了,转而说起她的“宏图大业”:“胡峻哥你说我能不能想办法在自己的市场上卖松尼电视机?”

胡峻还在想着教训“带坏”她的臭小子,一时没反应过来,春芽问:“啥是松尼电视机?”

幺妹爱看书报,不拘国内国外,知道这是一个很有名的日本电器牌子,在美国欧洲的市场占有率都很高,但在我国却还没大面积普及,甚至知道的人十分少。

因为一个字——贵!

同样十四寸黑白电视机,国产跃进、长城、熊猫牌三四百就能买到,松尼牌却要七八百,说实话除了经济条件特别好的家庭,还真没几个人买得起。至于它彩色不彩色,能收到多少个电视台,这都可以暂时不用考虑的。

可那是以前,现在全国普遍的经济条件都好了,大家在吃饱穿暖之余,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提高了,就像大伯娘和二伯娘,以前觉着有台黑白电视机就仿佛手握世界脚踩地球,可现在呢?三天两头闹着大伯二伯,想要买进口彩色电视机!

胡峻觉着她说的确实有道理,点点头,“那你怎么进口这么多?”

要知道,普通老百姓买一台都费劲,她就是有钱也买不到多的,因为这些进口商品是严格适应配额管理的,民间限量供应,想多买只能自个儿上日本买去。可跟日本人买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外汇。

外汇不是谁都能兑换到的,更何况是大额的很有可能危害到国家外汇收支地位。

幺妹经过蛇口买地的事,也大概知道外汇不是那么容易拿到的,市三纺天天喊“为国家创外汇”的口号,正因为难得,所以才是他们的奋斗口号。

胡峻忽然道:“但你们如果能帮我查到他们的窝点,说不定外汇局会给你们批个条子,进十台八台的不成问题。”他其实是为了弥补她们白跑一趟的遗憾,心想到时候他一定想办法给她搞来。

谁知幺妹却眼睛一亮,“那行,宝福路幸福巷357号,你们快去吧。”

“啊?!”

幺妹眨巴眨巴大眼睛,“对呀,我说的就是他们窝点,不过不知道是不是还有别的点,我只知道这个点是他们藏电视机的。”

胡峻诧异道:“你们早就知道了?”

“对呀,不然我们怎么跟踪到码头的?”大臭屁你以为我们是瞎猫碰到死耗子吗?

胡峻觉着,他好像给自己挖了个大坑!

他和师傅查了这么久,都快大半年了,愣是没查出他们窝点在哪儿,当然,这是他们不敢硬查,男人做事十分谨慎,他知道一旦窝点泄露那就绝对是出了内鬼……而警方首要做的,就是保护污点证人。

幺妹的脑袋瓜想了想,忽然反应过来,他们商量偷电视机是在那座矮房子里,他如果没去过矮房子的话,是怎么知道他们的行动,并且准确蹲点的?

除非……有人已经提前把行动计划和路线告诉他。

幺妹下意识捂住嘴巴,含糊不清的问:“你们有卧底?”

胡峻瞪圆了眼,吓得在她头上拍了一下,“嘘,不许说,也别乱猜。”

不肯定也没否认,那就是猜对了。幺妹更来劲了,他们的卧底会是谁呢?如果有卧底,这解释得通为啥要放长线钓大鱼了,因为警方已经知道他们或许会有更大的目标!

胡峻觉着,在这位未来的“铁娘子”面前说话可得小心,不然分分钟就让她看透,小丫头咋这么鸡贼呢!

“别怪哥没告诉你,那伙人不好惹,千万别多管闲事,明天买了东西赶紧回温州去,不然我给黄阿姨和顾叔叔打电话。”

这招杀手锏对幺妹开始可是非常管用的,第二天她果然买了东西就回温州,顺便把自己想开电器专卖市场的主意说了,让外公参谋参谋。

黄老爷子眼睛一亮,精神一振,是啊,现在大家买电视机录音机都要上百货商店,有的商店只有一种品类,顾客想要货比三家还得跑几个门市部,甚至整个城市跑个遍,非常不方便。要是再中途出个故障要换个零部件啥的,那更加头疼。

有时跑遍全市也不一定能买到,修理不好那就得等着,干瞪眼。像幺妹家的电视机,去年就坏过一次,上门市部没配到零件,一直等了半个月,从省城调配过来才换上。

那半个月,可把两家人寂寞坏了,尤其是孩子。

如果他们能开一个电器市场,专卖电视机收音机电风扇这些,多备点零部件,请几个专业师傅,只要是在市场内买的产品,坏了带上发票来,就给免费修理,这该多好啊?!

幺妹本来想的只是卖高档电视机,可黄外公眼界更宽,连售后也给想好了!这不由得让她感慨,一人计短,二人这就是诸葛亮啊!

所以,他们打算,东北的服装批发市场的地要买大点儿,一半卖服装,一半卖电器,而卖电器,就得先上东北去实地考察一番,看到底有没有市场需求,需求有多大,需求集中在哪几块上。

于是,第三天,黄外公留温州“招兵买马”,筹备盖市场的事项,幺妹和春芽先回大河口。她本来想问问罗德胜最近要不要去东北,去的话她搭个顺风车,听说他在省长途货运公司有关系,可以花很少的钱,从石兰一路到东北,她不是图省钱,而是想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

当然,这样的想法家里人绝对不会同意。

小姑娘家家的,跟两个大老爷们北上,同吃同住那么多天,谁都会担心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