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精三岁半(437)

作者:老胡十八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种田文 重生 甜文 年代文 主角:崔绿真 我靠吃土发家致富 小地精只要吃土,就能听见小草草们说话,于是,七十年代一枚名叫“崔绿真”的三岁萌娃,通过吃土认识了稀有的极品翡翠兰、救命的老山参、漂洋过海的远古物种海椰子……并带领全家发家致富奔小康,顺便帮妈妈找到真爱,助力七个姐妹改变前世悲惨命运,宣扬劳动获得幸福与成就的故事。本文行文顺畅,故事情节循序渐进,通过幽默而充满童趣的语言,构建了一个虚拟的石兰省阳城市,为我们缓缓展开一幅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城乡画卷。 点击展开

原来,正如幺妹预料的一样,报纸铺天盖地开始宣传报道起《规定》来,但凡识字的都知道了这个消息,而最关注的莫过于这群暴发户了!他们一个个开办自己的小作坊小厂子,对外都是挂靠在村办、校办企业名下,梳着油光水亮的黑头发,胳肢窝里夹着人造革皮包,脚下踩着锃亮的人造革皮鞋……课再有钱,那也是被人看不起的暴发户。

惶惶不安,身如浮萍的投机倒把分子!

顾学章细心的给他们解释了这项《规定》的主要内容,得到国家肯定他们的消息,一群人那个志得意满哟!这就叫社会价值!

晚上,估摸着外公已经吃过晚饭,正在看他的外语电视节目,幺妹赶紧把电话拨过去。

“乖孙女考得怎么样?”

“还不错,外公你最近好吗?有没有按时吃饭?”

黄外公听着她真切的关怀,心里熨帖极了,“好好好,都好着呢,你给配的药我都按时吃,吃得屋里尽是草药味儿,耗子都不敢进来。”

幺妹“嘻嘻”一乐,这才是听话的好外公。“对了,咱们市场内没耗子吧?”

当初设计的时候,幺妹并非专业人士,只能给出一个大体的想法和理念,里头的纵横交错,每一个档口的门窗朝向都是设计师自己做的。她最担心的就是档口与档口之间四通发达,万一有老鼠,哪怕是一只,那祸害的可就是整个市场,一百四十个档口。

是的,在第一个月如火如荼的开业盛况刺激下,剩下百来个建材市场的档口也租出去了,而且是没有任何免租优惠的。

“放心吧,我跟妞妞她妈天天晚上关门的时候都去巡逻,没有。”

说起这个,幺妹建议,“外公要不咱们让兰阿姨来上班吧,再招几个工人,光你和二伯忙不过来。”

“行,我明儿问问她。”这也是黄外公想说的,他年纪在这儿摆着,又在监狱里熬坏了身子骨,劳累过度自己也受不了。

七七八八扯了十分钟,黄外公自个儿都忍不住了,“小丫头你是不想问咱们这俩月挣了多少钱?”

“嘿嘿,那外公告诉我呗。”

黄外公叹口气,也不翻账本,“一万二千多。”

幺妹本来还挺乐呵的,虽然跟皮革厂比不上,可至少这是不用分给任何人的,只要市场在的一天,她每个月就还能有这么多,可她下一秒就开心不起来了。

因为,外公说:“你算算,按3%的管理费算,商户挣了多少。”

幺妹心里瞬间打开超级科学计算器似的,一口气报出答案:“四十万营业额?”

她“啊”一声,惊呆了!

两个月四十万的流水是啥概念?甩皮革厂几条街嘞!

“那他们直接赚二十万?”小地精的心里开始不平衡了,“那咱们家咋才一万二呀,一万二……这也太少了吧……”

不是她贪心,而是两相对比之下,她有种严重的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的落差感。明明提供场地最大程度方便他们,并且四处打广告找客户的是他们,可大头却让商户赚走。

商户吃肉,超多的肉,他们只能喝上一小口汤。

幺妹嘟起嘴,“嗯哼”一声,不开心了。

黄外公叹口气,别说小丫头不开心,他六七十半截身子进土的人也不开心,也想不通。“这事,外公想了很久,要不还是想办法提升租金和管理费吧?”

幺妹点点头,反应过来外公看不见,又忙道:“我同意,但咱们不能直白的提涨租。因为大家已经习惯了咱们给的优惠条件,突然之间涨租,说不定会引发商户的逆反心理,会退租。”

说到底,市场和商户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没了商户,市场只不过是一排排空房子,鸽子笼。

“那怎么涨?”

幺妹咬着嘴唇,“现在咱们蛇口批发市场咋说也算一个小有名气的地标性建筑物,就跟博物馆似的,进博物馆不是得买门票吗?”

黄外公挑挑眉,“嗯?”

“进博物馆那叫买门票,进咱们市场那叫入场费,就是想要依靠咱们市场已有的名声和广告效应帮他们把生意做大,他们就得额外的多花钱。”

好像还真是这个道理,没有市场的现成名声,他们小打小闹上哪儿卖这么多货出去?成年人的社会是严格遵守能量守恒定律的,你不能光想着借别人的势,而不给别人任何额外的好处。

为啥说叫“额外”?

租金是租赁场地天经地义该给的钱。

管理费是用电用水用厕所打扫卫生人工成本,也是理应该给的。

唯独入场费,那就是基于批发市场价值之上的额外付出。黄外公“嗯”一声,表示同意,“那怎么收?是按比例收,还是每月定量收取?”

“当然是按比例,这样最公平,多得力的多交,少沾光的少给,对吧?”幺妹龇牙咧嘴,她觉着自己可真是个小天才,居然能想出这么个好办法,“咱们就收5%吧。”

黄外公怔了怔,“你说多少?”

“百分之五。”

老爷子吸了口气,“这会不会……太多?”

幺妹掰着手指头算账:“咱们租金平均才四十,在蛇口码头上住一晚招待所,七八个小时也要十块钱,他们在咱们提供的场地上每天待十个小时……找遍整个蛇口也找不出这么便宜的房屋了吧?”

这倒是。

老爷子“嗯”,示意她继续说。

“租金便宜,那自然是要在别的地方找补回来的呀。”

黄外公:“……”

他竟然无言以对,无法反驳。

幺妹两条腿在板凳上晃荡晃荡,晃着晃着忽然又道:“外公,咱们不能这么直接的说要多给5%,这对所有商家来说都是头上泼冷水的事儿,咱们要泼温水。”

“嗯?什么温水?”黄外公觉着自己一定是老糊涂了,居然听不懂居然听不懂她说的话,其实每一个字面意思他都懂,但是什么是“凉水”,什么又是“温水”呢?

幺妹大眼睛滴溜滴溜转,“就是给涨价这个核心上,包上一件糖果的外衣。”

按续租时间长短来确定比例,但凡是续租一年的,每月4%入场费,续租半年的4.5%,续租三个月的5%!关键是,已经见识到批发市场的威力,几乎没有人会只续三个月,最少都是半年,到时候只是便宜了0.5个百分点,可在商户们看来,还是占到便宜了。

在“我占到便宜”的心理暗示下,对忽然多出来的入场费,大家的抵触心理就不会那么明显。而一旦三个月以后,交入场费成为日常,大家就习以为常了。

当然,已经签半年合同的,他们不好再临时加入入场费,反正只要坚持过剩下的三个多月,到时候批发市场愈发蒸蒸日上,尝到甜头后大家也就更容易接受。

这是从心理上来说的。

当然,从更有利于市场长期发展的角度上来说,幺妹还得想办法给“入场费”加一个更有约束性的作用,不能白收这么高的比例。

可具体怎么约束,她暂时还想不到。

幺妹为难的咬了咬嘴唇,“外公,你先注意观察,把现在市场内存在的不足逗一一记录下来,有空再去别的地方转转看有没有类似场所,观察一下这类场所的通病是什么……”

她上下嘴皮一动,叭叭叭说着,黄老爷子就像听候领导安排的小喽啰,直到她说完才反应过来,这是他听她安排的意思?

小丫头变成实际掌权人了?

哎哟!他又惊又喜,他的外孙女,不知不觉间,什么时候变成批发市场的顶梁柱了?甚至,收入场费这么大的事儿,他们祖孙俩商量定下就行,都不用给顾学章和黄柔说一声。

有这样的小顶梁柱小主心骨在,阿柔还担心什么呢?大事小事有婆婆包揽,里里外外有丈夫支撑,大局由闺女握……阿柔呀,这是掉进蜂蜜罐里头咯!

这一夜,已经可以预见闺女未来生活的舒心,黄老爷子的愧疚又少了两分,他终于没有再做梦了。

***

崔绿真的中考成绩很快出炉,毫无悬念的,她以第1名的成绩考上了市一中高中部,菲菲的成绩也达到了北京市舞蹈学校附属中学的录取分数线,令人意外的是杨丽芝也以吊车尾的成绩成功摸到了市一中的尾巴。

当然,更让人意外的是,春芽小可爱居然也上了市二中!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