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精三岁半(433)

作者:老胡十八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种田文 重生 甜文 年代文 主角:崔绿真 我靠吃土发家致富 小地精只要吃土,就能听见小草草们说话,于是,七十年代一枚名叫“崔绿真”的三岁萌娃,通过吃土认识了稀有的极品翡翠兰、救命的老山参、漂洋过海的远古物种海椰子……并带领全家发家致富奔小康,顺便帮妈妈找到真爱,助力七个姐妹改变前世悲惨命运,宣扬劳动获得幸福与成就的故事。本文行文顺畅,故事情节循序渐进,通过幽默而充满童趣的语言,构建了一个虚拟的石兰省阳城市,为我们缓缓展开一幅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城乡画卷。 点击展开

因为他知道,以后很大概率不能跟崔绿真当同学了。她那么优秀那么漂亮,身边肯定不缺朋友,用不了几年就会把他忘记了。

“上其他学校也没事的呀,到时候咱们放学还能一起走,接下来三年好好学习照样能考好大学。”幺妹以为他的丧气是因为考试不理想,十分耐心的安慰他,怕他听不清,还微微侧着身子,露出一个漂亮的侧颜。

于是,不远处的青年,看见的就是这样一个安静又美丽的少女。

胡峻愣了愣,他第一次发现,绿真长大了。

以前,绿真可爱,聪明,就像一个温暖的小天使,甚至比菲菲还更像妹妹,他的许多心事她都知道也理解,可现在……他一瞬间有种错觉,这个女孩好像不是他认识的崔绿真了。

除了可爱聪明,他对她的形容词好像多了个“美丽”。

是的,美丽。

胡峻长这么大,从没用这个词形容过哪个女性,即使是代丽芳那样公认的班花校花级女孩子,他也就是觉着她们是女孩子。

别人以为他不理代丽芳是钢铁直男不懂女孩心思,其实他知道代丽芳的意思,可他对她没意思,不想浪费她的时间,在明确拒绝无果后,干脆采取无视,甚至离家,躲着她。

同样的,在女生稀缺的公安大学,他也没少被女生追求,他都是直截了当拒绝,拒绝后对方若还不死心的话,他只能尽量避免接触。

以至于时间久了,他身边竟然一个异性朋友也没有。这个专属于女性的形容词,他居然是第一次联想到。

美丽的女孩有人追求很正常,他看好戏似的远远看着,见那个红脸男孩递过去一个什么东西,绿真开开心心接下,男孩看着她的眼睛瞬间像会发光,仿佛连田野里的风都是温暖的。

这大概就是年少爱慕吧。

可下一秒,不知女孩说了句什么,男孩眼里的光一下就没了,甚至几乎是落荒而逃。

莫非,这丫头拒绝了他?

不知道为什么,他忽然松了口气。

这才对嘛小丫头,小小年纪怎么能谈对象嘛。

幺妹捏着手里的电影票,十分为难。这是两张十分紧俏的《庐山恋》,阳城市大光明电影院,她们去了许多次都没买着的。

可她觉着两张不够,应该四张才对,菲菲丽芝她和蔡明亮,要是能再多一张就好了,带上春芽,她也很好奇这部“流氓电影”的。

谁知她一说,蔡明亮就不怎么高兴的样子。这家伙,小气吧啦的,她要能买到她能包场!让全班同学都能看!

现在,他走了,这两张票可不好安排,好朋友之间不患寡而患不均,要么就都有,要么就谁也没有……她为难的咬着嘴唇,到底要不要去看呢?

这电影她是做梦都想去看,可跟谁去是个问题。

菲菲和丽芝任何一个都不用想了,春芽也不可靠,她会说出去,要是让菲菲和丽芝听到就不好了……要不,让小彩鱼陪她去?

下一秒,她立马摇头否定了。

小彩鱼更不行,她嘴巴大,回来叭叭叭一说,“我姐带我看流氓电影嘞”,她的好孩子形象会受损,严重受损。

高玉强?

可拉倒吧,那家伙比小彩鱼还大嘴巴子,要是不满足他的要求他能把白的说成黑的。

想了一圈,居然找不到一个能陪她看电影的人。

“怎么在这儿,不嫌热?”一把熟悉的男声从身后传来。

幺妹回头一看,“呀!胡峻哥哥,你啥时候回来的?”

“昨天刚到,手里拿的什么?”他真的很好奇男孩送了她什么。

幺妹低头一看电影票,顿时乐了,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啊,“胡小峻你明天没事吧,没事我请你看电影吧!”

带胡峻哥哥去,其他三个人不会多想,就算被发现了,她还可以说是他请的。当然,最重要的是,他嘴巴严,轻易不会露一个字那种。

一副把他“算计”得死死的模样。

胡峻忍着笑,已经很快的看见“电影票”三个字了,只是没来得及看清是什么电影,揉了揉她脑袋,语重心长的说:“要叫哥哥,知道吧?”

小样儿,还想算计我呢。

幺妹故意跟他逆行倒施,“就叫你胡小峻,大臭屁,略略略。”粉色的舌尖做出一个很狗的表情,这是她跟高玉强学的。

胡峻一愣,顿时哈哈大笑,才刚说她长大呢,又跟个孩子似的。关键她已经是大姑娘模样了,行为却如此孩子气,整个人有种被割裂的怪异感,胡峻不由得想起她在信中说的,她感觉自己生长发育赶不上同龄人,这么看来不止生理,心智也比别人晚熟。

丫头还真可爱!

他刚想伸出手,像小时候那样搂她肩膀,忽然反应过来她已经是大姑娘了,只好讪讪的把手缩回,为了缓解尴尬还挠了挠头。

对,假装挠头,她就不会知道。

两个人说着,老太太出来,“哟,小峻啥时候回来的?快进家来。”

“奶奶。”胡峻礼貌的打招呼,刚迈过大门门槛,小腿就被人抱住了。低头一看,是小橄榄,“鸽鸽——”

胡峻将他捞起来,轻轻往半空中抛,吓得小家伙“啊”“啊”乱叫,小手小脚胡乱扑腾,笑得口水乱喷。很快小汤圆和小八斤也跌跌撞撞跑过来,求抱抱,求举高高。

这家里从老到小一二十口人,就没有不喜欢胡峻的。

就是刘惠也常感慨,小峻这孩子可真俊,学习好,当公安也是万里挑一的好工作,关键性格也好,家境更好,要是能跟自家春苗或者友娣处对象就好了。为这事,她还曾厚着脸皮求黄柔给他们牵线,逗得黄柔哭笑不得。

你就说,能让她刘惠都惦记的好后生,他多优秀吧!

老太太还为他专门多做了两个菜,一定要留他吃饭,可怜见的,后母也不是啥靠谱人,这么大个小伙子回去冷锅冷灶她也看不过眼,甚至还让春芽去把菲菲也叫来,留他们吃饭。

正吃着,黄卫红忽然气喘吁吁跑来,“绿真,电话,你外公电话!”

幺妹一紧,这么着急,不会是外公出事了吧?

“咋啦?我爸咋了?”黄柔忍不住,着急的问。

黄卫红挠了挠后脑勺,不知道她们为啥这么着急,“没咋啊,就他说中央出了个啥文件,叫啥城镇……非农……个体啥的,我也不懂。”

幺妹眼睛一亮,放下筷子就往门口跑,别的她没听见,带“个体”的,那就是跟他们家息息相关的!能让外公这么早打来,还点名要她去接的,一定是了不得的大事!

第181章

原来, 是在今天下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城镇非农业个体经济的若干政策规定》,黄外公的老同事专门打电话告诉他的。

在这份《规定》里, 明确指出“个体经济是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必要补充”【1】, 首次在国家层面肯定了个体经济的贡献和地位, 从此以后个体户们不再是偷偷摸摸的“投机倒把分子”了!

对崔顾两家来说, 有了国家的肯定,他们就再也不用担心张爱国会给皮革厂穿小鞋啦!

“马上就能办理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了,让你爸赶紧把材料准备好,各地工商行政管理局的政策不一样,可石兰省再慢也不会超过一个星期……”黄外公颤抖着声音说。

他活了大半辈子,怎么也想不到, 有生之年居然能看到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居然允许并肯定,甚至褒奖个体经济!用庸俗一点的话说就是——社会主义鼓励各自为政各奔前程,那还叫啥社会主义啊?

直接姓资算了!

可这事, 就是真真的发生在他眼前。

他在深圳帮女儿守业难免有无聊的时候, 经常会跟以前的老友联系,一来二去, 他们知道他居然干起个体经济,嘴上不说, 其实心里都有点不大看得上。在他们那个位置的人看来,所谓的“个体经济”只不过是美化说法, 实际就是投机倒把分子换身皮罢了。

有的人听说后,渐渐的也不怎么愿意跟他来往,仿佛生怕被他腐蚀似的。

他这个层次的尚且如此被人轻视,其他一穷二白白手起家的,更应该是受了多少嫌弃和白眼?个体户再能挣钱又怎样, 还不是没名没分,偷偷摸摸,必须挂靠在集体经济之下?

可就在今天,伟大的祖国母亲居然打了这声春雷,炸得他心头狂喜,声音哽咽。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