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精三岁半(413)

作者:老胡十八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种田文 重生 甜文 年代文 主角:崔绿真 我靠吃土发家致富 小地精只要吃土,就能听见小草草们说话,于是,七十年代一枚名叫“崔绿真”的三岁萌娃,通过吃土认识了稀有的极品翡翠兰、救命的老山参、漂洋过海的远古物种海椰子……并带领全家发家致富奔小康,顺便帮妈妈找到真爱,助力七个姐妹改变前世悲惨命运,宣扬劳动获得幸福与成就的故事。本文行文顺畅,故事情节循序渐进,通过幽默而充满童趣的语言,构建了一个虚拟的石兰省阳城市,为我们缓缓展开一幅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城乡画卷。 点击展开

果然,直到此时,黄外公才知道,周永芳母女俩背着他玩的花招,难怪他还失落外孙女怎么不给他打电话呢,原来是被人抢着接了!胡同里唯一一部电话机的主人跟周永芳是多年好友,接到找他的电话不是转告他,而是让周永芳母女俩去接,这明显是提前说好的!

其他事,老爷子睁只眼闭只眼,看在她操持多年的份上都不计较,可从中阻拦他跟闺女外孙女的联系,这次真碰到他底线了!

他硬了硬心肠,“你放心,以后我给你们打。”

幺妹其实很贪心,她想让外公一直跟他们生活,想让外公远离贪婪的周永芳母女。“外公,我们家遇到一件急事,很急的事,你能不能来一趟?”

老爷子急了,“什么事?乖别怕,跟外公说,外公帮你们解决。”

幺妹假意叹气,“我爸妈的事,他们不让我知道,我也说不清楚,你来一趟吧外公。”

越是这样欲言又止,越是让老爷子担心,因为他知道外孙女的性格,不是阿柔那样会搞冷战的,能让大方开朗的她这么欲言又止,一定是十分为难,十分棘手的事。

挂完电话,他立马回家拿证件开介绍信,留下一个字条,买了最近一趟到书城的火车票,幸好他走的时候外孙女悄悄给他塞了钱,不然他现在连买车票的钱都没有。

周永芳母女实在过分,每天催他早出晚归当补鞋匠也就罢了,毕竟是他欠妻子的,可他每天挣的钱全都她们拿走,一分不给他剩……以前没觉着有啥不对,现在紧要关头就知道她们的心机了!

老爷子气得脸色通红,他没想到,一直在他面前装乖乖女的黄娜,居然任由她妈这么胡作非为,以前他还怪阿柔不懂事不会表达自己想法,现在看来,她们压根不给她时间表达!

原来,不全是他跟阿柔的性格问题,而是中间有人作怪。

***

且说大河口这边,批发市场的事可以等着外公来慢慢商量,可皮革厂已经放羊一个多月了,不止她着急,连几个伯伯伯娘也急了。

因为那位大作家的书,厂子已经一个多月没接到大单子了,虽然零售也不差,维持运营不在话下,可经历过“一百万”的巨大冲击,现在少于五千块的单笔订单,她都觉着是苍蝇腿。

正想着,苏强东气哼哼过来了,“绿真你爸呢?”

“我爸上班,我放假哟,哥哥有什么事可以跟我说。”

苏强东一想也是,现在谁不知道这位小少东家能耐?

他吐了口唾沫,“邻市报社又说不要了,这皮革都印上报社名字了,怎么能说不要就不要,那点定金算啥?”

原来,他最是闲不住,没大单子,厂里活不多,他就主动申请出去跑订单。因为大家都佩服他的口才,搞销售确实是一把好手,而他也没让大家失望,确实从报社拉来一笔订单。

一共三十个包,也不算大单,但聊胜于无。

不过,这批包是给报社工作人员作采访包永,最外面要求压印上报社名字和标志,这也在情理之中。所以,计划好用料面积后,皮革上已经压印好了字,正准备缝制的时候突然反悔,这不坑人嘛!

“他们怎么说?”

“就赖咱们厂子名声不好,说咱们的包已经成为知识分子耻辱了……”还有更难听的,苏强东没再说,他实在是气死了快!

又是名声所累,幺妹咬咬牙,“这事咱们不能就这么算了。”

“对!狗日的耍猴呢,我叫上几个人上报社讨说法去,实在不行咱们就给他们东西砸了,要是大家都这么不讲信用,那咱们还……”

幺妹赶紧劝阻:“哥哥你别急,不要冲动,千万别砸他们东西。”

“为啥?那么多皮革已经印上他们报社名字,都用不了了,这么大的损失别说砸他们东西,就是打人也不足以解恨。”苏强东嘴巴是厉害,脑袋也灵光,可他因为从小家庭条件好,父亲辈的都是干部职工,以至于太过骄纵,办事也冲动。

“哥哥放心,有字咱们就做别的处理,他们是新闻喉舌,咱们要是砸了他们东西,他们笔杆子一动,咱们的名声只会更差。”胡晚秋的例子告诉她,文人的笔真能成为杀人的刀。

苏强东不好跟她个小女孩争辩,但也不怎么信服她的话,气鼓鼓回厂里去了。

幺妹思来想去,自己一个人想不出办法,还是去找好朋友们商量商量。

正要出门,杨丽芝和蔡明亮来了,“绿真去市里玩儿吗?”

“为什么去市里呀?”

蔡明亮大声道:“你还不知道吗?”

幺妹更不懂了,“知道啥?”

“害,市里举报万人夸富会嘞!”

“啥夸富会?”

蔡明亮和杨丽芝对视一眼,指指他们家皮革厂,奇怪道:“公社没通知你们家吗?”

幺妹摇摇头,自从放寒假后,她几乎天天在家,没听说谁来通知什么,无论是家里还是厂里都没有。

原来,随着包产到户和改革开放,政策春风吹拂下,全中国踊跃出千千万万个万元户,甚至,为了鼓励农民们发展副业,最近从安徽四川传来一种新的集体生活方式——夸富会。

以前,谁家有钱都是偷偷摸摸藏着的,“富”可不是一个好字,搞不好可是要被当作阶级敌人批斗的。可自从这个大会出来后,争着抢着去的不要太多,这可是出风头的大好时机,世世代代地里刨食的农民,谁要能去一回,祖坟都会欣慰得冒青烟嘞!

以前,我穷我光荣,我穷我有理!

现在,我富我光荣!

而且,夸富会的条件苛刻,首先要求成分清白,虽然中央已经下文件给“黑五类”摘帽了,可在民间,大家还是以“出身”论的,成分不好就跨不过这道门槛。其次要求家庭资产达到一万元以上的才行,单这一条就把多少人关在门外了!

可崔顾两家不一样,他们的资产别说一万,崔家三兄弟和顾老二家都是六万元以上,居然没人邀请他们参加……幺妹用脚趾头想也知道,肯定又是张爱国搞的鬼。

参加夸富会的人是每个县区组织评选的,而评选的前提是由各公社自行推送,为了彰显自己公社经济发展得好,每个生产队都必须报送至少一人参加,上不封顶。张爱国作为公社书记,直接就越过崔顾两家,不愿让他们出风头也正常。

只是,这人的嫉妒心也太过了吧?为了打压对手,宁愿政绩也不要。

“听说咱们公社去了二十多个万元户呢!”杨丽芝小声说,因为周扒皮姐姐,她的消息总是分外灵通,“你们苏家沟养鱼那两家都去了。”

“还有哦,你姨妈他们村也去了两家。”

幺妹眼睛一亮,“那我姨妈家呢?他们去没?”

杨丽芝为难的摇摇头,“我不知道,我听我姐说好像没有,可她有可能也不清楚,你知道的她这人……”

话未说完,幺妹脸上的喜悦就没了。昨天满银叔叔还来家里呢,也没听他提起今天要去夸富会的事儿。

按理来说,这么大的事,他要能去,肯定早就奔走相告昭告天下了,不可能这么低调……况且,昨天他的脸色看起来还有点落寞,不像他。

幺妹知道,高元珍和王满银现在出人头地了,想要让曾经看不起他们,欺负他们的人知道他们的出息,参加这样一个万众瞩目的“夸富会”,绝对是不容错过的出头机会。

不知道李家沟不让他们去,是生产队决议,还是张爱国示意,因为跟崔顾两家来往密切,所以也要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幺妹紧了紧拳头,“走,咱们看看去。”

他们先去叫菲菲,谁知胡雪峰告诉他们,菲菲跟着姨妈去书城,顺道接胡峻去了。

要说名气吧,其实也是有的。他们家门口这个招呼站,原本叫“苏家沟”的,不知不觉也变成了“大河皮革厂”,公共汽车师傅不再喊“苏家沟到了”,而是“皮革厂到了”,这就是名气!

幺妹站在挤得罐头似的公共汽车上,心里不无得意的想。还是那句话,黑红也是红。

蔡明亮艰难的挤过来,小声问:“绿真你不是说要找我们一起想办法对付胡晚秋吗?怎么后来就没去了……”声音里有他自己都没发觉的小小的委屈。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