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精三岁半(400)

作者:老胡十八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种田文 重生 甜文 年代文 主角:崔绿真 我靠吃土发家致富 小地精只要吃土,就能听见小草草们说话,于是,七十年代一枚名叫“崔绿真”的三岁萌娃,通过吃土认识了稀有的极品翡翠兰、救命的老山参、漂洋过海的远古物种海椰子……并带领全家发家致富奔小康,顺便帮妈妈找到真爱,助力七个姐妹改变前世悲惨命运,宣扬劳动获得幸福与成就的故事。本文行文顺畅,故事情节循序渐进,通过幽默而充满童趣的语言,构建了一个虚拟的石兰省阳城市,为我们缓缓展开一幅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城乡画卷。 点击展开

幺妹摇头,她就想站着锻炼身体,要不是妈妈怕她一个小姑娘不安全,她可是想要走路去学校哒。

蔡明亮不知怎么回事,紧张得不行,“站……站着多累啊,坐……坐……”坐什么,他说不出来了,因为全车人的视线都落他脸上。

十五岁的小胖子,脸上的肉把眼睛挤成一条小缝,嘴也被挤成了小鸡嘴儿,因为经常有人说他“小鸡嘴儿”的事,导致但凡有人看他,他就觉着别人是在看他的嘴。

最近,也不知道是吃上火了,还是青春期激素作用,密密麻麻的青春痘像雨后春笋,这儿没好,那儿又冒出新的,一张胖脸变得又红又肿……他又紧张,又害怕,整个人变成了红红的发面馒头,就差瑟瑟发抖了。

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小时候那么嚣张跋扈的小霸王,现在变成了这副模样。不过,幺妹却是知道的,这就是外貌给他带来的打击。

小时候,所有人都是瘦不拉几的豆芽菜,白白胖胖的他自然是人群里最亮眼的星。可现在,小伙伴们都长大了,有了普罗大众得审美,白白胖胖已经不是主流审美了,他在大家的嘲笑里慢慢变得自卑,同时又敏感,感觉谁都在看他,都在看他的嘴……其实,真没那么多人看他的呀。

大家看他,也顶多是好奇他的青春痘。

幺妹冲他安慰的笑笑,“谢谢你蔡明亮,你也别坐了,以后咱们一起走路,锻炼身体怎么样?”

蔡明亮更紧张了,“我……我走不了太远……”因为太胖,他那两条胖乎乎的腿就像分不开的剪刀腿,内侧摩擦厉害,经常把裤子磨坏,别说走三四公里,就是一公里他都受不了。

可是,为了崔绿真,她可是第一次约他哦,他一定会坚持陪她的,“好,到时候我穿运动裤,就你哥穿那种,红色的,国家队队服。”

“好呀!”李思齐夺冠,着实带起了一股运动服热,孩子们都以能穿一身国家队队服为荣。

当然,这样的荣耀也是干部家庭子女才能享受的,其他人想要也买不着嘞!

两个人说好,杨丽芝和后上车的胡菲也愉快的加入步行队伍,每天花一个小时在路上,吹吹山风,看看绿野,对视力也有好处。今儿开学,她们就是初三学生了,也是从今年开始,初高中由二年制改为三年制,她们要比前头的学姐学长们多读一年啦!

初三的课程更多,可因为是临时增加的,大部分还是前两年的内容,对崔绿真来说,难度都不大。她现在有个“愉快的痛苦”,来看她新皮包的人太多啦!

刚进学校时引起轰动不说,课间还多的是学生跑来,一面欣赏,一面问她哪儿买的。

“大河皮革厂!”

“这厂在哪儿呀?”

“大河口苏家沟,坐去红星县公共汽车,第一个招呼站下车就能看见。”那大大的牌匾可挂得够高,路过的无论走路还是坐车,都能看见嘞!

因为新设备一次性能够压制出六七十平的人造革,虽然单次用时增加,可产量增加明显,关键质量也变好,倒是节省了不少人力,不用三班倒也能按时完成后续订单,中午也能按时上下班。

这天中午,刘惠正在电话值班室打瞌睡,忽然有几个陌生人进来问:“这儿是大河皮革厂吗?”

她吓得一个激灵跳起来,“是,你们是谁?”

“你们家是不是出了一款红色皮包?”带头的女人,好奇的打量这个干净整洁的院子,有树有花还有大草地,不说的话谁能知道这居然是个皮革厂?只当是哪户人家呢!

甚至,比普通人家还打理得好。

“对啊,你怎么知道的?”刘惠满眼防备的看着这几个穿着的确良衬衣和裙子的女人,有的头发潘在头顶,有的烫成小卷毛,一看就不是农村户口,她以为是竞争对手。

毕竟,现在这厂子就是她的命。谁也别想打她命根子的主意!

“我闺女跟崔绿真是同学,她说你们家正在卖红色皮包,梦让我看看吗?”

“对,我们也想看看。”其他几个斯文的女人附和。

她们都是市一中的家长,闺女们因为在学校看见崔绿真的红色皮包,中午回家就闹起来,让她们也给买一个。家长们不放心,以为是啥不正经的流氓东西,才会勾得孩子们丢了魂似的,所以约好来实地看看,要真是流氓东西,立马举报。

刘惠一听,眼睛就亮起来,“好嘞,你们稍等。”

她把她们请进干净整洁的会客室,那里有花重金打造的豪华皮沙发,一尘不染的桌子上放着一把水壶,一罐茶叶和几个搪瓷杯。她忙学着顾学章招待其他客户的模样,给她们烫茶杯,泡茶水。

“几位老板娘可真是来对了,咱们厂昨儿刚做出一批红色皮包,还没开卖呢,你们要晚来一会儿,说不定就让人买光了。”

这几个女人被她口口声声“老板娘”逗乐了,她们不是啥老板娘,而是市艺术团的演员。随着文学艺术的爆炸式发展,阳城市年初刚组建了艺术团,演员是从省城艺术学校调来的,刚来半个月,还不清楚阳城市的事儿,所以是一路问着过来的。

“真有那么好卖?”一看就是私营小厂子。

刘惠笑而不语,这就是她最大幅度的谦虚了。

一会儿,从仓库里抱出几只还散发着化学刺激气味的皮包,那红艳艳的精致的皮包,顿时惊得女人们“呀”一声,每人抢过一只,里里外外的翻看起来。

“这牌子我知道,我上个月买过一只,书城百货二门市买的。”

“我好像见过,就是黑色那只吗?可没这好看啊。”

可不是,以前皮革厂为了赶工方便,打一模一样的版,做的也是千篇一律的包,顶多女包比男包小巧一点儿。可现在,那是幺妹和春晖找来首席设计师姚安娜,画了三天三夜的图纸设计出来的,不止更精致更小巧,还多了一片带流苏的包盖儿,外层还多了两个形状可爱的小包,看起来既乖巧可爱,又多了一丝活泼与灵动,是真正的“少女包”!

当然,对于喜爱它的人来说,就是中年妇女也能用!

一群艺术演员们也不讲价,听说九十块一只,立马每人买了两只,这样的包一点儿也不“流氓”,女儿们也能背。

送走她们,刘惠开心得都找不着北了!

这是她第一次独立接待客人,第一次一次性卖出去十二个包,捏着热乎乎的一千零八十块钱,她兴奋得双颊泛起少女的红晕,仿佛一瞬间年轻了十几岁。

“咋,那几个女的啥情况?”忽然,刘老太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眼睛贪婪的盯着她手里的钱,桌上还有一堆没来得及收起来的零钱。

刘惠脸色一冷,“买包的,娘你啥事?这个点儿不用带小峥吗?”

“害,那孩子睡午觉呢。”刘老太一屁股坐皮沙发上,舒服的闪了闪屁股,仿佛是想要试试它会不会弹起来。又端起半杯浓浓的茶叶水,“咕噜咕噜”灌喉咙里去,还意犹未尽的擦了擦嘴,“这茶叶水就是香,一看就是好茶!”

刘惠傻眼了,“娘啊,这是别人喝剩的。”我还没来得及收去洗嘞。

“谁喝剩的?不是你吗?”刘老太咂吧咂吧嘴,满不在乎,反正闺女喝得她就喝得,都她肚子里爬出来的,讲究个啥嘞。

刘惠指指门口刚出去的客户:“都说了是买包的……娘不是我说你啊,你咋还是改不了这臭毛病,捡到啥狗屎都往嘴里送,万一有个传染病啥的……”

她在顾家生活这一年多,生活习惯得到了非常明显的改善,也没少听幺妹的念叨,啥”传染病”的,她说不出子丑寅卯,可大道理是懂的。

谁知,刘老太却“呸”一口,“放你娘的狗屁!诅咒你娘生病,狗吃了你的良心!”

刘惠:“……”

刘老太要是讲道理,她就不是刘珍的亲娘了。只见她一屁股重重地坐皮沙发上,“本来好好的,被你一咒,我这心口还真闷,我……哎哟,不行,你得把钱给我看病去。”

说着,就去拿钱。

可刘惠是什么人?钱可是她的命根子。

只见她一把扑上去,将厚厚一堆人民币压在自己胸脯下,“娘你要抢我可就叫人了啊!”

开玩笑,丢了一块都得她赔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