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精三岁半(371)

作者:老胡十八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种田文 重生 甜文 年代文 主角:崔绿真 我靠吃土发家致富 小地精只要吃土,就能听见小草草们说话,于是,七十年代一枚名叫“崔绿真”的三岁萌娃,通过吃土认识了稀有的极品翡翠兰、救命的老山参、漂洋过海的远古物种海椰子……并带领全家发家致富奔小康,顺便帮妈妈找到真爱,助力七个姐妹改变前世悲惨命运,宣扬劳动获得幸福与成就的故事。本文行文顺畅,故事情节循序渐进,通过幽默而充满童趣的语言,构建了一个虚拟的石兰省阳城市,为我们缓缓展开一幅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城乡画卷。 点击展开

于是,大家都不反对了,得,干就干!星期一办完挂靠手续,崔建国直接上市邮局和电话公司交钱,下午就有人来安装电话机了。当然,他不会开车子,不然还挺想把大黄发开出去过过瘾的。

没两天,电话线通了,所有人把电话号码背了几遍,熟记在心,以后啊,哪怕是去到外省,有困难也能打回家了。甚至,为了伺候这部昂贵异常的小家伙,黄宝能家大小子干脆直接搬来厂里住,就睡电话机旁。

众人大笑,这小子急啥,电话机自从安上还从没响过呢。

崔绿真写出去四面八方报信的信,北京和广州最快也要半个月才能打回来呢。

几个孩子好奇的拿起听筒,听着里头“嘟嘟嘟”的声音,仿佛听见了来自地心的心跳,一个个兴奋得哇哇大叫!这日子啊,真是一天比一天好过,一天比一天有盼头啦!

而,黄永贵打去各大供货商那儿报信的电话,很快就收到了回音——电话响了!

一开始是两天能响一次,后来是一天一次,最近直接到一天两三次!有供货商的,也有老客户的,因为彼此信得过,直接在电话里下单,黄大小子拿着笔“唰唰唰”记录下来,客户姓名,联系方式,皮包数量,要求,价格,交货时间……记完再给对方念一遍,核对完毕,马上生产!

当然,这是对双方都能信得过的老客户,新客户或者信誉不行的,他软磨硬泡也要让人亲自带着钱过来一趟。这小子虽然只念到初中,可嘴巴实在厉害,跟当年的刘向前有得一拼,自己拉来不少单子呢。

晚上吃饭的时候,除了讨论电视剧,大家又多了一个话题,电话机和这位繁忙的话务员。正说着,黄卫红这话务员又跑来了,“黄老师,找您的电话。”

黄柔已经走不了那么远了,崔绿真自告奋勇去帮妈妈接,她以为是妈妈的学校打来的,还揣上个小本子,如果有什么工作交接内容的话,她一定把每一句话记下来。

厂房离家不远,跑快点二十多秒就能到达。

可谁知接起电话,里头却没声音了。

“喂?请问是哪一位老师找我妈妈,我妈妈不方便,我来帮她接,我会转达给她的。”她甜糯糯的说。

电话里只有电流的“滋滋”声。

她疑惑极了,莫非是等不及就挂了?可这电话看不见归属地和来电号码,也不知道是谁打的,就算要回过去也不知道该打给谁。

“你,你是崔绿真吗?”就在她准备挂断的时候,电流声里忽然夹杂着一把苍老而沙哑的声音。

绿真一愣,“是哒,爷爷您是谁呀?我认识您吗?”她潜意识里觉着,这一定是她家什么亲戚,所以说话一点儿也不见外。

对方爽朗一笑,只不过笑声也挺沙哑的,“你妈妈好吗?”

“好哒,妈妈马上就要生小弟弟啦!”她非常自豪的说。

谁知道对方却又顿了顿,半天没声音。

“爷爷您怎么不说话呀?如果是有特别急的事,您能等一下吗?我去扶我妈妈过来接电话,您不要挂哟。”

对方沉默片刻,“不用了,照顾好她,再见……嘟嘟嘟……”

绿真更奇怪了,到底是谁打来的呢?一时惊诧,居然都忘记记录笔记本啦。

跑回家,她把这几句话如实传达给妈妈,谁知黄柔听了却面色一变,激动得涨红了脸,“是,是不是一口北京腔?就是你田叔叔和杨爷爷那样的口音。”

幺妹点头,还真是诶,像普通话,但比普通话又多了一种胡同味儿。

“是我爸,我爸他,他不是……”黄柔一把抓住丈夫的袖子,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绿真一愣,那不就是她的外公吗?听声音,外公是位很好的老人呢!可是她不知道外公的电话号码呀?早知道刚才就问清楚的,她真是太笨啦!

忽然,不知是太激动了,还是瓜熟蒂落的时候到了,黄柔忽然“哎哟”一声,抱着肚子差点软软的倒下去,顾学章赶紧扶住她,“是不是要生了?”

黄柔疼得说不出话来,在座的女人们除了陈丽华,都是有生产经验的,“赶紧,学章去开车,我们抱阿柔出去。”

崔建国和顾二一个抬肩膀,一个抬腿,将她抬到面包车上,刘惠跑他们卧室,收拾了几样衣物,几条卫生带,王二妹从婆婆屋里找出早早准备好的尿布和孩子小衣服,林巧珍跑回房拿钱,家里顿时乱了。

幺妹心头一跳,妈妈要生了!

立马跳上车,跟着奶奶和几个伯娘坐妈妈身旁,替她挡着车滚下去。

黄柔已经疼得说不出话了,裤腿上有分不清是羊水还是血的液体流下来,很快就浸湿了汽车坐垫。顾学章几乎是开火箭的速度,颤抖着双手,将车子“飞”进市医院。

她经常来市医院检查,产科的人都认识这位双胞胎孕妇,人一来就立马被送进了手术室,剖腹产是预定的,黄柔敢顺,医生也不让顺。况且,这年代可不用控制剖腹率,生孩子开刀还是一种有钱人才能体会的“时尚”呢。

主刀医师是早就联系好的,具有近三十年的接生经验,眼看医师跟着进去,顾学章的心就落回两分,一大家子在手术室门口守着,或坐或站,或靠墙蹲着。

崔老太急得团团转,走来走去,忍不住埋怨道:“都说早些来开刀,阿柔咋就这么犟。”

刘惠几个妯娌也不好说什么,只能无话找话,问幺妹:“你妈妈肚子里小弟弟小妹妹怎么样?是弟弟大还是妹妹大?”

幺妹这几个月跟弟弟妹妹“交流”不少,知道是弟弟大,妹妹小,不过这是看身子大小,谁先出来还不知道。

大家一听,乐了,那就是兄妹俩。有个哥哥在前头护着,是挺好的。

自从妈妈进了手术室,幺妹就在用灵力帮助她,一面安抚弟弟妹妹让他们别着急,别抢,一个一个慢慢来,一面也用灵力减轻妈妈疼痛,让妈妈保持体力,保持神智清醒。

于是,神奇的一幕发生了。

主刀大夫洗好手,戴着手套进手术室,“产妇麻醉没?”

麻醉师苦着脸说:“她,她不让上麻醉。”

大夫把脸一板,“黄柔同志,你这个想顺产是几乎不可能的,你的两个胎儿发育得太大,又是高龄产妇,必须剖腹产,必须立马进行手术,不然……”话未说完,脸色一变,只见助产士尴尬的指了指产床。

那里,一个孩子头露出来了,而产妇居然没叫没喊,只是微笑的看着她。

大夫被吓坏了,“你……你不疼吗?”

黄柔摇摇头。

大夫艰难的咽了口唾沫,“那你知道你正在干啥吗?”

“生孩子。”黄柔指了指,“先出来的儿子还是闺女?”

“闺,闺女。”

……

这是一个奇奇怪怪的生产过程,没有上麻醉,产妇不哭不叫,产程十分顺利,十分……嗯,迅速。两个孩子十分钟不到,就顺顺溜溜生下来了。

接生过无数次的众医师:“……”

就她那小身板,那么小大的盆骨,那么大的胎儿,还是俩……大家一致怀疑,黄柔同志是不是没有痛觉。

或者说,痛到极限,痛觉就失灵了?

里头传来两声孩子的哭声,外头众人松了口气,崔老太“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很快,两名护士脸色复杂的抱着洗干净的孩子出来了,“先出生的是女孩,后出生的是男孩。”

可顾学章看她脸色,忽然心头一痛,也没来得及看儿女一眼,“大人呢?大人怎么样?是不是……”

“大人……也挺好的。”护士神色依然复杂。

幺妹也没来得及看弟弟妹妹,随时注意着护士的脸色,“护士姐姐,我妈妈怎么啦?”

“没事没事,你妈妈没事,也没剖腹,是顺产的。”太顺了,顺得众人都开始怀疑人生了。

幺妹不放心,用灵力试探一下,妈妈呼吸平静,脉率心跳都正常,也没有大出血,应该是没事的。

护士看她挺可爱,心生好感,“真没事,观察一会儿就能送回病房了。”

刘惠凑过去看孩子,“这是妹妹吧?长得可真好!”

幺妹终于有心思看过来了,“大伯娘不是妹妹哟,是姐姐,小姐姐,那个是小弟弟。”

“害,你这娃,双胞胎嘛,就让男娃当哥哥,会照顾妹妹,反正他们又不知道谁先生谁后生。”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