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精三岁半(360)

作者:老胡十八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种田文 重生 甜文 年代文 主角:崔绿真 我靠吃土发家致富 小地精只要吃土,就能听见小草草们说话,于是,七十年代一枚名叫“崔绿真”的三岁萌娃,通过吃土认识了稀有的极品翡翠兰、救命的老山参、漂洋过海的远古物种海椰子……并带领全家发家致富奔小康,顺便帮妈妈找到真爱,助力七个姐妹改变前世悲惨命运,宣扬劳动获得幸福与成就的故事。本文行文顺畅,故事情节循序渐进,通过幽默而充满童趣的语言,构建了一个虚拟的石兰省阳城市,为我们缓缓展开一幅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城乡画卷。 点击展开

绿真抿着嘴笑起来,她思齐哥哥肯定不会让她失望哒!

等散场的时候,孩子们乖乖从兜里掏出一角钱,“绿真姐姐,这是看电视的钱,谢谢你让我们看电视。”还吃了瓜子儿呢。

黄柔给他们端出一盘炒得喷香的南瓜籽儿,还有免费的可以用透明玻璃杯端着喝的凉开水,这样的待遇在公社可没有!

是的,大河口公社也有一台电视机,放在公社会议室里,孩子们要看只能踮着脚站在门外看,因为里头四仰八叉坐着的是公社几个领导和家属。就这么站门口看两个多小时,蚊虫叮咬得满身大包不说,都得给一角钱呢!

可饶是如此,也挤得水泄不通。

绿真姐姐家有皮沙发和板凳坐,个子矮的还会被安排到前面,人头与人头之间错开一定缝隙,保证每一个人都能看到……这样的享受别说一角钱,就是二角也值!

崔绿真心头狂喜,哇哇哇她要赚钱啦她要当小富婆啦!她的存折数字又要增长啦!

“算了,以后你们要来就来,只记得别打闹,别乱动大人东西,走的时候帮咱们把卫生打扫干净就行,钱就不用给了。”黄柔扶着腰,靠在门上说。

崔绿真只来得及哀嚎一声,小屁孩们就齐声说“谢谢黄老师,我们一定会的!”

崔绿真:“……”我,我的富婆梦就这么无情的破灭了吗?!

黄柔看出她的小遗憾,摸摸她脑袋,“绿真乖,也就一台电视机,过不了两年其他人家也会买的。”况且,对小孩子来说,不用多长时间,他们的好奇心和新鲜感就会转移到其他事物上,收这三瓜俩枣的还背名声。

不知道的,当他们家靠电视机敛财呢!

当然,更重要的是,黄柔摸了摸肚子,再次做母亲让她愈发宽和,愈发温柔了。

“好叭。”绿真略微遗憾的点点头,此路不通,她只能靠别的方式敛财了。

有了电视机,崔顾两家人的生活愈发美滋美味,每天上班都有了期待,干活也有了更多的共同话题,努力的工作只为了晚上电视机前的守候……当然,他们的守候也有了“回报”,在1979年底,赵忠祥那年轻英俊的脸庞终于出现在电视上。

新闻联播有人出镜主持了!终于不再是巨型收音机啦!

当然,这个年底还有另一个好消息,刨除提前预支出去的工资,水电费,场地租金以及设备购买费用,皮革厂仅用半年的时间就净挣五万九千多块!将近六万块!

这是啥概念?市区一套普通职工房只用一万五,相当于一口气挣了四套房!要按人均工资算的话,那就相当于两口子双职工不吃不喝挣一辈子!

而这,仅仅是半年时间。

况且,每个月从公账预支几十块伙食费给崔老太和顾老太,再给她们三十块工资,怎么好吃怎么营养怎么做,鸡鸭鱼煎煮烹炸换着来,不时还能抢到几斤牛羊肉,在厂子里上班比下馆子还吃得好!哪里是省吃俭用勒紧裤腰带的双职工能比的?

就连崔绿真这个发起人也没想到,她头脑一热提议做皮包,居然能挣这么多!

当然,她25%的股权拿到了一万五的巨额分红,爸爸把这么多钱划她账户上的时候,作为一只见过世面的小地精,她还是狠狠地咽了口唾沫。

加上田叔叔的药厂又给她打分红了,也不少,六千多呢。

她,崔绿真正式宣布,从1980年元月开始,她就是拥有三万三千多块存款的小富婆啦!她没忍住,亲了几口存折,三万三呀三万三,她以后就是一辈子不上学不工作也能够花啦!

当然,她拿到这么多分红,爸爸妈妈拿到的比她还多,加上姨妈的食品厂将近三万块,今年他们的三口之家赚得盆满钵满。爸爸居然嫌国产电视机台少了,念叨着早知道就买进口的,能看外国电视台啦!

这叫啥?这就叫财大气粗!

而同样财大气粗,甚至更粗的,就是大伯家和二伯家,每家分到将近六千块,二伯家咬牙在绿真家不远处买下一块地皮,准备明年也盖一栋三层小楼。大伯娘本来想买电视机的,让大伯拦下,也有样学样买了块地皮。

倒是三伯家没买地皮,只是跟两个哥哥商量一下,以成本价买下了市三纺那套职工房。

等几个姐姐纷纷从北京广州赶回来的时候,大家的钱已经花得七七八八,本以为孩子会说他们,可没想到姐妹几个都非常赞成他们买地皮,甚至春晖还让他们多买几块,说以后阳城市要往大河口发展的话,这就是新城区。

大家将信将疑,决定明年再分红的时候再买一块更大的,哪怕是盖成猪圈啥的,也是他们的地皮啊。

一切都是那么喜气洋洋,欣欣向荣,唯一一件让崔绿真不怎么开心的事,便是胡峻哥哥没有回家过年,听说是去参加上海乒乓球世锦赛的安防工作,要封闭式训练一个月,回不来了。

她本来还想请他们照一张全友福呢,她房间里现在已经摆着五张啦,本来说好每一年的国庆节那天照的,可自从他去北京后,他们只能等他放寒假的时候才能照啦。

五张照片里,是三张越来越大越来越成熟的笑脸,他永远站在中间,她们一左一右“拱卫”着他。唯一变化的是他们的身高,原本她跟菲菲一样高,后来慢慢的变成她和哥哥越来越高,菲菲仿佛在原地踏步。

时间,就是这么流逝的。

***

1月15号这天,得益于她的小广播,不止自家人和常来看电视的孩子,杨丽芝蔡明亮等同学,就是附近过路的村民,也来到顾家,守候在电视机前。

谁都知道,崔绿真的哥哥是国家队运动员,要代表咱们国家参加乒乓球比赛啦!

七点半,播放完新闻联播后,破天荒的没有再播新闻宣传片,而是将画面直接切换到乒乓球世锦赛。随着一位漂亮女人的出现,大家第一次在电视上看见女性主持人(或者记者),反正人们也不在乎,所有人的眼光都集中在她那件雪白的的确良衬衣上,以及衬衣下活泼的牛仔裙,居然能露出膝盖!

青春,活泼,漂亮,洋气……无论男人还是女人,脑海中冒出的都是这些形容词。

刘惠最先吸了口冷气,“这裙子也忒短了吧?”

王二妹点点头,可嘴巴上不愿附和她,必须唱点反调才是她的立场:“大嫂这话说的,比居委会大妈管得还宽,人家电视台的也没说不能这么穿吧。”

林巧珍难得的加入她们的战场:“衬衣这么穿确实漂亮,扎进裙子里可真精神啊,我给春苗你们也各做一条吧。”虽然家里没牛仔布,外头也买不着,可她想办法看能不能用别的材料替代。

到时候七仙女穿一模一样的衬衣裙子出去,还不美死其他人?

崔绿真第一个拍手:“好呀!谢谢三伯娘!”

她的姐姐们,一个个漂亮得仙女似的,全世界谁也没有她这么好的运气,居然能同时拥有这么多漂亮姐姐。她们不止漂亮,还能干,人人拿奖学金嘞!

正美着,忽然听师娘“呀”一声,指着电视机叫:“思齐,是思齐!”

众人一看,镜头已经切换到比赛场上,两个运动员正在低伏着身子,拍打着中间跳来跳去仿佛长了眼睛的一只小球,而在不远处,镜头偶尔晃到的地方,一排运动员正在做热身运动。

其中个子最高最帅的就是李思齐。

苏兰章的眼泪“唰”一下就下来了,扯着李自平的胳膊,“你快看老头子,这是咱们思齐,长高了,但怎么瘦了呢,是不是伙食不好?”

李自平也抹了抹眼泪,瓮声瓮气批评她:“国家运动员怎么可能伙食不好,你胡说啥,要看就好好看,别瞎评论。”可他的声音也是哽咽的呀。

自从去当运动员后,李思齐压根就没在家好好过过一个年,要么年前回来四五天,要么年后回来,除夕夜都是老两口守着几个小菜孤单的过。崔绿真和爸爸去请了两次,他们都不愿来。

这次听绿真专程跑家里告诉他们,思齐要上电视了,老两口这才颠颠的跑来,守在电视机前,就为了看看日夜思念的儿子。而且,根据刚才崔老太不小心说漏嘴的话,绿真是为了看思齐的比赛,专门磨着她爸爸买电视的。

苏兰章搂着绿真,心肝宝贝似的抱了抱,又捏了捏她肉乎乎的小手,“咱们绿真真是个好孩子,要不是你说,我们哪能知道,这臭小子写信也不说他训练的事,只随便几个字打发我们……”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